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描写嘉峪关关城的作文三百字)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描写嘉峪关关城的作文三百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2 09:45:59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描写嘉峪关关城的作文三百字)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一】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一首长城谣,激发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之情。长城,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象征。对于长城,我一直很感兴趣,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而长城是最有代表性的。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嘉峪关长城,着实感受到了长城的魅力。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始建于公元1372年,比素有“天下第一关”美称的山海关还要早9年。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

望着雄伟的嘉峪关长城,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刀光剑影,鼓角铮鸣,黄尘古道,烽火边城。抚摸着粗糙的墙身,我感到了历史的厚重感,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二】

众所周知,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它的最西端就是嘉峪关。我们先去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东临讨赖河边,建于明朝,不可思议地矗立在56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站在第一墩往下望,是讨赖河滔滔的河水。

第二站悬臂长城同样令人惊叹。到了那儿,和我见过的长城相比,我觉得它非常雄伟特别。悬臂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绕在陡峭的山脊上。我一鼓作气,爬了上去。最陡的地方呈45度,因“长城倒挂,铁臂悬空”而得名,还有西部八达岭美誉。山顶上的景色更加美丽,眼底一望无际的戈壁,大片大片的田地,以及远处的一座座城市,形成了西北特有的风景。和杭州的天空相比,这里的天湛蓝湛蓝的,空气也特别清新,在山顶遥望远处,真是畅快极了。

第三站,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关城是万里长城中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关城是驻守官兵吃、住、训练以及驻守边疆的地方,关城内俨如一个小城市。除了守望的高楼、宽敞的训练场地和将军府,关城内还有关帝庙和戏台,让驻守在此的官兵平时有了娱乐和寄托的地方。

另外,我们一早在嘉峪关还看了日出。早上五点半,我们早早来到了关城的西面,有两个阿姨用手去握远处冉冉升起的红日,把它定格在瞬间永恒中,调皮的我却像尝尝太阳的滋味呢……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三】

嘉峪关位于嘉峪山麓,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更是万里长城防线上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祖国辽阔的`边疆是需要把守的,出了此城关便等于出了中原,而嘉峪关这座古老的城关就将西域与中原隔了开来,使中原免受敌兵的攻击。

来到城门前,一座挂着牌匾的塔楼变屹立在我眼前,“天下雄关”四个大字在我眼前闪闪发光,两座用土墙沏成的高塔伫立在两旁,高大的土墙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一直往后延伸,一副易守难攻的布局,真是与林则徐说的那样“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啊!

嘉峪关主要分为里城墙和外城墙,里城墙里住着将军们,外城墙内是共老百姓们过关的。最让我新奇的要数明代重修的那段外城墙了。说古代人聪明那是肯定的,历经六百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部分仍然完整牢固 。他们还发明了斜坡,上城墙的路一边斜坡一边台阶,台阶供士兵使用,斜坡则供马匹和战车上城墙用,敌人攻上来也能推木头将其滚落,真是一举两得。爬上了高高的城墙,凉爽的微风迎面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往城里看,关中的设施一览无遗,训兵场,将军府,戏台与军营仿佛让我看到了古代人井井有条的生活。往城外望,茫茫的戈壁一眼望不到边,几株零星的骆驼草散落在沙滩上,不禁让我想到了嘉峪关的士兵拼守卫边疆与敌人搏时的情景。

嘉峪关历经了战争的和岁月的侵蚀显得有点苍凉,但他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意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座沙漠中的雄关。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四】

嘉峪关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但家乡的变化老爷比我清楚。

老爷说,过去的嘉峪关,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风吹石头跑,寂寞少人烟,民间流传着有: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的歌谣,好像出了嘉峪关就和生离别交织在一起了。

听老爷说,1958年,几万工人大军会战嘉峪关脚下,奏响了建设酒钢的战歌。工人们披荆斩棘,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经过50年的建设,今日的嘉峪关不在是往日荒凉景象,已经发展成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成为丝绸之路一棵灿烂的明珠,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嘉峪关人扬起前进的风帆,乘风破浪,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英雄的酒钢工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使嘉峪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老爷说,今日嘉峪关,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酒钢厂区马达轰鸣,烟窗林立,铁水奔流,钢花怒放,夜晚映红了半边天;市区内,一座座高楼大厦井然耸立,车水马龙,生机勃勃。雄关广场,靓丽缤纷,新化大道,槐影婆娑;森林公园,树木繁荫,水上乐园欢歌笑语,东湖绿水荡漾,迎滨湖碧波浩渺,互相映照,真象人间的天上。

说起嘉峪关,老爷的话总是很多。听老爷说嘉峪关,我才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有如此大的变化。听了姥爷的话,我更爱那些使嘉峪关发生巨变的英雄们。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五】

嘉峪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的活力。它由原来的定西县一跃变成了定西市,足可以证明它的实力。

嘉峪关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

麓,因山而名。明洪武五年(1372)修筑万里长城时置。当时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明弘治年间,为防吐鲁番东侵,曾进行重修。这关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定西的消费场所有很多,人们的日常消费很方便。比较大型的超市有西部超市大众店等。这些超市的建立方便了市民的消费,也是定西的韵味。

嘉峪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韵味深长,它既有浓郁的文化、娱乐的气息,又有欣欣向荣的经济产业,还有一股现代化的气息。

嘉峪关,它在向你招手,欢迎来到定西!

嘉峪关关城作文三百字四年级【六】

因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军人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当接到《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的拍摄邀请时便欣然应允。摄制组一行五人于20xx年的寒冬季节从深圳出发,走遍全国九省十市,横跨半个中国。在走访02部队老兵的过程中,听到了许感人的故事,也在他们的讲述中了解到了当年02部队的老兵们建设酒钢的艰辛岁月。不过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亲身体会,真的很难想象他们所说的戈壁滩是怎样的恶劣,他们又是如何的在这片茫茫戈壁中艰苦奋斗的`。

随着摄制进度的推进,我们来到了02部队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当我们步入嘉峪关和酒钢时,并没有感觉到这里的环境有多恶劣,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站在的是02部队的先辈们和历代革命前辈们建设好的繁华之上。

听说要进戈壁滩了,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劲。在车上往外看,感觉到了这里的荒凉与艰苦,下了车才发现,更难受的是寒冷与风沙,零下十几二十度,对于当年大部分来自南方的老兵们和我这个从未踏足北方的人来说,感受是相通的——难以适应。当年的02部队前辈们在这片荒凉的戈壁滩上艰苦奋斗时的环境更恶劣,没有暖气取暖,也没有高楼大厦遮风挡雨,我相信他们当时的难受程度要比我现在所感受到的更加难受成千上万倍。

来矿区的路上,我们坐在车上翻山越岭,看到的都是光秃秃的大山,我在车上一直想,他们当年在这里吃什么,喝什么,是怎么生存的?如此差的生存环境,能待得下去吗?

矿区的拍摄要求我们上高山下矿井,找寻当年02部队老兵们的足迹。矿区山高路陡,我们从低海拔地区来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手脚都有点不听使唤,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走几步路都要喘气,这才感受到02部队老兵们当时是克服了多大的艰难困苦,在这片荒凉的大山中建矿报国。在矿井还好一点,没有呼啸寒风,但那里的环境也很恶劣,里面又冷又潮湿,而且还黑咕隆咚一片,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虽然已经成片了,但每当我想起这段拍摄经历都会由衷的对02部队老兵们燃起一片敬意,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