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丹噶尔古城作文(湟源的丹噶尔古城作文)

湟源丹噶尔古城作文(湟源的丹噶尔古城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07 16:33:18
湟源丹噶尔古城作文(湟源的丹噶尔古城作文)

湟源丹噶尔古城作文【一】

周六早上八点十二分,我准时打开电视,收看于丹老师《感恩教育》的知识讲座。于丹老师语言妙趣天成,一个个小故事被她娓娓道来,而这些有趣的故事又都让我受益匪浅。

“什么是孝呢?”于丹老师首先发问,然后讲述了一个《男孩与大树》的寓言故事:男孩小时候很喜欢和大树玩耍,大树每天都等待着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时期,大树让他摘取果子换取学费和玩具;青年时期,大树又把树枝给了男孩盖房子和娶新娘;后来大树贡献出树干给中年时期的男孩做独木舟去周游世界。可以说大树为男孩付出了一切,最后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当男孩成为老人时,他想去的地方已经去过了,想看的东西也已经看过了,现在他只想和树桩在一起晒晒太阳。

故事中大树和男孩的关系多像爸爸妈妈与我的关系呀!都说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的爱,它只求奉献不求回报。而作为子女又应该如何呢?“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子女要有感恩的心,即孝心。古时候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现代有伟大的总理周恩来在百忙之中还要抽出时间给父亲喂饭,田世国为救母瞒着她偷偷捐肾;台湾企业家赖东进跪着给失明的父母喂饭。看看我自己,在家是个“小公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要什么有什么,可一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我就会对爸爸妈妈大发脾气,怨东怨西的,甚至有时对他们的说教不屑一顾。

讲座中说到:作为儿童,我们应该要去交朋友,和朋友一起玩耍、分享快乐、面对挫折。可是,于丹老师提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一名儿童在他的中写到:“每个人都有朋友,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而我却不一样”。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整天只知道呆在课桌前、电脑旁,不同别人交往、沟通,就会变得自闭、自卑,不自立。

现在,为数不少的家长都反对孩子自己在外交朋友。也许是为了安全吧,只让孩子呆在家里,变成了“宅童”。这些家长的糊涂观点,不好!我认为只有让孩子充分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同分享收获、经历困难、将来步入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才能更强。

于丹老师说:把一个鸡蛋、一根胡萝卜、一把茶叶分别放在三个沸腾的锅里煮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看看。把鸡蛋剥了皮儿,所见到的蛋清和蛋黄被煮的硬邦邦的,这种人就是被现实世界熬得心硬的人;另一个锅里的胡萝卜,被煮成了一滩软萝卜泥,这是被世界熬得完全没了自我的人;那一大把丑陋的茶叶,已经在水里舒展开来,还把一锅无色无味的水,煮成了一锅好喝的茶,这种人通过煎熬仅使自己变得美丽。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后我懂得了要珍惜父母之爱,学会感恩,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回报父母。我们要像茶叶一样,奉献自己,留芳他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只有能经得起煎熬、克服困难,甘于奉献,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湟源丹噶尔古城作文【二】

老师常讲:“百善孝为先。”我总是一知半解的,直到星期六早上看了于丹老师“感恩教育”的讲座,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讲座一开始,于丹老师的故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个小男孩坐在树下哭,大树问他:“你为什么哭?”小男孩说:“我要上学,可是没钱交学费。”“孩子,把我的果子摘下来,拿去城里卖,你就能读书了。”于是,男孩就把果子卖了,读了书。大树很快乐。时光流逝,男孩渐渐长大,当他有了烦恼,大树总是默默地帮助他:用树枝给他盖房子,用树干给他做船,用树根让他歇歇脚。

于丹老师又说:“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很残酷,但儿女的一生,不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了那么多的东西吗?父母付出的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爱。”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地工作,回家还要马不停蹄地做家务。我们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挑三拣四的,从不为父母想一想,真不应该!故事听完了,我的心里堵得慌,偷偷看看妈妈,也若有所思的。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好好改改。

星期天,妈妈听说曾外婆回外婆家了,就带我去看望她。一进门,我就大声说:“阿婆,我来看你了!”阿婆拉住我,把我从头到脚摸了一遍:“长高了,长高了!”要是平时,我早跑开了,可今天我却不跑了,我知道阿婆的眼睛看不见。吃饭时,我一个劲地给阿婆夹菜,还把自己最喜欢的蛋糕送给她当点心。阿婆直夸我长大了,我高兴得如胁下生翅。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好像一下子懂事了,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珍惜父母的爱,用爱去回报爱。

湟源丹噶尔古城作文【三】

我是从刘心武讲红楼开始看百家讲坛的,中间有近些断下了,而这断下的正是于丹讲论语。后来又重播才得以听听。打从于丹以开讲就听父母论道了,现在看到了,和我想象中的不尽相同,有点儿散,可听着也就是舒服的,不像易中天那般,一环扣一环,拉下一点儿都觉得揪心。

当然,说的是于丹,就不扯远,写的是观后感,就来念叨念叨我的感觉。

从开始就没特别留心,从仁到义,从智到德,从治天下到治自己,挺多挺全挺有道理。可却也是记不住多少了。我不是那多文彩的人,也不是那多学识的人,就是一整天挨家里叼笔杆儿做题的小学生,看了于丹讲的论语,我依然会挨家做题,但也许不会叼笔杆儿了,脏,对身体不好。我偶而会上网泡吧,然后吃一碗泡面充饥,也许以后不会了,不会吃泡面了,不健康。我常常拉夜写作业或上网,以后会注意控制。要说我从于丹那儿学了什么,第一条就是金贵自个儿。世界上没有完全了解你的人,除了你自己。自己不珍惜自己,叫别人拿什么尊重你?

当然,这是大话,间而言之,就是对自己好点儿,以后的路还长,有你受的。

说起漫漫人生长路,就不得不说道说道理想这一码事儿。”我嘛理想不大,就相当一设计师,目标不明确,就动漫这一行就成,水平不用太高,就世界级的就成,工资不用太高,和老板差不多就ok。”以上,乃本人和同学胡侃时的报告,不过说真的,里面还真有我想要的,比如说动漫设计师。后来想想,也不过那么一码事儿,我就憋足劲往那儿冲就得,什么心宽盛天下啊,什么扎扎实实啊,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有空耽误不起啊~~~~我是习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喜欢踏实安静,不想成就什么辉煌,所以,就像于丹讲的那些个道理,再大的道理,到了生活中就是一堆废话,踏实厚道的做人才是真实。或许还该有激情与梦想,不过更应该在热沸腾中寻求安定。这是论语,或者于丹,给我的第二条,感受。

我承认我是消极派,但不代表我没有积极的一面,人本来就有很多面吧,或者在每个人眼中它长得都不同,可只有一点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至少是无害的。没别的要求了,这固然消极,可也最容易达到与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积极,这叫知足常乐。也是于丹讲的,或者说是孔子讲的。不过这每个人都知,却不一定每个人都用,我很幸运,我用了。然后在于丹讲给大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诶,这也算门学问。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于丹的追求和她的演讲治学融为一体,她把论语融入了生活,然后将给别人听,然后别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或是会心的一笑,又或是对此嗤之以鼻,都无所谓。因为这说明,他们正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自己的论语,你看不到,你也不理解。最终的目的就是幸福,于人幸福,于己幸福,我是自私的,所以用自私着论语的自私,然后我感到满足,这便足以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