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江苏的风俗作文600字左右)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江苏的风俗作文600字左右)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8 21:52:24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江苏的风俗作文600字左右)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一】

这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虽然天空中还下着丝丝秋雨,但丝毫不影响游客们前行的脚步。这是在哪儿呢?告诉你,此时我正在长江北岸的南通滨江公园里。

走进滨江公园,就可以看见滔滔不绝、滚滚天际流的长江水,还有一艘比一艘大的轮船。然而我无心看风景,因为前面有好玩的游乐场,游乐场里有我向往已久的“空中飞碟”“高空秋千”等精彩、刺激的游戏。我迫不及待拉着爸爸的手就去买票。

我们玩的是“空中飞碟”,按次序我和爸爸找到座位坐好,工作员为大家系上安全带,完了又挨个儿检查了一遍,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只听“叮当”一声响,飞碟已经在轨道上上下徘徊,左右旋转,渐渐地加快了速度。我不知道转了几圈了,感觉眼花缭乱,看不清地上的人们,耳畔风声“呼呼”,脑海里一片空白……总算停了下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眼前仍然恍惚不定,两条腿酥软无力。妈妈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话到嘴边又赶紧咽了下去,想想不能丢了我男子汉的荣誉,只好说:“嘿嘿,没什么感觉”!妈妈用手捂着嘴偷笑。爸爸拉起我的手说:“走,前面还有高空秋千,今天就陪你玩个痛快”。我顿时招架不住,连连摆手:“下次,下次再来玩”!

欢乐的时光是短暂的,而美好的记忆是永远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情愉悦,思绪还停留在滨江公园里,我想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能设计出安全有趣又刺激的游戏,让大家玩得更开心,快乐。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二】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风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日,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日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日,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日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风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风俗。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三】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四】

阳春三月的一个星期六,我和爸爸到滨江公园赏春。我们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兴高采烈的来到滨江公园的大门。

在高大雄伟的公园牌坊前,琳琅满目的风筝小摊摆满了整条街,各式各样的风筝令我眼花缭乱。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寻声望去,公园中心广场内,到处都是举着风筝放飞的人们。抬头仰望天空,啊!只见蔚蓝的天空中,数不清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风筝,正在金色的阳光里翩翩起舞呢!有张开美丽翅膀的“蝴蝶”、有展翅高飞的“雄鹰”、有憨厚可爱的“金鱼”、还有拖着长长身躯翱翔在天空中的“蜈蚣”……我兴奋地抓住爸爸的手,一边欢呼,一边蹦跳地数着风筝的种类。

我们来到公园的河堤边,呀!我惊奇地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江水突然由冬天的土黄色变成了碧玉般的翠绿色。只见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渔夫正在撒网捕鱼,巨轮驶过江面翻起一朵朵金色的浪花,青翠的磨基山倒映在江面上,更增添了几分春意。啊!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呀!

放眼公园的四周,草坪里,休闲的人们或坐或卧的在阳光下享受着春的温暖;亭台里,一对伴侣眺望着远处的夷陵长江大桥感悟着春的甜蜜;葡萄架下,爱好音乐的人们正用自己心爱的乐器演奏着春的赞歌;儿童欢乐城里,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们用欢声笑语诉说着春的美好……

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你见到滨江公园的春天了吗?”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但我知道,滨江公园的春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五】

第一天晚上,我们来到南通的护城河上夜游濠河。濠河两岸霓虹灯闪烁,不同颜色灯光倒映在河面上,河面上船来船往,游船都挂着许多红红的灯笼。我们坐在游船上,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夜景。导游给我们介绍南通的故事。传说南通很早以前一直没有出状元,当濠河边建造了一座灯塔后,就出了两个状元。当时南通的`一位县官出了一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让人对下联。有个叫曹瘦脸的人对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对得天衣无缝。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狼山,尚湖,苏通大桥等景点,玩得很开心。回来的时候,妈妈买了一些南通特产―-脆饼。听说南通人都爱吃脆饼,还说这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呢!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六】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春节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春节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我最喜欢过春节了,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你们家乡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七】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描写南通的风俗的作文【八】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风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风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猪,特别是在农村里,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风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风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