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风土人情的作文(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话题的作文)

一篇写风土人情的作文(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话题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9 07:17:44
一篇写风土人情的作文(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话题的作文)

一篇写风土人情的作文【一】

十八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时看到您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非常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时,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接着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一篇写风土人情的作文【二】

当我们摔倒时,父母会伸出手扶起你,教你如何面对;当我们受欺负时,回家向父母倾诉,他们会帮你消除烦恼;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父母也会与我们并肩前行。这一切一切,都蕴含着点点滴滴的亲情,需要我们去感受、体会。

亲情,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因为亲情就像琼浆蜜露般滋补着我,使我每天的精力都特别旺盛,给我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力量。

有一次,我本以为期末考一定会有很好的成绩,但出乎意料的是成绩一泻千丈,排名也退之万里,实在令人难受。从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我都为此而烦恼,也一直不敢向老妈如实说明这些。但毕竟还是逃不出老妈的“火眼金睛”,被她看穿了。老妈却没有责骂我,而是耐心地指导我如何改进。终于,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的成绩果真更上一层楼。难道这不是亲情的力量吗?

亲情是风,吹动着我前进的步伐;亲情是雨,补充着我的能量;亲情是闪电,时刻警醒着我的所作所为。

记得在我六年级的时候,因将面临毕业考,所有的学习都得变得紧张,时间也被安排得密不透风。虽说这是人生中必定要经历的阶段,的确很辛苦,但有了爸爸老妈日月的支持,也不是觉得很疲惫,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幸福。在挑选以后所要学习的中学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目标。于是就报考了那间中学,因为竞争大,压力也随之加重,但我的心中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出了成绩后,自我的猜测应该能进入那中学吧。但……意想不到的是,它早已与我无缘,离我千里之遥,我失败了。不但毁灭了自己的愿望,还辜负了父母的一番心思,怎能不伤心呢?接下来的日子更不用说了,于是自己沉默了好多天,也没胃口吃饭,脆弱的心已击垮。这当然让爸爸老妈十分担忧。最后,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狠狠地给了我一个巴掌,刹时我惊住了,这是爸爸第一次打我,多么重手啊。不过还是要谢谢这一巴掌,它令我在气馁中拉了出来,不让我再沉浸在伤心中,使我继续前进,最终也获得了成功。

亲情是飘飘洒洒的春雨,亲情是写在脸上的笑脸,亲情义无反顾的响应,亲情是一丝不苟的配合。亲情带给我们力量,亲情带给我们温暖,亲情带给我们领悟。愿人间处处充满亲情,人人都能感受到亲情所带来的一切!

一篇写风土人情的作文【三】

去年夏天,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天津生活。在春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回安徽去看望还在老家的爷爷奶奶。

我们费尽周折,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最后回到了爷爷家。

爷爷的家坐落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里,家门口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虽然感觉天气很冷,但是小河的水没有结冰,依然欢快地流淌着。我们在爷爷家住了五天,奶奶有时抚摸着我的头,说一些我小时候搞笑的事情,有时又拉着我的手,忍不住掉眼泪,爷爷虽然没有流泪,但从他的目光里我看出了他的不舍。临走的前一天,奶奶又了一只母鸡,说是要再给我们再补补身子。

早上,我们要走了。我和爸爸看了看村外被薄雾笼罩的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又看了看堆放在面前的大大小小的行李,一筹莫展。这时,爷爷从屋里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根扁担,笑嘻嘻地说:“不用愁,有这扁担呢。”我凝视着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心想,爷爷能挑得动吗?爸爸也不让爷爷挑,过去抢爷爷的扁担,爷爷默默地用力拨开了爸爸的手。于是,我和爸爸每人提着两个包,爷爷挑了几个,便上路了,身后留下了奶奶的千声叮咛万声嘱咐。

山中的白雾,随风轻轻地飘着,离家的脚步,重重地落在石子路上,我们谁也没说话,我巴望这路再长些,能和爷爷多呆一会儿,但看着爷爷肩上的重担,又期望这路能更短一点儿。

突然,爷爷被石头绊了一下,险些摔倒。这时,我忽然想起来了,爷爷视力不好,去年他上山砍柴时,曾被树枝划伤了眼睛。我的心酸酸的。

竹子做的扁担,在爷爷肩上有节奏地抖动着,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爷爷弯着腰,身子犹如一张弓,又好似一片飘摇的落叶。我和爸爸几次想上去帮忙,都被爷爷制止了。

到了车站,爷爷已是满头大汗了。我赶紧拿出纸巾,给爷爷擦汗,说:“爷爷,您太累了,歇了一会儿吧,剩下的事我来做就行了。”爷爷欣慰地看着我,笑了:“我的宝贝孙儿长大了!”

我和爸爸上车后,爷爷又到附近的小店买了些吃的,叫我们带上,依依不舍地说:“路还长着呢,饿了就吃点儿吧。”

车开了,我急忙从车窗往后看,爷爷正手扶扁担,不停地向我们挥手,好象还说着什么。那一瞬间,我鼻子一酸,最后哭出声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