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怎么把一首诗改成一篇短文)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怎么把一首诗改成一篇短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3 20:11:01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怎么把一首诗改成一篇短文)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一】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可爱的小嘴巴……这就是我淘气的弟弟。

有一天,他趁我在书房里看书的时候,悄悄地打开我的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我在书房里听到了声音,连忙起身跑到门前慢慢地打开一条门缝,观察着房间里的弟弟。只见他拿着盆,用杯子里的水一点一点的倒下去,生怕把水洒在我的房间里,留下一点污迹。结果还是想不到的呀!水一直从杯子的“嘴巴”中慢慢地流到了杯子的底部,在地上发了“滴嗒滴嗒”的声响。弟弟听到了声音,立刻低头看了一下地上,啊!水竟已经流到了地上。弟弟大惊失色,可又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在房间里探了探小脑袋,却没有发现我。他叹了一口气,可又想起在我房间洒了“一滩水,立刻跑进浴室、拿起毛巾,又跑到房间仔细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的,像镜子一般。

你瞧,他又开始玩了。他拿着一条小金鱼,轻轻地放进水里,小金鱼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像有什么开心的事一样。可那淘气的弟弟又开始玩了起来,他趁小金鱼不注意又开始折腾起小金鱼,我不禁在门缝前为小金鱼担心起来。不一会儿,小金鱼已经被那淘气的弟弟折腾得伤痕累累了。好在,弟弟没有忘记给小金鱼喂些鱼饲料,小金鱼吃了点“饭”又快活了起来!我在门后松了一口气。

我在门外故意叫了一声弟弟,弟弟被吓了一跳。立马起身把东西赶快收拾好,走出了房间……

这就是我淘气的弟弟,又气人又令人喜欢。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二】

这篇例文,突出的问题是没把包饺子这件事写具体。这是同学们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遇到写事的文章,有些同学常常是提笔无话可写,理不出思路,内容不充实,如记“流水帐”或“蜻蜓点水”,给人留不下什么印象。你看,例文的第二自然段不就这样吗?跟谁学的,怎么教的,教了什么,最后我怎么包饺子,完全没有写出来,因此,这篇记事作文是不成功的。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三】

早在放开“二胎”政策之前,我就很荣幸地有了一个妹妹。在家里我喜欢叫她小米,她今年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和妹妹一起成长的岁月里,她给我带来很多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不时感受到来自于她的“危险”。因为她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时会展露她的“功夫”。

“姐姐,起床了!”周末的早晨,我正在酣睡,耳边会突然响起冲天炮一样的声音。原本打算睡个懒觉的我被小米的这声“狮子吼”给震醒了。带着耳边的嗡嗡声我怒气冲冲地起床,一看时间才七点多,真是又生气又无奈。来到客厅才发现,爸爸和妈妈有事都出去了,原来是小家伙肚子饿了,也不知饿着肚子的她底气为什么那么足,喊声震得我的耳朵一直嗡嗡响。作为姐姐,我早就领教了她的“狮子吼”功夫,还是赶紧在厨房找点东西给她吃吧,谁让她是我妹妹呢!

小米的“功夫”里还有“降龙十八掌”。别看这个小家伙个头不大,脾气倒不小。如果真把她惹急了,就会突然使出“降龙十八掌”,对着惹她的人一番拳打脚踢。虽然这种情况不多,但偶尔一次也是会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每当这时,我这个当姐姐的,对着比自己小的妹妹,只能“防守”不能“反击”,这种滋味真是五味杂陈。拳脚打在身上,说不痛肯定是假的。不过怎么好久都不见她使用“降龙十八掌”了呢?哦,原来她在慢慢长大!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妹妹很像《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调皮、可爱又有些任性。尽管她是个“危险人物”,但却是在家里给我们带来最多快乐和欢笑的人。不知这位“武林高手”长大了又会学会怎样的“绝学功夫”来行走“江湖”,请听下回分解……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四】

要把一件事写具体,首先要思考客观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掌握发展过程,写的时候要把实际发展过程写完整。譬如学包饺子的过程:和面→拌馅→揪剂子→擀皮子→包饺子(拿皮、放馅、捏皮等)。写的时候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包饺子的全过程。这样,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步一步地写,不就有了思路了吗?

其次是抓重点过程写,重点过程要详写,一般过程要略写。例文中“学包”是重点过程,应详写,然而小作者只是简单地写了“拿起饺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上面,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就包起来……”,“第二次……我又反复地琢磨,练习几次,终于包成了。”这便是小作者的“学包”了。然而,妈妈怎么教的,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又怎么学的,文中看不到,更谈不上具体了。“学包”还是事物发展中的关键处,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题眼”,应该着力写,是“主攻方向”嘛。如果细致写的话,妈妈教什么了,说些什么,怎么拿皮(是左手、右手),什么姿势,怎么放馅,放多少,怎么捏边,是轻捏,还是重些,这里技巧多着呢,费笔墨也多着呢。能把这些“怎么”写出来,“学包”不就具体了吗?

最后就是观察要仔细,要全面了解事物。做什么事,学什么事,看到什么事,都要弄清事物的发展过程,才能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否则,所写的“过程”不符合事物的规律,事情是这么回事,你偏要那么写,写的文章也不合乎事理,就不能令人信服。例如小作者写包饺子的过程是先拿皮,后放馅,最后捏边,这是合乎事理的,说明小作者用心观察了包饺子的整个过程。如果把这一顺序写颠倒了,即使学包饺子的过程写得再具体,也不是一篇合格的记事文。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五】

我弟弟一岁半,胖乎乎的,非常可爱。

高兴的时候,他会连蹦带跳,还会使劲抱着你连亲带咬;犯了错误,妈妈教训他的时候,他会灰溜溜的躲到一边,看到你脸色好转了再要你抱抱;当你生气的时候,他还会歪着脑袋,龇牙咧嘴逗你发笑。不过,这都掩盖不了他调皮的本性,他最大的技能还是耍赖。

周末的下午,弟弟正在玩汽车,我刚拿起羽毛球拍准备大展身手,他就立刻扔掉手里的汽车,跑过来跟我要,我当然不会给他。他着急起来,叽里咕噜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婴语,对着我嗷嗷大叫。叫了一会儿,眼看目的没达到,就开始表演他惯用的手段耍赖。

只见弟弟突然就想撒了气的气球一样,一下子瘫倒在地板上,接着打了个滚,闭上眼睛,不哭不闹,一动不动。我装作没看见,继续玩球,暗中观察他的反应。过了一会儿,他悄悄把眼睛睁开一条缝,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没人理他后,继续又闭上了眼睛。大概一分钟后,他可能是觉得没意思了,或许是早已经忘了球拍的事情了,自己爬起来,拍拍小手,抱起他的小汽车,一边玩去了。

像这样耍赖的事情,在弟弟身上每天都会上演,虽然他的目的一般都是达不到,但是他的演技却越来越高。有这么一个调皮可爱的弟弟,我的生活也多了很多乐趣。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六】

我的同学叫关霖禹,他有两条很长的腿,所以跑得特别快,人称“飞毛腿”!

他是我们年级跑得最快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还得从校运动会说起。接力赛时,第一位同学顺利的把棒交接给第二位同学,可第二位同学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们班便变成了最后一名。大家奋力直追,终于将顺位追至第三名。第三位同学把接力棒交接给倒数第四位同学时,又不小心掉棒了,我们班的同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有的还跪在地上大喊:“上天保佑!”当最后一棒交接到关霖禹手上时,大家屏住了呼吸,生怕错过最后的时刻。此时,身后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这一声声鼓励,像推进器一样……眼看着关霖禹超过了第三名,然后是第二名,马上要追上第一名了……赢了!瞬间,人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们胜利了!全校同学都吃惊的望着他,瞠目结舌,目瞪口呆,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不是真的。同学们都冲过去,抱住关霖禹,大家都问他是怎么跑这么快的。他还谦虚的说:“这都是你们的鼓励变成了动力,这一次胜利都有大伙的功劳!”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其实,他原本跑不到这么快,还是我们全班当中跑得最慢的。有一次,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来挑战我们四年级,碰巧挑到了关霖禹,那时的他,个子不高,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比赛开始了,一开始,关霖禹领先,谁知后面被反超了,在同学面前丢尽了颜面。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日复一日地练习跑步,无论刮风下雨,操场上总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而后,他重新发起挑战,这一次,他一雪前耻……

这就是我的同学。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七】

午后,作者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山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多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的碧清可爱。

茅屋里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方言一起亲热的交谈,旁边的二儿子还不时插上几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辛勤的除草,干的多么卖力呀!二儿子也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鸡笼,十分专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

多么幸福的家庭啊!作者深深的陶醉了,呆呆的站在哪儿,久久不愿离去······

把一首诗改成一篇作文【八】

在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做事勤恳认真,从来不喊累,学习也好。你猜到他是谁了吗?没错,这就是我们班的“老黄牛”李成蹊。

在班上,李成蹊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被同学们称为“数学王子”,而且他为人善良,还憨厚老实。这不,因为老师缺少帮手,所以找到了李成蹊帮老师负责数学试卷的订正。李成蹊高兴坏了,立即向值日班长要来名单匆匆走马上任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成蹊刚上任就干了几件让老师啧啧赞叹的事。以前的数学组长都是用清一色的“√”来表示已清掉作业,而李成蹊不是这样的,他用“☆”表示全对的人,用“√”表示第一次就清掉了订正的人,用“△”来表示第二次或以上才清掉订正的人,用“?”表示没带的人。这是他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要订正。李成蹊到每个人面前去要作业,这样子不仅不会打扰别的同学,也能快速清掉订正,真是“有的放矢”。

第三件事:李成蹊经常会在下课时帮助同学们解答订正试卷时遇到的不会的题目。比如周星怡有不会的题目,李成蹊就会去教她,这样一来,她就能将题目搞懂了,正确率也提高了,好多同学在李成蹊的帮助下,正确率都提高了。

不仅仅是数学试卷的订正,老师交给他的其他事情,他也完成得很认真。有一次李成蹊和许博文一起拖地,许博文拖地的速度比李成蹊快一大截,但是李成蹊拖的地更加干净,可见他拖得多么认真。

这就是我们班上做事认真的“老黄牛”李成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