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文明出行作文和谐交通600字)

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文明出行作文和谐交通6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2-10 04:34:24
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文明出行作文和谐交通600字)

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一】

马路,一条条的纵横在城市中。而疾驰在马路上的汽车,也为城市的繁华带来活力,可是,在这充满活力的马路上,却有很多人因为交通事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交通事故往往都是人为的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做到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超速驾驶……等等。做到这些可以避免不少交通事故。

平常坐公交车去学校,经常能看到一些违反交通事故的人:有的为了快速到达公交车,不走“斑马线”,斜穿马路;有的向刘翔同志学习,不管它三七二十一,也不看护栏上的警示语,直接飞跃护栏,汽车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十分危险。

在公交车上,我发现有的司机开车粗心大意:车还没进站,门先开了;或是门没关,油门已经踩到底了;有的司机和旁边人一边聊一边开车。谁也不看看满车厢的标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与司机闲谈!还有的司机为了赶时间,油门都要踩爆了。左打一把轮右打一把轮,把车弄得和海盗船毫无区别。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有太多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殊不知,交通事故往往都是因为过于的自信而发生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驾驶汽车的司机和在马路上穿行的人们,注意安全。因为生命重于泰山!

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二】

在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课上,我意识到违反交通规则是多么的危险,对于交通安全问题,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遵守交通规则是有多么的重要。

每年因为交通安全问题而出现的亡和伤残不计其数,而最终导致这样的惨剧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没有走人行横道、闯红灯等等,其实我们并不差那么几秒钟,也没有必要为了多走几步而擅闯马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等出了事故才后悔莫及。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每一次看到新闻里出现的因交通问题导致的事故,我都会感到生命如此的脆弱,生与的距离不过是到人行横道的几步路,不过是等待绿灯的几秒钟。

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一旦出现事故,后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更要遵守交通规则,减少出现意外的可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能让司机们能够安心开车,让家人们能够放心。

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三】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小学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养成文明交通行为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及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绿色低碳出行方式,营造文明礼让、和谐顺畅的交通环境,近日,实验小学开展了交通安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实验小学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窗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交警城区中队的警官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发放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册,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具体指导学生怎样走路、乘车、过路口,切实提升了小学生交通安全素质。发挥“小手拉大手”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学生不仅要做文明交通的实践者,还要努力当好宣传员,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对家长、亲朋好友进行交通安全提醒,共同拒绝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实验小学通过_向家长宣传学校在交通安全方面需要家长配合的举措,倡导家长主动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绿色出行。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文明出行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倡导教职员工文明出行、步行、乘坐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

切实把体验式教育融入于社会课堂,让每个学生掌握候车、行走、过马路、上下车、乘车等交通参与的注意事项和要求,深刻领会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乱象发生,共同创造良好交通秩序。

文明出行600字作文结尾【四】

今天,班会课上,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而受益匪浅的课。让我们更深层地了解到了生命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但因为人们对交通意识的淡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动荡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车祸,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全球每年于交通事故的人相当于一此中型战争的阵亡人数。就每天在马路上行走的行人;骑自行车的车主;开车的驾驶员等一些人二言,谁能说他们万事称心如意呢?有的人乱闯红绿灯;有的人乱窜马路;有的人不走人行道等一系列违规行为,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呢?

我国每年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亡率急剧上升。就在2005年,事故达35万起,而因车祸身亡的人们足以两次坐满可容纳25000人的体育馆。多么令人惊愕的数字!

闯红灯、超速行驶引发一连串的汽车追尾事件,因此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是现代人富裕的象征,但每一次出行都是生命的赌博。

通过这堂课,让我们更深层地了解到了生命的价值,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

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做好自己,造福社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