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作文)

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26 04:00:58
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作文)

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一】

“加油!加油!”咦,哪儿这么热闹呀?原来是四(5)班正在举行激烈的掰手腕比赛!

上午第三节课,方老师说要玩掰手腕,教室里顿时炸开了窝,同学们有的跃跃欲试,有的手舞足蹈,还有的兴奋到尖叫起来,可真是一个热闹的“赛场”啊!

我昂首挺胸,第一个走上前去,心里暗自得意:一袋好几斤重的大米,我都能轻松搬上楼,何况是区区掰手腕呢?可当我看到第二位被选上的对手是威风凛凛、力大如牛的“吴力士”时,我不由打了个寒战,忐忑起来。

比赛开始了。我紧紧地扣住“吴力士”的手,准备给他一个“泰山压顶”,可“吴力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个大发力,便将我反压过去。我不甘示弱,赶紧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反抗,“吴力士”也涨红了脸,好像把全身的力气都转移到右手上一样,奋力按压。眼看着我就要输了,同学们半弓着腿,身体向前倾,卖力喊道:“加油!加油!”这声音响彻整个教学楼,直冲云霄。我士气大增,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我们对峙了一会儿,最终我还是“倒”在了“吴力士”的手下。

第二局,叶同学高举双手要挑战“吴力士”。叶同学身板简直是皮包骨,“吴力士”却身强力壮、肌肉发达。两人身形一比,似乎胜负已成定局。叶同学敢向“吴力士”挑战,真是奇怪!

比赛即将开始。叶同学和“吴力士”的手紧紧相扣,他们四目相对,“吴力士”的眼神带着丝不屑,而叶同学的眼神中透着股坚定。“三,二,一,开始!”只见叶同学瞬间发力,用尽吃奶的劲往左掰,一下子占了上风。“吴力士”被撼动了,他意识到自己轻敌了,也开始拼劲一点点往回扳。而叶同学毫不松懈,他咬紧牙关,皱紧眉头,额头青筋都爆出来了。突然,叶同学的手颤动了一下,就连桌子也抖了几下。同学们屏住呼吸,只能听得见“嗵嗵嗵”的心跳声,时间也好像在这一刻静止了。“砰”的一声,“吴力士”的手被撞击到桌面上。叶同学胜啦!短短的几秒钟,对于同学们来说,就如过了一个世纪。“瘦猴子”竟打败了“大猩猩”!同学们惊讶极了,紧接着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场比赛,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二】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是一个离长江较近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水产品和农作物,所以,我的家乡常被称为“鱼米之乡”。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美食,我最爱吃的是江虾、菱角、锅块。

我们这里的江虾可不像海虾一样大,它只有一到两厘米长,头上长着两根很长的胡子,这些虾子还没炒时是白色的,有些地方还是透明的,像水晶做的一样。但是你把它下锅一炒,它们立刻卷了起来,还慢慢地变成了粉红色,隔着老远就可闻到它的香味,馋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在水产品中,不但有动物,还有植物,那是菱角。菱角外面有一层黑不啦叽的壳,样子就像老牛头上的一对角,角尖上长着刺,如果你拿的时候不小心,还会被刺伤。虽然它外面长得不好看,但只要你把它剖开,里面就会落出白生生的肉来。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蒸的时候,最好用沙木蒸笼,蒸一个多小时后,开盖就是香味。我们那里,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卖菱角的,“卖菱角啦,沙木蒸笼蒸的菱角”的叫卖声,离很远都听得见。有时候家里图方便,会直接去了壳,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绿色的辣椒衬托着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我的家乡还有一种美食,那就是锅块。锅块只有冬天才有得吃。冬天里,在街头巷尾,你总能找到锅块摊。只要有人来,老板就会拿出一小块面团,里包了肉或菜,再摊成饼状,在饼上拍上芝麻,然后把它贴在用油桶改成的火炉的内壁上,火烧得很旺,不一会儿,锅块就膨胀起来,表面变成了金黄色,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香气,烤好了,你还可以在外面刷上辣酱或是甜酱,在大冬天里能吃上锅块,可是一种享受。

对我们家乡的美食,你感兴趣吗?如果你的家乡没有这些食物,那就到我家乡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遍我们家乡的美食。

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三】

老师给我们讲起家乡的美食,我就想起了爽口美味的蒜苔炒肉丝、好吃的鱼丸、有蛋黄的鱼糕……馋得我直流口水。

妈妈说在她小的时候因为冬天特别冷,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蒜苔炒肉丝。蒜苔是外公骑着单车去菜场买了之后,用小棉被包回家的,才不会把它冻坏。我很爱吃蒜苔炒肉丝。具体的做法是:

将肉切丝,用少许淀粉和酱油腌一下,蒜苔切段,在烧热的炒锅里放油,将蒜苔炒至8成熟盛起,再将肉丝炒至8成熟后把蒜苔倒入锅里和肉丝一起炒,加少许盐及鸡精。

就这样,一盘爽口美味的蒜苔炒肉丝就做好了,让我们来一起分享吧!

为家乡出一份力的作文【四】

夹起一个在小碟里沾点醋送入口中,鲜咸适口,香嫩滑爽,再喝一杯茶水,这样油腻也能随之化解掉,真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道人间美食呀。老人们的享受还不只在吃,他们把那里当做了社交场所,谈论新闻趣事,互唠家长里短,增长了知识,促进了友谊。茶喝淡了再添新茶,商家们也大度的不予计较,形成了呼和浩特独有的一种早餐文化。

涮羊肉

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会问,涮羊肉怎么会是内蒙古的美食呢,全国各地哪里不吃涮羊肉?我说的当然不是目前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小肥羊、小尾羊等不沾小料吃的涮羊肉,而是经典的传统火锅式涮羊肉,那才能真正吃出涮的味道来。

我曾经在包头工作过一段时间,东河区有一家老字号的清真饭店叫同和轩,那里的涮羊肉堪称一绝。他们有一种特制的仅供一人用的小铜火锅,火锅虽小,却和传统的大火锅构造完全相同,中间也有冲天的通风口,火苗从顶部喷薄而出,使得锅内的汤无论加再多的料进去总能保持沸腾。羊肉端上来了,肉质细嫩,色泽鲜艳,刀工精美,薄厚均匀,那真是薄如纸,软如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涮就熟,久涮不老。再要上几盘各式蔬菜,蘸着喷香扑鼻的麻酱小料,就着酸甜适口、开胃解腻的糖蒜,真是百吃不厌的人间美味呀。而且,据权威人士公布,吃涮羊肉是最符合荤素互补、酸碱中和、营养搭配的健康饮食要求了。

其实涮羊肉的起源也在蒙古。传说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莱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羊烧火。正当火夫宰羊割肉时,探马突然气喘吁吁地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离此仅有十里路。但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清炖羊肉当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又不能端上来让主帅吃,怎么办呢?这时只见主帅大步向火灶走来,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撤上细盐、葱花和姜末,双手捧给刚来到灶旁的大帅。忽必烈抓起肉片送进口中,接连几碗之后,他挥手掷碗,翻身上马,英勇地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生擒敌将。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这回厨师精选了优质绵羊腿部的嫩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再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厨师忙上前说道:“此莱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一边涮着羊肉片,一边笑着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众位将军以为如何?”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

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涮羊肉才逐渐走向民间。成了我们寻常百姓家的美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