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山游记作文(龙台山公园作文)

龙台山游记作文(龙台山公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9 14:31:45
龙台山游记作文(龙台山公园作文)

龙台山游记作文【一】

寒假里我来到了美不胜收的白石山。

白石山没有美国的辉煌大气;没有巴黎的历史悠长;没有加拿大的楚楚动人,但它却拥有古朴之美,令人去后无比陶醉。

山脚有许多山洞,这些山洞有的几十丈深,有的几米宽,还有的左右相通,简直就是一座迷宫。向洞内望去,洞顶、洞壁都结满了石花,被五彩缤纷的灯光一照,异常美丽,有的像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像天真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像布娃娃的脸,还能看见上面撅着的小嘴呢!走出山洞,一座座青山映入眼帘,山峦高耸入云,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好似翱翔的雄鹰、正在吃草的山羊、俯卧的猛虎、奔跑的猎犬……姿百态,变化多端。加上有雪的点缀,真是银装素裹,原驰蜡象,美不胜收。

登山途中两旁满是一棵棵魁梧挺拔的树,它们如同坚守边疆的战士,无所畏惧,在风雪的洗礼下,更是青翠欲滴;遍地绿的、黄的小草在寒风中摇曳,发出“唰唰”声,仿佛在为这绝世美景点赞;在这密密的地毯中,竟点缀着一些不畏风寒绽开着的姹紫嫣红的花朵,在这些花朵的点缀下,再配上挺拔的树木,令人如进入仙境般,享受独具匠心的美丽。在小草做的地毯上有大簇的三叶草、四叶草、五叶草为它镶边,真是分外美丽!

在这张地毯中间还有一条水泥小路,走到尽头,更是让人眼前一新!映入眼帘的是飞泻的瀑布,那瀑布似布如帛,汹涌澎湃,它溅起的水珠高二三丈,闪银亮玉,极为壮观,仿佛那是无数晶莹透亮的珍珠在阳光下跳跃。再仔细从下往上看,瀑布就像一块巨大白纱披在青山少女肩上,又似老人白雪般的白发一落千丈。瀑布那强有力的节奏,如同一支交响乐在我耳边回荡。它的美是无法形容的,它是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那样晶莹、那样纯朴,怪不得古人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呢!

我静静站在飞瀑旁,风吹来,带着湖水的清凉,带着花的芳香,带着令人沉醉的美好,瞬间感觉到久违的轻松和愉快,让人忍不住狠狠地呼吸几口,在这里不仅让自己收获美景,还让紧绷的身体得以释放。濡沫在寒风中眼前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欣赏完美不胜收的山景,我登上了山顶,只见“太行之首”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展现在眼前。这块巨石俨然成了守护白石山的卫士。就在此时,太阳终于拨开云雾,露出了它那灿烂的笑脸。在光芒的照耀下,云海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片汪洋大海呢!这时,我终于体会到了“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夕阳夕下,我满载着山清水秀与轻松的心情,走上归家之路。

龙台山游记作文【二】

春天,是旅游的好季节,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我还有叔叔一家,一起爬了我期待已久的石鼓山。

关于石鼓山的名字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当年王莽追刘秀,刘秀拼命逃亡,躲到一座山上对着苍天哀呼:如果天不绝我,就让我敲响山上的这块巨石吧!于是,他折了两根树枝,悲愤地向巨石击去,嗡、嗡、嗡巨石果真发出宏大的声音——震天动地!不久,刘秀转败为胜当上了皇帝。石鼓山这个名字大概就是这么得来的吧!

从渭南开发区向东南方向驱车30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石鼓山脚下。蹒跚行走在山涧的小路上,两旁有许许多多的野草、小野花,一棵棵桃树、杏树缀满了红、白色的小花,非常鲜艳、茂密。从山脚往上看,只见峰峦迭起,山高林密,我想:我一定要爬上山顶!没等大人们动身,我就像小猴子一样使劲往上跑。山上的空气十分清新,迎面吹来那一阵阵凉爽的风,浑身就像是被疏通了似的清新怡人。

爸爸、哥哥和我“勇往直前”,走在后面的阿姨已是气喘吁吁,我急于站到高峰上俯视山底,但爬山真的很费体力,渐渐地我们的速度慢了许多,可我和爸爸手拉手仍然在前面坚持爬行,爬了好久,终于爬到了一个山峰,眺望远处——一块块金黄色的田地映入眼帘,原来大片的田野现在看来都是地砖大小的“草坪”,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后面的“同伴”喊叫,等高后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爬上另一个山峰,这时再看山峦,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的描述真是贴切呀!

开始下山了,我们决定从另外一面山坡下山,我一手抓着树枝,一手拉着爸爸小心翼翼地下山,显然,这一面的地势要险要许多,根本没有明显的路,我们只好沿着陡峭的山坡,试探着小心前行。刚开始我们还挺顺利,可是到了中途,我们就下不去了,因为下面的山势稍不注意就会滑下去,于是,我们先原地休息,叔叔和爸爸去两边探路,焦急地等了一阵儿,终于听见爸爸的喊声“有路了”!希望之光顿时冲去了绝望子云!

我们又继续下山了,爸爸说下面的路荆棘丛生,让我们特别小心,不要被划到、滑倒,我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拉着爸爸的手艰难前行,心里一次又一次地祈祷着,不安的心情充盈在心中,虽然还是滑了几次跤,被荆棘划破了手,但是我们手脚并用,终于爬下了山,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不亲身体验怎么会知道呢?

石鼓山,给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其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挑战的艰辛,我觉得对待任何事情都应像爬山一样,满怀信心并勇往直前。

龙台山游记作文【三】

上个星期日,我和爸爸妈妈驱车到保安乡石鼓山游玩,同行的还有妈妈的同学和她的女儿嘉嘉。

一路上,我和嘉嘉一会儿聊天,一会儿玩拍手歌。不加不觉问,就到了山脚。我们下了车,沿溪抬级而上。我和嘉嘉很兴奋地一直走在前面,到处看风景。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光溜溜的鹅卵石历历可数。水里有四五只鸭子嬉戏,溪边一丛丛的金黄色小花煞是惹人喜爱。我和嘉嘉用清澈的溪水洗手,相互泼水玩。走在用平整的大方石搭的桥上,我们的脚步声就像一首欢快的歌。山披上,众多毛竹耸立,竹笋突兀而出,其中有一处突出的.大石头,靠路边的石缝居然长出两根长长的平行的竹笋,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很快,我们便到了半山腰。那儿有一座用竹子建的大凉亭,里面有一辆大水车,山上的水不停地冲在水车上,水车嘎吱嘎吱地转着,溅起一朵朵水花。从没看过水车的我们就像四溅的水花那样欢蹦乱跳。

我们欣赏了一会儿,又继续往上爬。我们摇摇晃晃地走过铁链桥,战战兢兢地爬过面临峭壁的狭窄山路,欣赏过哗哗直流的小瀑布,还弯腰穿过密密麻麻的竹市市,终于互相搀扶着爬到了山顶。山顶的巨石上刻着硕大的“石鼓”两字。站在山顶放眼望去,真是竹的世界,葱葱笼笼,一眼望不到边。不只是我,连爸爸妈妈也流连忘返。

石鼓山的美名真是名不虚传呀!

龙台山游记作文【四】

前几天,我们全家去了绵山旅游。绵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以春秋介子推而享誉海内外,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山。

绵山绵亘百里,古树繁茂,飞泉流瀑,洞中藏幽气冠群山。原始森林满山覆盖有珍贵中药草千余种。绵山被游人誉为“天然氧吧”。我早就听说这里很好玩,因此来到这里,我很兴奋。

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水涛沟,这里是一处拜神仙、游仙境、得仙气的灵地,基本是自然景观。这里有“五虎山”、“之章醉酒”、“刀劈石”、“连年有余”、“五龙瀑”,等景点。我觉得这里特别清爽,赶走了夏日的暑气,让人忘掉了一切烦恼忧愁,让你感觉到置身于天堂。这里有大片的瀑布群,那气势和声音让人流连往返。

接下来我们去了栖贤谷。我们首先乘电梯垂直上升了180米,看到了“六丁六甲保介子”、“天界石”、“鹿鹤泉”、“回首望月”等景点,非常美!听管理人员的意见,我们选择了沿峭壁、走天梯的路线下山。这条路很险,走的很刺激,但的确是一种挑战自我的选择。路由一块一块的间隔30-50CM的铁板或木板组成,旁边有可以攀沿的铁链。最高的地方距离水面有几十米,最低的地方可以在水中行走。这里真的是悬桥飞瀑,曲径通幽。年龄大、体制弱的人在这里会感到不适,但我觉得路非常好玩,上上下下,旁边的峭壁一会凸出,一会凹陷,头上有飞瀑,脚下有激流,上面有滴水,下边又湿滑,那声音、那气势,让我觉得很刺激。栖贤谷路险景美,如果有机会,推荐你也来走走看看,不知是否与我有同感。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了“云峰墅苑”宾馆,这是一个高达15层的大酒店,在这里可看到绵山的夜景,那真是绚丽多彩,宛若仙境,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啊!

第二天,我们从铁索岭上了山寻找“正果寺”。真的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真正感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终于“修成正果”,找到了“正果寺”。正果寺里有唐宋历代高僧坐化成真的包骨真身像十二尊,被考古学家誉为世界奇迹。寺里热心的老道把我抱起来,让我看见了那千年不化的白骨。

绵山风景区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魅力,带给我的是无穷的享受和震撼。

再见了绵山,我还会来看你的!

龙台山游记作文【五】

我们开始爬山了,因为诸葛山并没有怎么开发过,所以台阶很陡。两边全是竹子,太阳照在绿油油的竹叶上,使竹叶显得更加生气勃勃了,偶尔有几束阳光穿过浓密的竹叶照射到地上。爬着爬着,突然我听到泉水的.哗哗声,我寻着声音走去,只见一股清泉从山间缝隙里缓缓流出,向下流到一个深潭里,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我好奇地问:“山上又没有水,这些水哪里来的呀?”妈妈笑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前几天不是一直在下雨吗,山上的雨水渗入地下,顺着地下的暗道缓缓向下流,流到这里顺着这些石头的缝隙流出来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接着向上走,这里没有竹林了,阳光充分照到我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时,一只小瓢虫飞到我的手上,接着两只、三只都飞到我身上,它们可爱极了,有七颗星的、九颗星的,还有三颗星的呢。

诸葛山带给我许多乐趣,我爱家乡的诸葛山,希望你有机会可以来细细游赏。

龙台山游记作文【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爬石鼓山,去石鼓山的路上,我看见了两排茂盛的松树在路旁站岗,洁白的云朵在我们头顶飘着。不一会儿,就到了石鼓山脚下,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怎么登山,于是就问了一位当地的阿姨,才知道怎么登山。

我们先到达了松树林,松树林的树郁郁葱葱,上山的路很滑,我们只能扶着松树往上爬。我们爬到半山腰时休息了一会儿,我看见了山下面是一片碧绿的景象,真美呀!

不一会儿,我们就爬到了山的顶峰,山的顶峰上有一个传说的大石鼓,石鼓上面有几个小洞,洞里有些水。我、爸爸和妈妈在石鼓上照了几张照片作为纪念。山的顶峰的景色更美了,我看见了旁边的山峰,我想爬旁边的山峰,可是时间不够了,我们只能再休息一会儿,碰到山里的一个男孩告诉我们说从另一条路可以下山,于是我们就从那条路下山了。

下山以后,我们又买了些土鸡蛋和柿子,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龙台山游记作文【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白石山。

刚到白石山门口,就看到高耸入云、奇形怪状的山峰,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漂亮极了!我和爸爸、妈妈乘坐缆车来到了半山腰,发现了这座山好像都是由白石头做成的。这座山是这么形成的,早在十亿年前,华北地区海水中的沉积物以白石质为主,沉积物经过沉积压实作用,形成的坚硬岩石称白石岩,从海水中沉积形成的白石岩就是我看到了白石的石头。

我们沿着地图指引的方向上山,来到了一个狭窄的裂缝,只能侧着身子穿过去,看到了三个天然形成的石洞,名叫三洞天。我们发现了洞里有一些小型的植物,它们是多么的坚强啊!我们又走了大约一公里的路程,来到了玻璃栈道,玻璃栈道的玻璃是透明的,可以往山谷底下看,在那些细细的岩缝中,竟然长出了大约有一两米高的树木。那些玻璃坚硬无比,可以承受住几百人的重量,这些玻璃的构造非常特别,支架成“Y”型,插在那些石缝中,非常坚固。玻璃也是精心挑选,厚度约1厘米。

走出玻璃栈道,我们沿着下山的路继续前行,来到了玻璃桥,玻璃桥的长度可比玻璃栈道长多了,但是它和玻璃栈道的结构是一样的,只是它是绕着一座山搭建的。玻璃桥的中间有一座用玻璃搭成的双层小桥,有些人在玻璃桥上拍照,有些人由于恐高而不敢上前,只能扶着岩壁艰难的走着。我在桥上悠闲地走着,看着桥下那些稀奇古怪的植物,是多么的开心啊!

我们开始往回攀爬,爬到起点的时候,我们坐着大巴车开到了山下。中途,道路非常陡峭,歪七扭八,大巴车司机的技术非常好,用很快的速度就开下了山。山下我们开着车往离我们最近的宾馆走去,我们到了宾馆就安心的入睡了。

龙台山游记作文【八】

香炉山坐落在黑龙江省宾县南端,相距哈尔滨八十公里,海拔约八百米。

来到香炉山那大门前,抬头仰望香炉山,形似香炉,也许这就是名字的由来吧!我们走在土路上,地上总会出现一些树根或者石头挡住你的去路,只要你稍一不留神,你就会被它们所绊倒。四周静悄悄的,唯有那树叶“沙沙”的声音。风儿轻轻一吹,无数片落叶从天而落,落在那清澈的小溪里,落在那长满了青苔的石头上,真是别有一番美丽。这个幽静而又美丽的风景,真是难以形容。这分明是一幅山水画,一幅大自然绘制的绝美的秋山画!忽然,身子突然失去了平衡,随着一声惨叫,我被那长长的树根绊倒了,但我并不在意,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走。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线天”。一线天是一条小路,旁边是突出的山壁,所以只能低着头慢慢向前走。走过了一线天之后,通过“顺须爬”就可以到达山顶。

我望了望,不禁吓了一跳——这条路不但没有人工建设的木台阶,而且也足有七十五度角,几乎直上直下,只靠人徒步的力量是肯定上不去的,简直是天方夜谭。还好,有暴露在土外的树根和一些石头,还有些木护栏。我看见有许多人在下面向上望着,好像不敢上去的样子,还有人干脆直接沿着另一条路下山了。我犹豫不决,心想:这样陡的山,我能爬上去吗?恩,我一定可以的,加油!我给我自己鼓劲,一点一点向上爬。到最后的时候,由于我脚没站稳,踩了个空,所以险些掉下去,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之上,放眼俯瞰,景物尽收眼底,头上是朵朵白云,透彻的蓝天,脚下是山,耳畔是风,真是壮观!漫山遍野,五颜六色,层林尽染,有苍翠生机不减的绿色,有赤红如丹艳若云霞的红色,有晶莹剔透澄黄如金的黄色,有不妖不媚深沉成熟的紫色,它们互相掺杂,把这整个秋山涂抹得妙趣天成,斑斓无限。这时,我又想起站在山脚下,不敢爬到山顶上的.人。我轻蔑地冷笑几声,虽说这条路困难重重,但最后仍会有最美的景致——成功的喜悦,也许,人生也就如此吧!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得彩虹?

下山时,还有一个铁索桥,它十分吓人,下面是山涧,好像一不小心就能掉下去。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心惊胆战地走过了铁索桥,虽然摇摇晃晃,但踩得实些,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就像人走向成功的过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着,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离成功只差几步之遥。如果你想投机取巧,想走捷径,那你永远也看不到真正的美景,看不到成功的美,只会留下遗憾。回头俯望,你才会觉得后悔莫及。脚下一滑,让我回过神来。这下山路颇滑,真是防不胜防啊!

最后,我带着征服了香炉山的喜悦和无限的感慨,恋恋不舍地走出了龙门,告别了香炉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