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游根宫佛国作文400字)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游根宫佛国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08 01:22:23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游根宫佛国作文400字)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一】

我们来到鄞江镇卢王村,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眼前是一片绿莹莹的大草坪,一条斜坡通往下面崎岖不平的石子滩,石子滩旁边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唱着欢快的歌,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哈,这里就是我们的烧烤、露营地。

刚到达目的地,耳边就传来了“嗨哟嗨哟”的声音,我凑过去一看,一群大人正扛着一个巨大的牛头。只见牛的嘴巴张得老大老大,舌头暴露在外面,一双眼睛微微睁着。大家把牛头扛到溪边后,立刻分工合作,洗牛头的洗牛头,搭灶的搭灶,一个人都不闲着。这时,又有两个人抬了一口巨大的铁锅,架在刚搭好的灶台上,这锅大得够惊人的,差不多能把我装进去。准备就绪后,两个大人把已经洗好的.牛头搬到了大锅里,我好奇地走过去瞧那个牛头,那狰狞的面目把我吓了一大跳。大人们盖上锅盖,开始煮这个庞然大物了。

经过5个多小时的烹煮,牛头终于出炉了。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大家都围在大锅周围,贪婪地吸着这股香味,个个馋得直流口水。

大人们把冒着热气的牛头扛到了草坪上。我们几个小孩子早已准备好了碗筷,争先恐后地围在牛头边,生怕被别人抢先一步。开始切牛头肉了,只见妈妈拿着一把小刀,麻利地切下了一大块,那牛肉上沾了浓浓的油脂,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几个敏捷的孩子一把抢过去,迅速挤出人群,找一个舒适的地方,慢慢享用起自己的美餐来。

爸爸拿出了一块很大的餐布,在几个大人的帮助下铺开来当餐桌。这时牛头、牛尾巴、牛舌头、牛蹄纷纷上桌,大人和孩子们都围在了“餐桌”边,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牛头宴开吃了!”随着一声令下,我们迅速拿起碗筷,开始品尝美味的牛头肉……

夜幕已经降临,银白色的月亮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中,霸气的牛头宴还在继续着……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二】

坡峰岭,距北京市区50公里。从学校出发,不到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已是深秋,从温暖的车里下来不禁打了个寒颤。到了这个时节,晴天儿就意味着风大。可不么?走在坡路人,风扯着人的衣裳,狂挠着人的头巾。体重轻的,比如我,感觉自己就是被风“赶”上去的.。两座山中间夹着一“小道”,里头摆着集市。说是集市,不过也就是几个穿着厚棉衣的大爷大妈,两手缩进袖子里,在那儿摆摊。

来到山下,几块横纹的石头搭的“小山”上潇洒地写着“坡”“峰”“岭”三个字。“小山”上的枯树中倒还缀着几丛红、黄、绿色的叶子,尽管如此,却也不禁咂舌,满目“苍”凉,似乎没有介绍中说的“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红叶绿中游,彩练当空舞”的景象,出入颇大。好吧,或许是这美景赶早溜了罢。

绕过“小山”,上了个大坡,开始上山路。走过十二个春秋,第一次走真正的山路。以前爬的泰山、西山都是那种宽大的路,台阶也高,可就是人气儿太旺了,哪里还有“山”的味道,拼的大都是毅力。这坡峰岭的山路,以“Z”字形盘山而上,石块砌成的台阶搭在一起,还有些凹凸不平。路两旁的围栏是那种两杈的树枝搭立在一起,不高,也就一米多。进了山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摆出婀娜多姿的造型,伸展修长的臂膊,自然地托着,挽着旁边那些红、橘、黄、绿相间的树,它们就在那笔直地站着,没有过多的动作,但却是英气非凡。

坡峰岭海拔600米,对于北京城来说是算很高的。大约在三四百米高的地方有个大平台,一行二百余人便在那里歇脚。不得不说,在这个高度看到的景致还是不错的。天,瓦蓝瓦蓝的,万里无云,想必是怕玷污了这份纯洁,偶尔一阵鸟鸣或一只鸟划破天际,不过它们也算是稀客了。放眼望去,山峰攒簇,深褐色的山脊是庄严肃穆的代表。倘若上了万米高空,兴许就能看到一条蛟龙匍匐在华北大地上了吧。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隐约可见一抹抹橘红,哦不,准确说是红棕色蘸染着一点大红色。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三】

4月28日,我和妈妈在武义,游牛头山。

公路盘曲而上,在一个立着两个巨大的牛角的地方,我们买了票,随后便开始攀登高耸入云的牛头山。

溪流从山涧蜿蜒而下,牛头山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牛头山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五彩缤纷的小石头;牛头山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碧绿碧绿的绿地毯。我们沿着溪流向上爬。

爬着爬着,一座桥横在我们面前,它叫七夕桥,据说它是根据牛郎和织女七夕节时在雀桥相会的神话而建造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座长长的高空索桥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座索桥的名字叫金索桥,全长92,5米,当时古人就是在金索桥底下采金的。

我本来就恐高,再加上这座桥摇来晃去的,我的心一下子蹦到了嗓子眼,站在桥头迟迟不敢前进。可是,金索桥是去向一线天的必经之路,而我最想爬的就是陡峭的一线天,没有爬到一线天,那我这趟岂不是白来了?于是,我鼓起勇气,闭上眼睛向前走去,不一会儿,我便走过了金索桥,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过了金索桥,我们来到了我最想去的一线天,站在一线天脚下抬头望一线天真陡峭啊!我手脚并用向上爬,好不容易才爬过了一线天。

我们来到了山顶,在山顶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真是一种享受。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牛头山。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四】

牛头镇的芦苇洼规模宏大,茫茫一万多亩的芦苇让人震撼,洼内沟河纵横,水资源丰盛,鱼虾鸟类品类繁多。 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抗日根据地。当年在马保三的领导下 ,寿光乃至广饶一带的抗日队伍凭借芦苇荡的掩护,同日本鬼子展开了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过赫赫战功。耸立在芦苇洼东面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和马保三纪念馆,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抗日英雄们浴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的芦苇洼曾造福于周围村庄。那时还没有塑料产品挡风遮雨,羊口一带的盐场就靠牛头的芦苇苫子盖盐。每年芦苇收割后,生产队就组织社员打苫子,全村三百多辆马车装满苫子,威风凛凛地向盐场进发,经济收入可想而知,以至于村里的姑娘们都不愿意到外村找婆家。那时牛头人有钱,牛头人也以酒量大而闻名寿光。除了打苫子,芦苇的用途还很多,盖房要用芦苇编笆,编席编筐也用芦苇,叶子芦根可以烧火做饭,在当时的确是造福于人民的宝物。

芦苇洼地处盐碱地带,土地广阔,除了芦苇野菜野草茂密,野鸟蚂蚱很多。春天周围村庄的人们都去割黄须菜,秋天去拾草捕蚂蚱,在那物资严重匮乏,吃穿烧都不能满足的年代, 芦苇洼救人于水火之中,现在五十岁以上的寿北人都会记忆犹新。

芦苇洼景色优美宜人。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芦芽冒着寒意破土而出。那一根根如锥似剑的芦芽,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春天从这里开始,希望在这里萌发,绿意在这里展现,芦苇荡也开始在这里形成。回归的大雁在这里停下脚步,白天鹅在这里聚集歌唱,丹顶鹤在这里翩翩起舞,芦莺在这里欢歌,虫儿在这里低吟,鱼虾在水下嘻戏。这时的芦苇荡,到处充满温馨,到处洋溢着欢乐。

夏日骄阳似火,芦苇荡远接青天, 一万多亩芦苇随风摇摆,一阵轻风吹来,芦苇一起摇曳着,丰姿绰约;犹如万千婀娜多姿的'古代舞女,穿着霓裳羽衣,牵云弄袖,翩翩起舞,甚是壮观美艳。各种鸟类繁衍生息,处处鸟语悠扬,伴随着撒药灭蝗飞机的喷云吐雾,景象异常壮观。

最美的该是秋天的苇海了。 秋风吹来天气转凉,芦苇进入了成熟期,一望无边的芦苇叶子变黄变白,芦花盛放,被风一吹沙沙作响,苇随风摆 ,那千万支支缕缕的芦花, 像身穿银装的舞女,阿娜多姿, 芦花漫天飞舞,如棉絮似雪花。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 ,蓝天、白云、芦花绘成一幅绚丽的秋韵画卷。

此时各种野鸟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在天上徘徊训练,准备南下过冬了。 深秋时节草丛中的蚂蚱也到了产子衰老的成熟期,肥头满子的各种蝗虫是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跟姐姐去牛头扑蚂蚱的情景。深秋清晨,天气已凉,趁着露水没散,用扫帚往口袋里扫蚂蚱,每天早上都能扫好几斤。

初冬天气渐冷,水面开始结冰,成熟的芦苇也到了收割季节,人们便磨好镰刀,做好鞋袜,要下洼割芦苇了。由于劳动强度大,收割时间长,家家要做丰盛的饭菜,备好好酒,这时村里最繁忙,也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收割的芦苇垛像一个个金山银山。割完芦苇周围村庄便开始到芦苇洼里搂草了。大车小辆,肩背人扛,又是一派繁忙景象。

芦苇洼盛产鱼虾, 当地人也会做鱼虾,去巨淀湖游玩耍会品尝到当地人做的野味十足的特色鱼虾、菜肴,那才叫鲜美呢!现在的芦苇洼依然漂亮壮观, 好多地方还保留着久违了的自然风光,随便走走就会碰到青蛙、蚂蚱等一些野生小动物,随时听到野鸟水鸟的优美叫声。一年四季,到此一游会让你感到别有一番滋味。

洋县牛头坡游记作文【五】

星期一,爸爸妈妈带我到期盼已久的牛头山玩。

足足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总算到了美丽的牛头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人造沙滩,有许多人在那里玩耍,嬉戏。

我们沿着弯曲的小道进入幽静的山谷,仿佛进入了一座天然的空调城;到处绿树成荫,泉水叮咚;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欢唱;鱼儿在水中快活的玩耍,嬉戏;啊!真美呀!

我们继续往山上走,山路越来越陡。眼前看见许多的悬崖峭壁和飞流直下的瀑布,壮观极了!、一棵棵迎客松在向我们招手,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爬到半山腰,突然出现了一座长达一百多米得钢丝吊桥,刚好把两座山连接起来,人们走上去晃晃悠悠的,下面是万丈深渊,真险呀!过了吊桥,拦在我们前面的是又窄又陡又险的一线天。我们手脚并用,努力攀爬,总算到了山顶!

放眼望去:一座座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山顶云雾缭绕,就像是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境。好美好壮观哦!

这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保护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