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0-12 17:22:03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一】

160000=()万21000000000=()亿

70450≈()万2957805558≈()亿

1.整万,整亿的数怎样改写?

(划分级线,改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去掉四个0,换成一个万;改成以亿做单位的数,去掉8个0,换成一个亿。)

2.非整万整亿的数怎样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改写)

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进行四舍五入)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比4小的舍去,共包含5个数(01234),比5大的向前进1在舍尾数,共包含5个数(56789)

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亿位?(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比4小的舍去,共包含5个数(01234),比5大的向前进1在舍尾数,共包含5个数(56789)≈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大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二】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大纲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

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既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形象中,悟出人之“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伟人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通过对鸡鸣的感悟,说明了黑暗必将过去,黎明一定到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朱自清的《春》确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他通过对春天花、草、风、雨的观察描写,提炼出对人青春的“新”、“美”、“力”的高度赞美的新的主题。教师的激发引导,可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有一位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了“蚂蚁搬蜻蜓”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奇怪,一只蜻蜓的体积比一只蚂蚁的体积何止大上千倍,但极少数的蚂蚁就可以抬走一只蜻蜓。通过观察、思考,他悟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的哲理。有一次,我出了一道“由菟丝子所想到的”作文思考题,让同学们到种豆的田地里细致地观察并向老农们请教,了解菟丝子的性能。后来我们仅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菟丝子本身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它把根扎在豆子身上,靠吸取豆子的营养来养活自己而导致豆子的亡。大部分同学最恨它,说它是寄生虫,剥削者,务必要斩尽绝。有一位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可留不可,理由是:菟丝子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可以明目,滋肝,补肾,止泻。(因为这位同学的父亲是位中医)通过观察、思考这些感性材料,通过联想想象,一篇篇立意较新的文章脱颖而出,如《助纣为虐,有余辜》、《发家的财神,救命的菩萨》(因母病欠债,后收购菟丝子而发富)、《它山之石,可筑我巢》(从菟丝子借助豆子的营养来养活自己,发展自己,使其家族千秋万代,源远流长这个角度联想到我们今天借助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营方式来发展我国的经济)。从这个教学实践来看,我们领悟到,感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创造力。

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文章评论等。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布置以《孔乙己之》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把白居易的《卖炭翁》改写成一篇故事,要求通过合理的想象,把卖炭翁伐木烧炭的自然环境和其“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以及“黄衣使者白衫儿”的那种仗势欺人的狂傲神态写出来,这些做法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阅读并非遇文便读,要将作文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如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涉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涉及国内外中重大新闻方面的报刊时文。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著作等。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3、利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丝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价值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下列的事物的提示,进行合理想象,写一篇议论文。

例如,气球:(1)傲气十足,无限膨胀,是毁灭的前奏。

(2)高瞻远瞩,洞察一切。

手术刀:凶相毕露,迹斑斑,道是无情却有情。

粉笔:粉身碎骨,只是为了求得真知。

筷子:一生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一无所有。

在这一原形的启发下,学生立即打开了想象的大门,结果不少同学超越常规的思维模式,写出了不少蕴涵哲理的文章。也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树上有十只鸟,打了一只,还有几只?

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立意新颖即可得满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智力题,我要求同学们除掉枪响打一只,其他的鸟全惊飞了这一答案进行想象。同学们兴趣盎然,各自打开想象的闸门,通过几分钟的思考,便展开讨论,其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收获匪浅,总结如下:

A、树上还有九只鸟。理由是:树上十只鸟中有两只老鸟(一公一母),八只小鸟。公鸟被打,母鸟用翅膀在窝里保护着八只小鸟。立意:体现出伟大的母爱。

B、树上还有八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母鸟被打,公鸟逃之夭夭,只剩下八只小鸟。立意:批判贪生怕之徒。

C、树上还有七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一只小鸟被打,两只老鸟惊飞,还剩下七只鸟抬头怒视。立意:团结一致,奋力抗争。

另外,我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展开学生的想象。

在一个医院的产房里,一个产妇刚生下孩子,躺在床上,旁边一个军人手提行李包,站在床前。

这张图片是在中越反击战期间拍照的。请同学们根据图片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立意,较好的有以下两类:

A、题目为《迟到的父亲》。根据是:这个军人参加了中越反击战,等到凯旋归来时才回家探亲,体现出当代军人“为国为民”的崇高品质。

B、题目为《前线在召唤》。根据是:这个军人刚接到部队的命令立即返回部队参加中越反击战。他为了保卫国家正在向产后的妻儿告别,体现出当代军人“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伟大精神。

总之,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联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的这根主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三】

(一).数的改写步骤首先我们得分级,才能保证改写正确。

1、集体练习:独立练习,订正结果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235000002836785个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73000000000人1690076500注意,改写后不要丢掉原数的单位。

2.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

这次共有一百二十万五千三百人报名参加运动会。

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全世界的动物种类有九亿六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种。

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3.下列3个数四舍五入后都得到87亿,其中()最接近87亿。

A.8703000000b.8657000000c.8700670000

4.比大小。

1264008()126万13900000()139万

34万()340000120900000000()1208亿

50000()5亿32亿()32100000000

5、讲: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它的近似数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练: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它的近似数是34亿,

(),最小是()。

6.在()里填上可能填写的数字。

89()000=89万

276()789万≈276万

984()600≈985万

8()567万≈9亿

23()0000000≈23亿

400()0000=4008万

12()0000000=12亿

8()90000000千克≈89千克

2()4010921≈24亿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四】

1、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目前,初治教材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相比之前一成不变的知识点,现在的教材增加了很多趣味的内容,不仅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许多的小故事、漫画、警句等,这些案例、社会现象及名言警句,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都是极其有用的。因此,教师在初治的教学中,应当立足于教材,立足于课本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当予以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课本知识上没有的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创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大量的社会实际案例,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实际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初治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知识基础,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同时也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用自己的道德水平来要求和指导学生,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水平,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师在初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其他教学方法不同,情境教学的一大优点在于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激发心灵深处的情感,使自己的思想和特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根据教材案例,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小实例或者近期比较热门的社会现象,来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初治教师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治教学中,教师应当设立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在教学中不断增加人文精神教学内容,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国家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五】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小学儿童的注意力相对不够集中,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分神等问题。这种现象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由于难度较大,又相对枯燥,因此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科型教学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采取不同的游戏可以教授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引入课堂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进入我国小学课堂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也反映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但是,学科型教学游戏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人们必须认识到,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并让他们理解和学会运用教学内容,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的。因此,必须将教育性视为学科型教学游戏的中心思想。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完美的融入学科型教学游戏中,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途中学习和理解教学的内容。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当中应用学科型的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散思维,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用学科型的教学策略包括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巧妙设置游戏形式、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将游戏带入小学数学课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七】

上文提到过,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发育都还不够健全,因此,小学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也是为什么小学课堂时长的设置要短于大学时长的设置。教师必须尊重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所以,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当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游戏中,自然就很难走神了。例如,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时,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一个学生扮演购买物品的消费者,另一个学生充当收银员,计算随机购买多样物品时,应该花费多少钱,看是顾客算的准确,还是收银员算得又快又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