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客家春节民俗作文(客家家乡的风俗作文不少于400字)

初中客家春节民俗作文(客家家乡的风俗作文不少于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1 17:20:35
初中客家春节民俗作文(客家家乡的风俗作文不少于400字)

初中客家春节民俗作文【一】

我的家乡安远有许多美味的小吃,糍粑、粄干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粄干是安远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小吃。也可以称作“烫皮”,未炒之前坚硬如骨俗称“骨纸”,但只要把骨纸放入锅中爆炒后,干瘦的骨纸就如花儿一般盛放,变得洁白如云,有些像庥雀变凤凰的华丽转身。炒骨纸是一件很有趣的活计,说它有意思主要是因为炒骨纸得用较粗的河沙,农妇们将河沙洗净,晒干,然后洒上油入锅爆炒,多炒几遍,河沙由黄变黑,这时就可以用来炒粄干了。粄干炒起来也是有技巧的,关键是懂得烧火。火烧大了,粄干会焦,火小了,骨纸不能完全膨化,吃起来有“骨头”。

用大米制成的粄干物美价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胆,安远家家户户都会做,现在市场上经济发达了,有专门做粄干的专业户,人们要吃,习上一袋即可。但在我看来,还是少了以前的'那份乐趣,以前大家参与了浸米、磨浆、上锅、切片、晒干、爆炒的全过程,就像一个园丁目睹了一朵花的孕育与怒放,感觉完全不同。

和烫骨纸、炒粄干一样有趣的还有打糍粑。

打糍粑是男人的一项集体活动,也是一项甜蜜的劳动,挥动胳膊时,人们常常被扑鼻而来的米香所迷倒。将蒸熟的糯米饭放入石锥中,在粗木棒不断捣之,直到米饭碎烂,再将其做成圆形,洒上芝麻豆粉,可煎可炸,香糯无比。糍粑若蒸,多用蕉叶包着,既美观,也能随身携带,真正的一举两得。

也许正因如此,作为我们客家骄傲的孙中山先生才会评道:“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

初中客家春节民俗作文【二】

“民以食为天,柴米酱醋盐”。客家菜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而传统客家三大菜分别是:盐焗鸡、梅菜扣肉以及最传统的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久负盛名,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我们客家人的头道送酒菜,也是过年时必须上的菜式。

酿豆腐有两个传说,一说为(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应岭南少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已豆腐代替面粉,将猪肉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儿。因其味鲜美,于是成了客家民菜。

另一说,很久以前,有两个好兄弟,因在一次点菜时发生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后来,聪明的店家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制作出酿豆腐。

正宗酿豆腐的豆腐一般是由黄豆做的,无任何添加剂,一般是用刚从自家田中摘的黄豆,新鲜,再把黄豆,放进石磨子里,与水一起磨,直至把豆榨出浆水,而剩下的豆渣可做粥等食物,再将豆水,倒入大锅里煮,豆腐也算成形了,但还是个半成品,把豆腐放在个容器里,用大石头压,压出剩余水份,然后,把豆腐成品切成一块一块,接着,便是重要的“酿”。

把一块半肥半瘦的大猪肉挑瘦去肥,剁成末,这剁肉也是我儿时的游戏,再依个人喜好,放入香菇、或虾米、或大葱等,再使双筷子,,把猪肉“戳”进豆腐块正中处,这“戳”肉也有一定技巧的,不能将整块豆腐戳戳穿来放,不然煎出来的就孬了,最后,把所有酿好的豆腐放入锅中小火慢煎,火要适度不可大或小,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此时的豆腐可是香喷喷,金黄耀眼,但还在煲仔里焖一下,煲锅底可放大蒜苗、芹菜,全依据个人喜好,可在豆腐上放几片香菜,用来点缀所用,即可上桌。

酿豆腐一上桌,便“顾客盈门”,我家吃酿豆腐时,喜好沾上蒜末和酱油,这酿豆腐便有了些辣味和咸味,豆腐滑嫩,净白;猪肉味鲜,硬中带柔,柔中带刚,豆腐送入嘴中,滑溜,再咬一口猪肉,美味无比,真乃最佳搭配。

豆腐营养丰富,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律止渴、清洁肠胃,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猪肉用途多,用于温热病后,热退津伤,肺燥咳嗽,干咳痰少,咽喉干痛;补虚、润燥、润肌肤、止消渴。

豆腐的平淡,显出了客家人的淳朴,朴实,客家人不求于功名利禄,勤俭持家,这也是酿豆腐在客家文化上长期保留的原因之一。

初中客家春节民俗作文【三】

“‘崖’(就是‘我’的意思,是属于客家人的一个字。它体现了客家人的勤劳……”随着讲解员姐姐的声音,我们小记者来到了位于客家公园内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共有五个展厅。在“客从何来”展厅,陈列了许多物品,这些物品有农耕工具、瓷器等,而且都具有“历史味”。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客家风情”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庞然大物:前面是几匹马,后面有一根类似柱子的东西,柱子上缠着一条龙。

这些东西都是竹子做的,可见客家人的手是多么地巧哇!让我迷惑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干啥用的呢?讲解员姐姐介绍:“这些是旧时客家人跳舞用的工具。”在展厅,我看见了以前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工具,有蓑衣、风车、石磨等。

在“地标围屋”展厅,最吸引我的是三围的围龙屋模型。这个围龙屋是半圆形的,屋子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的禾坪,禾坪右边有一口井,最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池塘。围龙屋的每一围都有防御功能,而屋前的池塘则主要用来养鱼虾、浇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又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这次来博物馆参观的收获很多,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让我赞叹。这次参观活动真有意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