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关于勇敢的作文素材事例100字)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关于勇敢的作文素材事例1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06-17 11:31:25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关于勇敢的作文素材事例100字)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一】

大约2300年前,希腊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约莫400年前,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并不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了什么就轻易相信,他通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一切物体如果不受空气的阻力,在同一地点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伽利略有如此的创新精神,便建立了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并发现了抛体运动规律、摆振运动规律等。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二】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三】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四】

已经凋零了,那淡黄色的花朵,叶子也已枯萎了,还有些青绿色的叶子硬撑着没有掉落,也已是一副憔悴的样子。

我拉了拉它的叶子,还很坚韧。现在已是萧瑟的秋天,像玫瑰、牡丹这些名贵花种,早已萎谢,而且娇气得很。哪像这株兰草,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绝不低头;面对严寒,它也从不退缩,迎难而上。它的每一片叶,从骨子里,透出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用尽自己的力量,使自己昂扬在群芳之中。

我又想到一种和它相似的植物——沙漠玫瑰,也是我在玫瑰中唯一看得起的'玫瑰。它生活在非洲。它耐酷暑,在高温情况下也能生存。它在光秃秃的岩石上生存,这可比在沙漠生存困难得多。它丢弃了自己美丽的叶子,这是为了生存。它即使是在绝境之中,也会绽放出自己的花朵。它在那么苛刻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在烈日炎炎下,依然笑得那么灿烂。这种心态,足以应付一切困难。

回过神来,眼前的这株顽强不屈的兰草,还散发着清香,和陆游的那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很像。这种清香,和桂花一样,让人觉得清爽,更让人提神醒脑。或许,它也在为我而加油呢。

我们人和花一样,也应该在困难面前昂然挺立,绝不低头。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只要不放弃希望,生命就会生生不息,永远在世间,或许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你的那份信念与毅力,仍在人们心中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我把这株兰草买了下来,抱回了家,虽然是买的,但它身上有着千金不换的高尚品质!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五】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分析: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话题:“成功之路”“目标与实践”

坚韧作文素材事例100字【六】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分析: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话题:“遗愿”“爱国——永恒的话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