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丽江古城的美景作文300字)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丽江古城的美景作文3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6 09:49:22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丽江古城的美景作文300字)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一】

旅行是我的一大爱好。我喜欢去远处看湛蓝的大海和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一切有着年代气息的地方。我总爱闻古建筑那古老质朴的味道。而丽江古城,就是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

去年8月,我来到了丽江古城,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既热情似火,又似江南水乡那般柔美。古朴的建筑和热情的人们在这里编织着一幅幸福画卷。

我很喜欢待在丽江古城的客栈里,听着雨,哼着歌。客栈的布局总不会让我失望,都会建起一个小院,也让我想起奶奶家里的小花园,是那么精致,让我想一天都待在里面。早上的古城总下着蒙蒙细雨,好比“山色空蒙雨亦奇”那般细腻,又似“天街小雨润如酥”那般滋润绵密。我倚在客栈小院的.竹椅上看着雨滴打在屋檐上,不禁想起儿时靠在阿婆的怀里听着大自然美妙的声音的舒适。走到楼上,对面花店的老板娘正哼着小曲收拾着花草,旁边的小池蛙声不断,远处的玉龙雪山在绵绵细雨中若隐若现,好似一个珍珠闪耀着淡淡的光芒。眼前此景令我畅快至极。

当我每次走在午后的古城,经常能看见一些纳西族的奶奶提着木桶在一口大水池里淘洗着衣物。她们的眼角已有着淡淡的皱纹,手也起了茧子,但她们的脸上永远挂着静谧温柔的笑容。微风一吹,奶奶们的头饰“叮叮”地响了……

夜晚的丽江古城更是妙不可言,皎洁的月亮悄悄爬上黑漆漆的夜空,月光透过树枝,打在石板路和墙上,聆听着鸟儿的呢喃低语。每条大街小巷,都有着五颜六色的身影在挪动,宛如一条在流淌的河,前面看不见头,后面看不见尾。四方街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小铺点起了几十盏灯,把古城给照亮。在那里,耳边能传来小铺里店员的吆喝和酒吧里的那首歌。而远处还未散去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小伙子们打着鼓唱起的古老民谣。晚上的古城,只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欢声笑语。

丽江的晚霞更令我陶醉,天空仿佛一张画纸,让晚霞这支画笔在上面描摹。一束束金光打在牌坊上,光芒四射,美不胜收。

在丽江古城,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旧对那大街小巷记忆犹新;丽江古城,没有城市霓虹灯的光彩夺目,但会有那明亮的月光,白皑皑的雪山和一片绚丽的花海……丽江古城的一草一木一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哦,那段在丽江古城的日子……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二】

说起云南,我相信大家都会一下子想到丽江古城。因为它是举世罕见的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景优美充满了浪漫的情调,是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丽江古城的街道是依着蜿蜒而来的玉泉河水而建的。这条小溪清澈见底,冰凉刺骨,古城的人们爱把它当成天然的冰箱,把水果、饮料等用篮子装着浸在水中。溪水两边全部是木头造的房子,看起来古朴而有韵味,地上铺的红色角砾岩干净整齐,让古城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

丽江古城很大,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商品真是琳琅满目。有卖织品的,手工艺品的,特色小吃的……,让我目不暇接,样样都大感兴趣。古城入口处的大水车是它的标志,一大一小两个水车像爸爸带着娃娃,成天不知疲倦的转啊转,吸引了很多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念。古城广场上还有个风铃棚,游客们把写着心愿的大风铃挂满棚的四周,用手轻轻抚过,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余音不绝,像在进行一场美妙的风铃合奏。

丽江这座富有魅力的城市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全世界的旅行者,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多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领略它一年四季不一样的风景和美丽。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三】

云南丽江,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小城,丽江古城的所在地。

我们乘车从机场来到了丽江新城,在一个旅馆里住下了,那天,我们没有去古城,只是站在窗边远远地眺望着那一幢幢的小房子。它们在夜幕下显得那么安静,不发出一丁点的声音;它们又是那么古朴,依稀看得见历史的足迹;它们还那么迷人,白墙黑瓦的古老小屋,远远望去,在高楼大厦之间显得那么得低矮,从窗户的玻璃后透出了油灯若明若暗的亮光,没过多少时间,灯渐渐熄了。

第二天,当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晨曦的微光照耀着还没被唤醒的丽江古城,被稀薄的淡雾笼罩着的一切还是那么得宁静,只是偶尔有几阵微风吹得青草“哗哗”响,吹得小溪“丁冬”地流,吹得树叶“唰唰”地摇。一会儿工夫,太阳蹿上了高高的山头,古城也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打开了“吱吱嘎嘎”响的木门,游客们也涌进了迷宫似的丽江古城。我也随着人群,随着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进入了古城。

第一次进入秀丽的的古城中,第一次亲密接触这古老的地方,我感到既新奇又兴奋,也特别仔细地看了这儿的景色。在宽阔的大街上,铺着光滑的石板,经过了历史的风霜雨雪,经过了许多人的踩踏,石头的棱角已经变得十分得光滑,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要摔倒了。在石板路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流遍了整个古城,也是走出这个大“迷宫”的重要路标。再说这一幢幢低矮而朴素的小房子,斑驳的墙上有各种各样的印子,有深浅不一的磕痕,有交叉着的鞋印,也有方向不一的许多划痕。屋顶上铺着破旧的黑色瓦片,一下子就看得出那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了。一切都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历史的香气。

啊!多么吸引人的丽江古城呀!多么古朴的丽江古城啊!多么惹人爱的丽江古城哪!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四】

丽江是一个美得让人心动、让人窒息的地方。她的天空蓝得像人的瞳孔一样深邃、纯净,白云仿佛触手能及,恬静地像一个不愿意醒来的梦。丽江的人家可以用“家家有流水,户户有落花”来形容。门前是一条小小的称不上“河”的水渠,荡涤着天空蓝色的梦。小院被花红柳绿掩映着,浓浓的像化不开的绿那是柳树,长长的垂条在水中照出倩影;鲜花像最美的一抹艳阳,明媚了整个院落。老水车无声地转着,木头的质地让人看了格外舒心,像是一位老者,说着这个古城最沧桑的故事。在这里,即使是最繁华的街头都看不到一幢高楼大厦,有的只是别致小舍,细水长流。丽江的夜晚别致得让人心动。藏在一个个木头小屋里的是丽江的酒吧。没有现代化大都市中酒吧的纸醉金迷、醉生梦。这里的人们,更喜欢点上一杯清酒,坐在窗边,等时光慢慢过,看岁月细细流。没有了各种诡异的灯光装点的酒吧,没有了强劲的电子乐的酒吧,在夜色的笼罩下,和着不知从哪儿传来的民谣,轻吟浅唱。

丽江是一个人情温暖的地方。到了丽江,不可能不去拜访一下玉龙雪山。可恰逢天公不作美,碰上了“山下下雨,山上下雪”的“好日子”,眼见冰冷的雪粒直往我们脖子里钻,急得我们只好在一家关了门的杂货店的.屋檐下暂时避避。寒风毫不留情的穿过衣服,透过皮肉,生生地刺着我们的骨头。有一位同行的阿姨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有人开始焦急地给导游打着电话。突然,门“吱呀”一声开了,浓郁的酥油茶香味,顿时让我觉得暖了许多。我们回头一看,一位藏族老阿妈站在我们身后,那笑容真是我见过的最真挚的笑容了。橙黄色的灯光柔柔地撒满了小小的屋子。“进来坐会儿吧”。生涩的汉语在此时听起来竟是如此的悦耳。我坐在那条长椅上觉得心里分外地踏实,澄黄的酥油茶喝在嘴里,暖在心中。顿时这个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弥漫着满满的温情。不一会儿,雪停了,太阳又破云而出,红光撒满了整片大地,是道别的时候了。“慢慢走”这是临走前那位老阿妈说的一句话,听上去有些可笑的一句话,却被她演绎出无限的温情。雪后的天气仿佛因有那个小屋以及那位老阿妈的存在而不那么寒冷了。

我喜欢丽江,是因为它不同于那些大城市,仿佛有多少希望升起,就有多少希望成灰,那是一个个梦的焚化炉。而丽江不同,在这儿,你可以经营自己的希望,让它生长,只因为这儿有最美的景、最美的人,因此一切的梦想在这儿都可以变成现实。

梦回丽江,唯你最美。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五】

暮色四合,我倚在二楼木质的栏杆上,心想这次丽江古城之行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

因为各种缘故,我只能停留在这座古城的开端,浏览到它的区区一角,却不能深入它的内里,难免少了一些深邃意境。再加上天公不作美——连绵的雨丝缠绕住了我们前行的脚步,我只得在古城里的百年老宅“李家大院”的二楼上,俯览近在咫尺的一派灯火通明的景色而空叹。

雨帘随夏日夜风阵阵轻摇,古城宛若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在若隐若现中增添了一丝神秘,一丝幽远。这样看着看着,就也别有一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味了。于是,我便抚平浮躁的心,静静地从高处、从整体观赏起浸没在烟雨缥缈中的古城来。

视线肆意倾泻在古城的上空,眼中映照出的是错落如棋盘上黑白棋子的房屋——深烟灰色的层层瓦片上拨动着水的琴弦,断续的雨珠沿着屋顶上无形的轨迹滚落、凝在屋檐的曲线轮廓上。“滴答”,“滴答”,仿佛听到了雨珠落在街道上绽成一朵朵水花时那愉快的协奏;“滴答”,“滴答”,“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心灵浅浅的撞击;“滴答”,“滴答”,炊烟袅袅雨带青不再是歌词的只言片语;“滴答”,“滴答”,朦胧雨色中孕育着这场诗境的宴会,此乃雨韵。

雨停了,下了楼,视线漫漫飘移在团团灯照下的街道中,眼里投射下的是古色古香的密集房屋——客栈的青灰屋顶掩映着屋内暖暖的橘黄色,滴水的朱红色的屋檐上雕满精致图案,白色或木质的墙壁散发着在岁月中发酵的陈旧味道。一串串金色的灯光亮起,一排排火红的灯笼挂上,客栈在光的烘托下通体鲜红光亮,流光溢彩。收起伞的熙攘人群,欢声笑语中传出纳西族嘹亮悠扬的歌声;生意兴隆的酒吧,闪闪烁烁的灯光泄在屋外湿漉漉的石板上。人走在上面,仿佛是走在瑰丽的万花镜上。鳞次栉比的商铺里挂满极具民族特色的披肩、银饰、项链……小小的店里经常挤满了东瞧西望的顾客,挤满了好奇惊喜的眼神,看来,刚才的雨丝毫没影响人们的兴致,此乃人韵。

提到丽江古城,就得说说城外的特色。丽江古城是没有城墙的,据说是因为古时候城里有个官姓木,他想:自己姓木,若是再造个城墙,那不就成“困”了吗?没有城墙,古城外却另有景致:两架大大的木水车。水车缓缓地转着,仿佛是古城一轮又一轮的岁月轮转,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诉说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水车上淌下的涓涓细流汇入了贯穿全城的清澈河水中。碧波荡漾,鲜红的鱼儿摇着头摆着尾徜徉在小河的怀抱里。杨柳依依,不知那树干是经过多少个春夏秋冬长成?靠在刻有浮雕的汉白玉围栏上,回头再望一眼古城,深深的小巷,窄窄的街道,悠悠古城,缭绕人心……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六】

在我见过的城市当中,风景优美而且最有特点的城市就属云南丽江了,那里的空气那么清新,那里的天空那么湛蓝,那里的风景那么别致。

云南丽江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小城。清晨,古城被稀薄的淡雾笼罩着,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只是偶尔有几阵微风吹过。一会,太阳出来了,古城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打开了木头做的小门。我随家人和游客也涌进了古城,第一次进入秀丽的古城,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新奇。

古城的大街上铺着光滑的石板,经过许多人的踩踏,石板显得十分光滑。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缓缓的流淌,流遍了整个古城。最吸引我的是街道上成群结队的马,还有骑双人自行车,我也学着大人一样骑马浏览了古城一圈,边走边欣赏这一幢幢低矮而朴素的小房子,屋顶铺着陈旧的黑色瓦片,一切散发着浓郁的历史香气的古城。

啊!多么古朴的丽江古城啊!多么特别的城市啊!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七】

风雨的年轮深深地刻在古城的一砖一瓦上,丝毫不留情面,古城,早已不再是豆蔻初华的少女了,脆弱的历史是他沧桑,沧桑得像一本脱了线的羊皮卷。

我曾三次拜访这位老人,无论哪一次经历都依旧历历在目。

记忆中的桃花源,隐匿在湘西小城,是个宁静安详的地方,每当我将《边城》暗含在唇齿间的时候,就像触摸着一首玲珑的小诗,思绪飞到记忆深处,“在一大把虎耳草”,“送给了不知什么人”。

可是当我在父亲的车上醒来,发觉已置身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至少是八年前的事,八年前,我还是阳光下花朵一般的年龄,带着纯净的清澈的记忆。

我常常为自己一半的“湖南统”而骄傲,这是个“人物”辈出的地方,所谓“人杰地灵”。我的外婆是位住在木竹楼上摇着蒲扇的慈祥老人,她仿佛一生都住在那儿,也似乎要永远不离开那儿。而外公比她更加恬淡,他最疼飞到北方的母亲,让我想起那个朴实的撑渡老人。

那一年,我们到凤凰拜访亲戚,就在离山不远的一座灰白色的小楼中住了几宿。那座小楼并不傍水,但是不远就有一个小水库或者说池塘,周围满是高过膝的草似的植物,我和堂哥堂姐就装样子钓鱼,把没有鱼饵的竿子摔倒水中,溅起好一阵雨。记得还有一座青石小巧,是我很喜欢的精致纤巧,如果我再有把油纸伞和一场蒙蒙的丝雨,就定会一遍遍扮着江南女子的样子。

传说中的大理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这是当时繁华不尽的“大理国”,十二三岁来云南的时候,自然要到这儿赏玩。

可这并不是我印象中的大理,在“古城一条街”上,两边都是挂着旧式招牌的旅游小店,脚下的路是湿湿的青石板,在来来往往红男绿女的映衬下黯然失色。

我们一团五个女孩租了白族的服装照相,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颜色,我喜欢垂在右边的那缕长长的白色的流苏,许多照片里都是用手扶着它。还买了一个酸奶味的小吃,唤作“烤乳扇”,还吃到了菱角,只有山芋一般的味道。

而我所期待的大理城,最终却是在《天龙八部》的影视基地找到的,我们走上段誉与乔峰比试酒力的酒楼,大理国的宫殿和辽国的大街,还看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婆婆坐在一架有150多年历史的纺织机前织布,若是我能走上大理城楼的话,真会以为穿梭了光阴回到古代。

丽江古城距离大理并不远,来到古城的第一个晚上,我们便在城中玩到很晚。

夜月下的丽江古城散发着“桨声灯影下的秦淮河”一般的魅力,红彤彤的圆筒灯笼高挂在檐下,潺潺的流水声从水车的转动中飘出。弯弯的小桥下,一片许愿灯静静浮过,掌了灯的客栈好似不饰雕琢的女子,在碧空下哼着轻快的歌。

白天再去,就不是这一般光景了,登上万古楼,眼前是鳞次栉比密密挤挤的屋顶,找不出一点缝隙,更别说来时的青石路,去木王府的路上,,我们看到许多“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有的还背着大筐,筐里盛的是酣睡的娃子。

古城,用他的笔,写着行云流水的诗,他是位遗世独立的诗人,也是为无奈世俗的墨客,是位静然独思的老人,也是位昭史天下的学者。

我曾天真地希望他不再经历时间的打磨与世俗的纷争,但古城是如此倔强的,他宁愿永远寓居在人们心中的角落,而不愿被围栏围住,孤独地老去,这也许是古城的遗梦吧。

丽江古城的景色作文【八】

傍晚时分,我们乘车到大了丽江,并在酒店下榻。初至丽江,我们首先品尝了当地的一种有名的美食——阿婆腊排骨火锅。这种火锅与常见的火锅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它的特色在于它火锅里的食材——腊排骨。首先腊排骨的做法十分有趣,腊排骨是取自一整头腊好的猪身上的,而且是腊制过程中最鲜美的部位,将腊好的排骨浸以秘制的汤汁,而后放入锅内涮,味道和锅中其他美食一中和,真是鲜美无比!

丽江人的夜生活可谓是十分丰富,甚至白天街上的路人还没有晚上的多!在丽江,夜晚的古城便是最好的去处。我们用过餐后,便随人流进入了古城。

丽江古时属于我国边疆一代附庸小国的根据地,虽说不上繁华,但茶马古道打此经过,密布于丽江的大街小巷,任何一个角落,随着“咯嗒、咯嗒”的马蹄声,叮当直响的驼铃声和马帮汉字粗犷、深沉的吆喝声,热闹的'贸易也时常光顾这个曾经的小镇。然而外族的入侵和土匪的袭扰却常常打搅着此起彼伏的商人们的吆喝和居民们愉悦的交谈,因此,古城墙应时而建,保留至今。古城内和古城墙虽说早已伤痕累累,但却还巍然屹立,似乎是在讲述着丽江的坎坷。

古城内已经几乎完全商业化了,商户们林立街头,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店内一派浓厚的民族风情,满眼尽是细致、精美的商品,无不释放着马帮那曾经古老、质朴的韵味。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到处人头攒动,悠悠的民族鼓声不绝于耳,商贩们那极其富有感召力的大声吆喝回响在青灰瓦片构成的屋檐之下,仿佛是走在当年古朴的丽江城中,又仿佛走在浸润着马帮汉子汗水的茶马古道之上,充斥着繁华与喧闹的曲调。

沉浸于夜生活的丽江人是不甘于早睡早起的,晚睡晚起倒是十分符合他们心目中的要求。你想,同好友一同走在丽江古城错综复杂的小巷中,踏着饱经沧桑、长满苔藓的青石板路,在热闹的环境中享受着一份心灵古朴的旅程,一份内心久远的宁静,一份灵魂真实的领悟,品一杯浓郁的普洱,读一篇简单的散文,感受着现代与古代文化交流的精华与融洽,这怎么不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享受呢?丽江人吃夜宵,在推杯换盏的欢笑声中,丽江人的优雅与朴实也流泻了出来,这不仅是对美食的爱好与追求,更是一种对古老文明礼仪的传承与尊敬,想必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中透露着时尚潮流的城市,和这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好环境中享受慢节奏的舒适生活,再坏脾气的人也能优雅可敬。

丽江的古城养育了在这片土地上淳朴勤劳的丽江人们,赋予了他们古朴、儒雅的品性,在丽江的大街小巷上回响着淳厚的鼓声,那便是丽江人们悠扬的颂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