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关于湖北风俗的作文)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关于湖北风俗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27 05:53:54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关于湖北风俗的作文)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一】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二】

如果把阳新比一位绝世佳人。那么,灵山秀水仅是她娇俏的容颜。而真正的动人之处则是她蕴含与城市与乡村的万种风情。阳新的城区很是别致,除“万物一府”的古商城外,尤以城东新区莲花湖公园为风情独具。很少能在一个县城里见到一座面积达到250公顷的公园。令人艳羡和称道的是一园之内,集山、桥、榭、廊、庭多种景观于一体,融游、赏、娱、憩、练、养等多种功能于一炉。赏心悦目,怡情娱性。真可谓居民的福分,游客的礼遇。华灯初上以后,小城更加妩媚。街头广场舞最是寻常的。古商城、莲花湖公园等处戏台上的采茶剧尤其令人着迷,那可是阳新引以为豪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艺百花园里常开不败的一枝奇葩。

乡村风情一样令人流连忘返。在一些古朴的村巷里,农闲里的女人们或许真专心致志地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做着布贴画呢!那是阳新堪称与采茶戏相提并论的另一种文化”非遗“。石田生态农庄可谓别具一格,布瓦土屋里,传统农具‘、家什,作坊一应俱全,尽可把玩。每年的油菜花节更是热闹非凡,去军垦五夫生态园采摘水果,观光花卉,品尝农家美食则是游客们乐此不疲的另一种风情享受。假如一定要回答来阳新旅游的最大苦恼是什么?那就是来了舍不得走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三】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习俗。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四】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五】

大江奔涌,长江西辞楚天阔。幕阜逶迤,吴楚东望烟波横。阳新是百湖之县,多山之乡。河湖交织,青山延绵。自然风光优美,秀甲荆楚。千岛烟波,人间仙境。龙川曙色,气象万千。牛湖枫晚,相映成趣。楚江锁钥,长江天险。天浦鸟音,生态良好。筠岭洞天,神秘奇特。七峰灵韵,雄峙鄂东。莲桥晓月,水天一色。纵观阳新山水,堪称一副汪洋恣肆,浓墨重彩的壮丽画卷。让我们一点一点地展开这幅画卷吧!

她的山是那么的灵秀啊!七峰山因为七座高翘秀丽相连的山峰而得名。主峰南岩峰海拔862.7米。有黄石最高峰之美誉。更兼以参天松山,漫山修竹。峻岚叠翠,幽壑风生。宝刹古寺,暮鼓晨钟。时闻鸟雀欢唱于深林,或见麂兔出没于山岗。七峰盛景,妙趣横生。比如半壁山吧!峰如斧劈,傲岸兀立。楚江锁钥,令人称奇。还有富河岸边蕴藉而风雅的宋山,还有枫林境内隐逸而清丽的坡山。与山相依相偎,相映生辉的是那盈盈空灵的水。

比如富河吧!从幕阜山北麗的千沟万壑中汇聚,一路奔腾,一路欢歌,将百里富川滋润得生机勃勃,最后从富池口汇入长江,成为百万阳新儿女的母亲河。比如仙岛湖吧水似碧玉,岛似青螺。山环水绕,曲尽通幽,“荆楚第一奇湖的美誉不胫而走”。比如网湖吧!十万亩浩淼烟波,生态湿地,天蓝水碧,候鸟翔集,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荆楚大地。阳新山水无疑是大自然的唯美杰作,值得所有爱美的游客用心玩赏·。

 

关于阳新民俗的作文【六】

??樊的民俗600字叙事文

襄樊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古城,也是我的家乡。说起咱家乡襄樊那特有的民风民俗可还真不少呢!现在,就根据我了解到的民俗给大家讲讲吧!

襄樊人历来好客。在待客方面,只要有客人来,必定不停喊着“稀客”,忙着端茶倒水,陪客人闲谈。而当客人走时,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就走”,强调酒的重要。一般先酒后饭,不可先饭酒。饭酒必强劝,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来一碗,趁其不备,叩进客人碗中,直到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人土音念“KANG”饭)。

而寿诞,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葬,旧时土葬,对棺木很讲究,我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后,洗身、穿寿衣,放进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三天。然后送至墓地掩埋。然而建国后,封建迷信的活动渐渐废除,火葬渐渐兴起。

而穿天节为襄樊古代特有节令。宋代的左季裕《鸡肋编》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去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在滩中找有孔穿的`不白石,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襄樊的风俗之丰富,远不止如此,每一个风俗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或传说。如今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处处充满了幸福、宁静、祥和。生活在这里的我,也越来越爱上了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