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庙的作文写景(参观景东文庙的作文400字)

桐城文庙的作文写景(参观景东文庙的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06 14:41:25
桐城文庙的作文写景(参观景东文庙的作文400字)

桐城文庙的作文写景【一】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北方,并不起眼的一座小城,但家乡的夏天却有着别样风情。

早晨四点钟,站在外面,凉爽的小风透人心脾,有刚刚睡醒的小虫飞来飞去,没有一点嘈杂,人们大多都在沉睡。渐渐地,太阳的'温度开始发威。此时,吃完早饭的老人们人手一个小板凳,陆续地走出家门,坐在阴凉地上,开始了一天的闲谈。他们那安然自若的神态,仿佛桃花源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述的情形。偶尔有卖菜人推车走过,他们便“一拥而上”,细细挑选,并有商有量地讨价还价,然后欢欣鼓舞地满载而归。家乡的夏天,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

晌午,让人热得透不过气,太阳高挂空中,于是几乎所有人在夏天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午睡。植物却与人不同,它们在静静地汲取太阳的热量,蓄势待发,疯狂地生长。还有些不知疲倦的小虫儿,在各种花之间来回穿梭,使得热浪袭人的晌午生机勃勃。家乡的夏天,充满着活力。

傍晚,夕阳西下之时,太阳的余辉洒落大地,为回家的虫儿照亮熟悉的归路。阳光也由晌午刺眼的金黄转为温馨而美好的橘黄,使还家人的脚步更加匆匆。劳累了一天,望到这让人心头一暖的橘黄,就更希望快点回到家,回到这个温柔港湾了。家乡的夏天,赋予着满满的温馨。

偶尔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冲刷掉了多日的酷热,洗涤着大地,洗涤着人类的心灵。向窗外望去,密密的雨水形成了一个大水幕,让人仿佛笼罩在梦里,虽说真真实实,却有着梦幻般的感觉;急急的雨滴落在地面,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个小水洼,并在其上面荡开了轻轻的涟漪。此时,所有会动的生灵全都躲起避雨,除了雨声之外,再无其它噪音。家乡的夏天,喧闹中安静无处不在。

感谢造物主,感谢他让我们拥有了夏天,拥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一年有四季,唯家乡的夏天让我流连忘返,让我心驰神往!

桐城文庙的作文写景【二】

春节期间,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了澧州文庙。澧州文庙是驰名澧县的游览胜地,它是古代无数无名工匠创造的建筑艺术宝库。它东临兰江公园,西接澧县一中,南望澧水河畔,北倚澧县一完小。

一进澧州文庙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两排绿树,像是披着绿色的卫士。沿着大道走到头门,只见两只石狮子蹲在那儿,就像守卫在那儿的哨兵。据说这是明朝建造的,有了许多年的历史。

走进头门,摆在眼前的是状元桥。状元桥下的池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池子里还有一只石龟,石龟上盘踞着一条石蛇。听讲解员说,底下的池子是半圆形的畔池,畔是指学校的意思。状元桥是一个单孔的拱桥,只有皇帝和状元才能走。

站在状元桥上,我仿佛成了一名状元。放眼望去,好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成殿啊!金黄色的瓦,红彤彤的柱子,耀眼夺目。房顶上的葫芦宝顶和四周翘角的龙头雄姿勃勃,两边的厢房和钟鼓楼把它衬托得更加古朴典雅。

进入大成门,只见大成门是由三扇门组成的,面阔三间计16。3米,深10米。这时我突然发现大成门的柱子是由石大象、石麒麟构成的。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有600平方米,高23米。全由木头搭成,竟没用一个钉子,这是先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四周是明清式样的雕花门窗,左右两边的楹联赫赫在目,48根红色杉木大柱直通屋顶,显得十分庄重、壮观。大殿的正中央是孔子铜像,高达4。2米,重2吨,是中国最大的孔子铜像。孔子爷爷佩戴着一把宝剑,手合捧着,显得十分有学问。我们还面对孔子爷爷拜了两拜,希望孔子爷爷保佑我们学业有成。

最后,我们来到了崇圣祠,里面陈列着城头山的出土文物,有陶饼、陶豆、陶罐、陶釜……最里面还有一具古尸,已经经过了许多年,我想,经过这么多年,怎么还能保存得这么好呢?

这时,李老师大喊了一声:“集合”,我们这才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澧州文庙。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忽然陷入了沉思:澧州文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心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发扬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精神,从小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

桐城文庙的作文写景【三】

进了校园的大门,常常可以看见门口的大爷笑呵呵的冲我们招手,这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当看见他的笑,心中就会冉冉升起一轮红日照在心中暖洋洋。抬眼,便可以看见门口的一个黑板,算是一个极大的公告栏。在上面总是张贴着大大小小的白纸,在深绿的背景下尤其显眼。总是喜欢关注这里的公告,这里一个个学校的.好消息得到的最初途径。每逢看到好消息,心里又不自觉的油然而生一种自豪。后面,是一个六中的雕塑——团结上进。不知怎样,每当看到这四个字就好像真的激励了自己,上进心、进取心好像在那一瞬间被无限扩大,膨胀着,手握成拳——少年,加油吧。

校园的两旁,是两栋教学楼。我们学校是和六小连在一起的,上学的时候往往也可以看见六小的学生们跑跑窜窜,他们蹦来蹦去的样子又和小时的自己是一番模样,如此不耐得寂寞。

学校中间,是一个极大的空地,设了两排篮球架,一边四个,算是一种对称美。放学后总有些学生放下书包带着篮球就满身大汗的跑过去,一约几个,不管时间早晚,只管痛快淋漓。不得不说的,是紧靠着这片大空地后的食堂——这曾是课间最热闹的地方,一下课就拥堵不堪,插队都进不去。一大批一大批的人流涌入,人头攒动的这种场面,平日是见多了。只是现在却很冷清,只有少量的住校生来来往往吃早餐,看着也只觉得很清闲。时光可以恬静的把花都等开。然而如今的校园,有时可以用满园春色来概括的极其恰当。学校中有几棵上了年纪的大树,现在已经脱下了秋天光秃秃的外表,转变为绿绿的一片,撑出凉凉爽爽的一片天地。两旁还有几个花坛,称不上是花团锦簇的一派,只是几个小景。小景中栽着几丛花草,一年四季春去秋来,开花的日子倒是不多见。倒是草长得极其茂盛,密密麻麻的,一个个生长的横冲直撞。

那排树和花坛的后面,是我所在班级的教学楼。

总共三层,我们在第二层,我们戏称这是观赏整座校园的风水宝地,不高也不低,刚刚好可以把景色赏的一览无余。学校的走廊,是窄窄的一趟,然而这极狭小的一处却总是溢满了同学的欢笑。尤其是要上体育课时,奔下楼时,熙熙攘攘,朝着楼下的操场奔去。

操场本是大大的一片,但因为要建楼的原因规划掉了一半,我们现在只活动在这剩下的一半。跑步的时候就只绕着一片小小的树林,然而仅剩的这一半又的确不耽误对运动的热情。照样打篮球,一个一个上,我们在一旁喝彩,老师频频点头,真是一副完美的画。

同学,老师,平地,花草——和谐而美好。

校园中的景色远不止这些,在此就不再一一细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