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民俗的作文(合阳风俗的作文500字)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合阳风俗的作文5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22 10:11:18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合阳风俗的作文500字)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一】

一个星期六,爸爸带我到枞阳感受乡村风情,我们的计划是先打板栗再打糍粑。

打板栗的山叫马鞍山,因形似马鞍而得名,山上本来没有路,因为有人曾走过,才形成了一条羊肠小道。一路上山路非常陡峭,爸爸在前面披荆斩棘开道,我像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地跟在后面往上爬,路不仅难走,路边的植物更是扰人,两边很多植物都带刺,刺得我哇哇直叫,一不小心我还把脚扭了一下。半路上还有一些倒下来的`树木挡住去路,踩上去又湿又滑,好在有爸爸始终用大手牵小手使我一一顺利通过。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山顶,一登上山顶,我体会了到了诗人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下的景色真美呀,爬山的辛苦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在山顶我看见了一座小房子,在小房子的后面有一棵棵野生的板栗树,一个个“小刺球”挂在板栗树上,可爱极了!爸爸找来一根竹竿,对准一个板栗,“砰”地一声,一个“小刺球”掉了下来,我急忙去捡,幸好我“全副武装”,不然肯定特别扎人。把“小刺球”放入袋中后,我再去接爸爸打下来的“小刺球”。“小刺球”很快就装满了一整袋,但是还有很多板栗掉到了屋顶上,于是爸爸就上了屋顶,听着屋顶上“咣咣”的声音,我总有些心惊胆战。爸爸把板栗扫了下来,我跑去一一捡起,结果捡了半袋子呢!

吃完香喷喷的农家午饭后,我们前往另一个人家打糍粑,不一会儿,我们便到达目的地。作为原料的糯米饭还没煮好,我便在小池塘边看了一会小鱼儿,待糯米饭煮好了,打开一看,米饭粒粒晶莹剔透,十分饱满。叔叔搬出一个大石臼,还拿出一个十分古朴的木锤,老奶奶把糯米饭盛到石臼里,香气四溢!我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叔叔就用这把木锤来打糍粑。这打糍粑还真有讲究:打三下就得往木锤上抹点水,以防木锤被糍粑粘住。打了八九下后,奶奶把未成形的糍粑翻了一面继续打,这样重复几次后,糍粑就打好了,奶奶将糍粑铺在竹筛上,往上撒些芝麻,再切成块,糍粑就做好了!我拿起一块糍粑咬了一口,糯米和芝麻的清香融合在一起,好吃极了!我还带了好几块回家给妈妈尝尝呢,妈妈也赞不绝口!

枞阳的乡村风情,足以用一句话形容:景美,人更美!这天我走进乡村,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体验了大自然的乐趣,板栗和糍粑非常好吃,但需要努力和付出,我想学习和生活更是如此!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二】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三】

“第四届闽南民俗文化表演”在同安区举行!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体育场——表演场地。

舞台上,六十多岁的爷爷 、奶奶 跳起了欢快的车鼓弄,唱起了动听的南音;年轻的阿姨 转起了一百多个的呼啦圈;10岁的丁丁表演了优雅的柔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10岁的.可可那精彩的独轮车表演。

如此艰难的“独轮车技”都能学会了,那可可还有什么不会的呢?瞧:她拿起了一根绳子,要干嘛呢?原来,她要骑着独轮车跳绳!她的脚十分了得,又没涂胶水,可是一直就“粘”着独轮车—— 一边甩绳,一边夹起独轮车跳。

“1、2、3、……”我不由得开始数数,10秒钟竟跳了25下,实在是厉害!

不过,精彩的还在后头,她又拿了几个小路障,就地排得紧密。

只见她“刷”地一下,前后仅用几秒钟,马上就绕过了所有的路障,就到了另一边!接下来,她拿了八个饭碗,把一个碗放到了脚上,一踢,饭碗就完完整整地顶在了头上。

可是,当她顶起第三只碗的时候, “啪”的一声,不听话的碗摔到了地上。

大家睁圆双眼,嘴巴成了个大“O”。

“啪啪啪……”有一位观众看见可可开心的表情立马变得暗淡下来,便带头鼓起掌来。

接着,掌声雷动——这是一个个观众地真心鼓励!看:可可恢复了自信,双眼噙着泪花,骑上独轮车又开始了表演。

“有志者事竟成!”剩下的五个碗都稳稳当当地顶在了可可的头上,她又赢得了一阵阵喝彩!

“闽南文化表演”真有趣!它不仅让我目睹了表演者精湛的演技,还让我知道了更多的闽南文化……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四】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2017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枞阳县民俗的作文【五】

荷香满六月,映日别样红。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高考时光,又是一个大鹏展翅的季节。在你们圆满结束三年高中生活,即将步入考场、走向人生新的起点之际,谨向你们致以真诚的祝贺:祝贺你们学业上的丰收,祝贺你们心智上的成熟!

过去的三年,是你们青春悸动的三年。在校园这个人生的摇篮里,你们对未来的理想渐渐变成清晰的憧憬;在岁月乳汁的哺育下,你们那张童稚的脸慢慢焕发出蓬勃的朝气。三年来的高中生活,你曾有过迷茫和失败,但从中收获了成功和希望;你有过烦恼和冲动,但也因此拥有了理性与成熟。有了自己的勤奋努力,有了老师的辛勤耕耘,有了家人的精心呵护,让你们高中三年变得丰富多彩,赢得硕果累累!这三年,将成为你们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成为人生中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青春是放飞梦想的季节,高考让憧憬变成现实。谁都拥有如下三种人生:其一是自己所期望的人生,其二是自己所经历的人生,其三是自己所认识的人生。所期望的人生犹如蓝图和梦境,想得美固然不费多少工夫,但要将它定形显影,绝非一件易事。所经历的人生则在很大程度上不由自主,时势、环境、遭遇和个人选择是否匹配,将决定其成败。对于你们高考考生来说,所认识的人生尤为关键,有怎样的认识,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怎样的行动,就会有怎样的结局。以怎样的视角看待高考,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高考结果,将变得十分重要。榜上有名固然可喜可贺,落榜不落志更值得推崇。

今天,你们即将告别高中生活来到高考考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为自己下一步的理想而奋斗,这将成为你们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这种经历本身就是可贵的财富。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既检验了同学们的知识水准,更检验了大家的心智水平。衷心希望同学们在考场上取得知识与能力、思想与精神的全面丰收,向全社会展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硬的思想素质。

亲爱考生们,你们是父母的未来,家乡的未来,乃至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未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变革和创造离不开你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你们将成为中坚力量。高考考场不是判决人生成败的法庭,高考考场不是人生奋斗的终点,高考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驿站,你们的人生还会经过许多重要驿站。希望大家把高考作为对自己的一次检验,把考场作为新的起点,从这里出发,去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

祝愿大家高考成功,如愿以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