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淮南家乡的风俗作文600-800字)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淮南家乡的风俗作文600-8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6 20:01:45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淮南家乡的风俗作文600-800字)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一】

在我的家乡淮南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龙湖公园,它是淮南的十大美景之一。那里游人如织,鲜花朵朵,绿树成荫。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那美丽的喷泉,那喷出的泉水好像无数个长着透明翅膀的小精灵,一会儿一窝蜂的冲向天空,一会儿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喷泉周围有两座巨大的浮雕,分别雕刻着淮南的十景、淮南的特产——豆腐的来历以及淝水之战的壮观场面。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那淝水之战,上面场景和人物都雕刻的栩栩如生,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有千万匹马齐头并进,在雷鸣般战鼓声中,战士们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凤祈福”的雕塑下,只见龙和凤拼成的一个大大的“福”,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四射。沿着弯弯的小路向前走,就来到了碧玉桥前,站在碧玉桥上正好和望桥遥遥相望。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原来前面有一大片荷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三四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苞胀的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沿着荷塘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龙湖边,成排的垂柳高大而挺拔,像卫士一样守在龙湖边。接着就来到龙湖公园最主要的建筑——望桥,全长52米,宽10米,全部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它造型别致,古朴庄重把龙湖一分为二,分为南湖和北湖。站在望桥上龙湖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蓝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碧玉的湖水,五彩斑谰的鲜花,真是人间仙境。

你说龙湖公园美不美!要是你来淮南游玩一定不能错过美丽的龙湖公园。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二】

在我们淮南有一座美丽的'公园——龙湖公园,那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一进入龙湖公园那古色古香的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梦幻般音乐的喷泉,8条威武的石龙围坐在喷水池四周,不时从石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每当节日来临,音乐一响,喷泉立刻随着音乐的变换喷出形态各异的水柱和水花,水柱时而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水花时而似天女散花,令人神往……喷泉两边高耸的壁画上雕刻着淮南古老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令人驻足观望。

绕过喷泉,往北便来到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隧道”。半圆形的褐色拱门一道挨着一道,就像是镂空的隧道一般。每当夜幕降临,七彩的灯光忽明忽暗,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仙境。

穿过“时光隧道”,便来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那里道路蜿蜒曲折,路两旁栽满了苍翠的松柏,绿地里的八角枫长得枝繁叶茂。顺着道路向前走,就来到龙湖边。湖水平静的像一面大镜子,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漾起层层涟漪,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依偎在岸边,像是柳树姑娘在羞涩地照镜子呢。

沿着湖边漫步,眼前便出现了一座汉白玉石拱桥。那桥洞呈半圆形,宛如一弯新月,和倒映在水里的影子相映成趣,两旁的栏杆上雕琢着精美的图案,每一个石柱上的花纹都各不相同,令人称奇。

站在桥上凭栏远眺,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湖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波纹。美丽的湖心小岛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令人浮想联翩。

“信步龙湖,人在画中”,龙湖公园真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好地方!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三】

上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到龙湖公园游玩。

走进大门,我一眼就瞧见那座最引人注目的喷泉正在有节奏地喷着水花。水花有时像盛开的莲花,有时像壮观的拱门,还有时像坚固的城墙。一阵风吹过,薄纱似的水雾不时飘到脸上,真是舒服极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水花闪着银白色的光,美不胜收。

绕过喷泉,我一边沿着曲曲折折的鹅卵石砌成的小径向前走,一边欣赏着路边那些林立的树木。许许多多的树都脱下了绿色的外衣,把黄色的衣裳披在大地妈妈的身上。虽然现在已经冷得出奇了,但是松柏还依旧如此苍翠,它们挺立在林地上,就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在守卫着美丽的龙湖公园。

穿过树林,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纯白色的石拱桥。这座桥横跨在水面上,呈半圆形,就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刻着各式各样的龙,有的刻着两条上下翻腾的龙,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都雕刻的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

站在桥上,向远方眺望,一个很大的人工湖出现在我的眼前,简直一眼望不到边。湖水可绿了,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水面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四处游动的鱼儿。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仍然可以看见一些游船在水面上四处飘荡。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龙湖公园,你觉得这里美丽吗?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四】

??淮南表弟的一封信优秀范文

淮南的两位小弟弟:

你们好!

你们对南京了解不多吧,在这封信中,我就向你们详细介绍南京。中山陵位于江苏省东郊风景名胜区内,这里青山环抱,是个旅游胜地。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平卧在绿地毯上的“自由钟”。 中山陵有音乐台,明孝陵,灵古寺等景点。音乐台的草坪被划分成一个个正方形。里面雪白的鸽子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草坪上踱步,时而在草地上觅食。有时,这些大胆的鸽子“自”来“抢”你的食物。明孝陵于XX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皇后马氏的陵墓,建陵工程于公元1376年前后历时30余年之久,其时规模宏大。

说起南京的特产——盐水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鸭子肉质最佳,因为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 :桂花鸭。外宾到南京来,都要点上一盘桂花鸭。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更了解南京了吧!亲爱的弟弟,我期待着你们的到来。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们的哥哥 吴韵键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五】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盛开着的各种各样的花儿,白的、红的、紫的、黄的……五颜六色,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沿路走,我看到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腾飞的龙;有的像蹦蹦跳跳的`野兔……

路两旁的竹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一眼望不到边,笔直的竹杆苍翠挺拔,细长的竹叶在秋风中摇摆,仿佛在跟秋天打招呼。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美丽的长廊,它古色古香,似乎让我看到了古代帝王皇族他们生活的场景……

啊,上窑地质公园,你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你是淮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六】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淮南的民风民俗作文【七】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