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温州风俗作文400字)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温州风俗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3 21:07:45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温州风俗作文400字)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一】

远处飘来阵阵清香,似草又似花,无声无息。雨中散着清新,恍若那片深绿,荡涤在我的心中。——题记

初春的时节已过去了,天空不再阳光明媚,慵懒的春光好似倦怠了许多,悄无声息地躲到灰蒙蒙的云层后,遮住了那绯红的面庞。

天灰沉沉的,雨如珠帘般撒向大地,细如牛毛,脆如银丝,滋润着万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点也不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艾草团子的清香弥漫在微润的空气中,凉凉的,甜甜的。

一年之中,最期待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清明了。这节虽说不免有些凄清,但总是“万物皆洁齐而清明”。只是凄凉而不乏期望。家乡过清明时,家中总少不了艾草团,除了扫墓,最独特的就属它了。

我的外婆是个勤劳能干的人,每逢清明,必做此团。我则乐在其中。因为艾草团也做起来也简单,只须将艾草洗净与糯米粉充分混合再揉成团,上锅蒸好即可。每到此时,家里便漫着淡淡的艾草清香,好不舒服!

揉好后的艾草团对我来说,即是橡皮泥,只是全都是绿色的罢了。我拿着它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外婆不说什么,只是笑着望我,偶尔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黄昏的残阳下,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坐在一齐,女孩揉着艾团,傻傻地冲着老人笑,老人则一边不动地坐着,安静地看着女孩,身边散着淡淡的艾草香多么完美祥和的画面,女孩是我,老人是外婆,淡淡的艾草香弥漫在金黄的大地上,是多和谐的一幅意境画呀!

伴着蒙蒙的细雨,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放眼望去,只见艾草在雨中摇曳,随着微风,在朦胧间显出那一片深绿,透出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像艾草团,软软的,甜甜的,伴着我进入梦乡

清明总是有阴阴沉沉的湿雨,从清晨至黄昏,在弥漫的烟雨中,总有几个孤影,蹒跚独行,渲染出一片无尽的哀思。有谁想过在如此寂的时节,会有绿得发亮,青得刺眼的艾草,会有这样一丝期望。在静想灵魂世界时,有谁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凝望那片深绿,轻轻地嗅一嗅着清香,感受艾草团的轻柔?

因为它,改变了这个时节。

或许这是最坏的时节,是抑郁的时节,是寂的时节,是黑暗的时节。但这也是最好的时节,是开朗的时节,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是光明的时节。家乡的艾草团,一向镂刻在我心。

远处飘来的幽香,是艾团的清香,是外婆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雨依旧不停地下着,艾香依旧弥漫着在微润的空气中,艾草依旧携着那片深绿驻足在世界中,就像家乡依旧在我心里一样。

外婆的艾草团,家乡的风俗。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二】

那天下午,我放学了,当我准备开门时,伸手摸了摸口袋,突然,我心里一惊:“啊!口袋是空的。我明明记者我带着钥匙啊,怎么会不见了呢?”我非常着急的跑下楼。此时,刮起了大风。风无情地向我吹来。我冻得直发抖。紧接着下起了大雨。“咦?这是谁家在做饭,真香啊!”我心想。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了。我跑向楼道躲雨。

一双温暖的大手摸在了我的头上。我转过身,原来是二楼的李奶奶呀。奶奶问我:“为什么不回家呀?”我说:“奶奶,我没带钥匙,回不了家了。”奶奶听了之后,对我说:“没事,你一定饿了吧!来到奶奶家吃饭吧!”我说:“不了,奶奶,我怎么好意思麻烦您呢。况且,我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奶奶说:“孩子啊,我是你的长辈,我有权利照顾你!”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再推辞了。顿时,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

外面虽然是风雨交加,但奶奶的屋子里却是温暖的。奶奶端上来了饭菜,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吃饱了,准备端走碗筷。奶奶拉住了我,说:“我来吧,你快去写作业吧!”

不一会儿,妈妈来接我了,他跟奶奶道谢后,就接我回家了。

临走时奶奶还对我说:“以后没事就到奶奶家玩吧!记住,爸爸妈妈没在就来奶奶家吃饭,别饿着。”“恩,奶奶,谢谢您。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但我至今难忘。因为,这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与爱护,更是邻里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三】

这一天早上,当卧室照进第一丝阳光,我就起床了。这次我们要去秋游,去的地点是——温州乐园。我收拾好东西后,便来到了学校,接着,断断续续地来了好几个同学,都背着圆鼓鼓的书包,在讨论到温州乐园时玩什么,干什么,我的心情也更是激动。

大约8点半点,同学到齐了,老师也来了,我们走到了振中街,我们才上了大客车,开始了愉快的旅程。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终于来到了温州乐园,同学们仰慕已久的温州唯一的乐园。虽说我脚下的土地我来过好几次了,但还是有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到了门票,目不转睛地“扫描”门票。我们进园拍了一张集体照后,王老师一宣布“解放”,同学们就如同出了笼的鸽子一般跑散了。

我们先来到了“自选滑车”项目。这辆“车”是在高空盘旋的轨道上行驶。这些轨道也挺“险”的。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坐上“车”,身上突然抖了一下。“车”缓缓开动,只一个箭步就开上了上坡。想不到的是,在往上的时候,速度更快了。我又惊了一下,上了坡,速度又提升了,就要往下“滑”了,“车”突然顿了一下,我和林艺轩转到了后面,后面转到了前面,又行驶了。

接下来就是“峡谷激流”,玩这个项目首先要准备好雨衣。我和许梦梦、徐丹丹还有王老师坐同一艘船,我坐第一个,刚开始我们遇到了一个小幅度的滑坡,水花不大,也就不刺激。直到最厉害的来了,当船慢悠悠地滑行到“洞穴”的出口后,我下意识抓紧雨衣,然后再抓紧扶手。终于要冲下去了,船的速度突然加快,就像离弦的箭,这时,我还没反应过来,一个浪头打来,顿时水花四溅,待到下船时,我才发现,王老师几乎已成为“落汤鸡”了。我却浑身干的,一点也没事。

这次秋游,很刺激,很惊险,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王安石之作。每当读到它,我就会不由地想到春节。它可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各地的习俗也都不一样。今年我来到了我的家乡——浙江丽水港口村过年。

在瓯江边,座落着一个美丽宁静的小村庄。那里的水清澈见底,那里的山绿得发青,像一块块碧玉。对了,还有一座大桥耸立在大江之上。没错,这就是我的家乡——港口村!

腊月二十七,我和妹妹随着爸爸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回老家过年。一推门,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一看,啊,原来是爷爷奶奶,正在做我最爱的美食——冻米糖呢!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帮忙了!首先我们把糖浆倒入大锅中,等到糖浆变得粘稠时,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炸大米、炸花生、炸面条、熟芝麻等食材放进糖浆里,继续翻炒,等到一锅的东西都融为一体时,就把火关了,把翻炒好的食材一股脑儿倒进撒满了黑芝麻的模具里,然后用滚轮把糖浆滚平,再静等一些时间,等到糖浆变硬,你就可以去掉模具,最后,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切成你想要的形状。冻米糖制作起来很方便,而且非常美味。我和妹妹两只小馋猫一口气吃了四、五块,停都停不下来。“别吃了,要不,年夜饭该吃不下了!”爷爷笑着说。

吃完了冻米糖,已经快六点了。只见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一大桌年夜饭,我们一大家子围在一起,个个喜笑颜开,一边干杯,一边互相祝贺新年快乐。

年夜饭过后,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度的春晚。春晚的节目依旧那么的丰富多彩,有搞笑的小品,有激动人心的歌曲,有优美的舞蹈,还有见证奇迹的魔术……各个节目都非常精彩,我们的眼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生怕漏掉了最精彩的地方。

“三、二、一,到!”随着春晚主持人一声呐喊,一声声鞭炮声也响了起来。我和妹妹跟着爸爸也该去放鞭炮了。这里不比杭州,放烟花是允许的。我们兴奋地放着各式各样的鞭炮,有会飞的火箭鞭炮,有会转的转盘鞭炮,还有惊天动地的“红地毯鞭炮”……但是最震撼我的还是“黄金万两”鞭炮了。一开始,它喷的火花又小又低,像一座“没力气”的火山,但是最后,它又“大发雷霆”,每一点火花突然爆发成了好几点,“劈劈啪啪”的声音好像再说:“哈哈,竟敢小看我!”五彩的烟花直冲夜空,带走了我们的烦恼,寄托着我们对20xx年无比的企盼,愿所有的人都健康、快乐、幸福……

朋友们,这就是我老家的春节习俗。那你们老家的春节习俗是什么呢?赶快告诉我吧!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五】

今天是星期六,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小记者采风的日子。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温州乐园。

我和吴雨峰,还有吴健先去“步步惊魂”探险。来到门口,只见一位披头散发的“鬼婆婆”笑眯眯地跟我们握手,我们急忙躲开,害怕地跑进洞去。

洞里阴森森的,不时地闪着红、绿的光,我们三个手拉手紧靠在一起战战兢兢地走着,越走越不敢走。突然,我们看见了一个“鬼”,它披着白白的长发,穿着破烂的黑衣服,慢悠悠地推着石磨,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情,这使我想起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

我们害怕极了,继续向前跑去。“鬼门关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接着便听见一阵阵凄惨的叫声,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接着,眼前出现了一座小桥,小桥的两端都有僵尸,他们张牙舞爪的,像要把你吃掉一样,我们甩开僵尸逃上木桥,谁知小桥悬在半空中,还在不停地摇晃,桥上的木板软绵绵的,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我们扶着栏杆不敢往前走,眼看僵尸就要追上来了,大家鼓起勇气拼命地向桥头跑去。出了鬼门关,我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真险啊,怪不得人们都说鬼门关走了一回!

“步步惊魂”探险结束后,我们还玩了“翻天覆地”、“情侣飞车”、“海盗船”……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美丽的温州乐园,心里想:“我以后一定要再来,因为温州乐园让我感到快乐、紧张又刺激。”

作文浙江温州家乡的习俗【六】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就例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