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门夹山的作文(游夹山的作文怎么写)

游石门夹山的作文(游夹山的作文怎么写)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1-23 18:03:17
游石门夹山的作文(游夹山的作文怎么写)

游石门夹山的作文【一】

这里的一切都是绿油油的,山绿、石绿、水绿,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坐在游船上,不知不觉中,夏日的骄阳似乎也失去了威力。石门湖的一切都那么和谐,微风掀起涟漪,松树在风中摇曳,远处山峦起伏,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人在舟中坐,舟在水上游”,“鸟在林中飞,林在风中摇”,我们在画中徜徉,无比沉醉。晚风拂过脸庞,我不禁想起了美丽的漓江,石门湖并不如漓江那么闻名,然而石门湖的'水,却因为它的变化,平添了几分趣味。

游船缓缓前行,水面忽而狭窄,好像“山穷水尽”,但转过一个弯,又顿时开朗起来,变幻莫测,回味无穷,就如同一盒打乱的巧克力,让人永远猜不透下一刻会遇见什么。人们都说,美好的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石门湖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虽然游船来来往往,然而大家的心都被这清澈感动了,有谁愿意破坏这大自然的馈赠呢?刘-华莱士说过:“美在凝视者的眼睛里”,此时此刻,石门湖的美就在我的眼睛里。

游石门夹山的作文【二】

首先,我们去的是闯王陵,一进门,呵!还很大,里面还有一些兵器,天花板、墙上都有着古色古香的花纹,我好像回到了古代一样。接下来我们走进了闯王陵的地下室,这儿有一阶阶的楼梯,还有一些挖出来的.文物和一些资料图片。

然后,我们就到了洗墨池了,洗墨池旁边有一棵引人注目的大樟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这棵树已经风风雨雨,历经昌桑有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李自成亲手栽下的呢!我想,如果它能说话,出面作证该多好啊!洗墨池是一个黑水的一个池,导游为我们介绍了李自成曾经在这儿写过一首小诗:满不满,清不清......,从此以后,这池里的水就不清不满了。从洗墨池过来,走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那儿,亭子下面就是玉玺井了,这个井的名字还有一个来历:当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那棵有名的歪脖子树上自缢,一命呜呼。李自成夺得玉玺,带到了夹山寺,本来是想东山再起后再用这个印的,没想到大势已去,有心敌,却无力回天了一气之下,把玉玺丢进了井里,所以故名为玉玺井。

通过这次游夹山寺,既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夹山寺风光,又让我增长新的知识。

游石门夹山的作文【三】

只是这一次我不再坐着汽车,而是骑自行车;和我一起走在这条路上的不是我的爸爸妈妈,而是两个同学。从小到大,石门湖我已经去过了无数次,而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一次。

本以为晴朗的天气会使我们的心情多一份愉悦,然而没有想到这样的天气会成为我们咒骂的对象。火球般的太阳烤着我们裸露的每一寸皮肤。阳光那么明亮、刺眼,让我们不得不低着头骑车。平时路旁蹦蹦跳跳的山雀都不见了,周围静得只能听见我们的车轮轧过石子时发出的微弱的“咔咔”声。因为太热,我们都不想多说话,只是低着头一直重复着骑自行车的`动作。

好不容易骑到景区大门,前面紧接着就是一个又长又陡的大坡。我们都不愿意推着车走上去,就向着坡顶拼命地骑。刚开始似乎不是很难,可是越往上,速度就越慢,渐渐地就比步行还要慢。衣服被汗水打湿了,紧紧地贴在身上。虽然路边的大树遮住了阳光,可是周围闷热的气温仍然让我们口干舌燥……

终于到了坡顶,我们停在大坝上休息。望着远处的水面和绵延起伏的青山,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一阵微风扑面而来,轻抚着我的脸庞,驱走了我的疲劳。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泛起了波纹。金色的阳光在水面上跳跃着,偶尔会有一条鱼儿跳出水面,又重新钻入水中……这些都是我坐在汽车上时未曾留意过的。

我们决定不再往前走了,就踏上了回家的路。返回时的我们好像卸下了沉重的负担似的,也许是因为战胜了自己吧。一路上,我们轻松地说说笑笑,天气似乎不再炎热,路程似乎不再遥远,没过多久,我们就回到了县城。

这时我们才发现骑行的乐趣就在于路上不断拼搏,挑战自我并最终到达目的地后的成就感。其实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是如此,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我,一次又一次地拼搏,才会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游石门夹山的作文【四】

这绝非煽情。都年过半百的人了,不敢说走南闯北,但也走访过一些名山大川,甚至见识过少许异域风情。这些地方,都和我预想的一样,或壮丽,或雄伟,或秀美,或雅致,或奇特,或诡异……让我愉悦,让我满足,却独独没能给我以惊喜。那感觉,就像吃着大棚里栽培的熟透的果子,无可挑剔,很可口,却总缺少点什么。

接到参观石门河风景区的邀请,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在意。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恐怕又是炒作,哄哄城里人、外地人是可以的。最近几年,也极少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工作忙,只是个借口,主要是觉得没趣。但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去凑个热闹。

一踏上新修的栈道,翻开石门河风景区的扉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就在我的眼皮底下,竟有这样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看来,是我自以为是、孤陋寡闻了。

绝壁下,一线流水,宛如一根亮亮的银线。绝壁上,古木苍苍。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风习习,凉荫透体。不知名的鸟儿,虫儿,在婉转啁啾。如咏如歌,似赞似叹。空谷传响,余音袅袅。

栈道蜿蜒而下,一页页别开生面的风景,展现在我的眼前。愈深入,愈觉得惊奇,愈感到着迷,仿佛进入了一个魔幻的宫殿,童话的世界。

向上看,绝壁千仞,把蓝天挤成窄窄的一线,犹如脚下的石门河一般,静谧,深邃。绝壁上,怪石嵯峨,千态万状。那叫“十二生肖”的峭壁,看羊像羊,看龙像龙,令人击节赞叹。那“八仙聚会”的地方,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手持铁拐的铁拐李,无不栩栩如生,演绎着美丽的想象。那溶洞中的天然生成的佛像,庄严而肃穆,叫人凛然生畏,不敢逼视。

河水清冽,跌宕奔流。曲曲折折的河床,分明的落差,使得河流左冲右突,急流汹汹。形成瀑,汇成潭。最奇异的.是,整个河床都是以石为底。河中,巨石森然。巨石上,无一例外地留下水流冲击的凹痕,触目惊心。让人想见石门河河水的桀骜不驯和勇往直前的那么一股子劲。是要冲破一切阻碍,挣脱一切束缚,摆脱一切羁绊。张扬着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惊世骇俗的野性的力量。这还真有点我们建始人的性格。

急流之下,往往冲击成深潭。潭中倒影着绝壁、一线天光。游鱼、细石,看得清清楚楚。河水在潭中回旋,激起层层涟漪。“河水清且涟漪”,那是《诗经》中古老的句子。但石门河比《诗经》更古老,更悠远,与石门河毗邻的巨猿洞遗址,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发祥地。

溯流而上,有三个潭最为有名:问心、清心、静心。潭好,名也好。如能用这纯净的潭水洗涤我们沾满俗世灰尘的心,使之清静,那真是个诗意的选择。

河岸边的石头,是岁月的杰出的塑雕。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有的稚拙,有的典雅;有的具象,有的抽象……无不言说着自然的传奇,演绎着千年万年的沧桑。

横跨石门河的,是著名的石门桥,是迄今建始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唯一的古石桥。石门桥将石门河两岸连通,使得石门古道得以延续,谜一般地直达历史的深处。凝视那一级级光滑铮亮的青石板,我仿佛看见了驼盐的马队逶迤的身影,“八大王”张献忠义军招展的旌旗,白莲教教众舞动的剑戟……石门桥,默默地书写了多少神秘的故事,承载了多少历史的重量啊!

传说中,“八大王”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中,带着残部,一路败退四川,途经石门河,曾有过短暂的停留。他预感大势已去。英雄末路,该是何等的悲凉。为了东山再起,他命令手下最信赖的将士,将金银财宝掩埋在石门河边。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巨大的宝藏,曾引起无数贪婪者的觊觎。他们一批批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而来,结果无不空手而归。直到现在,寻宝者依然不心,还不时可见他们诡异的身影。宝藏,也就成了千古之谜。其实,石门河风景区绝美的风景,就是人世间的无价之宝啊。

走过石门桥,一条栈道盘旋而上,直插云天。没有审美的疲倦,有的是步步惊叹,步步惊喜。如果说沿栈道下行,是为了让游人欣赏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山水的至幽至微的原始情味,那么,沿栈道盘旋而上,则是为了让游人饱览天地造化的神异,体味“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至险至雄的奇趣。我不得不佩服石门河风景区开发者那非凡的开拓精神和独具的匠心。

石门河独有的美,就像藏匿在大山之中的一颗绝世珍珠,发现本就不易,让这颗绝世珍珠熠熠闪光在世人面前更是难上加难。那挂在绝壁上的栈道,就是神话中才有的天梯。先蜿蜒而下,再盘旋而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本身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非心中有丘壑,智慧绝伦,追求至美者,不能为之。

很多天过去了,石门河绝美的风景依然让我激动,这是生平第一次独有的感觉。那原始的美,野性的美,那诗情画意的美,那惊心动魄的美,使我久久难以释怀。孔子登泰山而小鲁,我想我是要游石门河而看小天下名胜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