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南京板桥莲花湖公园作文)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南京板桥莲花湖公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7-03 09:05:08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南京板桥莲花湖公园作文)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一】

一株鲜艳的美丽的花儿下边长出了一小丛杂草。

\"你是谁?为什么会到这儿来\"花儿看见了杂草,惊奇地问。

杂草微微一笑,友好地答道:\"我是你的朋友啊!你看,这偌大的阳台上就只有你一盆花,你一定很孤单吧?我是特意来陪你玩的。\"

花儿高兴了,热情地用土中最好的水分和养料来招待这位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朋友。

之后的几天,杂草每天都陪着花儿玩,他们玩得很开心,花儿就总用最好的养分来回报他,渐渐地,他们成了最亲密的.好朋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一天,花儿的主人来除杂草了。杂草听着主人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心里着急了,慌慌张张地对花儿说:\"花儿,你的主人来了,他要把我带走了,这样我们以后就没机会在一起玩了,这阳台上就又剩下孤零零的花儿了。我不想让花儿孤独寂寞,花儿也不想让我走吧?那就让我躲起来吧?\"杂草越讲越深情,泪珠也在眼眶里打转,杂草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她。

\"哦,是吗?我不要草儿走!\"花儿有些激动,便不假思索地把杂草好好地藏在了自己宽阔碧绿的叶子下,她不想又回到从前的孤单。

主人到了花盆前,端详这美丽的花儿,笑了:\"这花不仅美丽,还不长杂草啊!\"于是放心地走了。

这样,每次主人一到,草儿就安全地躲在花儿下,严严实实,不露出一点儿破绽。杂草就越长越高,而花儿却还是老样子,不高也不矮,不,应该说开始有些衰败的迹象了吧,总之没有以前精神了。

\"草儿给我留点养料啊,别都抢去了!\"花儿对杂草说。

\"Oh!花儿,我要成长啊!没有足够的养料,我会的,到时候就又只剩下花儿一个……\"

\"好了,你想吃就吃吧!我把养料都给你,你以后就别再说这样晦气的话了!\"每当杂草的养料不够吃时,它总是用这一番感人涕泪的话把花儿的养料拿去吃,善良的花儿始终都是皱一皱眉头,又微笑着把养料让给他。

杂草长得比花儿高了,吃的东西越来越多,花儿能吃的却越来越少,终于,一天有风的夜里,花儿硕大美丽的花瓣凋落了几片。但花儿不在乎,只要有草儿陪在她身边,她就心满意足了,她是这样想的。

这时如果主人又来检查有没有杂草,她还是用她那点微薄的力量竭尽全力地保护着他。

\"早餐呢?\"这天早晨,花儿醒来后看着空无一物的餐桌。

\"哦,很抱歉,昨晚我们玩得太累了,我今早太饿,就把你的那分也吃了。\"杂草只是微微一笑解释。花儿又皱了皱眉,花瓣儿又皱了些,缩小了些。

中午,花儿刚端起碗,只见杂草便狼吞虎咽地吃起饭来,速度之惊人,使花儿目瞪口呆!趁花儿还在发呆呢,杂草便把花儿手里的饭也抢过来吃了。吃饱后,杂草舒舒服服地打了个饱嗝。\"哎呀!对不起,你看我一饿,把花儿的饭也吃了!\"草儿对着花儿又一笑,那笑容就像是现在照在它们头上的太阳那样灿烂。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花儿不介意,只要杂草对她一笑。

\"等等\"杂草刚想吃早餐,\"你就忍着点,留给我一些早餐吃吧?\"花儿终于忍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噜响。

\"不行!\"一句多么坚决的话竟然被眼前这位朋友脱口而出。

\"为什么?我们是朋友啊!\"花儿很吃惊,草儿怎么会变得这么无情了?

\"朋友?\"杂草笑了笑。这笑不再像从前那样友好。花儿期待着他会有什么像从前那样的解释,可是他一把推开饥肠辘辘的花儿,又吃了起来。

花儿被高她两个头的杂草推倒了,她伤心地哭了起来,美丽的花瓣萎缩了,干瘪了……而杂草,对她视而不见。

几天后,阳台的花盆上屹立着一株绿油油的草。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二】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就象是长在深山幽谷中的兰花,与世无争,过着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淡生活。怀着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看淡了浮名利碌,意短情长,愿意与青山流云同住,与溪涧谷风同眠。这些人就住在美国人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这本书中。

通篇读下来,跟随一个美国人的脚步,涉过黑夜的险滩,攀越骇人的崖壁,爬上朱雀山,走过销魂桥。却寻找隐居在大山深处的修行者。

关于隐士,书中记载在很久以前中原的大地上就诞生了,那些人相传为是走着禹步的:萨满。即中国古代的巫师,在旧时器时代,萨满佛占据着宗教的统治地位,他们聚集在昆仑山一带,收集配料炼制长生不老药。后来随着社会阶级的分化,导致了萨满的生存危机。一部分人开始与山林为伍,与世隔绝,这便成了中国最早的隐士。

一个人一旦选择了去修道,就要在心中坚信自已的目标,修道意味着孤独的生活,而在古代的一些隐居者中,他们往往通过这样独特的方式,来改变自已的人生轨迹。最早在汉朝,诸葛亮就是一名隐士,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扶助他安帮定国,传为历史佳话。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诫子篇》的一句话。直到今天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哲理。

陶渊明是我喜欢的诗者,经历官场的风雨颠波,毅然抛却政治名利,远离城市的尘嚣,隐于清山绿水间,与菊花为伴飞鸟为邻。此中真意,无法言说。那等惬意如渔父鼓浪而歌。夫复何求?有些人,注定不是眠在金丝笼内的鸟,锦衣玉食亦入不得他们的法眼。只有飞离,才能遇见本真的自已。

据记载《道德经》是道教最早的经典,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对道的阐释能超越它。无疑老子即成了道教的鼻祖。道教分为两个派,其中的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他把禅宗、理学和养生三者结合起来,全真派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而另一个正一派,在南方更为盛行。

道教的修行强调一个:无,“无”是道之体,天生万物,都来之于“无”而回归于“无”。在万变中求不变,与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不受外物所左右。这是所有道教徒恒心不变的目标。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个“无”,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过一种非常人的生活。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修行,就一定会脱离肉身,于“无”中永恒。

道教最早起源于终南山一带,其东端的华山因其险峻而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成为修道者的聚集地。传说盘古开天辟地,花了一万八千年,他倒地去时,躯体化作五岳。经过千年的风化之后,他的脚变得象一朵石头上开出的花,因此早期中国人称华山为“花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称自已是华人的原因。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根。也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写照。因为要攀越它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精神。

两千年前,佛教于西域传到中国,佛教被认为是道教的一个特殊的宗派,那个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正是讲述了唐朝(玄奘)远涉西天求取佛法的故事。西天即是现在的印度。有句俗语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佛教的进入越来越多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不断繁盛起来,从而发展成七个宗派。如今河南的嵩山即是最后一个宗派—禅宗的起源地。而各个宗派中的净土宗无量光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成了最具影响力和信众最多的一个宗派。事实上禅宗和净土宗是两个不同的门派,禅修讲究寻求自已的本来面目,跟着你的心,直到它静下来,无禅可参,无问可问,问而无问,这就是禅。而净土宗的修行是要不停的念佛号,用心去念,心不动妄想就消失,妄想消失也就是一心。无分别心。这两者其实并无太大冲突。在禅宗里你没有念头,在净土宗里你有一个念头,它们的目的却都是要把你的本来面目指给你看。

书中所有修行者,都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他们通常都住在人迹罕见的山谷中,或者凿壁取舍,如同鸟曾。有些人几乎一生不曾与外人接触,以松子野果充饥。也有的自已开荒种地,他们放弃贪欲,冷却热情,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修行。而在中国的古代,还有一部分富足的隐居者,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和安慰,有意避开车马喧嚣,结庐山野草莽之间,就象现在的都市人闲时去农家院小住几日,换个环境感受下别样的心情而已。然而我们可爱的王维却在终南山盖起一座名传千载的辋川别墅。并把它作为出世的捷径。把这样的隐居变成了艺术,又把艺术融入隐居生活。而当他真的隐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个可爱的艺术家就成了永久的隐士,隐在他的画中了。

通篇读罢,眼前尽是松山岩壁中一个个飘渺的身影。虽衣衫褴褛不堪,却神情凛然坚韧。如山中野生的兰花,有着水流的清决花开的安静,远离俗世的尘烟与拥挤,沉静自敛。却不会失去本真的模样。在我眼中,他们就象住在云端之上,遗世独立,清简自知,看淡了尘缘世相。找到心灵的净土。

佛说:舍得,可凡尘浊世中的我们,哪个又能轻易舍?更多的人也只能把那朵兰养在心中。聊以抚慰斑驳的心事。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三】

空谷幽兰,先有比尔的书,后有许巍的歌。

这是一本讲述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寻隐旅行记”。青峰之巅,山外之山,行尽天涯,静默山水间。不讲情爱,不谈道理,只有优美的风景,传统的文化。

这本书对于功利性读书的人,如同鸡肋,枯燥无味;对于纯粹兴趣而读书的人,能体会到超越感官的精神乐趣。

古有隐士:黄帝克敌,延年益寿;许由洗耳拒尧;伯夷和叔齐拂袖而去;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高山四皓和张良,助刘邦灭秦;诸葛亮躬耕卧龙岗……

现如今隐士在哪?

若有一念净心,花开遍世界。每临绝境,峰回路又转。但凭净信,自在出乾坤。恰似如梦初醒,归途在眼前。又何须远山归隐?正是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或许当你遇到隐士,你认不出他们,除非他们愿意让你找到。

现在这个年头,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心不再单纯,太复杂了。更别说去过那种“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生活。”只有空谷幽兰的人,真正体会到伴着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几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之时小憩的乐趣。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四】

读《空谷幽兰》之前,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究竟该如何理解。我以前的理解是那些所谓的“大隐隐”是不是没有原则的人,因为没有原则所以没有坚持,这样才可以在混沌复杂的红尘之中和任何人、事都和谐相处;进而又倾向于“小隐隐”比“大隐隐”更让我钦佩,原因是:我以自身的局限性出发考虑,在我浅薄的认知内觉得还没有贤者能做到大隐隐,而做到小隐隐的人是真实存在而且可敬的,比如陶渊明。就在这自身局限的思维下,我开始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作者的记录真实所以亲近人,译者的国文水平也是超一流的,在这赞一个!在两者的融合下,从这部作品中我能到作者上下而求索的艰辛;坐观庭前观花落的自在;山中隐士们的超脱与面对人生的智慧;以及我自己心灵的净化和静思;等等。

在独罢此书,我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了一点点新的理解,即所谓“大隐隐”是大有人在的,应该用同学的一句“他们藏得太好了,以至于我们很难发现”来描述,比如:苏东坡和王维。在假期听蒋勋老师的音频时有毛皮地接触到一点苏东坡,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东坡先生一生被贬多地,但一直以一种高昂和饱满的乐观心态去面对人生,从“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可见一斑。面对不同的地方,究竟何处是家?心安之处便是家吧。在面对人生起伏的时候这种态度也让他受益匪浅吧。突然想到了三起三落,这也可以算是当代版的“大隐隐”吧?而王维算是半个“大隐隐”吧,在仕途失意前期虽也在辋川别墅和朝野之间走寻,但最终也身随心前往佛教和自然的神圣国度。

“大隐隐于市”者不争不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原则,而是因为心胸的宽度和思想的厚度已经超越了一般常人所能驾驭的疆域,所以他们能看清也看轻很多人事,他们不埋头处理人际的复杂和身物的享受,却倾心于宇宙的浩瀚和自然的神奇。他们在世上的目的恐怕主要就是要去悟道,去寻求天人合一的大我境界,去体会并洞悉宇宙苍生的玄机。你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幸运到可以“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可以说他们是不幸的,匆匆在世走一遭为何不“人生在世须尽欢”?这没有对错的分别,只是个人认识观的不同。

深山里的一株幽兰作文【五】

看完这本外国人写的中国寻隐游记,才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实在无法点评,权当做个记号。

这个外国人实在很令人佩服,不仅很了解中国的宗教信仰,对中国古文化也是了如指掌,是个实至名归的汉学家。

“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这是《后汉书》中对隐士的诠释,但究其本源,就是修道。隐士是一群神秘的人,大多居于偏僻之所,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对物质需求极少,全心只为修行,以求得道。他们那种内心的平静和纯粹让我向往,这与喧嚣的现代商业社会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真正平静,环境不应该成为决定因素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如果人静,那么他们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那么他们就是在这里也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是取决于你自己,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这是作者在最后的领悟,也是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就是一种修行,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于野于市都可以寻得这个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