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碰撞作文600字(流露真实情感作文500字左右)

情感碰撞作文600字(流露真实情感作文500字左右)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15 05:35:32
情感碰撞作文600字(流露真实情感作文500字左右)

情感碰撞作文600字【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有一些传统在无形之中慢慢淡化在人们的行为之中……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格外不一样,因为疫情的传播迅速,使今年的春节变得非比寻常,所以在这个春节中,我和父母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起来。

在与父亲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我父亲那边取名字的传统。只要是兄弟,姐弟,姐妹,名字中除了姓以外的第一个字都一样。比如说我父亲叫少云,我大伯叫少锋,另一个大伯叫少平,还有一个大伯叫少华。我的小爷爷给他们起名字时不仅是希望我父亲他们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老家所在的村叫华坪村,而我父亲那三个兄弟,他们四个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谐音是“华坪风云”,代表了我小爷爷对我父亲他们寄予厚望。到我这里,我父亲生了我和我弟,我亲大伯也生了一女一儿,所以一开始他们取名字也延续了我们家取名字的传统。我姐姐叫思易,我叫思盈,我堂弟叫思远,我亲弟叫思耀。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在下降。人们有了新的想法,我姐姐的外公觉得那些名字不好听,所以给我姐和我堂弟改了名字。

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来高,在一切都在变好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之前很多的一些传统都渐渐淡忘在人们的视野里。传统与现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部分人认为不论如何传统依然是传统,不能改变,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时代在进步,传统也应该与时俱进。

在我看来,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意味着国家正在走向美好的明天。但传统也不能忘却,一部分传统可以因为思想不一样而废除,但也有一部分传统,值得人们继续延续下去。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是证实了我们国家的进步与人类的进步。

情感碰撞作文600字【二】

1.命题要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真实性。

【案例】文题:《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有真情实感。二是修改誊写好后,用信封通过邮局寄给父母及亲人。

【评析和反思】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即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尊严,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主题——分离和爱。它们同等重要,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不能长大。这个文题便于学生真情表达,无论远在天涯的分离,无论近在咫尺的至爱,学生都有或深或浅的体验。作文教学中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便于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只有真事才能打动人心。

2.过程要让学生富有高度的参与性。

【案例1】《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课堂环节。

第一个环节,小组内互相批改。要求:首先小组各成员分别默读他人的`作文,用红笔圈点勾画,错别字做好标记,为小组集体点评做好准备;然后由一人执笔归纳小组的意见,(并写一段简要的评语;最后集体给每一篇文章定等级(特优、优、良好、及格)并在小组内展示作文。

第二个环节,小组长归纳汇报小组的作文情况,以及同学们一起相互批改情况。

第三个环节,优秀习作我展示,你点评。

第四个环节,班内美文欣赏。

最后一个环节,推荐课外必读作文。

【评析和反思】生成相对于预设而言,对过程的关注甚于对结果的关注。它不仅关注事物是什么样的,更关注事物为何是这样的。本节课所有学生参与,不管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待进生,参与面广,他们参与读、评、听、归纳、总结、展示,学生角色从写作者转变成读者、评论者、情感体验者,学生在参与中,个体情感与他人的情感共鸣、共融。美国教育家苏娜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教学中我们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在模仿尝试实践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维度。

【案例2】《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教学片段。

师:我要说的话,班长已经说得很好了。(师颁发星星一颗)我特别想听一听你们的优秀习作,写得真是太棒了!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优秀习作我展示,你点评。”

(很多同学举手)

师:(环视)柳南凤(化名)。

生(柳南凤)深情朗读《给爸爸的一封信》。

生1:柳南凤这篇作文是她用最真挚的情感写的,小时候,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失去母爱的时候,她爸爸的一句话“不要怕,有我呢!”让她得到了安慰,后来变得坚强。

生2:柳南凤读着读着,声音颤抖,哽咽。我被真情打动,眼圈发潮。甚至反省自己,是否父母的爱,是否对父母有回报。

生3:“不要怕,有我呢!”父爱如山一般高大。我大了,父亲老了,在父亲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要对父亲说“不要怕,有我呢!”一个乖巧的懂事的女儿就在我的眼前。

生4:这封信不能以作文来看待,它是柳南凤的内心独白。开篇就引人注目,细致描写了父女分别的场面,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扣住了。

生5:“不要怕,有我呢!”贯穿全文。“不要怕,有我呢!”父亲为失去母爱的女儿撑起了一片蓝天;父亲老了,“不要怕,有我呢!”女儿给父亲希望与动力。排比的修辞、对比的运用好极了。这是用心所写、用泪所写。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柳南凤这个人。(掌声起,老师发给一颗点评之星)

师:子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你们的点评太好了,我都不敢再点评了。

【评析和反思】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高度参与,不仅表现在参与的广泛性,还表现在参与的深度。随着作文评讲进度的推进,学生的点评让我们教师不得不折服。尤其是上面案例中生4“这封信不能以作文来看待,它是柳南凤的内心独白……”生5“这是用心所写、用泪所写。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柳南凤这个人。”“内心独白”“用心所写、用泪所写”多好的情感共鸣!没有用心感受她无法如此妙语点评,没有感情的共鸣她无法如此美妙的表达!她的生命在这里被唤醒、被点燃,全体学生的生命又被她唤醒、被她点亮!

3.引领要有极强的感染性。

【案例】《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片段。

师: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美文欣赏。请第三组组长谯海霞同学展示她的佳作。《给奶奶的一封信》(谯海霞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作品。)

(朗读过程中因学生情动于衷无法自已,教师默默接过学生作文朗诵。)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潮湿发红的眼圈,任何言语的点评都显得苍白无力。(停顿,教室出奇的静)(电子白板出现)

师:无限的哀伤、无尽的思念,融入细致的环境描写之中,精选了三个生活片段再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文末“奶奶,我亲爱的奶奶”一句,直抒胸臆,情感达到最高潮。最后的祝愿让人心酸,感人至深。

【评析和反思】情感也有一个习得的过程,那么教师相继引领,提升生成价值,显得尤为可贵。案例中教师随机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正确恰当的价值评判,使课堂沉浸在丰富的情感中。教师的示范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此时无声的课堂中沉淀了正确而又深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如此濡染学生,何愁学生不喜语文?

4.巧将歧态生成扭转为正态生成。

【案例】《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片段。

师:下面请听第五组组长李欣怡同学的作文《给父亲的一封信》。

生1:开篇设置悬念好,你配“父亲”这个称呼,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生2:细节描写传神,一个严厉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生3:父爱是很特别,有时体会不到,但也不至于李欣怡写的这样,上来就是三嘴巴。有这样的父亲吗?他在说谎!

李欣怡:(脸红了,分辩道)有!

生4:你的父亲是这样吗?

李欣怡:(脸憋得通红)不是。(学生哄笑)我邻居的父亲是这样,我小时候和他的孩子一起玩耍,我亲眼见过好几次,心里真难过。

生5:那你怎么能够写给你父亲呢?

李欣怡:我是以我邻居孩子的口吻写的,然后以她的身份寄给她的父亲。

生6:那后来父母通电话的情节是怎么回事?

李欣怡:这个情节她也跟我讲过,有些细节是我编的……(声音变小)

师:听了你们的对话,我很感动。谢谢李欣怡同学的一片诚挚的爱心。现在,这样的父亲少了,但真的还有。在我们班上,确实有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或许他们爱子心切,恨铁不成钢吧!看来,开家长会,我得好好地与家长们沟通。(学生点头)

【评析与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情感碰撞性问题时,学生往往很难简单的被他人说服,情感反应都建立在此前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这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上面案例中的学生交流争辩,生3、生4、生5、生6步步紧逼,特别是“说谎”这个词充斥着挑战,充斥着对该同学人品的否定,显然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情感立场去评判他人的情感。最后教师巧妙引导,从李欣怡的写作动机理解她的“爱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步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情感,从而转换角度去理解自己对他人作文情感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类如这样的“歧态”生成其实很多,有的是破坏性的,如学生故意刁难哗众取宠等。有的是有价值的,如案例中的争辩。实际上学生的争辩大多指向了文学作品写作中的虚构问题,不过在这里不要从这个角度去引导,与课堂目标没有关系。案例中,老师围绕课堂目标巧引恰到好处。即对有价值的“歧态”生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巧解。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捕捉“意外”生成,衍生课堂精彩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

情感碰撞作文600字【三】

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那天的雨幕中,我看着她冒雨奔近的身影。天色渐暗,不断有学生离开学校,我独自一人孤零零的站在街边的某家店门前,听着雨珠落地,行人的脚步声来来往往。我没带伞,只能期望着雨快点停下,让我能够回家。这时,路对面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我很纳闷,她应该早就已经回家了,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她飞快的向我跑来,将手中的伞往我手中一扔,被我稳妥的接住,她掠了掠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滔滔不绝:“我就知道你的记性这么差,关键时刻还得靠我……”她喋喋不休地说着,我的思绪却被拉回来了很久以前。

那还是我刚入学的第一年,我被隔壁班的两个男生欺负,她刚好从教室出来,一见到这副情景,立刻气冲冲的奔上来,挡在我的身前,我只见到了一头利落的短发:“你们干什么。欺负人吗?”那两个男生被她一吼,有些紧张,僵持了一会儿,她突然往后退了退,对着楼梯口鞠了一躬:“老师好……”那两人连头也没回的拔腿就跑,不见了踪影。她才回过头,向我伸出手,关切的询问我有没有被吓着,脸上明媚的笑容照亮了我的心。

那之后,她成为我的第一个朋友。她时常拉着我在各个年级之间奔走,认识各种朋友。在互相了解中,她知道我胆小,不善于交际,就想方设法地帮助我。

她会在同学上课上了一半突然没头没脑的冲进来气喘吁吁地告诉老师她迟到了,她也会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的名字,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虽然之后会被我狠狠地埋怨一下。可是,她总是挂着那明媚的笑容,无忧无虑。

我常常会想起,到底是如何与她成为朋友的,或许是因为她的笑容,她对我的'关心,都让我对她非常依赖。

直到毕业那天,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她的身影,觉得很奇怪。知道放学,她在校门口等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以后,没有我了,你要习惯……”说着说着,她突然哭了。我不知所措,那是他第一次哭,我只能拍着她因为抽泣而颤抖的肩膀安慰……最后,她给我一个告别的拥抱,我的衣服被她的眼泪打湿,她离开,我才发现,自己脸上早已泪满……

那时,我就明白,她与我的碰撞,就是因为那明媚笑容而带来的心与心的碰撞,够我铭记一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