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母庙的作文(游孔子庙作文600字初中)

游龙母庙的作文(游孔子庙作文600字初中)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22 00:47:53
游龙母庙的作文(游孔子庙作文600字初中)

游龙母庙的作文【一】

??香山水库游香山水库三年级暑假作文

早晨,我们一家和姑姑一家来到了目的地---新县。吃过饭我们直奔我们选中的第一个景点:香山水库。

香山水库不仅山上茂林修竹,而且蝴蝶很多,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白色......我真想对蝴蝶说:”蝴蝶我喜欢你漂亮的舞衣和优美的舞姿!“这么多蝴蝶在我眼前翩翩起舞,别提我有多高兴了!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条水比较浅的小溪旁边,我和表姐、表弟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啊!这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冰凉冰凉地。我跟他们说:”下来玩一会儿呗,真的很好玩。”然后爸爸、妈妈和姑姑都下来了。过了一会儿,我听见爸爸叫我过去,我过去一看,爸爸正在水里捉虾,我赶快叫表姐、表弟、姑姑和妈妈过来看小虾,爸爸和姑姑捉了几只小虾之后,姑姑就说该走了,表姐问姑姑为什么要走?姑姑说这里水太凉了,玩的时间长了会感冒的。我和表姐不情愿地走了,在车上我和表姐看着在小溪里玩耍的照片,心里都有些舍不得离开。

我永远忘不了香山水库那清澈、冰凉的小溪和那美丽的蝴蝶!

游龙母庙的作文【二】

已近中秋,一天下午,我和阿勇,便坐上了阿涛的车,往龙母嶂风景区进发。

龙母嶂位于大坪镇双红村双头山和罗岗镇潘洞村之间,与龙川县大塘肚交界,是兴宁老八景之一。每年重阳,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香客探幽寻访。

我们从兴宁市大坪镇出发。车行在226省道上,透过车窗,阳光依旧耀眼,盛夏余热未退,初秋气息已经飘来,眼前耳畔摇曳。路旁的树木,有的笔直挺立,有的旁逸斜出,绿得深沉,它们随着季节变化成长。路旁偶然遇到的柚子树给了我一些惊喜,金柚挂满枝头,柚香随风飘荡,怡人心目。

车在省道行走不到半个钟头,便转入弯弯曲曲的村道。两旁的农田村舍,风光尽收眼底;鸡鸣犬吠,声响回荡耳旁。上坡,转弯,上坡,转弯,如此反复。山势顿时陡峭起来,满山的桉树,直插云天,此时已经不见一座屋舍,一个人影。然而上了陡坡,空旷的'天地和微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座村庄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见高高低低的房子就建在坡上两旁,错落有致。一群山民,三三五五,正在屋旁玩牌,神情安详,这难道就是柳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停车向那些山民问路,他们和蔼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道过谢,我们继续上路。

经过一座石桥,我们看到了一座小型水库。堤坝古朴,碧水轻波。水库尽头,群山起伏。其中一座山峰尤其引人注目,它如巨大的竹笋,拨地而起,阿涛告诉我,这就是龙母嶂了。

车沿着弯曲的山路行驶,一路的风光也如影随形,野花盛开,茶果金黄,香草绿树,应接不暇。初秋的龙母嶂,大方地展示了它的美丽容颜。

车至山顶,我们急不可待下车。此时太阳西斜,流动的烟云把太阳也遮住了,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于是阳光变得温和了,天空也变得流光溢彩。一轮弯月,也跑出来与太阳争辉。环视四周,山野无声,只有初秋的风徐徐吹来,安抚我们的脸颊,凉快清新。群山起伏,薄雾蔼蔼,稻田碧绿,树木苍翠。不时可见星星点点的屋舍,如一粒粒珍珠,安静地镶嵌在如锦似缎的翠绿山野。佩服村落里山民的先祖,不辞辛劳,选择这个边远而又清净之地,开辟基业,繁衍劳作。站在这远离城市、集市的安静山野,不由让人心旷神怡,平日累积的烦恼和焦虑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远处便有一座神坛,里面摆放着香炉。旁边搭了一个水泥棚,那就是厨房了,锅炉、碗柜、桌凳一应俱全。此时并无香客在这里烧香拜佛,一片寂静。但是我可以想象,每当节日或者庙会来临,这里定是人声鼎沸、香雾弥漫。

说是到了山顶,其实我们却还不是在最高峰,因为你只要稍微一抬头,就可见一座野草蒿蒿的山峰,山势雄奇,山上有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据说,山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做鸡冠石。的确,一排奇形怪状的石头,连接起来,从远处看,就像一个雄鸡的鸡冠。我们扒开野草,小心地往陡峭的山峰攀登。每到一块巨石旁边,我们都要停下来,细细欣赏,观察它们的形态,然后拿出手机,做个留影。可惜我久未锻炼,体力不支,还没有到鸡冠石,就气喘吁吁了,于是干脆停下来休息一番,目送阿涛和阿勇攀登的身影。我想,他们登上了最高处,然后在鸡冠石留影,该是多么一件惬意的事情呀!

但是,我并不觉得惋惜,因为我是第二次游览龙母嶂了。第一次是在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那是,也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一行十多个同学,背上背包,从我们市的罗岗镇出发,一路步行,欢声笑语,然后又以百折不饶的勇气,爬上了最高峰,登上了嶙峋的鸡冠石等巨石,然后,用胶卷相机记载了一张张活力而又青春的面孔。

此时竟然思绪万千,有些伤感,十几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当年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此时都成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小伙子,时间究竟哪里去了?是季节与时光在赛跑,还是烟雨与光影在流动,让激情的青春,就在时光深处悄悄流逝了?当年与我一起穿越荆棘、勇攀高峰的兄弟,你们都在哪里呢?你们过得还好吗?想起了庞龙的歌《兄弟抱一下》:兄弟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都在颠碰之中磨掉了尖牙;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说尽这些年你的委屈和沧桑变化……

黄昏逼近,龙母嶂变得更加安谧神秘,我们也该下山了。但是思绪不会停止,回味还在继续,今夜,我希望梦回十四年前的龙母嶂,和那些曾经一起的弟兄们高歌……

游龙母庙的作文【三】

汽车在公路上飞快地行驶着,穿过城市,走向山区;穿过嘈杂,走向宁静。我知道,就快到了。

到了石门涧,我一看,呀,这么热闹,汽车一辆接一辆,人呢,就更不用说了,一条队伍排得长龙似的,挤挤挨挨,一个接一个缓缓地向前移动,我们的队伍在后边。

开始爬山了。走在又高又陡、一眼望去几乎没有尽头的石阶上,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花草树木,真让人既舒心又害怕。石门涧石门涧,应该有“石”又有“涧”,可走了大半天,连“涧”的影子都没见着,我不禁有点疑惑了。正想着。前面“哗哗”的'流水声涌进我的耳朵,我定睛一看,啊哈,这才是真正的石门涧哪:一个清澈的小溪正急匆匆地向前奔跑,可老有大石块挡在面前,湍急的水流一撞上“迎面而来”的大石块,便会发出“轰轰”的巨响,石块上就溅起几尺高的白色浪花。

走啊走,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一片青翠的竹林里,那竹子真美极了!一根根拔地而起,奋力冲向云霄。在竹林中间,有几间小竹屋,把几张小桌子,成为游人吃饭、休息的好场所,先美美地吃一顿香喷喷的竹筒饭,再到小竹屋里躺在床上睡一觉,休息休息,那才叫惬意呢!

吃完饭,养足了精神,我们又上路了。这回,我们是去看模拟的火箭发射。

等我们急匆匆地赶到发射地。还没站稳脚,就听见解说小姐在倒计时了:“五、四、三、二、一,放!”“嗖”地一声,模拟火箭猛地窜向天空,好高,然后在人们的惊呼中慢慢撑开一只降落伞。降落伞向人群飘来,人们都往高处移,谁都希望自己抢到降落伞。可一阵清风吹过,降落伞飞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这回,我们才游了石门涧的一小部分。我想,这次没去的地方一定更美更好玩,下次一定让老爸带我去!

游龙母庙的作文【四】

龙母嶂位于大坪镇双红村双头山和罗岗镇潘洞村之间,与龙川县大塘肚交界,是兴宁老八景之一。每年重阳,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香客探幽寻访。

我们从兴宁市大坪镇出发。车行在226省道上,透过车窗,阳光依旧耀眼,盛夏余热未退,初秋气息已经飘来,眼前耳畔摇曳。路旁的树木,有的笔直挺立,有的旁逸斜出,绿得深沉,它们随着季节变化成长。路旁偶然遇到的柚子树给了我一些惊喜,金柚挂满枝头,柚香随风飘荡,怡人心目。

车在省道行走不到半个钟头,便转入弯弯曲曲的村道。两旁的农田村舍,风光尽收眼底;鸡鸣犬吠,声响回荡耳旁。上坡,转弯,上坡,转弯,如此反复。山势顿时陡峭起来,满山的桉树,直插云天,此时已经不见一座屋舍,一个人影。然而上了陡坡,空旷的天地和微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座村庄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见高高低低的房子就建在坡上两旁,错落有致。一群山民,三三五五,正在屋旁玩牌,神情安详,这难道就是柳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停车向那些山民问路,他们和蔼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道过谢,我们继续上路。

经过一座石桥,我们看到了一座小型水库。堤坝古朴,碧水轻波。水库尽头,群山起伏。其中一座山峰尤其引人注目,它如巨大的竹笋,拨地而起,阿涛告诉我,这就是龙母嶂了。

车沿着弯曲的山路行驶,一路的风光也如影随形,野花盛开,茶果金黄,香草绿树,应接不暇。初秋的龙母嶂,大方地展示了它的美丽容颜。

车至山顶,我们急不可待下车。此时太阳西斜,流动的烟云把太阳也遮住了,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于是阳光变得温和了,天空也变得流光溢彩。一轮弯月,也跑出来与太阳争辉。环视四周,山野无声,只有初秋的风徐徐吹来,安抚我们的脸颊,凉快清新。群山起伏,薄雾蔼蔼,稻田碧绿,树木苍翠。不时可见星星点点的屋舍,如一粒粒珍珠,安静地镶嵌在如锦似缎的翠绿山野。佩服村落里山民的先祖,不辞辛劳,选择这个边远而又清净之地,开辟基业,繁衍劳作。站在这远离城市、集市的安静山野,不由让人心旷神怡,平日累积的烦恼和焦虑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远处便有一座神坛,里面摆放着香炉。旁边搭了一个水泥棚,那就是厨房了,锅炉、碗柜、桌凳一应俱全。此时并无香客在这里烧香拜佛,一片寂静。但是我可以想象,每当节日或者庙会来临,这里定是人声鼎沸、香雾弥漫。

说是到了山顶,其实我们却还不是在最高峰,因为你只要稍微一抬头,就可见一座野草蒿蒿的山峰,山势雄奇,山上有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据说,山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做鸡冠石。的确,一排奇形怪状的石头,连接起来,从远处看,就像一个雄鸡的鸡冠。我们扒开野草,小心地往陡峭的山峰攀登。每到一块巨石旁边,我们都要停下来,细细欣赏,观察它们的形态,然后拿出手机,做个留影。可惜我久未锻炼,体力不支,还没有到鸡冠石,就气喘吁吁了,于是干脆停下来休息一番,目送阿涛和阿勇攀登的身影。我想,他们登上了最高处,然后在鸡冠石留影,该是多么一件惬意的事情呀!

但是,我并不觉得惋惜,因为我是第二次游览龙母嶂了。第一次是在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那是,也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一行十多个同学,背上背包,从我们市的罗岗镇出发,一路步行,欢声笑语,然后又以百折不饶的勇气,爬上了最高峰,登上了嶙峋的鸡冠石等巨石,然后,用胶卷相机记载了一张张活力而又青春的面孔。

此时竟然思绪万千,有些伤感,十几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当年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此时都成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小伙子,时间究竟哪里去了?是季节与时光在赛跑,还是烟雨与光影在流动,让激情的青春,就在时光深处悄悄流逝了?当年与我一起穿越荆棘、勇攀高峰的兄弟,你们都在哪里呢?你们过得还好吗?想起了庞龙的歌《兄弟抱一下》:兄弟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都在颠碰之中磨掉了尖牙;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说尽这些年你的委屈和沧桑变化……

黄昏逼近,龙母嶂变得更加安谧神秘,我们也该下山了。但是思绪不会停止,回味还在继续,今夜,我希望梦回十四年前的龙母嶂,和那些曾经一起的弟兄们高歌……

游龙母庙的作文【五】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去春游,地点是孔氏家庙,参观孔氏家庙。一路上,我蹦呀跳呀,别提多高兴呀。

我们来到了孔氏家庙正门,抬头望去,门上方的匾雕刻着古色古香的四个字:“孔氏先宗”。

走进大门,向右拐,来到了庭院。地上铺着鹅卵石,小路的两旁有几棵扇形的与众不同的古树,据了解,这是棵银杏树,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走出庭院,我们走进大成殿,空间视觉豁然开朗起来。大成殿的房门上方的“生民未有”四个大字跳入眼帘。我想可能是孔夫子教育后代的意思吧。大成殿外面两旁有一棵古老的柏树,听导游讲解,这棵柏树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教师,小学四年级作文《参观孔氏家庙》。走上台阶,有三尊塑像:正中是孔子,左右两侧是孔的儿子和孙子。门口是香炉,让人们拜祭孔子用的。

我们又来了厢房。右面是孔子后代的雕像和介绍;左面是孔子家族的介绍和变迁。导游说:孔子世家是‘天下第一大世家’。金兵入侵,南宋初年,孔子第四十八代世孙孔端友把家迁到了衢州。

我们走进了思鲁阁,看到了先圣孔子遗像,这是一件宝物,还有楷木像(孔子夫妇。进了孔府后花园,这里绿草如荫,草地上的孔雀姿态多样,水池里的小金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啊,孔氏家庙真美呀,孔子用他的思想教育了后人,真不愧是古代的教育学家啊!

····

游龙母庙的作文【六】

那天上午,天空出奇地明净,瓦蓝瓦蓝的,就像一块巨大的蓝玻璃;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清香。一路上,小燕子“啾啾”的鸣唱,油菜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桃花红艳艳的,梨花雪白雪白的,蒲公英也不甘示弱,张开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麦子绿油油的,像一张硕大的绿丝毯。

我们像一群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仿佛有说不尽的开心事。老师和我们一样开心不已,脸上洋溢着春光,偶尔有调皮的男孩子给老师悄悄地戴上用野花、柳枝编织的花环。校长竟吹起了口哨,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和着哨声唱起了歌。

步行不过四十分钟我们就来到山脚下,仰望山顶,芦医庙坐落在半山腰,红色的琉璃瓦,黄色的墙壁,古色古香,赫然醒目,青松翠柏掩映其中。我的心中顿时生气一股敬仰之情。

我们沿着林荫小路,拾级而上。“扑棱棱”几只小鸟惊飞起来,飞向天际。校长率先登上石阶,我们欢呼着蜂拥而至。

寺庙共有三座院落,前两座门庭落锁,门上的对联清晰可见:上写着:“怀抱宝剑降妖除魔,足踏龟蛇威震乾坤”;“德高千秋纪,名远万圣师”。门前一座硕大的水泥聚成的香鼎,手腕粗的香烛正在燃烧,白色的烟雾袅袅升入蓝天。

沿着羊肠小道,我们来到了“芦医殿”,站在大殿前,“芦医殿”三个黄色大字镶嵌在黑色的匾额上。殿前矗立着两座高大的“功德碑”,南边的写着神医扁鹊治病救人的'故事,右边写着为建设庙宇捐资捐款人的姓名。校长又为我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神医扁鹊为人治病的情形。

我们有秩序的走进大殿,三座雕塑映入眼帘。居中的正是扁鹊-------芦王爷,他端坐在大椅上,神态安详。头戴医冠,身穿锦袍,左手托着药葫芦,右手的三个手指弯曲,似乎正在给病人把脉。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个侍童,衣着华美,专心致志地垂听着师傅的教诲。

靠南边的是药王爷----孙思邈,神情专注,面容慈善。他身披镶花绿袍,右手擎着龙头,左手拿着银针,好像在为其针灸。他的身边居然卧着一只斑斓猛虎。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在山里采药,一只老虎突然跑到他面前,趴在地上,张开盆大口,瞪着两只大眼,痛苦地望着他。孙思邈感到很奇怪,往老虎嘴巴头一看,原来有根骨头横起在它喉咙里。孙思邈用一根木棍,顶住老虎的上下牙床,然后把手伸进去,帮它取出厂那根骨头,还给它敷上药。那老虎向孙思邈连连点了一下脑壳,摇摇尾巴走了。后来,每当孙思邈进山采药,那只老虎就跑来跟着他。老虎是兽中之王,山里头的豺狼猛兽,都不敢来伤害孙思邈。那老虎天天跟着孙思邈采药,慢慢地就晓得了孙思邈要采的是些啥子药,它就引他到那些草药长得最多的地方去采。人们不忘记药王采药也有那只老虎的一份功劳,就在为药王塑像时,在他的侧边塑了一只老虎。

北边的是《本草纲目》的创始人-----李时珍的塑像,在红色锦袍的映衬下,满面红光,目光炯炯有神,双手环抱着一方济世救人的药盒子。当年就是他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历尽了千辛万苦,勇敢地尝遍百草,为后世留下了医学名著,我不禁肃然起敬。

登上庙后的空阔平台,西峡县城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八百里伏牛山蜿蜒在云雾之中,青松翠柏如一片绿海。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时间已近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下山了。寺庙里悠扬的钟声响起,似乎在欢送我们。我期待着下一次郊游的到来。

游龙母庙的作文【七】

今天,爸爸、妈妈带到孔庙参观。

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些模型,模型上有许多房子,这些房子只有一两层,而且房子边上有许多花草树木和小河。我想:“这些模型大概就是孔子的家的模型吧!”

走进孔庙,我看见里面有两扇门。里面有一个小花园,小花园里有一棵五层楼高的银杏树,边上有一些房子。我走进一间房子,房子里有许多雕像,它们都是孔子的后代。我从这些雕像,知道了衢州孔庙是孔子的第四十八代子孙孔端友造的。

然后,我们又去了一些地方,其中,最有趣的是一间有许多凳子的房子了。

这间房子里有许多摆得整整齐齐的凳子,前面还有两张凳子和一张桌子。我想:“这里大概就是讲学的地方吧!”于是,我让爸爸拍照,自己和妈妈坐在凳子上,假装拿着《论语》,“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着“读”着,我眼前出现了一位老先生坐在前面,下面有一大群学生拿着竹简,摇头晃脑地读着《论语》。这时,爸爸问我:“你还要不要走啦?前面还有很多东西呢!”爸爸的'这句话,把我拉回到二十一世纪。

最后,我们又到了一个大花园,大花园里有树、有花、有河、有鸟,还有孔雀呢!

孔庙真好啊!可是,我有个疑问还不明白:为什么直到孔子的第四十八代子孙孔端友才想到在衢州造孔庙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