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游华山的优秀作文)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游华山的优秀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06 12:11:28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游华山的优秀作文)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一】

终于要回家了,我期待着明年春天来看“宝华玉兰”!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二】

国庆节,我们全家到古城西安去旅游,还登上了举世闻名的华山。华山离西安两百多米。那天,我们一大早就乘旅游车出发,大约两小时以后,忽然听到有人喊:“哎,华山!”我抬头一看,梦中的华山就矗立在不远处,高大雄伟,巍峨屹立。

我们坐着缆车由北面登山,仅花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半山腰,然后由北而上,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到了海拔1614.7米的北峰。这时我有点洋洋自得,早听说华山是多么的险要,我这不是轻而易举地登上来了吗?爸爸提醒我说:“别得意,好戏还在后头呢!”我们慢慢地向南前进,道路越来越窄,而且高低不平,此时,我逐渐体会到“自古华山一条路”训言的意味。爸爸鼓励我说:“不要怕,小心一点,我来帮助你。”我们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人越来越拥挤,美丽的景象也不断地映入眼前:路边的松树,高大而挺拔,白石头组成的图形有的像狮子,有的似猿猴,还有一块特别像老人。我想,他也许正在欢迎我们呢。

到了苍龙岭,令我大吃一惊,这不就是电影“智取华山”中那个又高又窄的山峰吗?你看它,形若游龙,长达百丈,岭下是不见底的深渊。路宽不过三尺,两旁是根根相连的铁链,游人们都是手拉着铁链缓缓而行,这时有一位游客看到我这样地努力攀登,朝我竖起了大拇指,笑着说:“孩子,有志气,真是不简单啊!”这使我的信心大增,用足了我全身的力气登上了苍龙岭。爸爸告诉我,苍龙岭是华山的最险要的地带。

我们继续往前走。不远处,我看见有几位十来岁的男孩儿背着竹篓,在地上捡拾人们丢下的垃圾。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心里不由得发出了感叹:华山美,华山的人更美!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三】

朋友,你去过安徽九华山吗?九华山是一个融合佛教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避暑胜地。这里有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凤凰古松”;有天河挂绿水的“九子泉声”;有风景如画的“五溪山色”;还有闻名中外的“肉身宝殿”……这一道道风景线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深深陶醉其中!

凡是看过“凤凰古松”的游客,无不由衷地赞叹:多美丽的松树啊!它的树干略微扁平,高三米处枝干分成三股,中间枝干曲形向上,像凤凰翘首,另一枝干微微弯曲向下伸,似凤凰尾巴的下摆;第三个枝干斜伸微翘,分成两枝,左右对称,如彩凤展翅。

听说这棵松树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南北朝时期的神僧杯渡种植的。每当旭日东升、晨雾初开,或者夕阳西坠、晚霞流金时分,凤凰松越发青翠欲滴、色彩鲜明,难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将它誉为“天下第一松”。

如果说“凤凰古松”是以她的美丽著称,那么“九子泉声”便是以她神奇的魅力牵动着游人的心。泉水像蛟龙一样从巨岩谷口,飞泻而下,注入龙潭,声音就像撞钟击鼓,山鸣谷应。此景印证了李白佳句“天河挂绿水”的意境。

到九华山,你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大饱口福。“九华三耳”、“天台双冬”、“冰山雪球”等,真是说也说不完。最后来一碗鲜美的“椿牙焖蛋”,真是令人食欲大增,意犹未尽。

九华山,峰多,石怪,洞幽,水奇,松美,真是不临其境,难言奇妙。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四】

去年国庆长假,我和父母回到老家磐安看望爷爷奶奶,因此有机会顺道去水下孔风景区游玩。

初次听到“水下孔”,我有些疑惑:它是在水下的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孔吗,还是像水帘洞那样在瀑布后面有一个洞?带着这样的`疑惑和兴奋与好奇的心情,我来到了“水下孔”。

随着车子越来越接近景区,我渐渐看到了它的全貌,它的前面是与道路相平的一个不起眼的湖,三面连着土地,后面却是一个深达数百米、景色秀丽的峡谷。我一下子被这神奇的景象折服了。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进入景区,首先要走一条条曲折蜿蜒的栈道。这里的栈道很奇特。一段是用木头铺的,一段是用石头铺的。一段笔直笔直,一段却弯弯曲曲。一段平平坦坦,一段却陡峭险峻,一级台阶就有几十公分高。走着走着,人转得头晕目眩。不过,栈道也给风景区平添了另一种韵味。

抓着栈道的扶手,我慢慢往下走,一幕幕美景映入眼帘:“寿星岩”像一位笑呵呵的老寿星:“母子岩”犹如一位母亲怀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观音岩”好像观音娘娘从天而降,落在山顶;“象鼻岩”则活像一头大象,伸着长长的鼻子……

环顾四周的山峦,满眼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有的腰杆挺得笔直,从树丛中冒出头来,直插云霄,好像鹤立鸡群;有的从岩石中钻出来,争得明媚的阳光;有的挡在路中央,让人不得不从它身旁绕过……这些树真是千姿百态,无拘无束,真有一番原始森林的味道。

在“水下孔”,最值得一提的还数“罗汉飞瀑”,这条瀑布高约五十米,巨大的水流顺着峭壁飞流而下,拍打在大大小小、形如罗汉的岩石上,那声音如巨龙在咆哮,又如雷公在怒吼,真是气势磅礴,撼人心魄。溅起来的点点水花扑在脸上,令人神清气爽。

游览了“水下孔”,我发现原来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我去过故宫、颐和园,但那些人造的建筑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小之又小。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五】

暑假了,爸爸驾车带我去了华山玩,听说华山最高有2154。90米, 我和爸爸马上去了北峰, 北峰有一块中华石,这块石头是在白垩纪时代形成的。我们又去了西峰,到了孝子峰,我们看见了三圣母被关的莲花洞,还看见了沉香用的斧头和宝莲灯,我很高兴。 我们接着去了南峰,南峰是最高峰,我们爬啊爬……

到了苍龙岭,苍龙岭很陡峭,一眼望下去很吓人,我用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南峰,登上了南峰的峰顶我有着"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为了留个纪念我在南峰拍了一张照片。华山的奇灵险秀,简直是鬼斧神功。遗撼的是时间来不及了,我没有去过中峰和东峰,虽然有一丝丝的遗撼,但是今天还是很快乐。

关于一篇游玩华山的作文【六】

车在通向华山的路上疾驶着,我的心早已飞到了盼望依旧的华山。古人云:“未登华山枉入秦”。攀登华山,一睹险境是我在西安开会几天来的愿望。华山的险峻,古老的传说和华山论剑、智取华山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在会议结束后,我和几位朋友便踏上了通往华山的行程。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2200米,五岳之中,以险著称,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十几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

来到华山脚下便看到一个高大的山门,我们稍做准备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爬山的征程。上山的小路是用石板铺成的,弯弯曲曲,依山傍水而筑。走了不长时间便觉的有些气喘,身上渐渐冒出汗来。这虽然是条平坦的小道,但是个慢坡,缓缓向上延伸,所以会感到吃力,不过这还是华山最容易走的一条小道。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上山的风景,不知不觉已走过了“鱼石”、“五里关”,“石门”,来到了“回心石”了。导游说:过了“回心石”前面是“千尺幢”及 “百尺峡”。如果后悔的话可以在这里“回心”,返回还来的及,否则过了“回心石”再想返回去那就不容易了。我们几个相互看了看说:好汉不回头,即来之,则安之!我们在“回心石”合影留念,稍做休整,继续向前冲一刺了。

山上的风越来越大,初秋的山上已有了阵阵寒意,可是我们的脸上却仍然沁满了汗珠。山谷的红叶衬托着秀丽的山色,让人留恋忘返,虬劲苍雄的悬崖逗一弄着我的惊奇,我贪婪地呼吸着大自然清爽的气息,陶醉在大山的怀抱中,用像机留下这美好的记忆。“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我已经融化到这山水草木中了,感受着与山的心灵对话,净化着自己的灵魂。在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太渺小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面前,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

我正在欣赏沿途的风景,几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从我身边冲过,远远地把我们甩在了后面。好奇、勇敢、活力、上进永远是他们的财富,我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好不示弱的紧紧追了上去。

“自古华山一条路”一点都不错,来到“千尺幢”只见峭壁上只有一个大裂缝,导游说需攀登三百七十余级才能到达顶端。从“千尺幢”向上看去,登山的人群自觉的排成一溜,紧一握着两旁的铁锁练,艰难的、几乎垂直的、向上攀爬着。这儿的石阶很窄,只能勉强横着放下一只脚,上边那个人的脚几乎是踩在下边那个人的头上,人和人之间也无法相互照应,只能在行动上和精神上相互关照和激励了,道路的险峻由此可见。我们几人不敢有丝毫懈怠,集中精力攀登,爬了约半个多小时,总算爬到了顶端,那裂缝也不知何时已合一拢,整个人就像从井口爬出一般,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过了“千尺幢”就是“百尺峡”,峡口的石碑一行小字触目惊心——“虽云百尺峡,一步一千仞”。这里的地势更是陡绝,左右两壁相逼,游人无不攀铁索登石阶而上,鼻尖几乎贴着石壁。看到我们惊叹的样子,导游笑着说:这不过是小试牛刀,更险峻的还在后面,不过现在可没法后悔了,因为“回心石”已经过去了。是呀,人生的路,不就像这登山的石阶吗,永远没有回头路可走,在困难面前,只有勇敢地向前,才是成功之路。

“苍龙岭”的地势更为险要,一米宽的石阶而上,像龙背一样蜿蜒伸一入云端。我双手紧一握道路两旁冰冷的铁链,在心里不断的鼓励着自己,一步一个台阶,小心翼翼的向上挪动着。石阶的两面是万丈深壑,陡峭如削的悬崖,看不见底在那里。不一会,就汗流满面了,衣衫被汗水沁的像刚刚洗过一样,冷风吹来,冰凉的紧紧一贴在身上。

爬上了“苍龙岭”,继续向前就到达了“金锁关”。“金锁关”是通向东峰、南峰、西峰的咽喉,又叫“通天门”,这里的气温较低,因此有“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的说法。两旁的铁链上,锁满了成千上万、大小不等、各式各样的锁子,寄托了游子美好祝愿。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所以,才更加灿烂,才更加感觉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从金锁关我们直奔“鹞子翻身”处了,据说这是华山最为惊险的地方。因为有了心理准备,所以看着直立的石壁和石壁上一个个石窝,到也没觉的有什么险要的。几个伙伴鼓鼓劲,咬着牙,紧紧的抓着铁链,硬着头皮次第下去了。经过艰难的壁虎般的攀岩和反身后,看到了一条小路,再向前走就是“博台”了,也就是传说中宋太祖赵世胤和陈抟老祖斗棋的地方,在这里当年宋太祖输掉了华山,使华山有了“自古不纳粮”之说。我站在这“下棋亭”下,看着巍峨峻秀的山峦,旖旎的风光,想象着古老神奇的传说,仿佛听到宋代名士陈抟的表白:“一片野心,全被白云留住;九重龙诏,休教丹凤衔来。”。我也禁不住要有自一由放纵而飘飘欲仙的感觉了。

“鹞子翻身”再往前已没有道,只能返回了。虽然来回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我们头上和身上已经又一次被汗水浇灌,回头看看“鹞子翻身”石壁下面的万丈悬崖和山谷,不觉心里倒吸一口凉气,一阵阵的后怕。

古老的“劈山救母”的传说在西峰,我内心充满遐思和憧憬,顾不得疲惫,精神十足地直奔西峰而去。也许故事太动人和优美了,她触一动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善良纯朴人们的灵魂,牵引着每一位游子遥遥的思绪,我和游客们都自然的向这里涌去。我专注地看着这里的磨崖石刻,眼前仿佛看到坚强勇敢的'沉香不畏艰险,克服难关,搭救母亲的壮举。游人们纷纷在相传为沉香劈山救母用过的一把靠山而立的大铁斧前留影,我也加入到了络绎不绝的游人中,做出手握“铁斧状”取影留念。一旁有个小铺有各种纪念品,我买了一串彩色的嵌字的石头和斧头带在身边,愿它给我带来吉祥,愿我的家人幸福,愿斧头能够帮我克服人生路上的困境。

从西峰下来,我们又来到北峰,既“云台峰”,三面是悬崖绝壁,唯有峰南可通诸峰。经北峰要先过“擦耳崖”,再到“老君犁沟”。传说太上老君见修道艰难,以其牛挽犁,辟开此沟,仔细看看陡崖上的石壑,真如犁劈状,这也是华山庙宇皆从道教的缘由。电一影“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勇敢无畏的解放军八勇士再一次验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他们就是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自负的到临头的土匪,以为凭借着天堑的掩护,可以万无一失。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人民的子弟兵有着千千万万个老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勇士们从北峰南面的黄甫峪直登北峰,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定论,一举歼灭守敌。如今这里的道路已经拓修加宽,使游人更加方便浏览。

游完了北峰,我们一行在导游的带领下,坐索道下山了,一天的紧张的上山路程,仅用了十几分钟就来到了山下。古老的传说,险峻的山峰被远远地留在了身后。

第二天在回山东的飞机上,我回头翘望,试图从高空中寻找华山的影子,时空的长河像飞驰的飞机一样把远远的抛在了后面,绵延的山峦看不出一点华山的痕迹,在皑皑白云下,不知道哪座山是华山,美丽的华山融进了他脚下古老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了,我的心再一次徜徉在美丽的回忆中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