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的作文5篇(瘦西湖作文400字)

瘦西湖的作文5篇(瘦西湖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4 16:43:54
瘦西湖的作文5篇(瘦西湖作文400字)

瘦西湖的作文5篇【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说的正是扬州。五一长假,我们一家人便来到了扬州。

“借西湖的一角夸堪其瘦”就描绘的是瘦西湖。走进大门,看着瘦西湖如画般美景,我如痴如醉:草坪绿意昂然,生机勃勃;花朵五彩缤纷,格外美丽;柳树的长发在微风中轻轻飘拂,美得如同仙子柔软的长发一般,格外优雅,把瘦西湖点缀得分外美丽。站在湖边远眺,这湖水清澈见底。瘦西湖虽不如西湖那般明亮、璀璨,但也清丽,素雅。瘦西湖细长苗条,恰似少女亭亭玉立的柳腰,瘦西湖美称由此得来。

我们登上船,环顾两侧,岸边的柳丝则低低地垂向水面,仿佛和鱼儿喃喃私语;湖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照耀下闪现出金色的水光。阵阵微风袭来,带着丝丝花香。在小船颠簸中,我们欣赏着这风景如画的胜地。

上了岸,我们来到著名的五亭桥,它酷似莲花,所以又名莲花桥。从五亭桥往四周看,白塔侧面,荷色青黛,松峦叠翠,硬是把瘦西湖狭长瘦小的湖面点缀成为“两堤花柳 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锦绣风光。

继续望前走,我们看见了纯白秀雅的白塔。白塔是封闭的,塔身可分为两层,底层为圆筒式顶瓦和板瓦组成;塔顶由铜质,呈六角形,每个角都挂了一个小铃铛,雕功精致。整个塔看起来简洁明了,细细地雕功嵌在淡雅的塔身里显得十分和谐。传说以前的'白塔有一道暗门,通向外界,如果发生危难可从这个入口逃生。当然,现在已被封闭,不能入内。

不知不觉,都到下午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瘦西湖。

瘦西湖的作文5篇【二】

今年三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们扬州人引以为豪的地方——瘦西湖。早听说瘦西湖在天下都享有盛誉,我倒要看看这“人间仙境”到底有多美!

沐浴着花香走进瘦西湖的万花园,我不禁怔住了:满地都是娇艳的小花儿,一丛丛,一簇簇,有金黄的迎春花,有粉红的芍药,还有洁白的茉莉……它们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挺立身躯的舞者,有的像飞向朝阳的小鸟。各式各样的争奇斗艳,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是“万紫千红斗芳菲”啊!漫步在沁人心脾的花香中,无不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我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向前走去。沿途,总有成群结队的郁金香与挺着大肚皮的琼花在陪伴我们。我抬头一看,哦,到了五亭桥了!它高高跨在瘦西湖上,桥上立着五座小亭,故名“五亭桥”。五亭桥有着金得耀眼的琉璃瓦、红得鲜艳的柱子与壮实的灰白色石墩,色彩十分协调。沿着高高的白色大理石阶走上去,只见亭子里古色古香——楠木做的精致的椅子,粗壮滚圆的柱子,天花板上有许多蓝绿相间、奇妙独特的花纹,再度增添了它的古老的魅力。

站在桥上往湖面看,两岸的树木、亭台楼阁倒映水中,一艘艘复古风格的小船顺着波光粼粼的水流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过往的游人都赞不绝口:“哎呀,真是太美了!”

这掩映着烟柳的水,这巍然屹立的五亭桥,这百花盛开的万花园,令我流连忘返啊!瘦西湖的美真是名不虚传。

瘦西湖的作文5篇【三】

春天到了,暖风拂面,是游玩的好时节。我们去瘦西湖春游。

我们从瘦西湖东大门进去,径直走进了万花园。为什么叫做万花园呢?听老师说,瘦西湖新进了一万多种植物栽种到这里,因此而得名。我们边走边看。柳树吐出绿色的嫩芽,枝条向下垂着。虽然绿叶不是很茂盛,但是每一片叶子都是新绿,每棵树都被点染得绿莹莹一片。桃树的花朵是粉红的。花朵的颜色前端是深粉色的,越到末端颜色越淡,到最后竟变成了纯白色。花中间的花蕊是两三根细细的粉线。郁金香也十分漂亮,有橙色、红色、白色……颜色异常丰富。高大的绿叶几乎把花朵包了起来。郁金香的花瓣不像别的花那样花瓣完全打开,而是花瓣与花瓣紧紧拢在一起,好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郁金香花瓣的颜色也很有特点。我观察的那一朵,花瓣前端是橙色的,中间变成了白色,末端又巧妙地变回了橙色。颜色自然协调,一点也不觉得突然。

我们来到了万花园中的一个景点——石壁流淙。听老师说,石壁流淙这个景点的石头是专门找来黄石堆砌而成,形成了一座别具特色的假山。假山上的流水也是就地取材,引入了瘦西湖的湖水。流水从石壁上的缝隙中流淌下来,形成了一个小型瀑布。水波像一道道波浪线,一层层向外延伸。

出了万花园,我们来到了二十四桥。桥旁边的栏杆是用汉白玉雕制而成。为什么这座桥叫二十四桥呢?我边思索边数着脚下的台阶。哇,上桥台阶二十四级,下桥台阶也是二十四级,栏杆上雕刻的狮子也有二十四只。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发现桥栏板上面还雕刻着朵朵浮云,仿佛人走在仙境中。

最后,我们从熙春台乘船离开。透过舷窗,我们看见了波光粼粼的湖面仿佛一只只小眼睛俏皮地眨动着。

瘦西湖真不愧是扬州的一颗明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