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作文500字(关于云冈石窟的作文600字)

大同云冈石窟作文500字(关于云冈石窟的作文6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1-19 23:51:10
大同云冈石窟作文500字(关于云冈石窟的作文600字)

大同云冈石窟作文500字【一】

大同,一个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城市,并有着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的称号。它,历史悠久,它,文化丰富,这里,是多少人向往的天堂,这里,是多少人称赞的地方,这里是我的家乡,我很爱它!

大同的风景漂亮,可谓是自然风光,天下独一。大同的古城也很美,一点也不亚于长城之雄伟,大同的人心好,善良,堪称新时代的志愿者,我之所以这样称赞它,是因为这里曾是我的一片乐土,也是我敬爱的家乡!

大同的名胜古迹很多,一为石窟(云岗石窟)二为古城(大同古城),连大同的悬空寺都是鼎鼎大名的!不过我最喜欢大同古城,因为古城全长七千二百七十米,相当于一条高速公路,面积一万七千六百平米,相当于六个高尔夫球场,城外还有护城河,不仅如此,大同城墙还在不断人工扩大,据说,城墙要包围全大同!

这怎么不叫人惊奇,这怎么不叫人自豪!大同的名胜古迹有了,小吃也很丰富:脆而不腻的大同油糕,香而不厌的大同刀削面,还有那酸酸甜甜的晋南酿菜……叫人目不暇接,直流口水。当然,最出名的还要属大同刀削面,北京也好,上海也好;现在,无论去哪儿,你都能见到大同刀削面馆,进去吃上一碗正宗的大同刀削面,那可真是享受啊!毕竟刀削面只做起来并不复杂,只要你去看看制作过程,就能给家人,给孩子坐一碗美味的刀削面,真是不错!

大同就是这么好,真不愧为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啊!

大同云冈石窟作文500字【二】

2004年5月25日,这天我们到达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这天的游人特多,顶着炎日和气候的不适应,还是可以看到成群的法国游人在大佛面前久久的不愿离去。

许是炎日的缘故,偌大的石窟前面成群的游人打伞。我却想找大佛的身影遮阴。我轻轻的走进那一间一间的石窟,穿越历史的投影,心仿佛像低低压着的云,慢慢沉下。阴阴的凉风,我可以看的到大佛的沧桑。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编号洞252个,其中主窟207个,雕刻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大小造像51000余尊,最大高17米,最小的仅2厘米。我找了很久,都没有发现那2厘米的石窟。

石窟雕刻受着风雨的.冲刺、气温的变化,岩体渗水、地震等破坏,许多精美的造像已面目皆非,甚至崩塌。历史上的云冈石窟曾进行过多次的休整,最大规模的休整在辽代。近代也有过几次休整,他们本着“庄严佛身,消除残缺”的休整原则。直到1974年以后云冈石窟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休整。

面对眼前无数的石窟佛像,我持久的沉思,他们的表情很严肃、很安详,很艺术。可是尚未成熟的我,是不能体会的,是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然而,看到那神情依旧,五官相貌的渐渐消容的大佛,我的心中充满了悲叹!

站在大佛前,看到云冈石窟的这种苍老,心中有难以名状的伤感,心情也格外沉重,但是我们也更感受到自豪,因为从有关资料看到:全世界目前来看,公元五世纪以前诞生又能够保存到今天的石窟,云冈石窟是两座之一。它之所以看上去苍老是因为它本身已经过分苍老。我们不能要求一个百岁老人还像小伙子去运动场上奔跑。公元五世纪诞生的石窟目前能够保护下来的一个是印度的犍陀罗石窟,还有就是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风化水蚀中矗立了千年,经历过无数风雨。我移动脚步,进入云冈石窟重地,如同进入天宫,除了被震撼以外,我们没有感觉。没有想到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高的雕塑水平,它所体现的雕塑形象和气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大同云冈石窟作文500字【三】

作者:杨敬者

大同何也?《礼运》所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今之大同,当以和谐为重!

——题 记

皇天于上,后土在下,悠悠千古,泱泱华夏。居有千万国土,古称礼仪之邦。世风日下,何故至于斯!

古有春秋,礼坏乐崩;今有盛世,不识礼数。呜呼!浩然正气,漫于天地,然而于礼,何处寻乎?

吾幼有父母教之以礼,余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稍大,启蒙于小学之中,内有童子数千。不乏有逾规越矩之人。小童无知,未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智。随波逐流,不免有非礼而动之举。既入初中之龄。见识浅薄,初识孔圣之言。敬其“知其不可而为之”之志,行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举,茫然于“君子之义”,愿行孝悌之责。然则,尚君子之风,愿行千古之礼者,有几人与?

观吾中华,虽颁之以政令,教之以《论语》,然其效不果,其根于何?盖因当世邪气嚣然,正气黯然。

国虽有心行道德一途,重现礼仪大邦之威名,奈何力度不足。吾知道德一途漫长且坎坷,亦须行之得法。

古可以君子之风拂小人之草,然今风如丝如缕,草却有遮天蔽日之势,固不可言和谐社会。欲以政令成君子之风,唯有教以少数之人,供之精学,若于丹教授等。再以其风吹有求之士,而后,众人之心,恶无耻之事。再以严法令之,使其大错刑之以法,小错励之以德。

上诉为风气,亦乃大同之基也。基既有矣,建之何如?

选贤举能,有贤有才者上也,虽如此,亦不足。需其上任之所,可发挥起极致之力也。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概如此也。

既贤矣,又何加焉?大行福利之政,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正人之心,令其不以异目待废疾之人,若能有怜悯之情,则大善焉。教化其孤,供养其鳏,使其生且安乐。有此举,国之德运备矣。

既善福利,又何加焉?民有用武之地也,即壮有所用耳。无用之人,虽有德风,奈何行事慵懒,人心无所依,必生闲事,闲事既生,则劳其政。一来一往间,二力竭也。国家之行不速也。故需壮有所用。

总而言之,大同之建,宛如楼阁,以德为基,以法为绳,以民为瓦,以仁为砌,楼阁已固,大同成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