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作文重庆(重庆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重庆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3 14:33:53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重庆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一】

今年过年,我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了美丽的山城——重庆。这里真是又美丽又奇特。

妈妈告诉我,来重庆除了游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品尝美食。我们入住在八一路的一家酒店,楼下就是重庆著名的“好吃街”,看着整条街琳琅满目的美食我馋得直流口水。随着妈妈一声令下,我们向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好吃街”进军。只见好吃街人山人海,游人摩肩接踵,各种美食看得人眼花缭乱。有各色冷饮、冰激凌、水果杯、煎包、鸭肠、兔头、酸辣粉、小面、火锅、冷串串、烤肉、鱿鱼、猪蹄、麻花……真是数不胜数。我们直到吃得肚儿圆了才依依不舍得离开“好吃街”。

第二天,我们参加了一个当地的“一日游”。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乘车来到了渣滓洞和白公馆。导游告诉我们:解放前夕这里曾关押过很多革命先烈,有:陈然、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还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前夕,江姐她们就是在这里绣五星红旗的。小萝卜头的童年就是和妈妈、爸爸在渣滓洞监狱渡过的。参观完后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歌乐山,来到重庆有名的景点磁器口。只见磁器口热闹非凡,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土特产,还有各种手工艺品、特色水果等等。我们随着人流边逛边买,不一会儿我们就买了几大包的土特产,真可以说是收获满满。然后我们乘车前往长江索道。途中我们经过了网红景点李子坝,亲眼目睹了轻轨穿楼。我激动极了,大声的赞叹“厉害了我的国!”接着我们来到了长江索道,乘坐缆车过江,俯视了两江交汇的奇异景象。导游告诉我们,碧绿的那一条是嘉陵江,浑浊的那一条是长江,两江在这里交汇,使江水一半碧绿一半浑黄,当地人把这里称作“鸳鸯火锅”。

晚上夜幕降临,重庆笼罩在一片美丽的灯光下,使重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来到朝天门码头,乘坐五六层楼房那么高的大轮船欣赏重庆两岸的夜景。只见两岸的楼房呈阶梯式建筑,形成了楼上有楼的奇特景象。街道也是一层一层的,有的穿山而出,有的几层重叠,有的悬挂于楼房顶上。难怪人们把重庆称作“8D”城市。船上的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都赞叹重庆的夜景真美。

我喜欢这美丽、奇特的重庆,有机会我还会再来重庆游玩。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二】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古老又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巴中市,我们巴中人和大部分川人一样。

团圆,人情味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因为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家家户户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 通常在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年猪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馋涎欲滴。

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又开始推碾汤元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巴中地区“大年”新的四大主题:团圆

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我们“巴中人”最浓重的年味。 在我们四川巴中地区,新的习俗是:每年春节三十上午都是我们最忙的一天。大人、孩子都在家里忙着打扫卫生、贴福、贴对联。

春节三十晚上,大人们更忙得不亦乐乎,都又在在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过了午夜十二点,每姓三辈内的人口都要聚集到辈分最高的长辈家里一起吃年夜饭了。有时,也邀请邻居的长者或孤寡的老人一起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飘香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有鸡,表示年年积福多多。

吃完团圆饭还要守夜。到了午夜12点,烟花飞上了天空,祈求上苍给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苍保佑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到了凌晨1点,还要迎福,把好运都迎来 春节,真正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我们家乡人俗称“过大年”。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汤团、腊肉、香肠等品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二十七、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

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户”(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酒、叶子烟(烟叶)但如今已经改成了超市出售的香烟等如许的礼物。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 春节期间,另一个热闹的日子是“元宵节”,家乡人早上吃完了“元宵”后,结队去户外娱乐,乡村里有民俗的舞蹈,城镇里有舞龙等大型表演,晚上有“元宵灯节”。

正月十六是“登高节”,这天全家人带着食品都到郊外的高山上去野餐一天,娱乐一天,这就意味着“大年”过完了。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三】

哎呀,在家里待了那么久多没意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我和几个小伙伴就背上行囊,整装出发,目标——重庆!

我们年轻人,喜欢自由,也喜欢冒险。在网上订好来回机票,我们提前在网上查找攻略,确定自己的行走方案。为了更好地走进重庆,我们在app上租了一间民宿,位于重庆市区中心。

到了重庆江北机场,已经是晚上9点了,我们拿好行李,顺利坐上了预约的接机车。前往民宿的路上,我们便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华丽的灯光、繁华的街区。重庆也叫山城,它依山而建,马路一会上一会下,而且坡度也很大,有种坐过山车的感觉。差不多3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民宿,很温馨的一个家,我们简单整理了下,就早早洗漱睡了,为接下来的行程养精蓄锐。

第二天,目标明确——磁器口。到了,发现与我们宁波的南塘老街很相似,满眼是各种特色商铺,人也蛮多的,甚是热闹。中午吃了顿重庆的火锅,我们跟店家强调了很多遍,不要太辣!可是锅底上来的时候,看着满满的辣椒,我们差点被吓哭了。下午去了一家网红咖啡店——懒鱼时光馆,浓浓的小资味道,坐一下午都不是事。晚上我们去了长江索道,欣赏山城重庆的夜景。灯光闪耀,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璀璨;江水滔滔,闪耀着这座城市的身影!

第三天,目标——解放碑,原以为那里的气氛会很严肃,没想到解放碑是屹立在市中心,每到整点碑上面的钟都会敲响。不过,它和繁华的街道比起来,反而凸显了它的庄严。之后我们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火锅店,没想到味道很不错!幸运,如我们。

到了回家的日子,大家一大早就起来整理行李,收拾好房间,坐车去机场,告别了山城重庆。

旅行,收获的是什么?我觉得风景与见识是一方面,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扶持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呆了四五天,分别时都有些不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竟我们在这座城市留下过印记,它知道我们来过,我们也永不会忘。我们甚至已经开始规划我们的下一次旅行。

感谢,山城!再见,雾都!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四】

五一劳动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重庆旅游,时间虽短,但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说说重庆的面貌吧,重庆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号称山城,是因为这座城市依山而建,路面高低起伏,在那里已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重庆因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多雾,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素称“雾重庆”又称“雾都”。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阿蓬江、酉水河等。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又称“江城”;重庆现有各类桥梁4500多座,主城嘉陵江和长江上已有大桥14座,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建设密度和施工难度世所罕见。所以称之为“桥都”。重庆真是个很立体超三维的城市,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导航只能帮助我们找到大概位置。

白天的重庆很普通,但夜晚的重庆最具有魅力有“小香港”之称。傍晚,我们站在千厮门大桥上,吹着习习凉风,望着嘉陵江,蓝紫色的苍穹下一座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灯火璀璨非常梦幻的洪岩洞位于眼前,在洪崖洞的附近就是解放碑,是人民为纪念解放这座城市而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又称人民解放纪念碑,它的四周是商业繁华的街道,更是人们购物的好场所。对了,

说说重庆美食吧她可是天下闻名,每一条街道都弥漫着火锅的味道,任何一家火锅店都很悠久。我们选择的这家火锅,据说是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火锅店里是古香古色的装修和陈设品均与这座城市相融合,火锅是用九个格子隔开,又叫九宫格火锅。里面放了许多辣椒,不过没想象中的那么辣,我们吃的很爽。想去哪吃的朋友请注意,那里的酸梅汤味道真是酸天地泣鬼神呐,当然还有红油抄手、牛肉小面、凉糕等小吃,让人赞口不绝重庆美景十足,也有许多美食,真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家乡习俗作文重庆【五】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历史或传说,这些传说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虚假的。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逛庙会、赏花灯,每家每户都必须要贴春联,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起放鞭炮,可热闹了。

春节这些特点是从一个传说中演绎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只怪兽,山下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兽下山来觅食,它找了很久,最终喜欢上了吃小孩。然而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初一,人们便把这只怪兽叫做年。连续几年,都在这同一天,许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们开始害怕起来。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个同样的、奇怪的梦:一位老者说:“年怕红色、怕鞭炮声,大家只要有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初一到了,年下山来了,来到山脚还是没有进村庄,因为它看到村庄里到处都是红彤彤一片,心里害怕起来,还看见几个小孩在放鞭炮,它吓得慌,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村民们知道了这个喜讯,开心得不得了,于是就把赶走年的这一天叫做大年初一。

年,因为吓坏了,再也没有下过山,有人说它在山上饿了;有人说由于那一次的原因,它吓坏了,回到山中就吓到了……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要了解咱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