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古镇风物作文(游鸣鹤古镇日记400字)

鸣鹤古镇风物作文(游鸣鹤古镇日记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3-04 23:58:17
鸣鹤古镇风物作文(游鸣鹤古镇日记400字)

鸣鹤古镇风物作文【一】

走近大门,就看到牌坊上的四个大字“鸣鹤古镇”。走进大门,就与清新的空气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老鼠糖球和年糕饺的.味道,扑鼻而来。早晨,好凉爽!

沿着白洋湖畔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随风舞动的杨柳,仿佛在跟游客打招呼;湖面上停泊着一艘艘游船,它们静心地等待着游客去乘坐;此时湖水也格外的平静,仿佛还未在睡梦中清醒。

再往里走,就看见好多游客手拿香火往金仙寺大门走去,寺院门口人山人海,还有小摊摊主大声的喊着,吸引游客到他们的摊位去购买东西。我和妈妈选了走向其中一家摊位,摊位旁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排到队才买到两个热乎乎的年糕饺,于是,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还边吃边往里走去。

走过一个个摊位,闻到甜美的味道,听到不绝的赞叹声,看到繁多的小吃。就这样,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参观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同时也明白了一些做食物的方法。

鸣鹤古镇,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既好玩,也有意义。

鸣鹤古镇风物作文【二】

今年暑假,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去了江南水乡同里古镇,那儿可美极了!

同里是一个水乡,河水穿梭在古镇中,有水就有桥。同里的三桥非常著名,分别是太平桥、长庆桥和吉利桥。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传说在天平桥上走了一个来回,就可以一生都平平安安的;在长庆桥上走了一个来回,就可以长命百岁;在吉利桥上走一个来回,就可以一生大吉大利了。

同里既有美景,而且还是一方富土。曾有许多达官贵人在此居住,建造了很多名人厅堂。有崇本堂、退思园、嘉荫堂……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退思园了。

据介绍,退思园为清朝光绪年间安徽一名官员叫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进而报国之意。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了方向,由纵向变成横向,由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特意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亲水建筑来。

既然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少的。这里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假山活水尽收眼底,心胸豁然开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在水榭山亭间下棋解闷,或春日小阁作画,或夏夜石舫观灯,或赏一池雨荷的清凉,或登八面来风的天桥,真正令人神清气爽。再有读书思过辛台,将园子主人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园子里有几处卖砚台、团扇等江南小玩意儿的小摊点,我背着男同学悄悄地买了一个苏州丝绸包装的小化妆镜。这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她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出园后,我们又去了熙熙攘攘古香古色的明清街购物,边走边看,即使什么都不买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傍晚,沿河两岸有许多红灯笼亮了起来,许多游人在河边茶摊上坐了下来。吃几块同里一绝的臭干子,喝一碗甜丝丝的芡实粥,夏夜里微微的凉风轻轻吹过,送来年老的艺人咿咿呀呀二胡的声音,偶然身边有乌篷船慢悠悠地划过,河面上的灯影便摇摇晃晃起来,就连时间的指针仿佛也走慢了许多。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风光就这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有时间,你一定也要到同里去!

鸣鹤古镇风物作文【三】

与张炳吉老师的相识,缘于2015年10月底随《天涯诗刊》第三届诗歌万里行定襄采风活动。来自五六个省市的文友相聚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同吃农家饭,同游红叶谷。哦,在红叶谷,我不慎跌入水坑,是张炳吉老师毅然出手相助、拉我出来。今年六月,得知张炳吉老师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出版多年仍一直热议时,主动索要一本。七月底收到书,决定仔细拜读。然而,读了一半后,因其他事情搅扰,品读暂停下来,等我再次拿起书来,想不到已搁置两个多月。好书搁浅的是光阴,放不下的是牵念。当理顺很多事情后我重新打开书橱,再次读起了《乡关路远》。

我们说,打开一本书,如同打开了一扇人生之窗。读张炳吉老师的书,仿佛随他一起来到了他的老家,来到了他童年、少年居住的故园,看他的调皮、顽劣,和他一起体验故园之趣、之乐、之恋、之情。

开篇《童年的小油灯》,作为告别一个时代的信物,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已不知踪影,但深藏于作者心中的记忆被唤醒,且一生难忘。随着寻找的线索,童年的记忆被一页页翻开,“一盏昏黄摇曳的灯光悠然地在我脑际飘摇开来,那憧憧的灯影、轻摆的灯苗,正是伴我生长的那盏小油灯。”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衫的情景,讲故事、唱歌、演“手戏”……往事历历在目,温馨回味历经岁月而不褪色依然在心间流淌。还有晚间自习用的油灯,老师的身影、同学们的滑稽样子,活色生香在记忆力浮现。祖父夜间喂牲口,不断起来为牲口添加饲料的忙碌身影,一桩桩、一件件,激活着作者的回味、思索,“在这个地方,早早学会了勤劳,更学会了‘慎独’。”小油灯虽然找不见了,但,“它就嵌在我的脑海里,印在我的心坎上。”

记忆温暖人生。人和树一样,是有根的。根就是从小生长的那片热土。读《乡关路远》,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他人生的轨迹。从离开家乡出来求学、当兵、工作,恋恋不忘的是家乡的山水、故园的风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物一事,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味、对家乡的怀念、对世事的思考。哪怕是一盏小小的油灯,都能使他铭铭不忘、时常唤醒他对过去的记忆。笔下风物,件件是宝,从他笔下的深情描写,足以窥探到他温暖细腻的内心。我在读本书的过程中,常常掩卷暗暗思忖,谁说男孩子的情感是粗线条的?张炳吉老师不失男孩子的淘气,不失军人驰骋疆场的气度,却拥有观察事物细腻的心思、敏感的触觉、深情的依恋。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动情处。对先辈的追念,言不表情,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一份柔软之爱。

对生活、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使张炳吉老师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全书共收录99篇文章,分为六辑:第一辑故园风物,第二辑走笔悟道,第三辑山水印记,第四辑都市掠影,第五辑史海寻贝,第六辑人性漫笔。细细读来,整体感觉,文笔朴素,情感真挚。从容不迫的叙述中不漏细节,白描中不失幽默,一些趣事读来常令我开怀不已。读后回味,《乡关路远》不失为一本哲理蕴藉、情怀激荡的散文集。作者时时处处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在他的笔下形成了粒粒珍珠,哲思慧悟蕴含字里行间。让我情不自禁联想到,作者就像那海滩上捡贝壳的男孩儿,生活之海潮起潮落,潮来,迎之;潮落,启思。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啊,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眼界、眼量,日复一日,随着作者思想的日趋深邃、文笔的更加娴熟,相信更多的佳作会呈现出来,更多的珍珠亮闪眼前。相信张炳吉老师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期待拜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