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中国新时代发展的作文800字)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中国新时代发展的作文8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28 12:45:23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中国新时代发展的作文800字)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一】

一抹真情,带来感动;一份思念,传递关怀;一份温暖,捧出赤诚;一份坚强,凝聚力量。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中的感动。2011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就像一抹阳光透过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间烙上它最深的痕迹。在心头跃动的,是灵魂的音乐,是生命的音符。

刘伟,一个失去了双臂但却充满了梦想的人。上天不让他自由飞翔,他就给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于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坚忍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然而,与命运的抗争并没有到此为止。疾病缚束了他游泳的梦想,却缚束不住他拼搏的心。他开始练习用脚弹钢琴,并最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我只有两条路,要么去,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用他的奋斗演绎精彩,用梦想点亮人生。平凡中,他用伟大的精神铸就不朽,用伟大的感动温暖人心。用灵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刘伟,是坚强中的感动。

然而如今,这份坚强,这份感动却在某些人的脉中渐渐淡化。有人为情所困,只求一来获得解脱,有人为生计所扰,为几万元钱就轻易放弃生命;有人为病所缠,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命运的无情而愤然离世……经历不起风雨,永远也开不出美丽的花,一番磨难后,才会绽放最绚烂的彩虹。

刘伟这个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坚强铸就不朽的年轻人,正是这些软弱的,徘徊在生间的可怜虫们的榜样。

愿人人都坚守纯真,人人都保有坚强,不管身处何处,坚强总能带来希望,坚强总能传递力量。是感动,消融了心墙,是真情,凝筑了精钢,愿感动长在,愿真情永驻。愿每一个有梦的人,都能从这份感动里汲取一份力量与希望。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二】

图像和文学在争夺着消费群体,文学的消费群似在日日减小,而图像的消费群却在日日增大。图像对文学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挤压。

新世纪十年还是一个图像——影视的时代,有人说,人类即将或已经从读书时代进入了读图时代。图像与文学的关系成为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不是看原著,而是看改编后的电视剧,所以存在误读自不待言。图像是视觉化的、直观的,对于文学传统的诗性,是一种很难抵抗的甚至是致命的解构;而文学是想象性的,文学的魅力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想象性之中。关键在于,现代社会这种有想象性的读者或者说有想象性需求的读者到底有多少?图像和文学在争夺着消费群体,文学的消费群似在日日减小,而图像的消费群却在日日增大。从这个角度看,图像对文学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挤压。近来《阿凡达》的巨大成功似乎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逆转,文学自足性的存在和洁身自好的清高感正在逐渐消失。一些业内人士更看重影视与文学的不解之缘,期望于达成互惠共赢。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往往源自于电影或电视剧,这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文学作品,经过改编后有了影视,当影视产生巨大影响后,人们再回过头来品读文学原著;另一种情况则是先有影视,然后出于市场需要又出版了同名小说,俗称“套种”。在这两种情况下,具有较高文学性的往往是前一种。

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比如刘震云、徐贵祥、海岩、龙一等等,产生了比文学出版要大得多的影响。现在第二种方式,也即先有影视,后有文学,却不顾传统的不屑,更为流行了,后来居上。人们意识到,未来的文学形态怎么样,与影视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到文风,现在的大量小说都带有电视剧台本的味儿便是明证。刘震云的观点也许是有代表性的,他偏向于主张融合而不是对峙:“作家比较孤独,电影比较热闹,二者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表达的都是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文学是一个人的事,电影是许多人的事;文学是我的事,电影是我们的事。电影讲述的是表面的事物,小说讲述的是表面背后的事物。如果同时熟悉这两个事物一定都有好处。”“文学参与电影可以让电影变得更强壮,电影参与文学可以让文学飞得更远、传播得更远。”事情真是这样吗,恐怕还需要观察和检验。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三】

《为了新中国,前进》中的主人公是董存瑞,刚开始,我对董存瑞很陌生,不知道他是谁,后来看了这个电视剧才知道,董存瑞,是一个伟大的战士,他为了祖国,宁愿牺牲自己。我觉得他是一个勇敢的英雄!

故事得从这里说起:1945年3月,董存瑞光荣的成为了三连二班的副班长,可是成为副班长后,烦恼可不少,其它的人不懂的东西就问董存瑞,可董存瑞自己也不懂,张口结舌半天答不上来。其中有些人经常找他练武功,可董存瑞只得硬着头皮教,这时,班长来了,笑道:“就你这样,还教别人,笑我了。”董存瑞听后,十分气愤,多次找班长出来单挑。最后,班长忍不住了,就说“好,你不是喜欢单挑吗?那就来吧!”他们打了起来,排长来了,一看,大叫:“你们不懂规据吧,你做100个俯卧撑,董存瑞,你做到没劲儿为止。”班长做完之后还取笑他:“我就做100个,不知道你要做到什么时候。”董存瑞望望他,没说话。

就在这时,敌方建立了一个碉堡,要董存瑞去炸,必须要在6点之前炸掉,来到战场上,董存瑞身后是埋伏的部队,董存瑞一边打,一边跑,跑到了碉堡下,突然,部队一下子冲出来,快6点了。因为没有支撑架,董存瑞拿着炸药包,用钉子钉也不行,用绳子捆也不行,最后,他用手举起炸药包,点火,说道:“为了新中国,前进。”随着“轰”的一声,这位伟大的战士,牺牲了。

董存瑞,一个伟大的战士,为了祖国宁愿牺牲自己,此刻我想说:“战士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四】

高科技创造出大量新物质手段,大大提高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世界的丰富性反而越来越小了,复制化,克隆化现象越来越多了。

首先,新世纪十年意味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及其无孔不入的渗透。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的高度发展带给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剧烈,其触角伸向生活的方面之广泛。这令人欣喜也令人焦虑。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从自行车时代跳进了汽车时代,继而要跳进高铁时代。小汽车销量的惊人,动车的提速,高速公路的密布,地铁的扩线,资讯的发达,手机的流行,网络的无所不在,都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时空观,人与人在身体的移动和信息的交流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自然这不包括边远的穷困地区。高科技创造出大量新物质手段,大大提高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人们旋即发现,与此同时,世界的丰富性反而越来越小了,复制化,克隆化现象越来越多了。仅就城市生活而言,大家住在大同小异的楼盘小区里,或为按揭焦虑,或为择校操心。人们走进货品几乎完全相同的超市购物,晚上搜索机顶盒,观看同样的谍战剧或抗战剧,看到手机上交换来的段子发出同样的笑声,平时看最流行的官场小说和悬疑小说消遣。土特产的概念快要消失了,方言成了某个地域人们最后的精神堡垒,人们说着方言如同互相取暖,验证各自存在的真实性,除了气候的不同,各个城市之间还能剩下多少不同呢……

于是,人们突然感到,不但地球村变小了,往昔被认为还算广大的中国也骤然变小了。与高度便捷相联系的是人的极大的不自由状态。据说,最先进手机的持有者虽然顾盼自雄,但他的行踪包括他此时此刻在哪条街道哪个房间,卫星定位早就一目了然。到处是电子眼,有什么秘密可言呢?人哪,在高科技的眼皮底下,是一种多么可怜的存在。更为可怕的是,科学好像在彻底颠覆古典的以信仰和仁义为重心的精神世界,人好像忽然失去了道德的保护;在文学领域,科学也在极大地改变着作家的创作心理。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抑或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都与现代科学的巨大影响不无关系。科技给这个世界和人类带来的所有幸与不幸、快乐与郁闷,对精神的失望抑或对物质的依赖,现在或将来,都会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五】

知道董存瑞不,他可是鼎鼎有名的烈士,可是,你恐怕还不知道吧,他以前可是虎头虎脑的,小名还叫四虎子呢!

当我单看了《为了新中国前进》这1、2两集,我便悟出了许多的道理。这董存瑞啊,曾经是个县民兵,后来自愿报上解放军,被安排到六班,后面的事,可真是激烈啊!

第一二集主要讲了驻扎在牵牛庄一个连的'红军在一次战斗中伤亡惨重,其中的尖刀班——六班与部队走散,六班战士为了回去,突破一个个关卡。当走到河前时,仅剩的四个人:班长——罗志英,副班长——王海山,两位战士——董存瑞和孙大和打破最后一个炮楼,开始向河对进发。当走到河对岸时,敌人援兵已经到了,发觉有人到过炮楼,便开始向河对岸瞎扫。这四个人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看着机枪一遍遍扫过他们上面,董存瑞不顾阻止向对岸开了枪导致罗班长牺牲了,自己也被罚到了炊事班。

想到自己,我这个平平常常的小学生,我也有坏毛病,我的坏毛病是--马虎。我这个坏毛病还时常发作,我因为这个坏毛病,而惹了许多麻烦和责骂声。记得3年级时,有一个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那天下午我们考数学。我早早的就把试卷做好了,草草的把试卷检查了一遍,就在那里与同学们说话。我原以为考得很好,但是试卷一发下来却发现自己忘写了一道口算题而被扣了一分,当时我感到很万分羞愧。此时,我便下定决心来要改掉着个坏毛病。可是这个坏毛病和董存瑞的那个坏毛病一摸一样,在生活中,这个毛病还是难以克服,直到现在,我看了《为了新中国前进》 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了因为马虎犯下的错误到了社会中是十分严重的,我现在真真正正的认识到了马虎的严重性,我一定会尽量把它给改过的。

我们千万不能像董存瑞一样冲动,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做事要冷静。若是我们向董存瑞一样有着冲动、大意、马虎的性格,请一定要改正。

新时代新中国作文900字【六】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这是为一个12岁女孩吟诵的颁奖词。2013年2月19日,在中央一套人物颁奖晚会上,无数人都为她潸然泪下。

女孩的名字叫何玥,是广西阳朔县长乐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去年四月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十一月份何玥在家人的歌声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何玥从小就热爱学习,力求上进。课堂上,何玥总是很专注地听课,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她的回答常常很有新意,总让老师感到很是欣喜。由于她成绩出色,何玥家的墙壁上贴满了金光闪闪的奖状。

何玥还是一个有爱心的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何玥不仅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还说服爸爸妈妈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当何玥生病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送来2000多元捐款时,她却对爸爸说:“你把它捐出去,捐给最需要的人。”

何玥还没有长大,但心却是那么的大。她的勇敢,她的坚强超出了她的年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何玥得知自己仅剩下三个月的时间时,她决定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捐给那些正在和病魔作斗争的人。她相信,只要有器官捐献,就有生的希望。

2012年11月17日凌晨,何玥终于和我们说再见了,她的“最美遗愿”也得到家人的支持,把她的一肝两肾都无偿地捐给了需要的人,使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何玥走了,这个有着天使般心灵的女孩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用短暂而绚烂的生命谱写一曲动人之歌,她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感动着千万人的心,她像最美的天使,永远飞翔在我们的心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