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散文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散文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1-04 18:38:12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散文三年级作文我的家乡)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一】

秋雨壮行,渐进江南,静穆的黄河淮河长江都好奇地打量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的北方客人,高高低低的山在夜色中恭立,如呕哑嘲哳的江南小调在雨中迷离。

小桥流水、吴音媚好、廊亭回转、才子佳人--江南曾是我的向往,尤其白居易的《忆江南》更使我萦萦于心。然而真正走进江南,感觉这里的山水与北方并无多大区别,皆因区位水土之异,就像北方的粗犷雄浑和南方的纤细柔媚一样。是我寡趣,可没有任何嫉妒心理。只能慨叹南方人的天然福分。

看山水是主题之外的插曲,于是就顺从主人安排。只是苦累了自己一向懒惰的肉体。我很赞成欧阳修在安徽醉翁亭说的那句话:山水之乐,得之心,取之酒也。我不会喝酒,就改为:山水之乐,得之心,取之人文也。所以,江南山水的差异在我看来不是高低缓急大小美丑,而是自然之外的人类造化。

黄山归来不看山,其实这话套用在五岳中的任何一个都合适。大同小异的石头沟壑,气候差异的乔冠林木,都一样的养眼。同是名山,九华山论名气似乎比不上黄山,可我感觉它比黄山厚重。林立的寺庙,缭绕的香火,氤氲的人文,仰望山门心里便陡然生出一份庄严。虽是过客,面对熙熙攘攘的善男信女,从无鬼神之虞的人也不由警觉起来,心理的虔诚渐渐超越了视觉的欣赏。高大的塑像让你仰视中觉出自己的渺小,森严阔大的风格建筑让你真切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游黄山人是自然的主宰,游九华山佛是人的主宰;游黄山累的是身,游九华山累的是心。脚步轻重并不在山,而是山之外。好在有现代化的介入和无孔不入的商品的侵染,才让我们不至于过于沉重。佛家圣地处处透着人间烟火:林栉节比的旅馆饭店、高声吆喝的商贩和样式繁多的纪念品、银行、电信、彩票,应有尽有。小和尚们拿着手机旁若无人的笑谈,让我诧异。更令我惊奇的是,在彩票发售处一个老和尚正专心致志看着手里的彩票。至此,我脑子就蹦出一个词语:与时俱进。遥想当年白马驮经佛教东进之初水土不服也遭遇冷落,两千多年来佛教在起起伏伏中与中国国情逐渐相融合,终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想来确实让人深思感慨。

安徽是内陆省份,可并不封闭,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激活安徽人的思维;黄山九华山这两个南方主要名山的灵气映衬着安徽人的不俗。所以,徽班进京成就了京剧这个举国文化品牌,走南闯北的徽商奠定了安徽人的智慧和诚信。所以就有了胡雪岩、胡适、陈独秀等等人杰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熠熠生辉的亮色。

我们常说人杰地灵,此话诚然。人杰在先,没有人杰的山水只是大自然的一张名片,有了人杰的山水才是有了灵魂的胜境。没有想到,先人用来防火的马头墙会成为徽派建筑的标志。没有想到,因为穷山恶水而外出谋生的穷少年若干年后会成为富商。更没有想到,富商们当年把从外地赚来的钱为自己修建的居所、如今会成为子孙们再次赚取外地钞票的资本---徽派建筑群:宏村、西递、屯溪老街,还有我们没能一睹芳容的南屏、关麓、龙川等等。马头墙、古村落、高祠堂、各式牌坊、精美雕刻、曾经喧闹如今沉寂的码头和店铺,都在朗日下散发着悠远光芒。封闭的环境换来的是历史文化切片的完整,倒是我们华北大平原敞亮的便利招致了炮火和种种人为的毁灭。欣赏、感叹、留影,凭吊中多了一份思索。

山依然矗立,水依然流淌,我们轻轻地离开,就像我们轻轻地来。路上,我想起了去年的桂林之行。同样,那里的山水也不似我想象的那样瞠目,让我难忘的是张艺谋导演的以山水作舞台的《印象刘三姐》,因为那里至少有人类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

长江淮河黄河又目送我们一路北去,家乡的亲切山水渐行渐近,在这里我不是过客。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二】

十月金秋,天高气爽,万里晴云,阳光依旧灿烂,大地慢慢褪去了夏天的颜色,迎来了金色时光。十月,迎国庆,赶农忙,收果实,是一年中农民最满足、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十月,我离开武汉,回乡探亲,一路上思绪万千,沉重之感涌上心头。

空余之时,我和儿时的伙伴一起回到我的老家,去重温那段快乐无邪的童真岁月,去感受那段深居大山的清幽时光,去领悟那种幸福与痛苦、快乐与哀愁、简单与复杂、放弃与坚守、生存与希望、质朴与纯真的大山情怀!

我和小伙伴一路上边走过聊,谈到了很多事情,也想起了那些年大家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哭笑的儿时岁月。走进儿时的校园,和小时候差别很大,曾经美丽的校园早已破败不堪,白墙脱落,门窗毁坏,水迹斑斑,高墙露出了裂痕,犹如历经岁月冲刷地老人的脸庞。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嬉戏打闹的土质操场,如今成为私人开垦种地的菜园,几簇几簇的绿叶没有生机的低着头,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枯萎。校园经过几般变迁,很多地方都已杂草丛生,枯枝乱漫,没有了朗朗书声,没有了欢声笑语,没有了如初的书香,更没有高亢激昂的童年朝气,有的只是离散,只是破败,只是荒凉与落寞。我们站在校园门口,一个荒凉孤寂的地方带走了儿时的记忆,带走了一张张可爱的面容,更带走了那一段早已逝去了的永远的纯真无邪、稚真烂漫的童年。我不回忆,只是怀念。

一路上,我想起了摘过的山花,想起了爬过的大树,那些路,是我一脚一脚反复踏过的路,那些山,是我一步一步反复走过的山,那些水,是我一捧一捧反复饮过的水;那些花儿与蝴蝶,小虫与泥巴,伴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终于走到了家乡的山谷与山湾,走到了田野与水塘,走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大山深处,草木丛生,几间土屋静静的立在山谷间,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已经倒塌,有的摇摇欲坠,几片黑瓦安静的躺在开始腐烂的屋架,似乎马上就要落下。屋前的场地,屋后的水沟,都已经不见形迹,被又长又厚的杂草覆盖着。池塘里积满淤泥,塘岸被水冲洗的没有弧度,儿时踏过的脚印早已被野草掩埋。望着水田,留下的是被割过的稻杆,不远处的一位老妈妈正俯身割着稻子,慢慢的向田里面移动,她勤劳的身躯映照出这是个农忙的季节,也许她是幸福的,也许她是无奈的。山湾的周围是几座紧密相依、延绵不断的大山,有的山上长了几块树林,有的山上是漫山的野草,而有的山上却只长着几棵相互依靠的孤树。大山与树林,蓝天与田塘,一切生物就这样孤寂的、无声的共存着。

走在大山之中,看那交错的杂草,渐渐变的枯黄;走在丛林之中,看那若隐若现的阳光,刺痛了我的双眼。踏上儿时的`脚步,寻找那些消逝的痕迹,寻找那一处绿树凉荫;回望儿时的游戏,给人一种幸福,一种疼痛,一种无奈。记得小时候,大家一起牵着牛儿在山岗漫步,一起在丛林之中、山岗之上你追我跑,你躲我藏,一起在树林里采蘑菇,摘野果,放慢脚步,哼着无名曲,自由的行走在大山之中。我站在山顶,向下俯望,山湾中的田野、土屋、小径、水塘都隐约出现在眼前,只是没有了当时阡陌交通的模样。眺望远方,那一座座、一叠叠的大山在雾中静静的侧卧着,不知道它们沉睡了多少年,也许千年、万年,也许是光年。

在那延绵的群山之中,有条无尽的路,如果一直走下去,会走过我们的童年,走过我们的少年,走过我们的青年与壮年,也许走过一生都没有尽头。走在山路上,我们还是回头了,因为远方太遥远,山路太漫长,我们走不过青山,走不过岁月,只能原地而返。下山回到山湾,几位老爷爷老奶奶还坚守在苍凉、深幽的大山,还在尽力的守卫着快要逝去的家园。我们到老爷爷老奶奶家里问好,跟大家闲聊了几句,他(她们格外的高兴,也问了我一些事情,露出久违的笑脸,虽然历经沧桑,但是依旧质朴如初。随后,我们就原路返回。

小时候,是一杯纯净甘甜的泉水,长大后,是一杯苦中带涩的咖啡,人老了,是一根枯黄弯倒的干草,百年后,是一捧融入大地的净土。人的一生总是这样,小时候是一生中最稚嫩、最纯真、最无邪、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长大后,我们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更知道怎样与社会和人群相处。然而,我们却渐渐迷茫,开始不安,不快乐,开始在异地他乡漂泊流浪,开始变得沉默、严禁、成熟和老练。家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童年也跟随着岁月的车轮流逝了,以至于有些人对家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对童年的记忆越来越遥远,到最后忘却了故土,忘却了家园。我想,这毕竟是少数吧。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因为,人还是有心的,人还是怀旧的,人还是不忘本的。

走在路上,走在异土他乡,我思恋故土,思恋家园,思恋那生我养我的大山。因为,忘却家乡,怎么流浪。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三】

??学生叙事性散文:阳光下的藤椅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鼓,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眼睛,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傻,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连姥姥、小姨们也怨姥爷老实。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那种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四】

母亲给我许多关怀,这关怀却又因那样无微不至而显得琐碎。在我貌似凌乱的个人生活中,也许最深重的忏悔也无法将它们一一遮掩……

一个夏日的正午,我们正在吃午饭。母亲习惯性的夹了一块菜放到我碗里,刚刚落箸,我便叫了起来:“唉呀!妈,说了多少遍了,别给我夹菜!不说对别人是不是尊重,单就卫生来讲也过不去呀!”母无语。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五】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

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

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让我把花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花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临窗而坐,微风轻拂,午后的阳光是慵懒的,慵懒中透露出一点温柔。温柔中夹杂着一丝细腻,细腻中带着一份淡淡的温暖,温暖中却孕育着思绪的光,在如此慵懒的阳光下沏一壶茶,捧起纳兰容若词传,细细品读。或许太安静,又或许差了点什么,总感觉少了点味道。

脑海中无数次浮现这个画面,午后慵懒的卧在阳台上,一壶茶,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个下午。现在静卧阳台,但总感觉还是不够慵懒,翻起手机里的照片,看到了一只猫静卧在阳光下,发现原来,那种缺少的慵懒原来已经找到,他是怀里缺少的猫。因为这份慵懒,是怀里的猫。

记起了曾经给一个女孩补习,那是一个顽皮的女孩,他养了两只猫一条金毛,在他家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怀里抱着一只猫,静坐在阳光下。看上去安静而又优雅,那个时候,是高考时候的我,焦躁的心态在见到这个画面之后,就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感受到了该如何去生活。现在没见过那个女孩也没见过那只猫,但记忆中却一直停留在那只猫身上,那只猫不仅教会了那个女孩生活,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生活,不管怎样,阳光始终都在。

有人说,人生像一首诗,简洁空灵,却意味深长,也有人说,人生像一篇散文,优美沉静,却经久耐读,还有人说人生像一本小说,起伏难料,却有始有终。不管怎样,能说出这些话的人,终究是文字的信徒。诗也好,散文也罢,小说又如何?终究都是故事。

疯过,爱过,到最后,终究还是一个人过。是金岳霖先生的故事。亦是他的幸福。

沈从文说“不管是人生,还是故事,一切都应该美一点。”但故事终究是故事,故事的余香不退,徒留人沧桑憔悴,人生如路,总归要在路上走出些许繁华来,繁华世间又何尝不是一杯毒酒,你以为内心早已厌倦,其实却总想一醉贪欢。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光阴终老,亦或是幸福。

林徽因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怀念的不是旧时光,而是住在旧时光里决口不提的爱,总有些杂乱的色调让幸福的时光有了暗色,于是思念总在不经意的时刻蔓延。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道,“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无论你我是否相信宿命,但是故事里命运早已安排,无论你是凡夫,亦或是雅客,都会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的故事埋下了不为人知的伏笔。有些故事,还未开始,便有了结局。

最近热映过的一部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面最感触的片段便是林向宇与他的师父美心发现原来两人曾经在同一个时空里待过。经年以后,两人相爱。是初见?还是重逢?

世间真的有许多难以奇妙的奇缘偶遇,置身于红尘之中,每一天都有相逢,每一天都有别散。放逐在茫茫的人海里,常常会有陌路擦肩。某一个人走进你的视线里,成了令你心动的风景,而他却不曾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过一个你。又或许,你落入别人的风景里,却不知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个他。不知多少年后,有缘再次相聚,算是初见还是相逢?

或许某一瞬间,当别人人分享一个故事的时候,那个故事无关波澜,无关今天,但刚刚好属于你,你就突然间觉得自己就那样长大了,舍不得一个人,放不下一个人的感觉,三天没有说话了,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感觉都很困难,也想说一声,如果真的真的很想去和他说话,别控制着那份忍耐,就去和他说,如果你真的真的很想见一个人,别担心过程,就去见他。如果你真的真的想认识一个人,不要害怕,勇敢的去认识他。我相信,他也在等着你。

有人对我说,很想就那样,想走就走,不管距离多远,走到他那里,去看一看他,去看看他生活的城市,去一下他那里不一样的夜晚,体会他那里不一样的一切。走过他走过的路,去她去过的店,吃他吃过的东西。去感触他曾经走过的故事。然而并没有付出行动。他问我,真的有那么一天能走到他的身边,去感受它的生活吗?我不知道他的故事里结局会如何,但是在我的故事里,一定会的,我要去感受那个在家的他,感受那个曾经的他,因为每一次感受都是一个全新的他,不一样的他。想去他身边,就要试着尝试了解他的全部。了解每一个他。

科学研究说“你与他,面对面一米而立,你眼前的他,却不是此时此刻的他,而是四分之一微秒前的她。所以,你每一次见到他,你说是重逢,还是初见?是初见,还是重逢?

如果人生真的只如初见。初见时的你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写家乡的作文叙事散文【七】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鼓,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眼睛,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傻,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连姥姥、小姨们也怨姥爷老实。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那种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