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春节风俗小学六年级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春节风俗小学六年级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8 09:43:30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春节风俗小学六年级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一】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我们家也不例外。

还记得几个钟头前······

当第一束烟花在夜幕中绽放,当第一声爆竹声在我耳中回荡,当我知道新年来临了,久违的兴奋与激动又涌上心头,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丫头,今天也起了个大早,我等不及要拥抱新年。想要向妈妈要几十块钱,没想到她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知道今天与众不同。然后我拿它们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一阵玩乐之后,又到了我最喜爱的环节-----吃年饭。望着满桌的美味,我口水直流。美味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淡褐色的鹅肝,橘红色的胡萝卜,深绿色的青菜,金黄色的鸡肉……我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妈妈见状,说:“小馋猫,想吃就吃啊,今天没那么多规矩。”听罢,我展示了个百分百的微笑,马上就对菜进行了一阵狂扫。“酒足肉饱”的我突然想起了春节常客-----春晚。看了不少节目后,我终于听到了盼望已久的声音······

“当、当、当”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今年的春节又过了······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二】

要说到春节的风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盼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够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能够,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之后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能够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够吃汤圆啦!此时的我,情绪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这日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完美期盼。

怎样样?听了我的介绍,您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风俗有种一种期盼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此刻就开始做汤圆吧!期望今年的春节,您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您也能和您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三】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风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风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风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风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风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风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向延续下来。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四】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这是二年级时我们学的歌谣。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在春节前就回到了爷爷奶奶家。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春节。

过春节就要贴春联。今年我和爷爷一起来写。爷爷先准备好红纸、毛笔、墨水和糨糊,然后教我在红纸上写福字。我用长长的毛笔蘸了一些乌黑的墨水,在光滑的红纸上写下一个端端正正的福字。最后要抹上糨糊,我把它贴在大门上,一个简单的福字便写好了。虽然写得不是太好,但是也算是我的第一个作品。我开心地看着自己写的春联儿贴在门上,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好好练习毛笔字,争取写得比爷爷更好。我和爷爷不一会就贴好了所有的春联。我望着贴好的春联,感觉春节的气氛更浓了,心里美滋滋的。每次从门口经过,总忍不住多看两眼。

除夕的晚上,我们开始包饺子。爷爷擀皮,妈妈和奶奶包饺子,而我和爸爸就负责烧火了,全家齐上阵,不一会儿就完成了!自己做的饺子就是香啊!

我们吃完饺子,就开始放鞭炮了。我好激动啊,赶忙蹿出家门,天空中绽放的烟花五颜六色的,就像美丽的锦绣,悬挂在漆黑的夜空中。

过春节可真有意思呀!既可以贴春联、吃饺子,还有大红包。过春节可真好啊,希望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五】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有人忙着贴春联,有人忙着准备年夜饭,还有人忙着挂大红灯笼……

今年我是在二姨家过春节的。姨父写春联,我在一边做帮手。我把裁好的春联纸对折铺平,姨父拿起毛笔在大门对联上写下了 “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接着又在后门对联纸上写下了“五谷丰登庆丰年,欢歌笑语迎新春”。好吉祥,喜庆的话语呀!姨父又写了一些“福”字和“牛头兴旺”“猪长千斤”“出门见喜”等小春联。我俩忙了一上午,终于把对联写好了。

姨父忙着贴春联去了,我跑到厨房去,想看看二姨准备了什么样的年夜饭。呵呵,厨房里好热闹!大碟小碗,摆的哪都是,里面装着许多好吃的菜,我好高兴啊!二姨正在做圆子。我问二姨:“过新年为什么要做圆子呢?”二姨说:“做圆子是象征着一家人要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过年。”二姨要我把手洗干净了,过来帮忙。一会儿,姨父把春联贴好了,又和我们一起做年夜饭。我们忙了整整一个下午,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终于摆在桌子上了。我们三个人围在饭桌旁边,互相祝福着,吃起了年夜饭,可惜,我们无法和我的表哥在一起,因为我的表哥在我的外公家过年了……

吃过年饭,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当电视里的大钟敲过12下,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我也兴奋的喊道:“我又长了一岁!”我想,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绩,回报祖国!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六】

在爆竹声中,新的一年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准备开始过年啦!

小时候,我听奶奶说年原来是一只怪兽,每到正月初一,就会出来吃人。所以村民们每到那天,就躲到山上去避难,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他四处要吃的,可是没人给他,村里有个老奶奶十分善良,把自己仅有的食物分给了这位讨饭吃的老人,并请他一起上山避年兽。可是老人却微笑着说自己有办法对付年兽。老奶奶不信,不停地劝说老人,但是老人一直婉言谢绝,老奶奶无奈只能自己上山了。到了半夜,年兽来了,但是感觉气氛不对,突然看见一位穿红衣服的老人站在房门旁,对着自己笑,接着又听见一阵噼里啪啦乱响,吓得年兽匆匆逃走,从此以后,村民们都仿照老人的方法,正月初一放鞭炮吓跑年兽,过着平平安安的日子。我听了这个故事,不禁暗暗佩服老人的智慧和勇气。

“吃年夜饭了”妈妈喊道,我小跑过去一看,哇,满满一桌子美味:有象征着团团圆圆的饺子;有象征着步步高升的年糕;还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鳜鱼……看得我直流口水。

吃好年夜饭,我们都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看着春晚:有搞笑的相声和小品;有神奇的杂技和魔术;还有动人的舞蹈和歌声……数不胜数。当然我们小孩子还是对放烟花最感兴趣了,只要点燃烟花上的引子,很快就能在空中盛开一朵朵炫丽的花朵,我们可兴奋了!

美好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我合上眼睛,盼着下一个春节!

小学五年级作文春节后的风俗【七】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蒜,就开始有了“年味”。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