立秋高中作文700字(以立秋为题的作文600字)

立秋高中作文700字(以立秋为题的作文6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2-12-09 00:17:37
立秋高中作文700字(以立秋为题的作文600字)

立秋高中作文700字【一】

立秋有什么风俗,秋社也是立秋的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其他

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立秋高中作文700字【二】

转眼间,秋天到了,路边的树飘落了枯黄的残叶。一阵秋风吹来,卷起几片落叶,惊动了地上蹦跳的麻雀,不远处又传来那熟悉的“刷刷”声,不用看,那一定就是王大妈。

王大妈,长相平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几乎天天都穿着一件灰色的衣服。她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拿着一把黄色的扫帚到这儿来。

我和伙伴们都很讨厌这王大妈,原因是,每当我们兴致勃勃地玩耍时,她总会来打断我们,不让我们尽情地玩,还让我们帮她清扫。

走近了,果然又是那熟悉的灰衣服,在蔚蓝的天空下,凹凸不平的路上飘动。

当初我们这样讨厌她,就出了个馊主意来整整她——我们乘着天色还早,就准备搜集一些垃圾,放在她每天的必经之路上。

太阳刚露出点光芒,浓雾弥漫着小区,随着脚步声的远去,我们知道,王大妈出门了。我们就悄悄的将一大袋垃圾收集了起来,偷偷的放在那条路上,小心翼翼的摆上几片枯叶来遮掩。而我们,就躲在墙角,捂着嘴,等着看一场“精彩”的好戏了。

不多时,王大妈便来了。她拎着一篮菜,大步向这儿走来。看起来,她还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

“啊!”随着一声尖叫,王大妈踩到了香蕉皮上,整个人失去了重心,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菜撒了一地。

我们捂着嘴偷偷地笑着。我微微的探出头,想看看王大妈会不会……

王大妈好像摔坏了腰,当她吃力的站起来时,发现了满地的垃圾——这可是我们为她准备的“大餐”啊!她看了看满地的垃圾,不禁皱起了眉,“谁这么缺德!”说着,一手扶着腰,一只手一上一下,将垃圾一个一个捡起来,豆大的汗珠直冒。

我看王大妈那样,实在忍不住了,飞快的跑了出去:“王大妈,这……我……”没等我说完,王大妈就说:“不用说了,快来帮我一下。”

“好!”我急忙跑了过去,也忙碌地干着……

一片秋叶,悠悠地飘了下来,落到了我的面前,我蹲下身,将这片枯黄的叶,放在了王大妈的畚箕里。

我细细体味着这个秋天。这个秋天,讲述了一个美好而又令我惭愧的故事;这个秋天,是我对劳动观念的一个转折点;这个秋天,意义非凡。

立秋高中作文700字【三】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高中作文700字【四】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在现实中,秋季开始的划分有几种:在二十四节气中以四立中的立秋为秋季的开始;在天文学上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把“秋分”作为秋季的开始;在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的开始;在日平均气温上,把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在≤22℃~≥10℃时,首日作为秋季开始的日期。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