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浚县大伾山作文(河南鹤壁浚县大伾山作文)

关于游浚县大伾山作文(河南鹤壁浚县大伾山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28 19:11:51
关于游浚县大伾山作文(河南鹤壁浚县大伾山作文)

关于游浚县大伾山作文【一】

五岳泰山人人皆知,今年十一假期,我有幸攀登了五岳之首的泰山。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言壮语。来到泰山才知道泰山真的与众不同。

我们下午来到泰安,老远就看见了高峰耸立在眼前。因为天气原因,天空总是雾蒙蒙的,像给泰山披上了薄薄的纱一样,使那原本巍峨陡峻,气势磅礴的泰山,显得如此娇嫩,奇妙。我不禁发出感叹:“这就是大自然的美!”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向泰山进发。这次来泰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观赏日出。所以,我们同大多数来泰山登山的人一样,选择夜晚登山。出发时已是晚上11点,街上几乎没有人,但还是能看见一些来登山的游客,背着大包小包向泰山走去。

晚上登泰山,只能用手电照明。一路上只有不多的摊位那儿才有灯光。所以两侧的一些石碑没有看见,只看见脚下石级。由于山势险峻,我们光是从红们到中天门就爬了3个小时。刚开始登山时我们体力充沛,登地快,但后来体力越来越差,感觉腿很沉,抬不起来。登几级台阶就要歇一会儿。脚下的路也从刚开始的平缓转险峻了。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气温越来越低,我们不得不添加衣物。就这样走走歇歇,终于,我们登到了中天门。中天门在泰山的半山腰,站在中天门抬头仰望,便可以看见高处好像是从天而降的一串灯光。

今晚的天空特别的干净,深蓝色的天空点缀着明亮的星星、皎洁的月亮还有鱼鳞状的丝丝白云。半个月亮在白云间穿梭,时而出现在白云前面给游人照明,时而又躲在白云后面偷看,好象在玩捉迷藏。我还发现月亮不仅可以发光,也可以向太阳一样给云朵镶上金边。随着我们攀登的越来越高,我感觉一身手就可以摘下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了。妈妈还给我讲了怎样辨认北斗七星、牛郎星、织女星……妈妈还回忆了她上中学时在家门口看星星的事情,当时妈妈拿着书坐在院子里,对照着书来找星星,辨认星座。可如今在北京却很少能看见星星,有的星座妈妈也忘记了。

从中天门继续向上,行程只不过1000米,但这段路却是最艰苦的。从五松亭开始,就是登泰山的最艰险之处——十八盘。这里几乎垂直上下,站在下面一级台阶上,稍稍把身体向前倾,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摸到上面的.台阶了,这真是令人害怕。当地还有一句俗语:“到了十八盘,游人心里寒。”十八盘的每一级台阶都很高,所以腿要抬得高才能迈上去。其实,手脚并用往上爬是个很好的办法,这样可以减轻负担,既安全,又轻松。但是游人太多了,后面的人紧跟着前面的人,当时的情况根本不允许“爬行”。

登上南天门已是凌晨5点钟了,我几个小时没有合过眼了。在休息的时候,我都会困的直磕头呢!这时天渐渐亮了。回首俯视,泰安市的全景近在眼前,点点灯光像是满天繁星。这时的我们一个个都腰酸背痛,就连我这个体力最充足的人,也没有力气再向上到玉皇顶了。虽然路途如此之近,但还是决定留在这里看日出。

月亮渐渐消失,天边也慢慢的红起来。我看见一颗明亮的星星孤独的挂在天上,这就是启明星。不一会,太阳的光芒映红了天空,启明星也不见了。红光给云朵镶上了金边。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太阳公公示意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

从下山的缆车上看十八盘好象是挂在泰山山体表面的一幅几乎垂直的天梯。我不敢相信,我竟然登了上来。这才是泰山真正的模样呀!

关于游浚县大伾山作文【二】

西面,是神话大世界,灰蓝色的围墙很多地方已经斑驳脱落,东边,高地上是一棵棵核桃木,雨水长期对路面的冲刷,怪石突兀,路面不是很平整,核桃木的根系也被冲刷出许多,暴露到高地之外。踏着坑坑洼洼的路面,人逐渐升高,路边是丛生的灌木和荒草,经历过夏日的肆虐生长,野草的叶子已有半数变黄,生命开始转向衰竭,经不起萧瑟的秋风,一律向一边仆倒。灌木的叶子上,因为久不见降雨,也蒙生了一层尘土。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细微的机器响声隐约传来,天空,偶有飞鸟掠过,时而发出清脆的鸣叫。核桃木上,已经没有了多少残存的叶子,稀稀疏疏,依旧不时的有落叶飘下,脚踩在枯叶上,哗哗作响。向前走了一段,由于两旁的野草都把自己生命力延伸向了小径,道路愈发狭窄了,从草丛中趟行,慢慢来到了大道,方砖墁地,经过秋风的'吹拂,路面格外洁净,转眼间就来到了天齐庙下。

拾阶而上,条石台阶历经无数人的践踏,光滑而黝黑。抬眼,两颗古柏出现眼前,西首一棵伟岸挺立,东边一棵袅婷婆娑,向西倾斜着,依偎在一起,柏下有一石,上镌,情人柏。穿过树下,中间的一条路略显光滑,笔直的通向山上,两排古柏分立两旁,夹道欢迎各方游客,在众芳摇落的季节,柏树浓郁的绿色在秋风中特显精神。一棵棵古柏,均遒劲无比,山风的摇曳使得它们姿态各不类似,扎根在岩石间不知已有多少年,眼下的秋风对它固有的姿态已经无能为力了。两边花圃相隔的是一级级台阶,应该是为了方便游客下山吧。

低首,小心翼翼踏上中间的那条路,慢慢,到达路的顶端,霍然开朗,一片空地出现在面前,东西各有两个石椅,供游人歇息,庙前四棵古柏,边上两棵已变得枯干,出奇的是正门前的两棵,左边的那棵树纹左旋着向上攀升,右边的那棵右旋着向上扭转,一样的苍劲却是不同的方向,树干笔直,直插天空,由于年代的久远,现存的两颗古柏已缺少了曾经的旺盛,周遭出现了许多枯枝,然而对比着树半腰的茂叶却更显精神,纷纷指向苍穹。

天齐庙始建于宋代,庙门正在修缮,未经油漆的大门和柱子散发着淡淡的黄光,松木的纹理,清晰可见。房顶,已铺好的绿瓦反射出熠熠辉光,飞角重檐,屋脊上,被叫做狴犴或者螭吻的怪兽张口向天空,作吼叫状。

走至庙门,门庭两边分立着降魔的金刚,横眉怒目、面目狰狞,震慑着人间的妖邪。院子里,左右两廊是地狱轮回的传说画像,大凡人间的罪行都在这里得到报应、惩罚。

慈悲胜念千声佛,造恶徒烧万柱香。

出天齐庙,西行,一段更陡峭的石阶,在砌的平整的石台上,巍然耸立着一个牌坊,仰望,正面三个大字,隶书“南天门”,两边镌刻有楹联,上联“灵霄胜景通天外八方仙阁翩然至”下联“宝殿巍峨耸云中四海信士随缘来”牌坊通体都是石材,利用榫卯技术合成一体,四个基石,基石上围绕蹲居着石狮八个,栩栩如生。中间的两个,所处位置等同于游人的身高,经过过往游人无数次的磨挲很是光滑、润泽,每个狮子姿态各异,上下两个相互呼应,顾盼生姿,下面的狮子蹲居在石鼓上,鼓面上雕刻着中国传统的祥瑞之物,一面是麒麟,一面是龙头,穿过牌坊,抬头,背面上横匾是“道法自然”四个大字,行草,苍劲有力,下面同样是八个狮子,姿态更胜于正面的八个,嬉戏打闹意趣万方。

路两边有几家商贩,主人热情的介绍着自己的商品,远处,一些善男信女在顶摩礼拜,为家庭为事业默默祷祝着。绕过商贩,路边几畦蔬菜,辣椒已显枯萎,但红色的辣椒更显红艳,小白菜倒是绿意盎然,极尽生命力,仿佛积攒了多时的生机全部迸发了出来。草丛里,点缀着朵朵喇叭花,鲜艳的绛紫色驱散了秋的萧条。人多了,鸟也多了,到处都是不停的鸟鸣,清脆而婉转悠扬,自在的于树间蹦跳穿跃。

续行,至山顶,西南而望,崎岖的山路从山脚蜿蜒而上,或隐或现,一边是斧削般的峭壁,一边是凶险的沟壑。远处,烟云弥漫、湿气缭绕,树木葱郁,耸立的钢筋水泥建筑和烟囱又把人拉回到了喧嚣都市之中。山下,叫卖声,机器的轰鸣、喇叭声,游人的说笑,都清晰的传了上来。天空,空旷而冷漠,一轮苍白而略带黯淡的太阳在灰暗的空际里穿行,或明或暗。秋风,起于林梢,离散转移,将登山时的燥热迅速化解,取代是的丝丝凉意。下山!

循阶而下,身后的天齐庙逐渐上升,慢慢消失在绿树掩映之间,南面是改建中的神话大世界,门庭已封闭,昔日的喧哗不再,阒无人迹,从砖墁路面的缝隙间蔓生的荒草,此时也渐渐枯黄,一切的浮华都若晨星般,逐渐褪去……

关于游浚县大伾山作文【三】

望花湖是我家乡的一处美景,虽然它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西湖的水平如镜;没有漓江那样静、清、绿,但它却有与众不同的韵味儿。

说起望花湖的美,桃花岛可是主角,许多游客都是因为它慕名而来。去年夏季的一天,我来到了迷人的桃花岛,它可尽显风采;粉红色的花瓣上还躺几懒洋洋的小水珠,它们慢慢地浸在花瓣里,显得格外优雅,让人忍不住想要摸一摸;在远处,这副“桃花图”就尽收眼底了。

望花湖还有一处吸引了我,那就是“坐船”。一坐上船我就高兴得跳了起来,差点把船弄个“仰面朝天”。旅程开始了,我忽然看见活泼好动的小鱼儿,可逗人喜欢了,有的相互追逐嬉戏;有的似乎在觅食,可认真了;还有的“小可爱”正在举行盛大的“全鱼全能大赛”呢!所有鱼的姿态都充满了生机。看看,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小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里自由自在地游。

随时间的流逝,很快就到了中午,我们只好意犹未尽地离开了迷人的望花湖。

望花湖,是谁将你打造得如此美丽?我想,除了大自然这位伟大的画家之外,恐怕还有家乡人民对你的一份特殊厚爱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