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下第二泉作文(游月牙泉作文800字)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游月牙泉作文8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2 16:59:56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游月牙泉作文800字)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一】

首先我们选择了从“海堂峪”这条路线上山,再从“十悬峡”这条路线下山。当我们踏入峡谷的入口不远处时,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座非常像牛的犄角的山峰,那就是“牛角蜂”。接着就是“蛙蟹斗智”故事中的3位主人公:石头青蛙、石头螃蟹和石头乌龟。传说从前有一只青蛙和一只螃蟹在河面上比谁聪明,比着比着就吵起来了,这时一只老乌龟见状连忙来劝架。经过自然界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青蛙和螃蟹仍然在对峙,而老乌龟仍然在旁边耐心的劝架。

“一线天”是百里峡里最壮观的.景象,因为小路两旁的悬崖峭壁高耸入云,离的非常的近,从谷底抬头向上看,天就想一条线似的,所以人们称这种景象为“一线天”。我最喜欢的景象要数“回首观音”了,到了这个经典只要回头就可以看见在峭壁上有一座形态逼真的观音像,正在那儿将平安洒向人间。

当我们到了“天桥”在往上就有3条登上山顶的路可以选择:一是徒步登上2800级木质台阶的栈道,二是上山索道。我选择了上山索道,我这样选原因有2个:一是我实在太累,爬不上去了。二是坐上山索道可以观看美丽的风景。

沿“十悬峡”这条路线往回走的时候,我对“抻牛湖”这个景点最感兴趣,这是一条鲶鱼在水里用它长长的胡须拉扯一头牛。百里峡除了海堂峪,十悬峡还有蝎子沟。蝎子沟因生长大面积蝎子草而得名,这种草和蝎子一样哲人,目前蝎子沟尚未开放(当时我去的时候没有开放,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开放)

百里峡的山峰浑然天成、层峦叠嶂、形态逼真,正如诗中所说:千里寻楚奇境现,百里峡中遇仙官。踏遍三坡游此地,胜似陶公醉桃源。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二】

很快啊,饼竟然安然无恙的来到了惠山宫观。他抚摸着那棵古老的白果树。这时风来了。他发现空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飘动,伸手一抓,放在鼻子旁闻了闻,闻到一阵清香;放在手上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摸到它是一朵一朵的。突然,阿炳明白了。激动地喊道:"白果树它……它开花了,好久没有来这儿了,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啊!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这时,他隐隐约约的听到观里有人提到了"二泉"两字。于是,他再次拿起二胡向到观后后走去。这次他不再走那么快了,因为他每时每刻脑海中都浮现着那些美好的回忆,他在享受这美好的一切!

到了道观后,"二泉"那流水的淙淙声,那细微的歌声。都使阿炳心花怒放,此时此刻他真的已经到达了忘我的.境界!

"二泉"歌唱,秋虫唧唧,鸡啼鸟叫,蛙叫蝉鸣……这些音乐混在一起,成了一个交响曲。这所有的一切都让阿炳受益无穷。他想到了曾经坐在道观前,感受大自然时的乐趣;想到了每天拉二胡学习明月时所受的苦处;想到了自己为了二胡不顾一切,锲而不舍的追求与热爱;想到了自己双目失明,被迫离开道观,流浪街头时的沧桑;想到了被道观中的人赶出道观时的悲愤;想到了,每次在一旁静静听着"二泉"唱歌时心中的激越……

总之,这时他心里百感交集,这促使他心中不由自主的出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乐曲。阿炳立刻拿起二胡,把曲子立刻演奏了出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但是始终没有流下来。因为他知道,他的命运虽然坎坷,但他更要坚强,更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

演奏时他在久久的沉思着,沉思着……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三】

这个电脑刚刚“落户”在我家,我就迫不急待地启动了它。我左按右按,无意中按到了网页,出了一栏“百度搜索”,我想这就该是查找资料的网站吧!于是,我输入了关键字“松原市天气预报”,网页中马上出现了今天、明天、后天的天气预报。哇!网络就是这么神奇吗?明天的天气真会是这样吗?一连串的问题涌上心头。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说:“网络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有了网络,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与舒适;如果没有网络,人们查找资料或是联系起来就非常困难。”我不相信,心里想:“也许就有天气预报吧?”我一定要试试。我又输入了“电脑的构成、吸烟的危害……”真的都找到了!总之,网络上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网上“游荡”了一个多小时了,爸爸催促我好几遍,我就是不肯离开电脑。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比如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危害很大,你想一想,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我忽然想起在我班同学中,有的同学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每天长时间上网,造成了近视……。想到这里,我不好意思地离开电脑,心想:“我要合理地使用电脑,不要被网络所诱惑。”

是呀,电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资源,我们也要摆脱不健康网络信息,不要被这张大网束缚住心灵,这样才能做到“电脑在手中,博学天下游”。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四】

石林在昆明市附近的路南彝族自治县,那里矗立着数都数不清的灰褐色奇峰怪石,游人望着这座石头“森林”,没有一个不拍手叫绝的。听说它大得很,有50万平方米呢!

进人石林,就像走进了迷魂阵。在巨石“树林”之间,交错着许多只有二人多宽的小路,那路蜿蜒、曲折,回头看不见来路,抬头看不见尽头,眼前的石峰、石柱、石笋、石桩、石壁、石洞……千奇百怪,让你目不暇接。有的像宝剑,直插蓝天;有的像猛兽,张牙舞爪;有的像雄鹰,立在岩山上瞪着眼,正抖威风呢;还有的像趴在海边的海龟,懒懒地晒着太阳。我们在小路间攀着、爬着,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不知道穿过了多少石洞,登上了多少石峰。

忽然,地势开阔了许多,前边有了树林,吹来了山风,远处的石头也更奇了。那里有赶考的书生、静坐的观音,还有几位老人似乎正下着棋。一位长者抬着胳膊,指着棋盘,好像朝着对面的几位高喊:“你们输了。”再看那几位,有的抱着头,有的哭丧着脸,让你觉得好笑极了。

我们来到一座圆形的`池塘边,一位游客突然喊道:“快看,那不是阿诗玛吗?”我们抬头一看,前面一座人形的巨石映人眼帘。它足有十层楼高,背后还连着一块两层楼高、悬在空中的大石头,真像一位少女身后背着个小竹篓。这位少女戴着一顶哈尼族小帽,宽宽的额头、高高的鼻梁,和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模一样。阿诗玛是哈尼族人民反抗强暴、追求幸福生活的象征。游人在这里纷纷拍照留影,对这位美丽的少女献上自己的祝福和尊敬。

石林里峰外有峰、林外有林,奇景美不胜收,说它是“天下第一奇观”一点也不夸张。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走出了石林,可这里独特的景致却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游天下第二泉作文【五】

新疆乌什县钟灵毓秀,泉水众多,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许多描写乌什景色的笔墨,纵观这些笔墨,尤其是清代文人施补华一百多年前写的散文《乌什二泉记》颇有特色,真乃神笔。

乌什“二泉”是指县城燕子山下一字形排列、如一母九子的九眼泉和阿克托海乡苏依提喀村境内柳林中深约五至六米、直径约八至十米的柳树泉。二处泉柳争妍,泉中卧柳,柳下有泉,泉水都清如明镜。在婆娑点点的阳光下,泉眼处不时涌出一串串水泡,争先恐后闪闪发光。有的像珠宝店里的珍珠;有的像一瞬即逝的珠花;有的像晶莹透亮的水晶球肆意翻滚着、变幻着、别有一番情趣。而且两处的泉水终年长流不息,不紧不慢,悠然流向原野与村落,不时发出微弱幽远的回响……时而似优雅委婉的古筝曲,时而又似弹拨丝弦舒缓低吟。醉人的美景使我流连并动了笔墨,可阅过施补华的.散文《乌什二泉记》后,便自惭形秽了起来。

施补华的散文《乌什二泉记》原文如下:“经乌什南门西行三四里,折而南入山,出其背,废田纵横,渠水淙淙然,路或在田中,或在树下,左右数转,十余里至泉上。老柳数十株,其高映天,枝干如龙卧地复起,盘如崛强,疑张牙爪,盖柳之别种也。所见唯哈密回王墓即此。此为回人葬其先师处,回人呼师曰阿浑,墓曰公碑。言此阿浑,生有功德,故公碑之树与回王同云。泉在众柳间,其色幽碧。近泉地沮洳,卧柳为梁,行其上,得至水次。人影倒入,鬓眉宛然。以漱齿涤目,寒过他水。于是汲泉烹茗,倚树而饮。饮毕,东行又三四里,有泉出路侧,其广逾亩,夕景在水,微风吹之,金碧摇漾,虾蟆如钱,数百头凭依水草,或跃或伏。清类西泉,而不至塞凛。徘徊久之。再东十余里,出山与入山之路,东西遥对。昔柳子厚贬永州,记石渠、石涧、袁家渴诸游,遂为南荒名胜。今兹二泉,出于西南万里以外,视永州为尤僻,而余又无子厚之文,虽怀澄澈亭畜之趣,不足以表章之。则夫一物之显晦,固有待乎其人邪!姑记之,以启后之好游者。庚辰八月壬戌记。”

施补华,字均甫,清代诗人,浙江乌程人。生于清代1835年,卒于1890年,年仅55岁。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为举人,先任左宗棠幕僚,因受人陷害被弹劾失职。后出嘉峪关,循天山南下,至新疆阿克苏后,深受嵩武将领张曜重用,任其幕僚,是左宗棠和张曜的御用文人。光绪三年(1877年,曾随西征清军驱逐入侵新疆的刽子手阿古伯。

精通儒家经典的施补华博学多才,擅长歌行体和五、七言古风,绝、律近体无不娴熟。作品文辞简洁、雄浑、苍劲。代表作品有《泽雅堂文集》(六卷、《岘佣说诗》等。特别是西域诗以其独到的历史文化价值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成就。他的诗式日记《纪行十四首》及《马上闲吟》二十二首生动记述了沿途风情及所见所感,弥补了前人记述之不足;他以特有的政治敏感和文人的责任感,撷取影响新疆稳定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大事入诗入文,体现出浓郁的西域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心灵情感的俊朗风骨。

施补华的这篇散文《乌什二泉记》虽不长,仅有区区四百二十余字,却文采斐然,抓住景物的特征,将写实之境与写虚之情紧密融合,直抒胸臆,情感真挚,有一种令人陶醉其中的艺术魅力。作者先是由远及近地写了山,接着写潺潺流动的渠水“在树下左右数转”,最后引出出游的目的地“二泉”,即现今的乌什县九眼泉、柳树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古柳。尤对“泉”“树”的描写很精彩,他不像一般人游山玩水那样浮光掠影,只得到一点肤浅的印象。而是把自己的一腔激情和藐视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对祖国西部边疆的热爱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都写进了文中。如“泉在众柳间,其色幽碧”、“人影倒入,鬓眉宛然。以漱齿涤目,寒过他水。于是汲泉烹茗,倚树而饮。”“夕景在水,微风吹之,金碧摇漾,虾蟆如钱,数百头凭依水草,或跃或伏”,“老柳数十株,其高映天,枝干如龙卧地复起,盘如崛强,疑张牙爪,盖柳之别种也。”没有浮躁与喧嚣,只寥寥数语就传神般地描绘出了乌什卧柳盘如崛强和清泉金碧摇漾的动人景色。

紧接着又以对比的手法,用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石渠”、“石涧、袁家渴诸游”的南方名胜与边疆乌什的景色相比,得出“今兹二泉,固有待乎其人邪!姑记之,以启后之好游者”的浩然感慨,隽永而有余味。从文中我仿佛见到作者勾画出的一幅绚丽多姿的以泉、树为主的独特旅游风景图。静中见动,虚实相间,情景交融,使人如身临其境,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施补华的《乌什二泉记》中不难看出地域性对文学的影响。乌什的泉水,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琼浆玉液,掬一口泉水,那水的清凉甘甜,让人心旷神怡。而生长在“二泉”边的一株株古柳让人看到了又一种绿,每当春夏季节,六七米长的绿柳嫩枝从树顶披垂而下,蓬蓬勃勃的像维吾尔族少女浓密的发辫,随风摇曳出原野的妩媚多姿。乌什的“二泉”景色不仅在新疆南疆,而且在新疆也是极为罕见的。从时间上来看,施补华这篇散文写于光绪六年,即1880年8月,自那时至今乌什二泉就在新疆闻名遐迩了。

以文会友是文人墨客的一大爱好,在乌什,游乌什美景,赏读施补华的散文是一种享受。这种情感,如同一坛老酒,时间愈久远,积淀愈丰厚。施补华的《乌什二泉记》不仅展现了他的文采,也宣传了乌什一个多世纪之前的人文环境和醉人之美,这美不仅被江南才子施补华的散文传播到天山南北,也传播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使人们对新疆爱至深、思至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