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仿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仿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11 04:12:46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仿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一】

今天我读了《爬山虎的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爬山虎一下一下往上爬的那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儿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头上长个小圆球儿。细丝和小圆球儿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小圆球儿就成了一个吸盘。六七个圆圆的小吸盘巴住了墙,枝状的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茎拉一把,使他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

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要仔细观察东西。我的想法是:要认真审题,不马虎才能考出好成绩。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二】

对叶圣陶老先生,我没有研究,只看过一些介绍性的文字,说他是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至于为什么、怎样的“五家一体”,是不知道的。论起事迹,有时候常常和陶行知搞混;论起作品,想来想去,也就是小学和高中学过的两篇课文,一篇是《爬山虎的脚》,一篇是《多收了三五斗》。学第二篇的时候年龄大了,还有印象,第一篇是完全记不得了。直到上四年级的女儿递过来她的课本,对我说:“爸爸,你对照课本,听我背诵。”还没点头答应,就听见她尖锐的童声响起: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我起初是不在意的,听着听着就触到了神经,想起也曾学过这个课文,就跟着女儿的背诵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心想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学过而没有印象,就不得不埋怨起当时的老师,也就有意识的提醒了一下女儿说:“你看叶圣陶写的多么细致啊,但这不是一篇说明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他是用爬山虎“爬”得顽强来激励自己不停的向上攀登,也就是说,他写爬山虎,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女儿白了一眼我,说:“老师没说啊,背过就行了。”于是催我抓紧签字。

我签了字,这事也就过去了。但不成想后来又有一次听女儿背诵课文,是肖复兴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看了题目后,边忙别的事边听女儿背诵,但越听越不对。因为按我的考虑,这也应该是一篇描写性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但听了半天,也没听见对爬山虎的种种描述。就拿过课本来看,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写的是少年肖复兴被叶圣陶老先生邀请见面的事。

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感到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的确是篇独特的文章。因为我也是直到看到如下这段话才明白这篇文章题目的寓意。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的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绿得沉郁的那片爬山虎,完全可以表示这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忆,也成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象征,少年肖复兴的心中,叶圣陶老人就是楷模和标杆,面对老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我将这种独特性告诉女儿,又和女儿重温了一遍《爬山虎的脚》,对她讲,这两篇都和叶圣陶,和爬山虎有关,但写法完全不一样,可以结合着学,对比着学。在给女儿解说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对老师素质,或者是责任心的不满,觉得他们根本不教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让背啊背。当时想写一封信给老师,女儿闲多事,给阻止了。

在我快将想写这点感受的念头淡忘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因为我看到了学长王国华所写的《书中风骨》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写的,在文章的最后,他说较之那些名人秀自己的伪日记,他更爱流水账式的日记。流水账虽然无味,却憨朴可爱。举例的时候,他摘抄了几段叶圣陶一九六一年随“首都文化参观访问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活动日记。如下:

“七月三十日东道主设宴款待我人,菜甚丰,有松花江之鲤,大而嫩。又有腌甜瓜,香甜酸脆,人人赞不绝口。酒为本省之葡萄酒与啤酒,亦皆醇厚。

八月一日当地设宴款待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此地亦有之,有烤羊腿,诒是主菜,宾主互劝酒,余饮稍多,X书记最多。

八月二日吃羊肉,今日共宰三羊,晚餐尝大鲫鱼,鱼长尺许,大而甚嫩。

八月七日今日又丰盛之甚。得尝(虫甘)鼻。

八月十日今日晚餐多清淡之味,唯茅台解乏。

八月十七日午餐又殊别致,菜凡十六盘,全是鱼。

八月二十五日午餐时设酒,因食时甚长。……六点晚餐,又是丰盛之宴饮,诸位相陪。劝饮太勤,余自控制,不至多饮。

八月二十九日又受丰盛之款待,饮酒颇久。……未及六点,又邀我人进晚餐,菜肴仍甚丰。余实在吃不下,仅进少许,酒则绝未饮。

八月三十一日又是大吃大喝,食后分两批为娱乐,跳舞,看电影。

九月六日党政设宴款待我人。为全羊席,以初尝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无甚好吃。又有发菜,亦称珍品。

九月十三日吃烤全羊,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

王国华兄(笔名易水寒)接着评论道: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正在遭受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叶老地下有知,不知是否后悔自己的记录。

我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突然就激活了对女儿课本上关于叶圣陶爬山虎的种种记忆,而有所领悟,觉得叶圣陶老人还真是和爬山虎关系密切,他自己以“爬”来自励,肖复兴把他当成“山”来景仰,而他却也有大饥荒年代,饿“虎”扑食般享用的作为,真是“爬—山—虎”啊!三个字三种特性,本是一体。只是我们有较为严密的宣传口径,前两者,都是可以广而告之,甚至让无知小儿记硬背刻在脑海,唯有最后这“虎”,需要掩埋忘记,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一只虎,这虎代表着人的恐惧和恶念。中年派通过对这虎的回忆,承认了虎的曾经存在,又通过行动告诉别人自己已经与这虎告别,既撇去了过去罪恶的负担,自己得以轻装前行,又得到了别人的谅解、理解和帮助,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家庭。李安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待“虎”的正确态度。

我真不了解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修为,但想来能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五位一体”,必是较之李安更有辨识力的。于是,我相信叶老不会后悔自己的记录,也许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记述,告诉人们,在那时那刻,真的有这么一只“虎”,面对这样的“虎”,他衡量之后,感觉也只能这样做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苦衷,我倒是能够体味的到。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三】

我爱家乡的酸枣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酸枣. 春天,细雨如丝,一棵棵酸枣树在雨中欢唱着,你看,那一片片鹅黄的小叶变绿了,像晶莹剔透的翡翠,多可爱呀!枝上的小刺儿也变硬了,扎手了.

二十多天以后,酸枣树开出了黄绿色的小花,一串一串的,挤满了一个个小枝丫,如果拉在鼻端,猛吸一下,一股清香直入肺腑,让你浑身都舒服,难怪惹得蜜蜂整天围着它转呢!从此,我盼啊盼啊,盼着快快见到酸枣,终于,小酸枣长出来了,就像一个个小豆豆,到了夏末,小豆豆长到蓖麻籽大小了,绿莹莹的,白生生的,可好看了. 金秋来临,酸枣成熟了,我和小伙伴们抢着到山上,野地里摘那一个个可爱的"红玛瑙",我们尽情地吃着,笑着,闹着,常常被刺儿扎得"遍体鳞伤".但总是要等到酸枣装满身上所有的兜兜,我们才会恋恋不舍地离开,妈妈经常笑着骂我:"真是个馋妮",可这哪能怪我呢,酸枣好吃嘛! 不过,你可别以为酸枣只能让我们这些小孩子享口福,它的用处可大呢!它不光能酿酒,还可入药,颇具养安神的功效呢! 家乡的酸枣儿,它生长在荒山野岭之中,没有人给它浇水,也没有人给它施肥,更没有人给它修枝剪叶,遮风挡雨,但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它总是顽强地生长着,它朴实无华,坚韧不拔的品质常常引起我对人生的思考……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四】

这篇文章是从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这本书里看到的,他主要细致的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茎,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长大,就变成嫩绿色。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头上长个小圆球。细丝和小圆球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小圆球就成了一个小吸盘。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是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每次我看到我家那边的爬山虎时,总以为爬山虎是想快点爬到屋顶来吸着阳光呢!叶圣陶爷爷用平淡,准确的语言,记叙了“我”对爬山虎生长环境,叶子变化以及爬山虎的脚的细致观察,告诉我们只要带着一颗诗心去观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平凡的事物含有无穷的魅力和奥妙。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五】

《爬山虎的脚》一课。爬山虎那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的品格深深“爬山虎从不孤傲,要长就是满墙……”这使我觉得爬山虎是那么合群。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何尝不是呢?记得有一次,我们进行语文单元测试,我考了全班第一,于是得意极了。订正试卷时,我的同桌来问我题目,我满不在意地拒绝了他。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觉得自己蛮自私的。以后,我一定努力帮助身边的同学,只有大家一起进步,才能感受到快乐。

“爬山虎也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长……”原来爬山虎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爬山虎不论平地和高坡,只要有扎根的地方,它就一脚一脚,扎扎实实地往上爬。那墙上、窗沿上,到处可见爬山虎的身影。和它相比,我可就差远了。有一次,学校选拔运动员,我光荣地入选了。可是,接下来的几天训练,却把我累得“去活来”,又是发烧又是腰酸背疼,最后不得不退出训练。我想这与我平时不锻炼有着必然的联系。

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作文【六】

红豆杉的感恩 红豆杉自己也记不清了,多少年以前,他们家族有了一个传说。他只知道这个传说一定是真的。 ( 整理 传说,世界上本来没有红豆杉,是一只名叫“爱”的红色小鸟创造出来的。那时“爱”正沉浸在失去女儿的悲痛之中,她怀着悲伤种下了一粒种子,因为有了爱的眼泪的魔力,那粒种子长出了不一样的枝叶。这令“爱”也很兴奋。要知道她创造了一种植物!“爱”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棵树上,使她渐渐忘记了悲伤。而种子开始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本应该躺在舒适暖和的土里,却因为有魔力的爱的眼泪,自己躺在了冰冷的土里。种子因为受不了寒冷,甚至想要自行了断,可“爱”却在这时改变了他。一天早上,“爱”轻轻抚摸着种子头上的泥土,温柔的说:“谢谢你种子,你让我忘掉了一切烦恼的事。真的,谢谢!”种子的心怦然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他却嘴硬地说:“为了不让她伤心我就活下来吧。” 接着,这棵树越长越大,“爱”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树,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爱”给这棵树取名叫“红豆杉”。没过多久“爱”就了。临前“爱”对伙伴们说:“拜托你们替我把这棵树的种子带到各地去。谢谢!”“爱”的伙伴们照做了。红豆杉依然忘不了“爱”,他认为自己要报恩!所以,当“爱”的伙伴们把种子带到各地去的时候,他总要说一句:“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别忘了是谁创造我们的!”红豆杉的儿女们也把这句话和这个故事讲给儿女们听,最后,它成为一个传说保留了下来。 ( 整理 红豆杉等着,哪天能见到自己的恩人,所以,你现在在红豆杉下静静地听,你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