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陕西青少年作文大赛)

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陕西青少年作文大赛)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07 13:00:44
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陕西青少年作文大赛)

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一】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在您的关心、支持下,新乡市城建幼儿园已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此,新乡市城建幼儿园向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暑假生活即将来临,我园放假时间为2016年7月23日—8月31日,2016年9月1日正式开学。这段时间,也是您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期,希望家长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让孩子们能渡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新乡市城建幼儿园为家长朋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假期安全要注意,电话号码要牢记:火警119,匪警110,急救中心120。

2、暑假正值汛期,严禁幼儿私自到沟、河、池塘等处玩耍游泳。严防吸虫感染和发生溺水亡等意外事故。带孩子出去游泳时,家长也应留心泳池周边设施的安全性。

3、注意防电。告知幼儿不要用手随意触摸电器开关等设备,不要独自留幼儿在家玩耍。夏天雷阵雨天气比较多,告知幼儿应呆在室内,打雷时不去关窗等,以免被雷电击中、触电等。

4、防止烧伤、烫伤。让幼儿远离火源,不私自玩耍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家中的热水壶、打火机、热汤类等要放置离孩子安全的地方,各位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私自去倒开水,端热饭等,防止幼儿被烫伤。

5、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不横穿马路,不闯红灯,不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或玩耍。家长在暑期要注意以身作则,不可酒后驾车。如乘坐公共汽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车窗外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6、防止被拐骗或丢失的事情发生。幼儿外出或玩耍时,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教育孩子不可与陌生人交谈,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去玩,不私自乱开门。

7、饮食安全。提醒幼儿不暴饮暴食,不吃霉变、有毒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防止病从口入。

8、父母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积极参加户外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勤洗澡,勤换衣,预防疾病的发生。

希望家长朋友关注以上几点建议,家园互育,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暑假生活。在此,新乡市城建幼儿园祝愿全体小朋友:健康快乐,开开心心每一天!

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二】

我去年学的主要是蛙泳,蛙泳的好处就是游起来比其他游姿都省力,让我顺便告诉你点蛙泳的技巧吧:一是蹬腿动作,如果蹬腿不到位,就很难在水中前进,脚背一定要勾起来,不然蹬不到水,就不能前进了;二是手和脚的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蹬腿时双手是从胸前向前方伸直出去的,当用手向后划水时,头再露出水面吸气,并且收腿,以此类推啊。好好领会保证你会游泳,贵在坚持啊!

济南市市中区小庄实验小学四年级:翁冠芳

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三】

每个人都渴望能有一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快乐生活,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给亲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安全教育必须警钟长鸣。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全方位呵护,在校期间,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各多种形式对学生不间断地实施安全教育,暑假前又集中进行了以防溺水等内容为重点的安全教育,为有效衔接暑假期间的学生安全教育,防止暑假期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暑期学生主要注意事项,济南市教育局衷心提示: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一是要注意行走安全。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追逐、奔跑;没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不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二是要注意骑车安全。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骑车上街。三要注意乘车安全。不乘坐无牌、无证车及农用三轮车,不乘坐破损车、超载车,确保乘车安全,乘公共汽车要停稳后上下车,在车上要抓好扶手,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窗外,管好身边物品,防止扒窃。

二、注意游泳安全。夏季是游泳、嬉水造成溺亡事故的高发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一定要做好预防溺水的教育,切实让孩子做到“四不游泳”,即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戏水;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同时在发现同伴或有人溺水时应立即呼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的伤亡。相关部门、社区、村民委员会,要切实落实有关水域管理者的.管理责任,通过设立警示牌、设立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形式,共同监督和管理学生严禁到不安全水域游泳,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三、注意消防安全。在关注防火防盗、防暴的同时,请务必关注预防火灾,严禁在森林区域用火,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明火,不要在家中玩火,严控各种火源。火灾中具体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要迅速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为防患未然,我们提倡家庭配备必要的火灾警报器、灭火设备和防烟面具。

四、注意饮食卫生。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细菌繁殖迅速,一些食品容易发生霉变。应当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新鲜的食品食用,少吃冷饮,不可暴饮暴食,警惕急性肠道传染病。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五、注意用电安全。孩子要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使用电器、煤电做饭时最好有家长的监护和指导;不要让孩子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雷雨天气最好关闭电视机和电脑,防止雷电伤害。教育孩子在家要注意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并让孩子牢记110、119、120等报警(急救)电话。

六、注意网络安全。要合理利用网络,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在家上网要适当控制时间,不要沉迷于游戏,不可浏览和传播反动或有害的信息,不要外出会见网友,以防上当受骗或被侵害。

七、加强雨季汛期的安全教育。暑假和雨季汛期在时间上恰好重叠。家长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孩子不在下雨、打雷期间外出或上山,防止遭遇洪水、雷击、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危险,不要到河滩上玩耍。

八、重视孩子防拐骗、防欺凌、防敲诈教育。教育子女未经大人同意不擅自外出,不走僻静小路,不随便搭乘便车,不论在路途还是在居所不随便与陌生人交往。平时孩子外出,不佩戴任何贵重首饰。孩子外出游玩、购物、走亲访友最好有家长的陪伴,确需自己或与同学结伴外出时,家长最好掌握孩子所去的地点和返回时间等,不要在外留宿。

九、注意心理安全。关爱学生、关爱生命,走进孩子心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家长要与学校保持经常性联系,对于家庭周围或自己了解到的不利于孩子安全的言论要及时与学校或孩子所在班班主任联系。

十、正确选择文化教育类培训学校。中小学生课外时间选择培训学校学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建议把课外时间交还给孩子。如果选择培训学校学习,应选择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或《济南市民办学校教学点登记证》的培训学校学习,证件标注的培训机构名称、办学地址、办学内容等应与实际相符。培训前应签订培训合同,约定双方在培训、收费、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建议不参加跨学期收费、高收费、培训结束退还全部或大部分学费的培训。如有疑问,请拨打培训机构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电话问询。

家长同志,当您们发现孩子们有可能危及安全的行为时,请您们及时劝阻教育;当您们发现孩子们遭受外来危害时,请您们及时伸出援手,我们不胜感激。让我们大家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也希望您们对学校的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渭南市第九届暑期中学生作文大赛【四】

您好!

接县教育局夏季作息时间调整的通知,我校于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的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午7:30后到校,12:00前放学;下午2:20后到校,5:30前放学。作息时间调整后,学生中午在家午休时间较长,现在又正是雨季,学校诚挚地希望您积极配合学校,在家对孩子做好以下方面的教育工作:

1、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在公路上玩耍,严禁未满12周岁小学生骑车上街、上路。

2、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不要到池塘、河沟边玩耍和游泳,防止溺水亡事故发生。

3、重视提高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的意识,教育子女未经大人同意不擅自外出,不走僻静小路,不随便搭乘便车,不论在路途还是在居所不随便与陌生人交往,不接受陌生人赠送的礼品。

4、严禁爬高和携带危险物品,远离危险地带。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预防手足口病和流行性疾病的传染。

5、妥善保管好家庭存放的有毒、有害物品;防止孩子接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教育孩子在家要注意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下雷雨时,不要在室外逗留,不准在树下避雨,以防雷击。

6、引导孩子坚决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舞厅、录像厅、台球馆;严格禁止孩子打游戏机、看不健康书刊和录像。

7、教育孩子中午不要随意到同学家串门,不要影响其他偷学和家人的休息。

8、指导好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做好午休,做到劳逸结合,让学生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学习。

望家长能在暑期配合学校抓好学生的午休和安全工作,谢谢您的合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