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2-11 07:10:47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一】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二】

奔腾的汨罗江,卷着翻腾的大浪,怒吼着,咆哮着,带着伤心,愤恨以及深深的爱,滚滚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

这汨罗江,就是你当年葬身之地。老奸巨滑的奸臣陷害了你,昏庸无能的楚王赶走了你,腐败的朝廷,沦陷的'国家,最后灭亡了。一切的一切,都让你伤痛不已。亡国的无限悲楚,无奈及对国家人民深深的爱,交织在一起,纠缠着,盘绕着,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悲痛欲绝的你来到了汨罗江,猛烈的狂风,呼啸着,江水波涛汹涌,猛烈的风推起一道道大幕布,翻腾着,撕打在一起,纠缠在一起,也为你感到伤痛无奈。

你迈着沉重的脚步,望和那奔腾的江水,心情也跟着起伏波动,你抬头仰望黑色的天空,悲哀地叹息着,百感交集,于是,你从容地走向那片沸腾中……

心,就在那一瞬间挣脱了,解放了,脱离了吗?

不!在那一刹那,复杂的心还在惦记着祖国和人民的未来!还包含着无数的深深的爱。

你针一样笔直地落如水中,水,翻腾得更厉害;风,咆哮得更可怕……

你就这样走了,永远地走了,带着无奈悲痛及对人民的爱走了,只留下那不的灵魂,久久地在那里徘徊着……

江水,依旧嘶吼着,交织着你那溢出来的爱,带着它,永远地带着它,流向大海……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三】

楚国遭难,楚王不听先生忠言,接连走错路。以至楚国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先生即痛恨又伤心,准备投进汨罗江,以此来结束自己的痛苦,晚辈以为且不可。先生有得有才,又是能言善辩之士,且有外交之才。

学生虽愚,也愿为先生策划一二,愿先生在跳江之前读一读。其一欲使内政开明,必先除靳尚、郑袖等奸臣。要先下手为强,先生早已知他等之间,又有令伊、昭雎等忠臣协助,先生何不除此大患?且先生多次降职后被流放,靳尚等奸臣陷害占主因。而楚王的昏庸只占次要。先生若在权位之时掉奸臣,又令二忠臣在楚王面前说其利害,想那昏庸的楚王也不能把先生怎样。况这样做一来,极有希望让楚国免受亡国之灾,百姓免受流离之难,先生何不为之!我也总结了一句话:“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臣。”其二先生做事不周。先生出使齐国,靠自己能言善辩和外交才能,好不容易恢复了齐楚两国的联盟,为的是什么?而后张仪又来拉拢楚国,楚怀王不吸取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上秦国当的教训,又听靳尚、郑袖小人谗言,又和秦国结好,可怜先生如此努力,却是一场空啊!其实楚王并非信张仪,只是听了谗言罢了,再加上自己懦弱无能的性格很容易上当。

先生聪慧过人肯定晓得秦王得到知楚齐重新联盟,必派张仪来楚国想法阻止,若先生令本部人马在半路把张仪掉,不仅楚国可能免亡国,其他几国也可能免亡国。众所周知秦统一天下,张仪功劳甚大。把张仪掉是不怕秦国来攻的,更何况楚等几国已经联盟,他秦国真若来攻,几国联盟应该能抵挡住的。

若不信张仪话,若先生除掉张仪,顶多则是秦国一国来攻。若信了张仪,事实上是秦国来攻在后,其它几国联盟怀恨来攻在前!丢城池,损兵将,可怜楚国!可怜先生!我为先生出的策略可能是狂妄之言。让先生投江之前读已是空话。事非成败转头空,那骄横的秦国早已灭亡,世道到了今天是先生万万想不到的吧!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四】

时间过得真快,立夏一过,天气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见龙舟,又祭屈原。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五】

“屈原”我崇拜你。你一生竟作了这么多令人赞叹的文章,你的忠心令我敬佩。我想穿到你的时代,看看你为什么会投汩罗江自尽。

终于有一天,我们村里出现一个大黑洞。把我吸了进去,当时我被吓晕了。等醒来的时候,我看见一大堆人在看着我。我问了一个人“这里是哪里?”他说这里是楚国,这位是我们的屈原大夫。说了一会话,人们就散了。我心里想这不是上天给我的机会吗?于是我开始跟踪“屈原”。发现他为人正直,头脑非常聪明。突然有一天,皇上让他编写国家法令。可他还没写完,就有许多人嫉妒他。有一天一名大夫觉得皇上太重用屈原了,于是就去抢屈原编写的法令,屈原不给。他就去楚王那里告状说:“皇上,您不是让屈原编写法令吗?今天我走过屈原门前,听见屈原在屋里说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这么明智的法令了。”楚王听完后,大怒,决定以后不再相信屈原了。从此以后,楚王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漠了。事后屈原听到此事,很伤心。因此写出了《橘颂》,最后因小人陷害依次写出了《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四篇文章。被小人诬陷逐出国以后,还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在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他也无力回天。他披头散发来到汩罗江边,有一个渔翁看见他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这个世上就我一个干净的人。”渔翁说“那你为什么不跟着同流合污呢?”他说“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说完后他就投江自尽。之后,人们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吃掉。每年5月2日都往汩罗江里丢粽子喂鱼,从此有了端午节。

屈原的精神是纯洁的,他有一颗效忠的心。生是一个天才,了是个鬼才,被人悼念。

品味端午纪念屈原作文【六】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令人充满思绪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你——屈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