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亭作文(校园湖心亭作文)

湖中亭作文(校园湖心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2-29 20:28:37
湖中亭作文(校园湖心亭作文)

湖中亭作文【一】

入园,我们很快坐上了船。蓝天上朵朵白云映照在湖面,远处微微春风吹开湖面上层层波浪,我和爸爸一边惬意的'蹬船,一边欣赏春色美景。很快船驶到了湖心,湖 面上船可真多,有古色古香的乌棚船,有神奇的飞碟船,还有斗志激昂的海盗船,当然最多的还是那悠闲自得的脚踏船。不知不觉小船随风漂向了岸边,岸边的水波 十分宁静,不像湖心那么喧闹,湖边的杨柳已经是“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涛”。弯弯的柳条儿搭在水面上,只要游船经过这里,那细嫩的柳条儿就会伸入 船舱,“舟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湖面上槐树花的倒影婆娑起舞,岸旁槐树花白玉色的花瓣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小船驶过水波涟漪,又给这美 景增添几分姿色;远处中央电视塔矗立着,倒影在水中,湖面不乏几分庄重。高空中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风筝,如海鹰,似海鸥,灵巧的用“翅膀”掠过游船,这时一 只风筝突然俯身冲下来,我刚要伸手抓它的羽翼,可它又敏捷地直冲天空,一会儿便不见了。

我缓缓的走向船头,高唱起自己改编的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电视塔,四周环绕者绿树红花……不时有游人向我张望,投来羡慕的目光。

小船儿继续在湖面上漂荡,我的心却和春风系在一起,走遍春天的每一个角落,去领略大自然的满园春色。

湖中亭作文【二】

鸥鸟,芳草,野花,凉亭,阳光,土拨鼠,组成了生机勃勃的尕海湖。

——题记

【凉亭里】

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一望无际的,星点的紫与无尽挥洒的阳光。

白色的鸥鸟自由自在的飞翔,迎面,清爽的风轻抚我的面颊,带着夏天的独特味道。

坐在松木制的凉亭上,将脸颊紧紧的贴在松木上。嗅着松木独有的芬芳,享受着阳光的青睐,一瞬间,感觉穿越回了史前,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一阵微风拂过,卷起无数花香,弥漫于空中。有一刻,一片淡蓝色的花瓣像是累了一样,轻轻的停留在我的脸上,激起一阵令人迷醉的香味,然后,又飞快的乘着风的航班离去,同千万片花瓣一起做飞翔的梦。

【木桥上】

“嗒、嗒”——鞋尖碰触桥梁的声音。

木桥下,是葱郁的草海——说是草海,不如说是花海:黄色的风信子一样的一朵朵小花簇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花球;一朵朵薰衣草一样的紫花骄傲的昂着美丽的脸庞;一朵朵浅蓝的花朵在褐色(别说不信,本来就是)枝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怎能说不是花海?

【尕海旁】

清凉的湖水泛起微微的涟漪,带着青草独特的芳香,欢唱着,流向远方。阳光,照在水面上,洒下一片片被撕碎的金箔,轻盈,美丽,立于浪尖。

张开双臂,让自己的灵魂与这湖水融为一体。

微微潮湿的泥土散发出曾经在它身上停留过的候鸟的味道,立足其上,看着远处马儿欢快的跑——竟有一种草原的错觉,只不过,草,是蓝色的而已。哦,我又忘了,现在还没有走出草原呢。

偶尔,身旁会钻出一只小小的、圆球样的土拨鼠,睁着一双纯净的眼睛望着我,然后,飞快的钻回洞里。我蹲下,看看它打的洞:宽阔,但又不能让他人进入;黑暗,但又有一丝光亮;幽深,但对我而言很短小。

哦,尕海,尕海,我甘南之旅的第三站。

 

湖中亭作文【三】

提到编苇席,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工序十分复杂。编苇席一定要选择那种粗细均匀、色泽好、质地柔韧的芦苇,一捆捆放在院子里,头天傍晚用木制的苇穿子将整根芦苇一劈为三到五片后放到背阴处,洒上水让它湮透。第二天天刚刚朦胧,将充分浸水的苇篾片铺在硬而平整的地面上,用碌碡来回的推轧,等到篾子轧的拿在手里像鞭子一样能够甩起来时,编苇席的原料才算加工成功。

这些都准备好后,母亲和大姨常常一边唱着编席谣“篾子白,篾子长,渔家姑娘编席忙……”,一边忙活着编苇席。先从席子的中心对角线开始一次横向编织,两边依次递减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待到半个席子编好后再用相同的方法编另一半,最后收角、压边,这样一张苇席才能称得上大功告成。母亲常自豪地告诉我,从前每次和大姨比赛编苇席,她回回拿第一,惹得大姨到现在还时不时抱怨母亲当年不让着自己呢。

回想年少时光,母亲总在激动之余,眼神里流露出些许失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生活的变迁,她已经很少有机会编苇席了。而她儿时的快乐和知足,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早已无法。如今,大部分同龄人都将课余时间用于打网球、发微博、刷朋友圈等,根本无暇体会诸如编苇席等传统手艺的`独特魅力,它们早已成为被“蜘蛛网无情查封的灶台”了。

由“编苇席”“下丝网捕鱼”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焦三爷与游天鸣,经历了从焦家班到游家班的薪火相传,从唢呐匠坐在太师椅面前跪倒一片孝子贤孙的辉煌到被西洋乐器与歌舞表演夹击而无人问津的尴尬。当焦三爷吹响那最后一曲“泣”的“百鸟朝凤”时,我的心也不由得跟着唢呐的笛眼潮涨,潮落。曾经这些传统技艺是从师傅的师傅那里口耳相传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而如今传统技艺的传承仅成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背道而驰。

扪心自问,一棵没有了根的树如何能茁壮成长呢?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曾经说过:“传统是活着的过去”,而这些传统手艺是我们这个民族从远古走来、繁衍生息几千年的根,不能仅仅只靠匠人的一腔热维系着不消亡,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认同与坚守,方能在“严冬”中等待“春天”的复苏,再次感受那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气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