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传统作文(元宵节的风俗满分作文)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元宵节的风俗满分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9 00:24:58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元宵节的风俗满分作文)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了!

大概八点钟,我们一家人起床了,准备做汤圆!首先要准备:芝麻馅儿、面团。先用擀面杖把洁白的面团擀成一个个圆圆的小面饼,然后把芝麻馅儿放到面饼中间,用双手把面饼四周裹起来,放在手心里轻轻地揉搓,把它变成一个个小圆球,圆溜溜,白嫩嫩,最后把它们放进锅中煮。水沸腾时,小圆球变成了一个个白胖胖的“小娃娃”,在水中欢快地跳动着。咬一口,无数的小芝麻刹时充满了嘴,甜到了心里。全家人吃着亲手做的汤圆,别提多开心了!

元宵节这一天,我最喜欢的就是逛庙会了!天刚黑,我就迫不及待地拉起家人的手来到锦里。刚一进门,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小巷两旁都是店铺,有的卖成都小吃,引得我们直流口水;有的卖精巧的手工制品,加上服务员热情的吆喝声,常常引得游客们驻足。

再往里走,就是最精彩的灯会了。打头阵的是喧闹的舞狮!只见两头金色的大雄狮围着绣球上蹿下跳,好像“两狮戏球”,好不热闹。接下来就是灯会,突然间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星星从我眼前闪过,弄得我眼花缭乱。过了一会儿,我才缓缓回过神来,那星星原来是各种各样的灯呀!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形状,但小动物发出金色的光;有的是大树花草形状的,做得跟真的.一样,我都以为这些是奇花异草,还能发出光呢。当爸爸拍了我一下我才想起我在看灯会,不是去公园看花草呢!一家人有说有笑,有吃的,有看的,意犹未尽。

这有趣的一天过去,回想时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充满了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二】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三】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吃元宵,元宵的样子和汤圆差不多。元宵的馅有:红糖、玫瑰、蜂蜜等等,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做元宵的经历吧!

元宵有空心元宵和实心元宵。我妈妈把南瓜切开,蒸熟搅匀,跟糯米粉和一和,就成了面团。我做的是南瓜空心元宵,因为元宵有粘性,所以妈妈和我一起揉,搓成长条,我说:“真累啊!真想一口吃下去!”说完,我擦了擦汗,准备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把面团搓成小球,大小必须统一,因为是南瓜做成的元宵,所以是黄色的。我搓,我搓,我搓搓搓……原来,元宵是多么难做呀!我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妈妈把元宵放进锅里,不到一会儿,元宵就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元宵吃了下去,哇!真好吃!不过就是烫了点,我开心地说:“用自己辛苦换来的粮食真好吃!

我喜欢元宵节,更喜欢吃元宵,不过,必须要等到凉了再吃哦!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四】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五】

大国泱泱,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明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可见其深厚的底蕴,而我,做为一名中国人,每每想起那鲜艳而又精致的中国结或是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还有那神奇的“变脸”……数不胜数的精华,都让我为之动容,为之骄傲!诗意中吐露芳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舞出了其别样而动人的舞步,奏响其魅力无穷的乐章!

在一个晴日的午后,品上一杯沁人心脾的茶,翻开一本书,你为优美的语句所倾倒。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你伤感的来源。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那“回首何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在文学的世界里遨游,如痴如醉。从古代的四书五经,唐朝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还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现代的散文,小说。细细品味,便悟出其中的奥妙,这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珍奇所在,细想想,多少文人墨客创造了辉煌的篇章,瑰丽的诗篇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朽的瑰宝。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顿扬。书不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魅力无限,源远流长!”汉字像一只只神奇的精灵,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映照下,各种书法相映成群。当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跃然纸上。汉字,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

一年的365天中,节日来临时往往是最欢腾的时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春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热闹的元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祭奠亲人的清明。“屈氏已沉,楚人哀不穷,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这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这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盼望家人团聚的中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与老人相伴的重阳。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是节日,是节日中家庭的温情,是亲人之间感情的联系,佳节是中华人民不变的守候!

在文化中不变的,还有那些支撑我们前行的道德品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是“孝”字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义”字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坚强和正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勇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一个民族有多强大,可以从文化中体现,优良的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基。

在历史的洪流中,或许有些文化已被冲刷尽了,但多数文化还是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先人们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瑰宝,作为继承者的我们,更应花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心,将之完整的传承下去,这样,我们才不愧于祖先。中国人民有能力更有义务的让中国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六】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和哥哥开开心心的去闹元宵。

我们吃完元宵饭就出去闹元宵。我们来到烧拷店,买了一袋烧烤,开始闹元宵。我们在大路上玩耍,看迎老爷,英歌舞,花车,舞龙,铜身坐刀矫,扛炮箱,八音,舞狮采青,十分热闹。我们一路跟着队伍迎老爷,人们纷纷点燃香火拜老爷。到了云落市场对面,英歌在打圈,我和哥哥在外面被别人挡到,看不见就挤了进去。英歌舞的各个人,脸上画着厚厚的妆,十分可怕。接下来的是舞狮采青,一根长长的铁柱,一头狮爬上去采青,吓我了。然后是舞龙,各个生龙活虎,大龙一上一下,十分精彩,大家连连叫好。还有许许多多的节目。

今年的元宵节我玩的十分高兴,我希望元宵节一年比一年好!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七】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中国的传统节日——龙抬头,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据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理发店理发了,虽然前来理发的人很多,但为了能“龙抬头”,我还是耐心地排队等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漫长地等待后,终于轮到我理发了。

听说今天下午将在金钟山文昌宫戏台举行民俗文化活动,有歌舞、武术表演等。从理发店出来,我就跟着妈妈迫不及待地向金钟山飞奔而去。

妈妈告诉我:“二月二,在我们会泽是很隆重的节日,这也是一年一度的耍山节,这一天非常热闹,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赶来金钟山拜祭文昌帝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会泽特有的耍山节。”

来到山脚下,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通往山顶的石阶拥挤不堪,我们只好选择走小路爬上去。在路上,妈妈给我讲了金钟山的神话故事,传说从前有九条蛟龙祸害会泽人民,它们无恶不作,使得会泽人民民不聊生,后来文昌帝君听说了这件事,就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文昌爷爷用煮稀豆粉的大锅扣住了九条在会泽金钟坝子作恶多端的蛟龙,后来这口大锅就变成了现在的金钟山。蛟龙被文昌帝君铲除以后,为了感谢他为民伏龙除害之善举,在清雍正末年或乾隆初期,会泽人民捐银献款,在山顶上建盖了文昌宫。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成了会泽人民游山的传统佳节。每年的这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涌上金钟山,祭拜文昌帝君,祈求他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正当我听得入迷时,金钟山顶到了,“文昌参天地、民俗贯古今”文艺活动已经开始了,数千名当地群众及游客正在古戏台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文艺节目,今天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群星荟萃,包括祭拜文昌和敲响二月二的钟声及优秀传统文化展演等,其中我最喜欢我们东风小学同学带来的舞蹈《最美铜乡》和金钟山武术班带来的武当功夫《武魂》以及我们的老师们带来的《精忠报国岳氏家风》等节目。

和风弄韵歌声起,妙曲融诗笑语频。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我度过了愉快的金钟山“耍山节”。

元宵节的传统作文【八】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包括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小朋友,你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元宵节。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呢?快跟我走进元宵节吧!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泉州这片古城时,大街小巷早已热闹非凡了,这时,你往窗外一看,人山人海,舞狮子的舞狮子,吹拉弹唱的吹拉弹唱,敲锣打鼓鼓声震耳欲聋。人们纷纷到街上观看,整个古城被挤得水泄不通,好不热闹!

到了中午,小巷旁纷纷挂上灯笼,我和爸爸妈妈妹妹回到爷爷奶奶家包汤圆,奶奶爷爷一看到我们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皱纹都消失了。奶奶把做汤圆的材料逐一拿了上来,我定眼一看,哇!有花生、白砂糖、芝麻和绿豆!只见奶奶先把材料滚成一个球,把球沾点水放进满是面粉的大盆里,拼命地摇动大盆,把汤圆裹上了一层白衣裳。再沾水,把汤圆穿上第二层毛衣……就这样,待汤圆穿上第五层衣裳时,一个美味的“白胖小子”就诞生了!我和妹妹玩得不亦乐乎,整只手都变白了,脸也一白一黑的,我和妹妹都大笑起来。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围着桌子吃团圆饭,有鱼,有青菜,有汤圆,还有火锅呢!我们不可能“嘴下留情”,把食物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妈妈又带我和妹妹去看花灯,看着这五花八门的花灯,我的心激动不已!有趣的走马灯,有神秘的仿古灯,还有可爱的老鼠花灯呢……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接着我还去参加猜灯谜大赛,获得了一等奖。

哈哈,你明白元宵节的习俗了吗?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元宵节发扬光大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