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介绍八公山的作文400字)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介绍八公山的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05 17:01:30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介绍八公山的作文400字)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一】

我的家乡在安徽淮南,以八公山豆腐出名,每年一度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更是享誉海内外。不过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可不是八公山豆腐,而是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的“八公山森林公园”。

八公山森林公园是1992年由原林业部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四A级旅游区,位于中国历史名城寿县城关北门外一公里处,东邻淮南市,西靠淮河,南临东淝河,北接凤台县,公园南北长约88。6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

八公山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用“林密、石奇、泉古、水秀”八个字来概括,园内景点很多。主要可分为四大景区:涌泉庵景区、四顶山景区、八公山景区和狮子山景区,其中最热闹的景点当数涌泉庵景区了。涌泉庵的建筑古香古色,很是美观。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座佛象屹立在正殿,煞是威武,象前跪着很多人,殿内香烟缭绕,总是乞求保佑的吧!特别是节假日,会有大批游客聚集在此,烧香许下对自己或亲人美好的祝愿。如果只是随便走走,也是一会儿登高山,一会儿见密林,一会儿又是小桥流水,随处都是可入画的美景。如果走累了,路边就有现成的茶摊,可喝热茶,可吃小吃,歇好了再继续游。

在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如果有机会,大家都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一定会有不虚此行的感觉。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二】

我们慕名来到仙公山。山脚下,一条石板阶梯蜿蜒而上,路边小草青翠欲滴、树木俯仰生姿,一阵清风吹过,树枝频频招手,正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呢。暑气逼人的仲夏,我们一路爬山越岭,竟然还觉得凉爽宜人;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亭中,这时,一块石碑映入眼帘——“有仙则灵”,咦,仙在哪里呢?

进入山门,只见寺庙座座相连、四处烟雾袅袅、游客熙熙攘攘,寺钟缭绕,不绝于耳。我们游览了立鹤亭、白水岩、朝天阁、狮耳孔,然后穿过仙灵桥,来到一处叫“仙脚迹”的`地方。在一个小隘门内,有一块石头,上面有两只脚印,一左一右,脚印五指分明,我怀着好奇心,把脚放上去,哇!好大的脚,我的脚还不够它的一半大呢,这是谁的脚印,怎么会在石头上留下呢?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抬起头来,忽然看到了它的说明,相传这是九仙降临察看选址、指点建造丰山洞时,蹲踏留下的脚印,传说如果脚踩一下“仙脚迹”,就可以保佑出入平安,我禁不住又把脚踩上去。这时,我俯身南望,真的是“闽南名山,风光旖旎”:仰恩湖微波荡漾,蓬莱胜景尽收眼底,“绝顶凌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天外,如临仙境”……。

我忽然想到水头的仙迹岩,也有一只仙脚印,这才明白了为什么神仙老喜欢到我们闽南来。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三】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二)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四】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角度一:阐述内涵。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 例1中心论点:舍弃一些东西,人生会更加美好。

分论点:①舍弃,是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

(诗仙李白生性自由、寄情山水、不同凡俗、遗风长留的事实)

②舍弃,是悠然心会、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

(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归田园、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经历)

③舍弃,是重振旗鼓的豪迈之风。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挫而弥坚,重整旗鼓,复国雪耻的历程)

(诠释“舍弃”的内涵)

可以使用的句式:

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是(就是)??

例2 中心论点:要敢于到班门去弄斧

班门弄斧:在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分论点:①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②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③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例3 中心论点:人要坚守良知

分论点:①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陈晓兰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②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 )

③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 )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

练一练 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原意: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阐释内涵)

(二)、角度二:即问一个“为什么” 分析原因,揭示作用、价值、地位。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即:为什么?

例1: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分论点: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可用格式:关键词+能(才能、就能)??

练一练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分论点:①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安抚人受伤的心灵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分析理由)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三)、角度三:提出策略。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即:怎么样?

可用格式:关键词+需要??

1、 追问办法法

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即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 ①学会欣赏别人,需要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②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嫉妒贤能; ③学会欣赏别人需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小结: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

可运用:??,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练一练中心论点:把微笑作为名片

分论点:①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②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③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四)角色分解法(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例如:中心论点:“关注你身边的人”,写三个分论点。

① 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② 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③ 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志。

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练一练 中心论点:“要懂得赏识”

①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②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四、课堂小结

1、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

类——是什么内涵阐释法

因——为什么 分析理由法

果——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法——怎么做探寻方法

谁——对象 角色分解法

2、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

①、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②、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③、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④、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⑤、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⑥、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⑦、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3、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①、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②、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③、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五】

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

八公山游记作文题目怎么拟【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