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2-21 16:40:09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一】

屈原夫子您好:

有人说,您是一个伟大的、纯洁的、高尚的人,一个超级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诗人。可是,回望那不堪回首的“春秋江湖”,您又何尝不是一个卑微的、狭隘的、自闭的灵魂?何尝不是一个自取其辱、庸人自扰、思想陈腐的典型代表人物呢?

众所周知,您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位倾朝野。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公子子兰等人的排挤,您被疏远。前305年,因为您反对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被逐出郢都,流落汉北。楚顷襄王即位后,您仍不吸取教训,去奉劝君主“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雪耻。”前278年,秦国攻破楚都郢都,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您老人家终于怀抱大石投身汨罗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您的貌似很伟大、很纯洁、很崇高,实则是干了一桩“亲者通、仇者快”的大蠢事,称您为“天下第一大傻帽”恐怕也不过分。而且,在鄙人看来,您还颇有“不当官、毋宁“之嫌。

首先,您当知道“无欲则刚”的道理。无须辩解,您是一个“官欲十足”的人,就因为老皇帝曾经很重用您,让您从事过人大、司法和外交等重要事务,您就把自己当成了“人才”,动不动就给圣上“建言献策”,尤其在“小皇帝”面前“指手画脚”,明知道“圣上”不喜欢,您仍不管不顾、倚老卖老,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官场上最忌的就是恋栈,您也不看看自己是“哪根儿葱”?

其次,“适时务者为俊杰”。您明知“圣上昏庸”、“小人当道”、“民怨沸腾”,如果没有因患甲型H1N1猪流感而烧伤大脑的话,“清醒”之人是决不会“昏昏、昭昭”的,为没有希望的君主和朝廷服务,不仅自己也是没有希望的,同时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行为。自诩聪明的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非要在一棵树上吊?

再次,您必须明白“天下大一统”的道理。由于七国割据,君主之间争权夺利,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无非是“幸福皇一个、苦了天下人”。毫无疑问,“天下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秦国又是当时最发达、最强大、最雄厚的“帝国”,秦国人民的“幸福指数”要远高于楚国。明知道楚国与秦国是胳膊与大腿的关系,您又何必要“螳臂当车”?

不是我数落您,您还是一个不合格的男人。假若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光棍汉也就罢了,可您还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婵娟美人啊。您这么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婵娟怎么办?您就不怕“千里共婵娟”变成“千人共婵娟”?“痴情女子负心汉”,说得莫非就是您老?“好男人不会让他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伤”,可是您,连心爱女人都不要的男人,算什么好男人?

“听人劝,吃饱饭”。别不多说,若您老地下有知,请原谅晚辈的直言不讳。

后生:司爱武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二】

时间过得真快,立夏一过,天气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见龙舟,又祭屈原。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三】

奔腾的汨罗江,卷着翻腾的大浪,怒吼着,咆哮着,带着伤心,愤恨以及深深的爱,滚滚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

这汨罗江,就是你当年葬身之地。老奸巨滑的奸臣陷害了你,昏庸无能的楚王赶走了你,腐败的朝廷,沦陷的'国家,最后灭亡了。一切的一切,都让你伤痛不已。亡国的无限悲楚,无奈及对国家人民深深的爱,交织在一起,纠缠着,盘绕着,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悲痛欲绝的你来到了汨罗江,猛烈的狂风,呼啸着,江水波涛汹涌,猛烈的风推起一道道大幕布,翻腾着,撕打在一起,纠缠在一起,也为你感到伤痛无奈。

你迈着沉重的脚步,望和那奔腾的江水,心情也跟着起伏波动,你抬头仰望黑色的天空,悲哀地叹息着,百感交集,于是,你从容地走向那片沸腾中……

心,就在那一瞬间挣脱了,解放了,脱离了吗?

不!在那一刹那,复杂的心还在惦记着祖国和人民的未来!还包含着无数的深深的爱。

你针一样笔直地落如水中,水,翻腾得更厉害;风,咆哮得更可怕……

你就这样走了,永远地走了,带着无奈悲痛及对人民的爱走了,只留下那不的灵魂,久久地在那里徘徊着……

江水,依旧嘶吼着,交织着你那溢出来的爱,带着它,永远地带着它,流向大海……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四】

敬爱的屈原爷爷:

您好!我是您从没见过的,来自未来的一名小学生,在暨阳小学读书。

你知道吗?现在我们有端午节,是在五月初五,我们在一天会举行很多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煮鸡蛋等,都是来纪念的屈原爷爷您的。

我听说在两千多年前,您因为对社会不满,而且当时奸臣当道,你迫不得已抱起石头,跳进汩罗江。人们很敬佩您,所以划着龙舟想把你打捞起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您了。后来,就把这个演变成了赛龙舟来纪念您。

而吃粽子的来历是因为人们希望您的尸体不被鱼儿们吃掉,就把粽子一个个的扔到江里,希望他们不要碰你的尸体。

今天,我亲手包粽子,刚开始我兴致勃勃,可是当老师拿来糯米、红枣、箬叶和细绳,我突然就手足无措了,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老师教我们,要里面空心,成圆锥形。老师告诉我们,粽子美不美观的决定性是那几个角,要匀称有型!当在捆粽子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红枣好没放呢,要不然把线缠好了,就前功尽弃了。

我又实验了一次,这次,我有经验了。我认认真真的做,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最后,一个小巧翠绿的粽子就诞生了。

听到这里,您是不是很欣慰啊!我还要告诉您一件事,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很强大了,那些个“小人”已经很少很少,而且以后我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定会持续下去的。

祝愿您在另一个世界里,也像小鱼一样过的无忧无虑。

 写信人:

时间: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五】

您好!小女实乃后人,无缘与您相见,但从后人的记载中对您略知一二,对您十分敬仰。您在吸收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体这一文学新形式,以优美在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您不朽的诗作渗透了作者高尚情操,说明了作者伟大人格。您的作品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遗产。

然而,您曾想到,汩罗江畔曾经停留过两个人,先是容颜憔悴的您,后是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司马迁怀念您,您不知道。司马迁传写您,您也不知道;司马迁让“屈原”两个字屹立了数千年,您当然更无从知晓。我替司马迁羡慕您,我想当年司马迁对您所流露出的也并不单单是纯粹的惋惜,或许还有些别的情感。

您为楚怀王左徒时,可谓龙得云雨,斗志豪情溢满胸怀,这些司马迁知道;后来您被放逐,怀才不遇,忧容抑郁,宛若鱼失江海,茫茫然度日如年,这些司马迁也知道。非但知道,他那颗多情的心怕是早已随您同坠伤心谷了。他包容了您的'苦和痛——他了解您。

但是您不了解他!对司马迁,汉武帝仅仅“以倡优蓄之”,这些屈原不知道,后来司马迁逢李陵之祸,爱株连,糟腐刑,落得身废名裂,生不如,这些您又何尝知晓?司马迁流着泪感怀您的时候,您不知道,司马迁咬碎了尊严咀嚼着苦涩的讥讽与挖苦时,您不知道,司马迁颤巍巍地握着笔传写您的时候,您还是不知道。

您写了《离》,把满腔的愤懑扔进了汩罗江;司马迁为您落了泪,为您立传,司马迁不愿一个英雄怀着怨愤继续落魄。

司马迁没有写《离》,他只写了《史记》。为别人,他苟且偷生毕其心智,于他自己,除了深夜中几声无泪的啜泣,我想别无其他。他擎起了英雄,却忘却了自己。

男儿泪,千古讳!然而对于司马迁,那却是一滴沉重得足以击碎沧桑的泪,那是一滴融尽了爱恨心的泪,同时又满含羞对自己人生的谴责和愧悔。他还是他,但您终究不了解。

 写信人:

时间: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作文【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揉碎的清香拂过我滚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 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 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 旗蔽日的战场,在枪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最后的喷溅,当国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 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