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风俗作文(从江的风俗作文)

三江风俗作文(从江的风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1-18 06:08:46
三江风俗作文(从江的风俗作文)

三江风俗作文【一】

经过八个小时的旅途奔波,我们来到了三江鼓楼。三江鼓楼是侗族鼓楼之最,它高高地耸立,共二十七层。听导游阿姨说:侗族鼓楼的层数都是单数,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四边檐角上都有龙,表示我们是龙的子孙后代。鼓楼的'墙脚刻有许多图案:纺纱的、织布的、染布的;犁田的、耙地的、收割的;跳舞的、吹芦笙的等等,画面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当导游阿姨说这么雄伟壮观的鼓楼没有用到一个铁钉,全部是用木头互相支接时,我就非常佩服侗族人民的高超技术。

鼓楼前是一个小广场,它是用鹅卵石铺成的,上面拼有鱼、马、铜钱、太阳等各种形状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导游阿姨说,这个广场就是侗族妇女背娃娃的被盖面,真有意思啊!

三江风俗作文【二】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共同组织拍摄的历史文献纪录片《铁三江》9月1日上午在市广播电视中心第一演播厅举行首播仪式。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君,东北小延安研究会会长富宏博,《铁三江》总导演朱春龙和特邀嘉宾抗联老战士彭施鲁将军的.子女彭越关、彭幼平,李兆麟将军的女儿张卓娅出席了首播仪式。

据介绍,拍摄《铁三江》的10个月以来,主创人员研究史料近千万字,调阅影像资料近百部、老照片近五千张,拍摄视频近百小时,先后奔赴北京、长春、哈尔滨以及周边16个市县和农场进行采访,夜以继日行程近万里,采访抗联老战士、军史专家、学者、抗联后代和历史见证者30多人,最终使得这段以佳木斯为核心的三江地区14年抗战的历史得以全景式呈现。

“为了按时完成拍摄任务,保证片子的质量,我们《铁三江》主创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得到了社会各界、各部门的通力协助,更得到了北京抗日联谊会的大力支持。”在首播仪式上,总撰稿、总导演朱春龙激动地说,“有了大家的支持与鼓励,再辛苦我们也要把这部文献片拍好,让我市市民和全国人民都能从影片中了解东北抗联的历史,能够把东北抗联精神传承好,让我们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贾君在讲话中指出,纪录片《铁三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三江地区曾经发生过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抗联故事,进一步扩大东北抗联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佳木斯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希望将这部文献片作为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这部影片,增强外界对佳木斯市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首映式后,还播放了纪录片的第一集《义勇军魂》,现场近500名观众共同感受了在抗日战争初期,三江地区的义勇军与日本帝国主义浴奋战的场景,影片播放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纪录片《铁三江》共分6集,将于3日晚20:22分在佳木斯台与观众见面,接下来还将在省台和中央台陆续播放。

三江风俗作文【三】

近日,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铁三江》在佳木斯举行开机启动仪式。标志着佳木斯市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拉开大幕。

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和缅怀先烈,佳木斯推出大型文献纪录片《铁三江——佳木斯抗战记录》。该片是佳木斯市历史上第一部全景式反映三江平原抗日斗争的电视文献纪录片,共分六集,预计年底在省电视台播出。

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佳木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紧锣密鼓贯穿全年,建设一座日军侵华物证陈列馆,拍摄电影《迷局》,创排话剧《三泰烧锅》,出版《三江抗战系列文艺丛书》,开设《访谈三江抗战》电视讲座,召开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展“重走抗联路”大型宣传活动,举办“红动全城”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办好中俄“高唱友谊歌,同心创和平”文化交流活动。以此,掀起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一浪又一浪的热潮。

三江风俗作文【四】

在水一方的三江公园有成片草地,公园的过道两旁绿篱修葺的非常整齐又别致,绿篱簇拥着樟树桂花树等高大挺拔的乔木,中间还散落着也有很多漂亮的鲜花,有,黄白交映的矮牵牛、有鲜艳欲滴的玫瑰、有芬香扑鼻的米兰、白兰……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三江公园人气可旺了,晨练散步聊天聚会的人群,来了一拨有一拨。人气最旺的就属水面娱乐运动项目,租上一条造型各异的动物游船,约上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信江河面上悠闲地划桨嬉水,同时还可边欣赏信江沿河的`美景。

到了晚上华灯初上时分,那是灯火通明。有射灯、霓虹灯、地灯、路灯,它们与江面上的倒影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灯的海,光的世界。这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来到三江公园的空地上,随着动听,欢快的乐声一起翩翩起舞,大家沉浸在良宵美景之中,直到夜深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我爱美丽的三江公园,更爱创造美丽的享受幸福的上饶市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