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说明文小作文(描写杨梅的作文30个字)

杨梅说明文小作文(描写杨梅的作文30个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2-11 06:28:36
杨梅说明文小作文(描写杨梅的作文30个字)

杨梅说明文小作文【一】

杨梅是我们仙居最有名的特产,每当杨梅成熟时,总会有一大批游客千里迢迢地赶来,就为了品尝杨梅。杨梅的品种繁多,可最有名的还要属东魁杨梅和茡荠杨梅了。

三四月间,杨梅树开出了一朵朵红彤彤的小花,惹人喜爱。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小灯笼”。从远方望去,仿佛整座山都被颜料染红了,这里就像是杨梅的小天地,杨梅又小又圆,表面长着刺一般的东西,这叫“杨梅绒”。杨梅慢慢成熟了,从原来的浅红变到了深红。等它们熟透了,就变成深红色的了,这时,“杨梅绒”也变软了许多。当杨梅全长出来时,满树都是杨梅,叶子也差不多被杨梅们给遮住了,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红的发紫的杨梅摸上去软软的,不费力气就捏烂了,浅红的一般是没长好的,硬邦邦的。

从杨梅树上摘下一颗杨梅品尝,慢慢咬开,满口都是鲜红的杨梅汁,像是人间罕见的琼浆玉液。那又甜蜜蜜又酸溜溜的味道,真令人喜欢。

杨梅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等天然医疗保健功能。除了鲜食以外,它还可以加工成水果罐头、果汁、果酒、果干、果醋等。

如今,仙居杨梅以味甜个大、色泽鲜艳、肉质鲜嫩、芳香浓郁而闻名中外。每当杨梅成熟时,外地游客都纷纷前来品尝。吃过仙居杨梅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道:“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作仙居人。”

我为自己家乡能够出产这么好的杨梅而自豪。

杨梅说明文小作文【二】

我的家乡在金沙县龙坝乡金云村。

我对家乡记忆最深的就是,每家房前屋后都有郁郁葱葱的杨梅林子,每到杨梅成熟的季节,绿的叶红的果很美。

杨梅树一般不高,但是却很茂盛,主干粗壮,小枝发达,向四周伸出的小枝密密层层的,展示它旺盛的生命力。杨梅的叶子,深绿细长,就像万年青一样青悠悠的,由于繁茂,杨梅树远远的看起来有点像把撑开的大伞。

杨梅也开花,多在春天开放,在和风细雨的滋润下开出细细小小的花朵,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还发现不了,而且杨梅花没有香味。

最诱人的是那乌黑的果实了!

等杨梅花落的时候,树枝上就慢慢挂上了果实,起初很小,颜色很淡,淡黄中带绿,在杨梅的表面是一层细细的绒毛,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梅的颜色逐渐发生变化,由黄绿慢慢变红,直至成熟的时候就红里透黑了,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火炭梅”的更是这样,那是杨梅中的极品,个大且甜透心脾。就在这时候,杨梅就成熟了。杨梅树上果实累累,像在树上挂满了无数个红色的小灯笼。一阵风吹来,被杨梅压弯的枝头摆来摆去,让你担心那枝条会断,果实会掉下来呢!

忙完农活回家的村民,每每来到杨梅树下,准会精选一颗杨梅放

进嘴里,那种甜中带酸的感觉,让你唾液倍增,消化极好,一时只顾着吃,贪多!让牙也咀嚼不了其它食物――酸软了。不过还是会情不自禁得放一颗进口里。

听说,杨梅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喜欢喝酒的男子们喜欢用杨梅泡制“杨梅酒”,好喝又健身,不过我是没有尝过了。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杨梅。

杨梅说明文小作文【三】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侯,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杨梅说明文小作文【四】

杨梅形状各异,大的像小鸡蛋,小的像一颗颗红宝石,有鲜美纯真的汁水。小的杨梅肚里同样装满汁水,可能还比大个子甜美呢,因为是品种的'不同。无论大个和小个都躺在“玉盘”里,仿佛都在抬头观看我家的“蓝天”----天花板,又仿佛正在遥望自己的家乡“丈亭”,希望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丈亭人有句话“天下杨梅数余姚,余姚杨梅数丈亭”。

我用十指和大姆指拿起一颗放进了嘴里,用牙齿轻轻一咬,一股甘甜的汁水立刻从牙缝里溢出来,整个嘴里弥漫了糖味,杨梅在我嘴里游荡了一会儿,核从我嘴里跳了出来,进了垃圾桶。我又用手抓起了一颗杨梅放进嘴里一咬,我忍不住叫起来:“更甜。”这颗杨梅好像很高兴,因为它发现自己更受欢迎,高兴地蹦到我肚里,因为核也没吐出来。杨梅色泽黑的,才更甜。

“叮咚,叮咚”妈妈回来了,忙洗好手,共同尝杨梅。

日啖杨梅三千颗,是我们余姚人的口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