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我的春节故事作文600个字)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我的春节故事作文600个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0-25 14:03:15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我的春节故事作文600个字)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一】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从小年就开始了,直到正月十五结束。虽然,只有短暂的而是来天,但天天热闹、喜庆。

过小年了,街上的店铺,都把一些年货摆在门口任人们来选购。街上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过小年家家都会打扫除,好像要把今年一年的晦气拒之门外。准备迎接好运。除夕夜晚是个非常而又重要的时刻,因为这天夜晚要吃年夜饭。出门在外的人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必定回家与家人团圆。吃饭前要放鞭炮,鞭炮闪亮的火光,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要把常说中的年兽赶走似的。吃团圆饭是,晚辈和长辈要互相敬酒。第二天春节开门都要放鞭炮,迎接新年的祝福。我们小孩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新衣服给家长,长辈拜年。随之而来的就是红包啦!春节这天大部分的店铺都关门休息,直到正月初六开张。这一天,听大人们说,是不能扫地的,免得把福气扫走了。许多人都已经上街买礼品送亲戚、拜年。到了初六所有的店铺都开张了,一年一度的龙灯节也就来临了。龙灯都会去每家串门,主人就会放鞭炮迎接。听大人说,龙灯来了,今年就是个好运年、丰收年。 元宵到了,我们小孩也得抓紧时间好好玩一把啦!因为过了元宵新年也就快结束了。元宵晚上,和除夕一样放鞭炮,家家都会吃汤圆。正月十六,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了。下面就期待着下一个春节。

节日期间自己加入了校爱心环保协会,趁校级社团活动日去红桥区的两个养老院做了义工,当时社团组织去时,我们买了水果,到养老院后,我们分成了三组,一组去帮忙打扫卫生,二组去帮忙包饺子,三组负责给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和他们谈心。我第一次去时负责表演文艺节目,以及和老人们谈心,第二次时我负责打扫卫生。通过两次的义工,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天津市的养老院的基本情况。下面是我的心得。

他们真的很希望有人和他们交流。记得第一次去时,我们跟老人们表演节目,当时唱了一首歌,唱完歌时,有一个老人突然哭了起来。由于那位老人已经失去言语能力,我无从知道其中的缘由,但我感觉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人,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来和他们交流,结果我们到来让他欣喜万分同时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种种和自己现在的状况形成的鲜明对比,黯然伤神,于是便潸然泪下。

而后我们和老人们谈心,他们是那么的健谈,有些老人都80多岁了,因为年纪大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些退化,他们说话时大部分我们是一边仔细的听一边猜他们说了什么,老人们很兴奋,他们紧握着我们的手,仿佛我们就是他们的孙子和孙女,我们会问他们的年纪和在这里的生活,他们会问我们今年多大啦,家里是哪里的,家里有几口人,虽然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但是我们尽量找话题,总之大家谈得很开心,我们也由衷地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二】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会在自己的节日中展现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春节更是体现这一特色的最集中的一个节日。无论哪一个民族都会在这一个传统节日里,送出祝福,迎接吉祥。春节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像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情画。

我的家乡每年春节都会在元宵节那一天欢庆一整天。每年的这一天,家乡总是充满了快乐祥和的气氛。今年元宵节更是别具一格。那天为了庆祝家乡的这一传统节日,学校专门放假半天,让我们全身心地去感悟节日的.气氛。我早早地来到街头,只见街上早己是人山人海,人群三三两两,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大家走在街上,无需迈步就会自动跟随人群前行。下午两点开始,人头开始蹿动,人群开始涌动,我踮起脚尖一看,原来是游行队伍开始上场了。排在最前面的是秧歌队。只见秧歌队队员们个个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迈着整齐有序的步子,欢快地舞动衣裙。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用舞蹈表达着内心的喜悦。秧歌队过后紧接着就是腰鼓队,只见腰鼓队的队员们个个身强力壮,使出了浑身力量,合着节拍敲打着欢乐喜悦的鼓声,那鼓声响彻云霄。再后面就是老年俱乐部的爷爷奶奶们,他们也用舞蹈表达着内心的喜悦。看他们虽然年纪大了,可是舞步却依然那么有力,动作依然那么整齐划一。最后面就是我们家乡人的大戏——舞龙队。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高举着龙头,昂首挺胸地走在龙队的最前面不时地左右摆动龙头,引得龙身龙尾也不得不随之扭动。每一次摆动,都会引来人们的一阵欢呼雀跃。我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衷于看舞龙队的表演。妈妈告诉我,龙代表着中国,是中华民族美好祝愿的集中体现的集合体,而且龙是传说中掌管降雨的神,人们一定要舞动龙身,让他为来年带来风调雨顺。龙舞动得越厉害,雨就下得越及时。所以人们会在元宵节的晚上用烧龙尾的方式来让龙扭动身躯,以期待来年的风调雨顺。而且龙来到谁家门前就会给谁家带来吉祥,所以人们都会对上门舞动的龙献上一份心意和祝福。

锣鼓开始敲响,裙带开始飞舞,龙头开始摆动。那昂首挺胸的龙头威武无比,那高高在上的龙尾直指蓝天。龙头随着锣鼓舞动,龙身很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最后龙头居然咬着了龙尾。人们欢呼雀跃,庆祝来年的丰收在望。

如此温馨的春节令人难以忘怀,耐人寻味。至今想起来也回味无穷,心里自然而然地涌起一股欢乐祥和的气氛。我永远都忘不了这幸福的时刻,它成了记忆中最闪亮的一颗珍珠!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三】

有时候,表面上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痛苦不仅会带给他人,也会带给自己。

今年大年初一的时候,我和父母为了躲避亲友间生硬的“寒暄”,跟随旅游团来到了泰国。一落地,新春拜年家家户户间的客套离我远去,冲破桎梏,我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记忆。

原以为春节不走亲访友已经让我记忆犹新了,没想到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头。正当我们满怀喜悦的乘坐巴士驶往海岛时,一个叔叔突然把埋在手机屏幕前的头猛地抬起来,惊恐地对着后排的家人说:“国内出事了!”大家听闻都担忧极了。我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直到我手机没电了,离开了舒缓的音乐,我突然发现耳边充斥着大人焦急的谈话声。伴随着黑夜的来临,白天所带来的五光十色已经褪去,原本以为会看到的是澄澈的透明,而此刻的车厢内却笼罩着一股看不清的白,像雾一般一如每个人各有各的忧愁。远在异国他乡,我对亲友的思念越发浓厚,不是单纯的寒暄,而是温暖的怀抱。窗外,远去的点点星光,仿佛让黑夜更加透亮;窗内,却布满烟尘,不知是病毒在弥漫,还是疑心在扩散。

一路的颠簸让我昏昏欲睡,一个响亮的喷嚏却将我惊醒。后排那个小男孩的母亲顿时惊叫了起来,对着儿子说:“你怎么可以对着姐姐们吐口水!”我倒是还好,但身旁的姐姐就遭殃了。她顿时就恼了,但她克制住没有发作。夜,还在扩散。

晚饭时间,她忍不住向父母倒了苦水。父亲听了后,立刻紧张了起来,只见他眉头紧锁:“我听到他们与国内亲朋视频聊天时,好像说男孩子临行时发烧是病毒性的。”大家一下子就坐立不安了,饭桌前像炸了锅一般讨论了起来。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人人自危。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学医的姐姐和我说:“其实,我觉得他们这样明显地排斥挺不好的,那个小朋友一看就不会是由肺炎引起的啊!”我也这样觉得。

第二天,小男孩的爸爸在启程时,和巴士上的各位澄清了这件事:“我知道大家出来一趟都不容易,也理解大家对此次肺炎病毒的恐惧,我的爱人是医务人员,在来之前我们已经为孩子做过了检查——包括验等,确定是细菌性的了才出来旅行。大家可以放心。”全车掌声雷动。

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逝去,转眼又到了分别的时刻。我穿过一层层戴着口罩的人海,蓝的,白的,花的,不同颜色的口罩;麻的,棉的,橡塑的,不同材质的口罩。在车站,在机场,在一条条路上,代替了原本那张或光鲜、或平凡的脸,我好像看不清了——人们原来的样子,这个世界原来的样子。但我仍记得,现在是春节啊!记忆中那一张张温暖的笑脸,都是真实存在的。埋藏在口罩后面的一双双眼,是单纯的,还是复杂的;是惊慌的,还是淡定的?

记忆中春节的灯火阑珊,明年希望你还会回来。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四】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的最爱。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已经开始了,在我们这里叫小年。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一个开幕式。这一天,是要祭灶的。祭灶的时候,鞭炮声响起来,说明过年的气息离我们更近了些。

过了小年,大家就更忙了,必须准备过年的东西,正式迎接年的到来。

除夕真红火,家家户户都鞭炮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家家都赶着包饺子,到处是饺子的香味,人人都穿上了新衣,贴上红红的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都笑声不停,灯火辉煌,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午夜十二点,春节的钟声响起来了,伴随着钟声到来,预示着辞旧迎新,大家都长大了一岁,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我好想停留在那长不大的童话世界里……

正月初一和除夕之夜,虽然只是一个时差的区别,但却给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正月初一,不像以前那样守旧,不在是男人拜年,女人在家接待客人,现在一家人去给长辈拜年,也不在是叩头如捣蒜,现在只要说声祝福语,行个礼。哈哈!压岁钱就到手了,春节拜年收红包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其次,还要去上坟,就是给以逝的亲人去拜年,鞭炮声又一次响起来,一演示对逝世亲人的怀念,还要烧些纸钱,祭些酒菜,我不禁想到:“人世间,为什么要有生离别呢?今年是双节日,一边是春节,一边是情人节,这又给今年的春节增添了一份喜庆美好的色彩。

正月十五,春节的最后一层台阶了,这一天,大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今年,我们这里的灯在宾河路上展示,整条街像是在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是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虎灯,有的是大红宫灯,有的是龙灯…。每个人都好像坠入仙境一般。一眨眼间,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化成五光十色的星星点点,洒满在视野里伴着满路的花灯,把天空打扮得金光灿烂,碧玉滢滢。元宵节就是吃元宵呀。欢欢喜喜过大年,团团圆圆吃元宵,这的确是件美好的事情。

正月十五就是年的闭幕式。美好的正月十五给年彻底拉上了一卷令人怀念的帷幕。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五】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很多流传至今。

扫除灰尘

“腊月二十四,拂尘扫屋”

这种习俗维系着人们打破旧的、创造新的,维系着人们告别旧的、迎接新的祈祷。

贴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给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贴窗花,反“福”字

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展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饰得富丽堂皇。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福”字指的是吉祥如意,维系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愿望,有的人干脆把“祝福”二字倒贴,表示“幸福到了”、“祝福到了”。

新年图片

春节期间,年画在城乡也很受欢迎,丰富多彩的年画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增添了许多繁荣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们朴素的习俗和信仰,支撑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除夕熬夜或通宵

守除夕是除夕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聊天,等待辞旧迎新的时机,通宵守夜。

爆竹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放鞭炮开门”。也就是说,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去旧迎新。

致以新年问候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互致新年问候,并祝来年万事如意。

除夕熬夜或通宵

守岁是旧年最后一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年到来的习俗。除夕也叫寿年,俗称“年年”。探索这一习俗的起源,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在古代,有一个凶猛的怪物散布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称之为年。它外表狰狞,本质狰狞。它吃鸟兽,吃鳞虫,每天变换口味,从磕头虫到活生生的人,让人说“岁月”变色。后来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规律,就是每隔365天去一个人多的地方品尝美食,萦绕的时间是天黑以后,到了歌舞升平的破晓时分,他们又回到了山林。

在计算了“年”肆虐的日期后,人们把这可怕的一夜当成了关口,称之为“年关”,想出了一整套关闭新年的办法:每晚每户提前准备好晚餐,关好炉子,然后把所有的豇豆绑在鸡圈里,封住房子的前后门,躲进房子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不确定,除了让全家人一起吃饭以示和谐团圆外,还必须在吃饭前向祖先献祭,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过夜。吃过晚饭,谁也不敢睡,坐在一起聊天,胆子也不小。渐渐养成了除夕熬夜的习惯。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六】

爸爸很早就想带我看东海大桥了。他说大桥横跨大海,直通大小洋山港可壮观了,连接起上海和那两个小岛。

大年初一我和妈妈坐上爸爸的车去接爷爷奶奶。开过了罗山路我们一过外环走入了远东大道,爸爸把车开得飞快,还给我们解说这条路的来历和大桥的建设经过。他好象什么都知道。妈妈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是上次导游讲了。

在康桥闸门取了卡之后,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开上了东海大桥。爸爸说“快看,那是主席当年题辞的东海大桥。全桥长有三十七公里。”当天有点雾霭,我们看不到远方的桥墩。爸爸说过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壮观的两个大桥墩。可不是,第一个桥孔可以过千万吨级的船。我们的车爬上去,象我们当年在香港玩过山车。下桥孔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远处的大桥的,爸爸要我从敞篷门探头出去拍一下,风太大了。阳光也恍眼。我就在车里拍了一下。爷爷就笑了,奶奶说那太阳在海面上把水照出了几层颜色,上面是蓝色,接下来是一层土黄色,再近一点的就黄中泛蓝。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也不知道。

这时海面上阳光撒落,一些水网一样的东西停在上面。有一块一块的绿色。与大桥斜拉索形成了一幅好象的立体面画。车向前开,海水向后伸去,车就象行驶在海上,这种感觉真棒。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大海,上次是在海南岛。虽然这里的海水有些黄,我也觉得这里的风景也很漂亮。我真想画一幅画。

由于当天是初一,桥上没有几辆车,爸爸可以尽情地放慢速度让我们看大桥的一切,宽敞的三车道和桥栏。路牌显示大桥桥面长30公里,应该是市区坐车去虹桥机场的距离了。我很好奇几十米深的海里怎么可以建起这么雄伟的大桥,因为我想起把冰快扔进路边的小河时,它一会儿就漂走了,更别说这里水流快,风大,还有台风和海浪呢。设计师和造桥的工人真是了不起,肯定比我搭积木要厉害多了。我回家后要上网查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临港新城,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的滴水湖,是人工挖出来的,但不比杭州的西湖差,波光粼粼,看不到边,与对面的大海相互映衬,可真棒。同学们,有机会你们也要去看一看。

春节里的故事初三作文【七】

姥姥家住在徐州的郊外,每年春节才能到姥姥家。姥姥对我可好啦!每次到姥姥家,姥姥都会给我做我喜欢吃的,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特别是每年冬天姥姥都会在我睡觉前在我的被窝了放上一个热水袋。

前几天,我打扫卫生时在角落看到了姥姥与我的一张照片,上面有许多灰尘,我拿抹布擦去灰尘,看着姥姥那饱经沧桑的'脸,我不由地想起了姥姥与我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玩。那天中午,我生病了。得知我生病后,姥姥着急坏了,可家里除了我与姥姥其他人都不在,姥姥二话没说就背我到村子了的一家小诊所去。到了诊所,姥姥累得直不起腰来,但还是急忙把医生喊来,医生说必须打针,我忙说:“我不打,我最怕疼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怕,我们山山最勇敢了。”我只好点点了头。因为我从小都对打针有副作用,所以一打完我就脸色苍白,倒在了椅子上。姥姥见了,着急得不得了,连忙端来了一杯水,把我慢慢扶起来,给我喝水。一杯水下肚,我好多了,就与姥姥回家了,而姥姥怕我又不行了,就执意要背我回去,我没办法只好让姥姥背。姥姥年纪大了,山路又不好走,所以在中途有好几次都险些摔倒,我很担心姥姥,就说:“姥姥,我好多了,我自己可以走。”姥姥气喘吁吁地说:“你病还没好呢!姥姥身体好得很,别担心。”就这样,姥姥背我走了一段路,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姥姥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膀子被身旁的一块瓦片划了一下。我心疼地说:“姥姥,你没事吧?”姥姥笑笑,说:“没事,不就划了一下吗!”回家后,姥姥让我在床上躺会儿,自己去干活了。躺了一会儿,我想上厕所,出了房间后,我看见姥姥撩起袖子在洗衣服,刚想去与姥姥打个招呼,忽然看到姥姥的膀子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还流了。猛地,我心中好酸……

我盼望着春节的来临,更盼望与姥姥一起度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