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黄帝陵作文(黄帝陵春游体会作文1000字)

我心中的黄帝陵作文(黄帝陵春游体会作文10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2 18:44:47
我心中的黄帝陵作文(黄帝陵春游体会作文1000字)

我心中的黄帝陵作文【一】

黄帝故里位于新郑轩辕路旁,房屋占地不算太大,但看起来庄严的大气,令人肃然起敬。刚进大门,我就被景区的外观吸引了。每间房屋都很古朴典雅,行走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黄帝那个年代。 我们首先来到了黄帝庙南的一处大广场,四周迎风飘扬着一面面黄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写着百家姓里的一个姓氏。广场正中央是由汉白玉搭建起来的供台,踏阶而上,供台上面是九座大鼎,中间一座大的,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座小的。妈妈趁机启发我一言九鼎的由来,我茅塞顿开,不禁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黄帝大殿。殿前的焚香炉里插满了香火,烟雾缭绕,祭拜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随着人群的挪动,好久我们才进到黄帝大殿。只见一座黄帝的鎏金雕像位于中央,他紧锁双眉,好像在思索怎样能打贬蚩尤。他为了华夏文化做了那么多的供献,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着雕像鞠了三躬。屋内四壁的壁画处处在诉说着黄帝的丰功伟绩,我们赞叹不已,原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的.伟大!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黄帝祭拜大典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黄帝的汉白玉雕像,他威武地坐在宝椅上,好像要把世界都要扫视一遍。雕像底座是由汉白玉砌成,写着“轩辕黄帝”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经妈妈提示,我发现了一处细节,底座上汉白玉的排列每行有9块,共有5行,难道这就是“九五之尊”的由来?我向妈妈求证,还真得到了妈妈的赞赏,原来多学文化就是不一样。我顿时感觉开心极了。

这次来新郑黄帝故里,不仅更深层地了解了黄帝为华夏文明做出的贡献,还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不虚此行!

我心中的黄帝陵作文【二】

很早以前,就听说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对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神秘就充满了向往。今年春节长假,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湖南炎陵县城西南面的炎帝陵前,亲身 感受了一番。

来到炎帝陵的正大门前,放眼望去,整座陵殿周边群山环抱、左侧前方一条清澈见底的洣水河缠绵环绕,矗立在最前端宫殿形状的大门与十根分别竖立两侧的擎天石柱,围成的正中长廊笔直深远,神农大殿的红墙黄瓦在长廊尽头时隐时现,使得整个炎帝陵既显得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又山清水秀、恬静怡人!

在正大门留了影之后,我们一家走上了铺在长廊中间的红地毯。这时我才发现,两侧的石柱上分别雕刻了十分精细的图案,仔细一看,原来分别是“稻、梁、菽、麦、黍”五谷杂粮,这就是景点介绍的“五谷柱”了。我不禁默默意念:感谢伟大的神农贡献了五谷,让现在的我们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继续往前走,长廊变成了一个大广场,两侧各有一尊石雕,左边是鹿,右边是鹰,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这就是“鹰鹿广场”。传说,被生母女登留在石头上的炎帝,曾唤下山中的鹰为他遮风挡雨,鹿提供给他足够的奶水。于是,炎帝就有三个母亲:生母女登、养母雄鹰、乳母慈鹿。也因此,炎帝从小就具备了鹰的顽强勇敢执着、鹿的温柔仁慈宽厚。

上了一段台阶,穿过“烽火台”、走过“太极广场”、沿着“九鼎九簋”的台阶,终于来到神圣的神农大殿门前。近看大殿,首先感觉到处都是龙在飞腾,几根主要的石柱雕刻着龙、门前台阶上雕刻着龙、大理石的护栏上也全是雕刻着的龙…这些龙与红墙黄瓦相映成辉,宏大的气势跃然而成。进了主大门,便有一座五六米高的大理石雕像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位微弯着腰的老者,手里拿着五谷之粮,微笑着递送到人们面前。如果不是在这神农大殿里,你一定以为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把目光投向四周的墙壁,十幅红泥雕刻的壁画深深的吸引了我,“制耒耜,种五谷”、“日中为市,首辟市场”、“作五弦琴”……原来这十幅壁刻分别叙说了神农的十大功德。看着壁刻中画着辛勤劳作的人们,我沉默了下来,心被深深的震撼:一位远古时的部落首领,在那么恶劣的气候、原始的条件下,却能开辟出一条如此灿烂的文明之路。这十大功德,也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正是他无私无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许岁月可以冲淡许多记忆,却无法冲淡中华民族的凝聚之心!

出来时,爸爸问我对游炎帝陵有什么感受。我想了一会儿,不禁想到那幅 “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离开景点开始,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当之无愧的炎黄子孙。

我心中的黄帝陵作文【三】

清晨,我们从长沙出发来到了炎帝陵。一路上,我放眼饱览窗外的美景,只见那里四面环山,青山绿水,风景优美。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着,天空上的白云好象就要和山峰连在一起了。那巍巍罗霄山下,迷水河畔,绿荫掩映丛中,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长眠安息之地。

到了炎帝陵,我们买了门票走进午门,江泽民主席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便映入眼帘。碑前侧左右,分立石雕神鹿、神鹰。走进大殿,一眼看见大殿门上写着“炎黄子孙不忘始祖”,殿中摆放着炎帝圣像,他额蓄沧桑,面蕴慈爱,目藏睿智,右手捧着稻穗,左手拿着灵芝,赤足之间的竹筐里满放着药草,仿佛还散发出清香。像是刚从田野归来,在这里稍事憩息。然后我们来到墓碑亭,这是“炎帝神农氏墓”,墓后建有“御碑园”,碑廊之间有九只鼎,九只鼎象征国家统一,金瓯无缺。

园北面是弧形照壁,镶石刻壁画《神农功绩图》他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八大贡献。第一;创农耕,奠农副业基础,第二;制农具,孕手工业之萌芽,第三;尝百草,开我国医药之先河,第五;立市场,首辟市场发展交易,第六;制造弓箭,始有手工军用武器,第七;制作手工娱乐器具,第八;织丝麻,为衣帛,穿之文明伊始。由于炎帝神农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他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游完炎帝陵,我深深地为他的开拓奉献精神所感动,它鼓舞着我们为祖国的统一和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