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写习俗作文(八年级下册传统习俗类作文)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八年级下册传统习俗类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7-19 01:15:49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八年级下册传统习俗类作文)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一】

有一份记忆一直珍藏在我的心中,时刻激励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与父母亲来到柳城县,替先人扫墓。我们爬好几座山头去祭祀先人,一路上伴着绵绵细雨。不知为什么,有一种很沉闷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看到一所学校,准确的来说那并不能组成一所学校,因为整所学校也只有一间教室。放眼过去,学校的操场也不过一百平方米左右,正前方有一根修长的竹竿,上面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看看教室里面,差不多跟操场一样大,只不过是多了几张桌子几张凳子而已,教室前方的墙上有一块黑板,似乎用了很久的样子,仅此而已。与城里教室不同的是,那里没有我们这般新的桌椅,没有灯,没有吊扇。天气阴的时候,那里的孩子只有在黑暗中学习,天气热的时候他们也只有忍着炎热学习。

当我问到三舅妈为什么不装电灯和电扇时,她的回答让我很吃惊:“装了电灯电扇有什么用?他们付不起电费。对于他们来说,能读书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顿时,我惊愕了,用他们的学习环境与我们相比,我仿佛身在天堂一样。

回去的路上我一言不发,思索着这次我的收获:祭祀了先人,欣赏了百年大树,喝过了清凉的井水,更加体会到了我当前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优越,也许我该努力了。

这份深刻的记忆我一直珍藏着,直到现在。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二】

下课了,操场上又成了欢乐的海洋。但与往日不同的是有许多同学们聚集在宣传栏前,他们都伸着脖子看着什么,个子小的同学在那里一蹿一蹿地跳着看。出于好奇,我马上随着人流向那儿跑去……

我来到了宣传栏下,发现了一个问题:宣传栏前人山人海,我怎么跳也看不见上面写的字,只有硬往里挤,“请让一下,让一下!”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挤到了第一排。抬头一看,上面写着:

通知

经过学校老师商量决定,于明日(五月三十一日),进行:老师和同学角色互换的活动。下面是明日“小老师的”名单:

…………

成师附小教导处

20xx年5月30日

我仔细寻找著名单中是否有我的名字,可是我上下找了三遍了,还没找到我的名字,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对我们说:“你们如果没有被选上当‘老师’,就可以选择一个班,坐在教室的后面,听课去。”

第二天终于来到了,我就进了我们班听课,晨跑完毕后,发现这个小老师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上课铃响后,我一开始便为他加油鼓劲,让他加油,可是我到后面越来越想睡觉,我发现下面做着的老师也是昏昏沉沉的,他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了,于是我去了另外一个班,这个班正在上英语课,讲台上的老师读课文结结巴巴的,下面的“学生”不停地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一天终于过去了,校长总结道:“今天我们组织这项活动是想让你们知道当老师是不容易的,你们要尊重老师啊!”

是啊,老师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啊,我们都应该尊重老师,我想这就是这件事,带给我们最大的惊喜了吧!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三】

万籁俱寂,四周只剩一片寂静,我仅能听到我的心正噗通噗通的跳着,讲台上的老师,似乎正念着什么,但我充耳不闻,眼神聚焦在前方的那叠考卷上……

“十号,八十分,十一号,七十三分,十二号,七十五分……”老师手抱满江红的试题卷,边用她甜甜的语音念着座号和成绩,声音虽小,却在每个人耳旁放大,震撼在每个人脸上愈来愈明显;鸦雀无声的教室中,老师笑里藏刀的声音显得格格不入。

空气中,好像有种东西在放大,是恐惧?是惊喜?是期盼?还是悲伤?我不解,因为我正聆听着自己的心跳,他像脱缰野马,慌乱、肆意的跳着,敲着;他像军士击鼓,稳定、紧张的起伏,上下;那节奏,从慢版──老师抱着考卷进门,到中版──一号起立,从愤怒的老师手上接下满篇红的考卷,到快版──二十号小心翼翼的 掀开试卷一角,一抹微笑自她的嘴角浮现;我的心,配合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开始使力的、蓄势待发的擂着他的战鼓。

赫然惊觉,有一群老鹰飞进我心房,牠们就这么环绕着战鼓,用锐利的眼神紧迫的盯着,彷彿是找到了猎物,嗜的喙似地露出一抹狞笑。“三十四号!”身旁的党起立,我听到她喃喃念了几句什么,便从容迎向她的大敌──成绩。“下一个就是我了……”我慌张的低语,紧闭双眼。“三十五号!”我连忙睁开双眼,前座的党递给我一个虚弱但真诚的笑容,她,彷彿为我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咽了咽口水,深吸一口充满火药味的空气,步履不稳地走上讲桌,心中的战鼓擂到最高点,群鹰俯冲而下,速度之快,犹如箭矢……

我的双眼对上了老师充斥戾气的杏眼,她鼓励似的点头,我低头,一百分,三个斗大的字剎时映入眼帘,我狂喜,战鼓声停止了,一抹笑靥从紧绷的脸浮现……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四】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丽的作品。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安妮长着一头自己讨厌的红发,有满脸的雀斑,她自幼失去了父母双亲,是一个没有任何亲戚的孤女。在安妮11岁这年,她阴阳差错地被凯思伯特兄妹领养,从此来到了绿山墙农场。但是农场的女主人玛瑞拉起先并不喜欢她,只有男主人马修疼爱安妮。后来安妮乐观、好强、热情、敏感、直率的性格,满脑子的天真梦幻和时常的出格言行让玛瑞拉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博得了邻居的喜爱。虽然安妮的快言快语和粗心大意让自己常常惹祸,吃了不少苦头。但最终她努力考上了女王学院。为了照顾玛瑞拉,她放弃了学业。

我被安妮天真活泼的性格吸引了,特别是她幻想的爱好。安妮刚来绿山墙农场,跟着马修坐马车时,路两旁正值花季的樱桃树和修长的白桦,都能让她喋喋不休地幻想着它们的名字。当马修不幸去世时,安妮毅然退了学,放弃了学业与梦想,回家照顾玛瑞拉。这个瘦小的女孩,是那么坚强乐观,懂得感恩。

相比之下,现在的小孩在父母的娇宠下,显得那么自私脆弱。一旦碰到些小难题,就措手不及,一心依赖于父母。在感恩这个话题上,他们和安妮也是天壤之别。如果他们像安妮一样,对学习有积极上进之心,笑对生活,有乐观之心,坚强面对失败,感恩对待亲人……那这个世界就会充满温暖。

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相信生活充满阳光,那么生活就会有阳光;我们向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向我们微笑。只要我们时刻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整个世界,那你就会发现,每一天的阳光都很灿烂!

八年级写习俗作文【五】

我国浴佛的日期,古来即有多种的说法。在古印度,浴佛并不专在佛诞生日举行,例如唐义净所译《浴佛功德经》即只称日日澡沐尊仪,可获得大利益,并无固定日期。浴佛传入中国,情况则有所变化,逐渐固定在佛诞日浴佛,北朝多于四月八日浴佛。据《岁时杂记》称:“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今但南方皆用此日,其后宋都开封诸寺,多采用四月八日浴佛。”另《东京梦华录》卷八亦说:“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及至元代,著名的《幻住庵清规》和《敕修百丈清规》均定四月八日为释迦诞辰,这样中国佛教才算有了统一的浴佛日期。

午时,寺院举行浴佛议式。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饶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浇灌,以求施利。

四月八日,民间善男信女纷纷携活物至寺院放生;

旧时,农家还以此日风向占卜谷价。谣曰:“南风吹佛面,有收也不贱;北风吹佛面,无收也不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