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旅行记作文范文)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旅行记作文范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4 07:24:47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旅行记作文范文)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一】

圣诞树城里住着许多圣诞树,其中一棵会“走路”。

有一天,它穿过城市、跨过小溪、翻过高山,来到了农村,它看到从未见过的稻子、玉米、莲子等各种各样的庄稼;还有牛马、鸡。

突然,它看到了一座很奇特的房子……

圣诞树发现门上插着一把钥匙,它敲了敲门,主人没有回答,它又敲了敲门,一阵低沉的声音说:“你把门上的钥匙转一转,门就开了”。圣诞树转了转钥匙,门果然开了。

它走了进去,没看到主人,一阵声音从它的右耳朵传进来,它往右边一看,一只小螳螂在草丛里跳舞,它也想跳,心想要是自己是螳螂,那多好啊,突然,自己变成了螳螂。

它跳累了,想回家,可它太累了,握不到手柄,它想要是变回自己,那多好。它又变回了自己,它走出门,发现一切都变了……

农村变成了圣诞树城,圣诞树回到了家,房子变成了圣诞树,圣诞树们一起跳舞,圣诞树城的中间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张大嘴巴,对圣诞树喊“快来跳舞吧!”圣诞树听出来了,是小螳螂的声音,可又找不到它。突然,它知道草地就是小螳螂变的,它像骏马一样飞奔到草地上,跳起舞来。

原来,今天是圣诞节,这棵神奇的圣诞是主持人!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二】

太阳悄悄地躲进了山的背后,在天边撒下了五彩缤纷的彩霞。这儿一道黄的,那儿一道红的,头顶一道是褐的……美丽极了,就像是仙女路过时留下的。

蜗牛躲在房子里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唉,出来旅行,爬了还不到十米,天就快黑了。我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如果我有一双洁白的翅膀该多好啊,可以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只要挥挥翅膀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蜗牛的话音刚落,一个身穿白色衣服,头戴黄色圆环,背后插着一对洁白如玉翅膀的小天使从天上飞了下来。小天使笑盈盈地说:“你好,我是为世界上所有动物排忧解难的小天使。我在天上就听到了你的\'呼唤,特地下来赐予你一对翅膀。希望你能和我一样掌控好这双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说完,小天使把一双翅膀插在蜗牛的背后,然后便飞走了。

蜗牛听了小天使的话,它把头伸了出来,挥动着翅膀。可蜗牛挥到了天黑,始终没有飞上天。蜗牛看今天是不可能飞上去了,便把头缩了进了房子,准备明天再接再厉。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刚亮,蜗牛就醒了。它心里暗暗地想:今天我一定要飞起来看世界,不完成心愿不罢休!于是,蜗牛又开始练习。它扑腾了一上午,仍然没有飞上天。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蜗牛一点儿都没有觉得肚子饿,还在学飞。傍晚,蜗牛改进了飞行方法。它觉得也许应该在飞行之前先跑一段路,给飞行增加点动力。天黑了,蜗牛没有飞上天,但它没有放弃,决定明天继续再飞。

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蜗牛还在练习。终于有一天,蜗牛才挥了一下翅膀,一下子就飞上天了。它看到了整个世界,美滋滋地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世界真美啊!”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三】

车进站了,门刚被打开。人们便蜂拥而上。由于人太多,我和爷爷、奶奶虽然挤上了车但没抢到座位,只好站在走廊。

这是一辆带空调的大巴,地板干干净净,车厢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汽车刚出县城,便“哼哼”爬起坡来。我最怕这劲头,心里开始不安……因为我晕车,况且四百多公里的颠簸,越来越想吐,终于,我忍不住了,“哇”地一声吐了出来。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弥漫了整个车厢。这时漂亮的售货员阿姨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晕车了,很难受吧?来,喝点水漱漱口。”说着把她的茶杯递给了我。看我不好意思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喝吧!没关系的。”说完不动声色地开始打扫车厢的赃物。爷爷边连声道谢,边用纸巾擦我的嘴。我后面的叔叔忙把我扶到他的位置上,又对奶奶说:“我这儿有一些废报纸,你让小朋友吐进去包好下车时带出去就行了。”我一看,这哪里是什么“废”报纸,分明是崭新的《新华日报》,爷爷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奶奶从提包取出那条脏乎乎的.毛巾,准备给我擦嘴,这是早已有一位大姐姐从挎包里抽出几张卫生纸说:“用这个擦吧!”奶奶感动极了,嘴唇哆嗦着,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激动地说:“年轻人,谢谢你们了!”他们也不好意思了:“不用谢,没什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来到表哥家。

这次乘车旅行是我最难忘的,他们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形象将铭记于我心。更让我深深感到:祖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无论走到哪里,都充满了真诚与亲情。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四】

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个蚂蚁王国。一天,蚂蚁国王传下命令:“明天,全体臣民一起到森林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玩一玩。”蚂蚁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欢呼跳跃起来。临行前,蚂蚁国王要求大家都准备好路上吃的粮食。妈蚁们便把平时从地里拖回来的小麦、稻子都带上了。就这样,妈蚁大军出发。蚂蚁大军走呀走,到过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美好的景物。

有一夭,他们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有个很古怪的名字—和睦相处国。蚂蚁大军首先到国王那里取来了通行证,然后就到大街上去游玩。他们看见这个国家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都很和睦,看见一个小男孩把一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燕子轻轻地送回窝中;看见许多鸽子落在街边人家的\'院子里找吃的,人们也不去抓它们,还看见一位孤寡老奶奶生病后邻居们把她接到自己家里照料,还忙着为老人找医生,抓药,还有的邻居送来可口的饭菜……

有几只蚂蚁说:“生活在这个国家多么幸福呀,我真羡慕他们。”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天边又升起了美丽的晚霞,他们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三天了,蚂蚁国王传令:还有许多地方要去,明天必须离开这里。就这样,蚂蚁大军又开始了新的旅行。又走了好几天,蚂蚁已经走得很疲乏了,这时才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名叫獭人村。走进村子,只见街道上又脏又乱,街道两边的房子年久失修,都很破败。人们三三两两地懒洋洋地蹲在街边聊天。看看地里,这里的田地虽然很肥沃,可是没人去种,地里长满野草。这时走过来一位阿姨,怀里抱着他那又哭又闹要奶吃的孩子,可妈妈哪有奶水呀,只能难过得摇摇头。蚂蚁国王说:“我们应该去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蚂蚁大军边走边看:“这位老人饿了。”“这个可怜的婴儿也因为没奶吃而去了。”

蚂蚁国王派人去调查,很快就弄清楚了,原来,以前这个村子的人都很勤劳,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富人村。可是他们一过上好日子,就懒起来,慢慢地,什么活也不干了。、坐吃山空,村子越来越穷,到现在就只能吃又苦又涩的野菜了,许多婴儿也因为没奶吃而去了。晚上,蚂蚁国王召开会议,商量如何帮助徽人村的人们。最后决定,设法教会全村人们种田。第二天,它们就开始工作了。要种田没有种子怎么办呀?妈蚁国王说:“用我们带的粮食做种子。”臣民们赶忙拿出自己的粮食撤在地里,国王也不例外地把种子撤在地里。不久,獭人村的田地里长出了麦子、稻子,人们看了都很高兴。蚂蚁们又教人们怎样锄草,怎样施肥。

渐渐地,徽人村的人们变勤劳了,也慢慢学会了种田,有一天,一个农民突然间蚂蚁:“你们把自己带的粮食给我们当了种子,现在你们吃什么呢?”蚂蚁迟迟没回答。人们偷偷地跟着蚂蚁们去看,“啊,它们在啃地上的嫩草芽。”一个农民控制不住,喊了出来。人们被感动了,流出了晶莹的泪水。蚂蚁的举动,使村民们很受感动。他们商量要为小蚂蚁们开一个庆祝会,好好感谢他们。可是,当他们忙着准备的时候,蚂蚁们已经悄悄地踏上了归途。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五】

“啪啦……啪啦啦……”住在魔法树洞里的魔法婆婆抖动着愿望茶壶,并在每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杯里倒入一朵小玫瑰。不知道今天会有哪些访客来呢?魔法婆婆坐在一旁的木凳上,静静地想着。

最近,魔法婆婆拥有了一个新发明——紫水晶做成的愿望茶壶,这个茶壶每天都能产生十朵神奇的小玫瑰,这可不是普通的玫瑰花哦!它们是被施了魔法的玫瑰香味糖豆。只要把它含在嘴里许个愿,再咽下去,这个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丁冬——”门铃响了,今天第一个来敲门的是小狐狸凯蒂。她笑眯眯地向魔法婆婆问了早安,就坐到了第一个杯子前。她将玫瑰花倒入尖尖的小嘴儿,在心里默念:“我希望和好朋友们一起品尝玫瑰糖豆!”“糖豆”两个字刚滑到喉咙口,“丁冬——”门铃又响了,小松鼠欢欢、小猴子豆豆一起出现在门口,几个小伙伴搂在一起又蹦又跳,差点忘了吃玫瑰糖豆的事儿。

“孩子们,快来吃吧!明天我就要把这个茶壶寄给生活在另一个时空里的魔法爷爷啦!”魔法婆婆的脸上满是慈祥的微笑。几个小伙伴一惊,这才想起明天就是森林时间6月6日啦,听说这天是魔法爷爷的生日,每年的这天,魔法婆婆都要将自己的最新发明作为生日礼物寄给他呢!

“婆婆,您就把愿望茶壶留下来吧!把您上次发明的魔法宝石寄给他不行吗?”小狐狸凯蒂拉着魔法婆婆的手恳求着。魔法婆婆摇摇头:“不行啊,我们昨天已经通过镜像世界聊天啦,说过的话怎么能反悔呢?”

“婆婆,婆婆,我们都希望茶壶能留在这儿,您就答应我们吧!”欢欢和豆豆他们连糖豆也不吃了,趴在魔法婆婆背上撒娇,可是魔法婆婆依然摇摇头。

“这样吧,今天婆婆把剩下的玫瑰糖豆都留给你们,这总行了吧?”说着,魔法婆婆把水晶杯里的糖豆都倒出来,分给了小伙伴们。

大家捧着糖豆,垂头丧气地走出了魔法树洞。“我们怎样才能留住这个愿望茶壶呢?”欢欢着急地问大家。“要不,晚上我们去把它偷过来吧?”性急的豆豆迫不及待地说。“亏你想得出!”凯蒂瞪了他一眼。那怎么办呢?大家一筹莫展。眼看着天色渐黑,魔法婆婆肯定会在晚上把愿望茶壶寄出去的,她的法力可高强了,就算小伙伴们知道愿望茶壶的邮寄路线,也找不回来啊!

凯蒂望着手心里的玫瑰糖豆,眼睛突然一亮:“有啦!我们一起吃下糖豆,一起许下愿望——让愿望茶壶不要寄到魔法爷爷那里去,这样不就行了吗?”“哈,这个办法好!”“好啊,我同意!”几个小伙伴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他们马上把玫瑰糖豆塞进嘴巴里,闭上眼睛,开始虔诚地许愿。

与此同时,愿望茶壶也已经通过“邮递漩涡”向着另一个时空全速前进。魔法婆婆闭着双眼,在脑海中操控着愿望茶壶的飞行路线。遇到冰山,它灵活地从旁边绕过;进入峡谷,它小心地避开嶙峋的山石;还有500米就要越过时间深渊了,这可是高难度的飞行哦!不要担心,这难不倒丰富的魔法婆婆,她只要用魔杖隔空轻轻一画,就可以让时间深渊封闭10秒钟,这样从上空飞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被吸进那无底的深渊……

到了,到了,魔法婆婆屏息凝神,抓紧了魔杖,轻轻一画……茶壶稳稳地向前飞行着,可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在深渊中间停住了。“快飞呀,快飞!”魔法婆婆着急地叫了起来,“还有五秒钟,再不飞你就要被吸进去啦!”可是愿望茶壶依旧悬浮在时间深渊的上空,这时一道紫色的光闪过,只见深渊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倏地一下把茶壶吸了进去。

怎么会这样?魔法婆婆惊愕得跌坐在地上。要知道这个茶壶可是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做出来的,可愿望茶壶被吸进时间深渊,就会让魔法婆婆遗忘愿望茶壶的配方,世界上再也不会有愿望茶壶了!魔法婆婆呆呆地坐在地上,不知所措。

“丁冬——”门铃又响了,魔法婆婆打开门。三个小脑袋探进来,看到魔法婆婆无精打采的样子,凯蒂好奇地问:“婆婆,您怎么了?”“唉,昨晚,我的愿望茶壶在邮寄途中被吸进了时间深渊……”

“那我们去找回来不就行了吗?”豆豆着急地说。

“怎么可能?那里太危险了,就算你们想办法走到了那儿,也斗不过时间深渊里的邪恶精灵……可惜啊,茶壶吸进去了,我再也想不起来它的制作配方了……”魔法婆婆摇摇头,脸上的皱纹好像又加深了许多。

三个小伙伴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沉默了半天,凯蒂开口了:“对不起,婆婆,都怪我。我希望愿望茶壶永远留在森林里,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许了愿……”欢欢抓紧了凯蒂的手,勇敢地抬起头看着魔法婆婆:“我们都有错。婆婆,我们一定想办法帮您找回愿望茶壶!”

“对了,我们还有玫瑰糖豆,再吃下一颗,许个愿,茶壶不就能回来了吗?”豆豆跳起来嚷着。

“傻孩子,这玫瑰糖豆对同一个事物不能许两次愿,这样魔法就不灵啦!”魔法婆婆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凯蒂走到魔法婆婆面前,“婆婆,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弥补我们的错误呢?”

魔法婆婆看着大家一筹莫展的样子,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脑袋,“对了,我的万能云!”她急匆匆地跑进魔法室,不一会儿便抓着一团棉花一样的东西来到大家面前。魔法婆婆一松手,这朵棉花便膨胀起来,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中,它变成了一只“小白船”,轻轻地托起了三个小伙伴。

“万能云会带着你们进入时间深渊,不过,里面充满了危险的邪恶精灵,你们一定要提防……我会在这里看着你们的!”魔法婆婆的话音未落,小白船已经一扭身子,冲进了屋角的邮递漩涡。“啊——”随着一声惊叫,三个小伙伴顿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赶忙闭上了眼睛。

当他们睁开眼睛时,小白船已经身处一道色彩斑斓的峡谷边缘,峡谷里不断变化的奇异光芒令他们眼花缭乱。“这也许就是……时间深渊?”凯蒂问旁边的欢欢。“大概是吧……可是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呀!”欢欢挠着脑袋。调皮的豆豆在小白船上揪了一把:“万能云啊,你到底有什么能耐呢?”说话间,万能云“哧”的一声喷出了一大团雾气,小白船飘到了峡谷中,在雾气里慢慢下降,一道蓝色的屏障沿着船舷升起。三个小伙伴凑过去一看,哈,这道屏障过滤掉了杂色,使得峡谷里变得灰蒙蒙的,唯有远处点点紫莹莹的光在闪烁。难道,那就是紫水晶做成的愿望茶壶发出的光?

小白船慢慢向光点靠近,凯蒂发觉船已经到了深渊底部。这里好像罩着一层雾气,隐隐看到一大群绿色的长翅膀的精灵。随着距离逐渐拉近,豆豆指着前方激动得大叫起来:“看,愿望茶壶!真的是愿望茶壶!”凯蒂急忙捂住他的\'嘴巴:“别嚷!快看那些精灵,他们好像在抢什么东西?”欢欢定睛一看,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精灵们抢的不正是他们心爱的愿望茶壶吗?怎么办?三个小伙伴思索了一会儿,凯蒂率先发话:“我去引开他们,你俩看准机会,把愿望茶壶拿到手,赶紧离开!”她不等同伴答话,便毫不犹豫地从船上跳了下去,悄悄地靠近那群精灵。

看到突然闯入的陌生人,精灵们吓了一跳,好多双眼睛一齐盯住了凯蒂。“你是谁?”为首的精灵警惕地发问。“我?”凯蒂笑了,“我是来给你们送礼物的!”一听到“礼物”,精灵们立刻兴奋起来,他们每天最盼望的事就是瓜分那些被吸入时间深渊的宝贝啦!

凯蒂摊开手掌,两颗玫瑰糖豆静静地躺在手心,幽幽的玫瑰香味儿袅袅地钻进了精灵们的鼻子,有几个嘴馋的精灵已经流下了口水。凯蒂看时机已到,猛地向远处抛出两颗糖豆:“只有最勇敢的精灵才能获得玫瑰花!”

精灵们一拥而上,向着玫瑰花落下的地方飞去。她扭头一看,愿望茶壶已经被豆豆的长尾巴卷入小白船中。

她刚想趁机爬上去,却发现自己的尾巴被一个精灵拉住了:“竟然敢偷走我们的宝贝!你休想逃跑!”凯蒂想挣脱,没想到精灵的力量比她想象的大得多,而后面还有一大群精灵正在逼近。

“快走!”凯蒂朝着伙伴们大喊。这时,小白船闪过一道白光,一股强大的力量把凯蒂托了起来,卷入了小白船。说时迟,那时快,小白船喷出了一大团雾气,加速朝顶部飞去,一会儿就把精灵们都甩掉了。

终于到达了时间深渊的对岸,愿望茶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三个小伙伴目送着它朝魔法爷爷的家飞去……小白船掉转头,一阵天旋地转之后,魔法婆婆的邮递漩涡的出口再次展现在他们眼前,小白船又变回了一朵棉花云。

两天后,魔法婆婆收到了一封信。原来聪明的魔法爷爷已经研究出了愿望茶壶的配方,用隐形墨水写了寄过来。这下,森林里又将出现新的愿望茶壶啦!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六】

人要回到人自身,回到本真的家园,这个目标不是科学理性能够实现的,重返家园只有诗歌才能靠近。海德格尔用了“靠近”而不是用“抵达”进行描述,也就是表明永远都处于“在途中”的状态。叶世斌的诗集也叫《在途中》,这本诗集站在存在主义的哲学起点上,以诗歌的方式对人的存在方式及存在的可能性意义进行了一次个人化的追问与探索,并完成了由存在主义到人道主义诗性哲学的嬗变,从而确立了一种不愿放弃终极的诗歌品质。

海德格尔把诗人看成是“人和神之间的使者”,站在人和神之间的诗人,虽然看不到神,但能看到天空,诗歌是对天的仰望,在仰望中捕捉到了神的信息,概括地说来,由于诗是以个人化而非公众化的情感体验领悟着生存赋予人的痛苦、欢乐、收获、幻灭、光荣、耻辱等种种事实,由于诗的“非他人化”、“反推理性”、“拒绝真理过滤”,是一种真实可靠的吟咏,因而聆听到了神的声音,感悟到了神的喻示,呈现了本真的存在。康德认为人的隐藏的判断力是超越纯粹理性和实验理性之后的审美和艺术经验,海德格尔的进一步总结认为就是诗。所以真正的“诗性”就是一种“神性”。

叶世斌的诗集《在途中》对生命、人格、尊严、价值、意义的追问和探索与存在主义哲学最先形成的是内在结构上的对称,这不是诗人选择的结果,而是精神上的默契。诗中的悬空、无根、沦陷、沉没、失踪、幻灭的意象密集地埋伏在稿纸上,反复引爆,开山凿石般地炸开前行的路。叶世斌“在途中”不只是为了抵达,而且是在途中不断寻找“路途”,在途中的自我批判、反省、救赎中一路跋涉,最终立足于人道主义的城垛上眺望家园和神的居所。

人之“在世”是因为“站出了自身”,“站出了自身”就是站出了动物性生存,于是就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选择,就有了意义和终极的要求,这是人的自由,也是人的灾难。人之“在世”的方式注定了人必须面对两种存在可能:一个是本真的存在,一个是非本真的存在。然而人在本真和非本真的夹缝中却被剥夺了选择权,人的悲剧就在于你根本就不能超越力量强大的非本真生存,比如公众意志、日常行为、传统方式、流行观念是根本不让你超越的,而且是集体认同的真理。所以“此在”的人把“自己”交给了别人,把自己交给了“日常”,自己不再是自己,日常的自己是假冒的自己,是名誉的自己,海德格尔称做“日常自己”,或“他人化”的自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买衣服逛商场并不是逛自己,而是逛别人能够接受的自己,说话做事的合理性是别人认为的合理性,而不是你自己的合理性,所以诗人为什么要眺望童年、湎怀丢失的时光与风景,因为那里保留着没有异化没有被分裂的本真,那里有着神性的光辉。

叶世斌的《在途中》与前两部诗集《门神》和《倾听与言说》有了很大的不同。高强度的情感爆发力和尖锐的感觉穿透力是叶世斌诗歌最显著的特质,而其诗歌的视点前后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期的诗歌气质中流敞着尼采、叔本华的脉,用焦虑、绝望的内心体验着荒诞和荒谬的存在如何将“自己”挤压、异化、分裂,是由内向外的透视和撕裂,是内心演绎的存在,更多是臆想、放大、虚拟的存在;而《在途中》的相当一部分诗中,虽继续坚持着早期既有的对生命、对存在的性质认定,而视点却转换成由外向内的递进,即由客体的事实引发内心的自省与审判,“由我而事物”到“由事物而我”,这种转变在诗歌形式层面上几乎很难看出来,但它在另一个意义上昭示了诗人和诗歌更逼近形而下的存在,更强化了内心的质感和体验的具象,通俗地说,是具体的生活在诗歌中下沉,而不是用诗歌发酵一种臆想的生活。这样阐释是要说明叶世斌的《在途中》与荷尔德林的《归家》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诗歌的哲学,一个是哲学的诗歌。从阅读对诗的期待来说,人们愿意读到诗歌中的哲学,而不愿意读到哲学中的诗歌。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诗歌抒情的高贵性在于高端体验中翻译了不可言说的生存真相,唯有诗才能逼近本真的生命,这是诗人骄傲的根据所在。在全面技术化和物质化的时代,人被挤压到存在的边缘,人注解着物的存在,物是人的尺度,物本主义消解了人本主义,就像《鸽子一直传输和跟踪我》一样,物化了的手机屏上的“鸽子由来已久/一直传输跟踪我/悉知我的快乐,愤怒,恐惧/和鲜为人知的秘密”,“我不时地望着它,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不只是传输和跟踪,还有隐形的警告和随时发生的出卖。在《我是一个被雷击的人》中,“我”已被电控制了全部的行为,电成了另一种生存液,“电流,这个世界和我的液/输入我的每个细胞,纠缠/和捆缚我。”叶世斌以诗阐释了“人被物控制和制造”的悖反与荒谬,在人们集体被物征服之后,人们已经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能力,不知道人实际上已成了“电源”的目的,人成了电源使用价值的一个目标,潜伏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意志一天天地在瓦解我们自身的意义,删除人的本真的天性,电源接通的时候,“现代物质温暖和照耀着我们/如同这个夜晚,被白炽灯/和取暖器瓦解,构建/生活对我们的改变。”“我们迎着光亮,成为/夜晚的一种温度”,那么我们的温度在哪里呢?叶世斌以诗歌隐喻和象征的叙事体验呈现了人的下沉和主体的失踪,不谋而合了存在主义哲学中“人是有待被制造的人料”这一颠覆性的人的定义。人被逐渐纳入到科技体系内,科技的力量就重新塑造了人,人的自然性(本真性)遭遇了根本上的破坏,人异化成了物的零件。叶世斌有不少诗歌揭示了这种混淆和异化以及目的的被篡改,《花摊》一诗中,“这些争相购花的人/早已被花朵收购”,在不停追问与领悟中的诗人,极其准确地为当下的人进行了定位,这就是“客居”,当“自己”和“本真”消失的时候,人与“在世”的关系就是租赁关系,《城市和宾馆大厅的一盆竹子》中我和这个城市以及一盆竹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客居者,是租赁在这块有限土地上的客居者,这里不是对生存形态的一种探究,而是对生存事实的确认。没有家园而在途中,没有本真而被悬空,所以城市、我、竹子“盘根错节/被堂皇的钢铁和水泥笼罩/被客居的虚伪和倦怠伤害”。正如《我不知道所有的租金是否偿还》中所说的,“租赁的事物令人疑心/所有成果变得沉重而残忍”,当生命和生活的全部过程建立在一种租借程序中时,“客居的虚伪把我熄灭”就是不可避免的。

“异化”之后人的存在状态表现为“客居”和“租赁”,“客居”、“租赁”下的是本真生存的“虚悬”和“失踪”,《手执火把的人》无法照亮夜晚,只能照见黑暗,“手执火把的人/被自己举着”,却“无法执掌/自己。风在火焰上摇摆/给他火势,那就是他忽然/被吹熄,或被火卷走的时候”,手执火把的`姿势成为一种虚悬和危险,就像《坐在院子里的女人》,与椅子、桂花、阳光甚至院子毫不相干,人在失去本真后成为院子里的被抽象出来的符号,亦如高天《流云》,“天空回到它的本义/还有什么比流云更缺乏根据/这悲壮的一刻不停的流云呵/匆促的无可挽回的流云/不是一场风鞭子似的/跟在它的后面,而是隐蔽在/天空深处的虚无,那永恒的/虚无驱赶着它们!已来的/未来的都将带着我们的/泪光,赶向虚无”。《找不到落点的蜻蜓一直飘着》中,蜻蜓触碰的都是“不踏实的事物”,“三十个夏天/过去,池塘和垂柳都已/枯。那只张着翅膀的/蜻蜓,找不到落点。”没有“落点”的“虚悬”是追求终极和还原本真全面失败后的人类的共同的隐喻。现代物质挤压下的“无根”性是人类的集体困境,病毒一样的四处漫延。存在主义哲学在尼采和叔本华那里是极其悲观的,叔本华把人生过程看成是一次自的慢动作演示,叶世斌的诗歌在另一个层面上将“自”与“他”纠缠着解释和体验异化与分裂所造成的生存伤害,所以他的诗中反复出现“活埋”的意象。在一首《这条临时的即将的闪电》的诗中,“摇摆的槐花,宿命的槐花/一生完成一次下落一生都在/一刻不停一去不回地抵达”,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一去不回的抵达,所有的美丽与喧哗都是瞬间的闪电,如同亡不可替代一样。在叶世斌早期的诗中,他计较着精神和灵魂失踪后的“敌人”和“对手”,并表现出了不瞑目的愤怒与抗议,而《在途中》的存在体验虽然有着类似的哲学背景,却在诗的形态上已经表现为沧桑际遇后的从容和淡定,并且冷静地审视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压迫与窒息,在《平静和亮得看不见的玻璃》、《这个夏天被堵得严严实实》等诗中已经表现出了诗人强大的承受力和直面的勇气。这一系列诗中,诗人的表达与言说不是为了算账,而是为了领悟。诗的境界明显得到了强力提升。诗歌之于哲学正在于体验和领悟,是体验领悟后的呈现,而不是实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性。应该说,《在途中》更逼近诗性的哲学,而不是定义的哲学。

人最难解决的就是孤独,人本来就是孤独的个体,在罪过与信仰,绝望与激情,生存与亡,教堂和墓地之间,人的最大的孤独在于精神的孤独,心灵的孤独,那就是“失踪”与“虚悬”后的无话可说与无处可说,即丧家之犬的事实。存在哲学之父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一书告诉人们,并不是所有的孤独和绝望都有力量决定着你视线的方向,重要的是在路上你将何为。二十世纪神学家卡尔。巴尔特说“人类被拯救的时刻是这一时刻,只有被逼到悬崖上走投无路不得不跳下无底的深渊,这瞬间他才获得了拯救,上帝托住了他。”叶世斌《在途中》一直顽强地表现出拯救的愿望与意志,因为他知道一个诗人真正的精神破产是在绝望中放弃自我拯救。上帝拯救的是那些一路餐风露宿风雨兼程的朝圣者。

存在的失真造成了距离神圣越来越远,表现在《我们因为看不清自己而美丽》这首诗中是人与雾的关系,世界是一个迷惘无边的雾境,“历史和未来,所有的事物/被雾裹着。一部分文字/拂去雾,把我们带进/更深的雾里。我们的目光/被雾围困,目光敏锐而收缩”,雾里事实是不可翻译和言说的事实,是接近了最本真的事实,用诗来表达就是“美丽”的事实。日常的生存被公众理性、传统世俗、集体规则反复过滤和篡改,这使我们遗忘了自身的由来和出处,“因为什么,我把/绝世的真情/谋?遗忘抽象着往昔/橡皮一样慢慢擦去/疼痛,罪恶和灾难”(《遗忘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能力》)遗忘的过程是失真的过程,也是自的过程,诗人不能容忍底线失守,于是自省、自审、自救就成了叶世斌诗歌的重要方向。

“走近上帝的是/是哪一种鞋码?它怎样/错开车辆,蚁虫和自己”(《父亲和我正陷在途中》),面对这不可救药的生存事实,叶世斌以诗的方式表达着找回本真,重返家园的努力。这是一次蜕化变质后的出发,是一次诗性哲学的转向。叶世斌以宗教的情怀,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开始了他的灵魂救亡的诗歌之旅,用笃定、沉稳的视角反省人被异化的灾情,以一种强烈的忏悔与救赎的态度表示了自己被异化分裂的苦痛,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自我”本真的丧失,除了物质和世俗力量的摧残,人自身的妥协甚至是合作加快了灵魂异化与精神分裂的速度和效率,《在生命形态的完成》中石头被塑造和雕凿的过程,就是石头被异已化的过程,“我就是一条河豚,以毒性?和自虐为生,不可救药”(《自虐的河豚》),人在很多时候,是靠繁衍毒素为生的,而不是靠信仰和神圣活着的,比如以毒攻毒,以恶制恶,以还,以牙还牙,仇恨和敌意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质地,这使得人不仅自己远离了神圣,而且还制造了“在世”的焦虑与恐惧。物化的世界里,我们不仅对神是有罪的,对自己也是有罪的。叶世斌诗中以“故居”的意象表达了原初纯净的家园,表达了失落和丢失“故居”的愧悔,那不只是追忆,而是在追忆中的精神重返。“故居”保留着岁月的真相,“故居的石阶知道我的鞋码/不知道我出门后的走向”,出门后的人注定了像兔子一样穿行,焦虑、恐惧、紧张、分裂、异化不属于故居台阶上的“我们”,我们努力地与这个虚假的世界进行合作,同台表演,当我们被雕塑成形的时候,那就是本真之我的“活埋”。叶世斌当意识到客居在世的时候,便无法宽恕自己的合作和自我出卖,于是他痛心疾首地反省自己。“一些丧失把我们变成神/正如一些获得把我们变成鬼”,“我们获得很多,是因为失去更多”,在《这是木鱼》的声音中,诗人开始忏悔,“我的一生多少罪孽/如同我的心里多少泪泣/垂直的雷霆在我耳际沉默/我连自己的哭声都无法听见”,如同一只焦虑的兔子,“多少年,我面不改色/在心里流汗,在原地逃窜/偷取的自由到底多大面积/是否一片蓖叶就能覆盖我的安全”,(《穿行的兔子如同黄昏的一根白发》),诗人在忏悔与自审中决绝而坦诚,公开承认“我的命运人迹罕至”。在巨大的孤独和遥遥无期的途中,诗人内心压抑着一场揪心的泪水,如芭蕉上的雨,足以使整个夜晚泪流满面,而在归家的途中,不必倾诉与宣泄,重要的是内心修炼与皈依,修炼神性,皈依神圣,那样才会让内心安静详和。在第二辑《必须有个地方让我长跪不起》中,诗人的宗教情结和人道主义理想旗帜鲜明,并成为《在途中》诗性哲学的终点。这一辑中对生命的关怀、对脆弱的悲悯、对亡的宽容、对亲情的珍惜,都已经超越了世俗层面的形而下的情感,而上升为一种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立场,《千佛洞》、《济南的佛》、《这是木鱼》、《必须有个地方让我长跪不起》是《在途中》真正能够打动人、震撼人的诗作,诗人的忏悔、悲悯、拯救、普渡众生的情感虔诚而洁净,毫无杂质,只有聆听了神的声音,才会有与神交流的可能,这不是权力,而是心力。“我跪拜而来,满含泪水/佛呵,我的心早已千刀万剐/我的一生罪孽无数。请将绝世的/磨难累赐于我以至万劫不复/但我的祈祷声声啼:请你饶恕”(《济南的佛》),“香炷的火向下走,接近/人间。香炷的烟向上升/指向天堂。我的手抓住他的/体香,一次次被灼痛”,“必须有个地方让我低着头/长跪不起。这就是为什么/我随烟升起,在天外/把人世的真相撕破/一生跋山涉水,拯救救星/当我满含热泪,我知道/我救回了苦难和慈悲/我坐在天堂最后一级台阶上/瞑目悔悟,像在瞌睡”(《必须有个地方让我长跪不起》),至此诗人已经完成了他对人生、对生命、对意义的最后的领悟与体验。在“救我”和“救世”的双重理想中抵达到了人道主义中心高地。

保罗蒂利希说,“人对宗教的追求并非出自天性,一开始出自于困境,追求宗教信仰的前提是人生的无意义”,叶世斌的诗性哲学并不奔向宗教神学,而是弥漫着宗教情结,真正构成叶世斌诗性哲学基础的证据是,诗人从没有停止过意义追问和终极梦想。存在主义哲学是他的追问与思索的精神视点,更多的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真正契合叶世斌精神内核的是人道主义诗性哲学,悲悯、恻隐、忏悔、赎罪的精神指向直接抵达其诗歌的核心价值区域。即使诗歌呈现出的是“救世”的徒劳,但灵魂“自救”的愿望最起码在诗歌中表达或实现了,况且诗人一直还在途中,一生的努力和修炼足以使本真的家园越来越近。

在旅行途中的故事作文【七】

《分开旅行——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就是他在读书笔记里介绍到的书。老俞的评语是“陶立夏成熟地运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了其他人也许同样能够感受到、却不太容易表达出来的细腻情感……”

今天上午拿到新书,我用等邮件的时间、站在灶台边等菜包蒸熟的时间、等孩子吃饱、穿鞋的时间、孩子在澡盆戏水的时间等等这些零碎的时间大概翻了个遍。陶立夏的文笔果然如老俞说的那样清澈流畅、细腻平实。说是游记,其实又更像散文,而有些句子又是诗。

书里记载的是十三场旅行,同时又记载了她跟男友之间从发现男友的远离到发现男友劈腿,然后分手,再被前男友的新女友奚落,到前男友再分手然后追到千里之外求她再续前缘却被一句“我走了,再见。”所拒绝,到最后第十三场旅行之后内心真正释然,原谅了前男友的背叛也给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的全过程。在每一场旅行中,主人公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某个特定的场合,如机场,车站,商店,面馆等等,最平常的地方想起那些山盟海誓的情景,那个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分开的人,书里描写的场景,心理活动以及分手后陆续跟前男友的再联系都特别真实。真实到每一个谈过恋爱的人大概都能那种酸楚中有甜蜜,甜蜜中泛着苦涩的味道。就是这种真实,特别让人着迷,让人放不下。

关于这本书的网评是这样说的:“首次以情感为主线,探索旅行之于内心成长的意义。”诚然,这个评论是很中肯的,的确是以感情为主线。但我更倾向于老俞说的:“她在放不下中选择了放下。”看,老俞真的有办法把同样的感受更贴切地说出来。对于旅行,我一直坚信它的治愈的力量。

09年,那个曾山盟海誓,非我不娶的人跟别人跑了。失魂落魄的我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到江南呆了一个多月。在那里我每天做着一些很平常,但是很充实的事情,学习,运动,登山,做饭。40天后,我以全新的姿态回归,生活为我展开了崭新而美好的一面。读书笔记我遇上了那个在红尘渡口等着我的他,那双最后接着我的.手。我相信,旅行意味着新的开始。无论是工作上的困惑,生活中的纷扰,感情上的纠结,在一次长途旅行后都会有答案。所以,当你不知道那个男人能不能托付一生的时候,跟他去做长途旅行吧,时间和路程会告诉你答案。当你觉得生活抛弃了你,你觉得生无可恋时,关上手机,背上背包去旅行吧。路上的人和境遇会告诉你,生命的伟大和活着的美好,让你觉得活得多久都不算长,活多少次都不算多。

很喜欢书里写到,她在前男友的新女友上门奚落说要把她现在住的房子收回,让她搬出去的时候,她说的那段话:“不管你信不信,房子和车都是我的,和你的未婚夫没有关系。而我们这么多年,和你也没有关系。我出的钱,不是每个女人都靠男人吃饭。”多帅,这跟杨幂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一样耀眼。记者问:“如果你要买套房子给你妈妈,你需要跟你老公商量吗?”杨幂说:“不需要,因为我买得起。”是的,我出的钱,我买得起,在这个男权主义依然为主旋律的世界里,女性需要独立的经济来支撑自己的尊严,守护自己的内心。

老俞还说:“陶立夏自己很有才气,同时能够摄影、翻译和写作,所以她的旅行不是苦旅。她能够悠闲地旅行,悠闲地写作……”事实证明,要支撑起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不是衔着金钥匙出生就得自己积攒足够的资本。不然,你可能就只能感叹“世界那么大,我却如此无奈。”作者:荷包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