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的作文(我的乐园的作文400字写苏州留园)

留园的作文(我的乐园的作文400字写苏州留园)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01 22:15:03
留园的作文(我的乐园的作文400字写苏州留园)

留园的作文【一】

今天,我和爷爷去了苏州第二大私家花园——留园。天气很好,太阳当空照,让人感觉非常热。我是第一次去留园,所以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听爷爷说,年轻时奶奶在高考前,每天一早就在这儿的一个地方复习呢!爷爷还说,那里有许多鱼。让我准备好饼干之类的东西。我一兴奋,一下子拿了三大包饼干去喂鱼!

到了那里,我们决定先玩,再喂鱼,然后继续玩。玩什么呢?就是爬假山、看风景、上山看著名的景物等。

我先开始兴致勃勃地爬上各种假山,哈哈,爬来爬去,钻来钻去,真是高兴极了!虽然又热又累,但为了开心,怕什么?然后我们又上了“小山”,上面除了有一个亭子,一条长廊,其它的就是花草树木,一片绿意盎然。

我再找了个阴凉的地方,站着喂鱼。不愧是“喂鱼高手”,一会儿整个池塘里的鱼都被我的饼干吸引过来了,我又惊讶又兴奋,都快惊呆了!爷爷忽然叫道:“啊!那洞里有只小老鼠!”匆忙之中,我也顾不上喂鱼了,就扔了一大块饼干到水里,然后把小块饼干扔进洞里,静静观察。啊!一只小老鼠出来把饼干叼走了!好可爱的小老鼠啊!尖尖的鼻子和嘴巴,圆而小的眼睛,小巧的身体,不愧是小老鼠!我低头一看,发现蚂蚁居然在忙碌地搬运着地上的饼干屑,卖力极了!哦,原来这就是各取所需哪!

我又跟爷爷去了奶奶复习的地方,果然幽静清雅。

这次就不详细介绍了,想知道,自己去留园看看吧。

留园的作文【二】

“遗石峥嵘湖畔立,点仓山水画犹神,凉台燠馆池涵碧,亭榭馨楼桂沁脾”,你知道这首诗是写的哪一处的风景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就是我国的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留园。

上个星期,我们一家驱车前往古城苏州,开始了一场留园之旅。

刚踏进留园的大门,我便被她的古朴典雅迷住了。历经沧桑的巨大木门上,雕刻着精巧的花纹,满园的和谐阳光,满眼的眼波画船,水韵悠悠,绿意融融,像是跌入了一个氤氲朦胧,如诗如画的梦中。只见满园的花草,亭台楼阁,粉墙青瓦,数杆翠竹。窗牖画卷,琳琅满目;奇石峥嵘,假山错落……这些景物交相辉映,显得更加自然,更加美丽。

我们沿着长廊走着,只见两侧墙面上挂着许多书画,有的早已模糊不清,有的却依然苍劲有力。不知不觉,长廊到了尽头,我们走进了一间客厅,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两张雕花红木椅端正地摆放在厅堂的正中央,其他四张太师椅整齐划一地排在左右两边。椅子后面,精心修剪的盆景和各种精美的瓷器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架子上,将整个客厅衬托的静谧而典雅。我缓缓地在客厅中漫步,眼前仿佛浮现出主人与客人热情交谈的情景。客厅外面,是由太湖石组成的假山,突兀嶙峋,高低错落,我和妹妹爬的时候,都差点摔倒。

去留园游玩,最不能错过的趣事便是喂鱼了。九曲桥边的池塘里,成群结队的锦鲤在水中嬉戏,漾出一片迷离斑斓的光晕,仿佛天上的彩云降落于此。他们时而匿于湖底,时而跃出绿波,时而又盯着往来的行人,一动不动,真是一群机灵的小家伙。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饼干稍稍捏碎,一点一点地撒到湖面上,这群锦鲤立刻聚集到食物边,狼吞虎咽地争夺起来。突然,一条二尺多长的大鱼从水底猛地窜了上来,气势汹汹地赶跑了其他小鱼,自己把半块饼干独吞了,真是个“霸王“啊!。

喂完鲤鱼,我们又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在楼阁中行走,在假山中穿梭,在亭台中休憩……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那扇木门前,结束了这场氤氲朦胧,如诗如画的游园之梦。

留园的作文【三】

刚踏进门,就有一位阿姨说:“小朋友,你们一定不太了解留园,所以我来介绍吧”。我们说:“好呀,好呀。”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

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