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适合运用在作文中的诗句)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适合运用在作文中的诗句)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14 14:43:11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适合运用在作文中的诗句)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一】

大家都知道,小企鹅是由企鹅爸爸孵fū化的。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爸爸站立着。在企鹅爸爸的白色肚子下面,有一块柔软的摺zhé皮,摺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子,里面藏着一个小企鹅娃娃。

突然,娃娃小脑袋从爸爸的白色的摺皮下钻了出来。他第一次高兴地欣赏着世界。

小企鹅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寒冷但很清新的空气,小脑袋朝四周转了一圈。

啊,多美的世界!

“哦,这天,这天空多么好看!”小企鹅惊奇地赞叹着。

“这是蓝色的天!”爸爸告诉他。

“哦,这地,这地的'颜色真美丽!”小企鹅惊奇地摇晃着。

摇“这是白色的冰和雪!”爸爸告诉他。

“这世界就是由蓝色的天和白色的地组成的吗?”小企鹅惊奇地望着爸爸。

爸爸告诉宝宝:“从我的肚子下面看世界,只能看到蓝色的天和白色的地,等你长大了,随着冰块出去闯闯——你还能看到绿色的树、红色的花和七色的彩虹,世界是很大很大的,世界是非常美丽的……”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二】

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就应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因为选取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超多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因为“一个便宜三个爱”,外观也挺有档次,经营也灵活,所以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买药,生意总是个性兴隆,从不愁销路。不到两年,这位商人大发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富翁。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经营之道有不同的结果。第一位药商可贵,第二位药商可叹,第三位药商则可耻。不仅仅在市场,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应当一要诚实、二要灵活、三要不断改善。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三】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天气很冷。有一只小鸟真可怜,它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

一位老爷爷走来,看见了小鸟,心想:"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它一定会冻的。"小鸟对老爷爷说:"风把我们的窝给走了,我们没有家了。"老爷爷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想办法。"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帽子真暖和。

小鸟想到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就把它们都叫来,一起飞进了老爷爷的帽子。它们非常感谢老爷爷。以后老爷爷也天天来看小鸟,小鸟们每次都唱歌给老爷爷听。

有一天老爷爷没有来,原来他病了。小鸟想:"一定是爷爷把帽子给了我们,自己着凉生病了,我们赶快给老爷爷做顶帽子吧。小鸟们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顶帖子送给老爷爷。老爷爷非常感谢小鸟,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这是一篇社会性教育童话故事,适用于中班年龄的孩子。

《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还入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世界。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而未来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四】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之后,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先,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但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五】

有一户有钱的人家,生了个儿子,从小没读什么书,骨子里粗俗不堪,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

一次,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他心想,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云顿生。县宫想:这个人獐头鼠目,形象猥琐,言语也粗俗得很,哪里像个秀才呢之后又转念一想:人家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也不能妄下决定。对了,我来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货真价实。

主意打定,县官便开口问他说:“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说说‘桓公子纠’这一章就应怎样讲”这个人哪里明白县官是在考他《论语》里的句子呢,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浑身吓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爷怎样偏偏问我呢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于是他磕头如捣蒜,连声大叫道:“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小人确实不明白其中的实情啊,老爷明察!”县官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低声自语道:“果然是个冒牌货,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之后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哭爹叫娘。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对他的仆人说:“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硬说我阿公打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仆人问明是怎样回事后,就对他说:“这是书上的话呀,你姑且答应他,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这人一听,赶紧拼命摇头说:“哎呀呀,你可别再害我了,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说明白,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

所以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像这样假充内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没有不露馅出丑的。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六】

下午随着一声雷响“轰隆隆”,一阵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和小伙伴们躲到了“城堡”---滑滑梯上,暂时躲避这一场雨。

可是,雨下了一会儿,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这时,耳尖的我听到了一声“咚”的声音,我一看,发现了一小块晶莹剔透的冰,我心想:是不是下冰雹了?不会吧,真下冰雹了!

我和小伙伴们开心的'叫喊着:“哦,下冰雹喽!”这时,调皮的太阳也出来凑凑热闹,我感叹到:“今天是太阳雨和冰雹的约会吗?”

适合用在作文中的短小诗句【七】

一、导语

同学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隽永的意境赢得人们的喜爱。它们有的激昂悲壮,有的凄婉哀怨,有的气势雄浑,有的`奔腾豪放。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品悟诗人的情感,聚焦诗人的思想,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把你喜欢的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通俗易懂的记叙文。(板书:古诗改写)

二、明确习作要求

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谈理解、明要求(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

1、把你喜欢的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把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具体连贯地写下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

3、题目自拟,也可立题为“改写古诗《xx》

请大家自读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

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对习作要求的理解。

生1:我认为本次习作的体裁从形式上由改变成了记叙文。

生2:从内容的要求上看,要写具体生动,叙事完整,尊重诗歌原意。情节要生动,适当展开想象,有创新。生3:借景抒情的古诗重点是景物描写,抒发情感;叙事性古诗重点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进行描写,叙事完整。

师:同学们对习作要求理解得很好。古诗改写就是对古诗词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使诗词句子更具体、更加通俗易懂。(板书:形式:古诗记叙文内容:保留原意适当想象)

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文的改写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环节:读例文、学方法。(学生齐读)

三、例文引路

(一)

师:请看第一篇例文。《改写暮江吟》。这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诗人就江边所见,摄取残阳铺水和新月两个小镜头,把黄昏的奇景和月夜的风光组成一幅色彩鲜明、富有立体感的秋江图景。意境优美。那么小作者是怎样改写的呢?请看大屏幕。

(投影出示诗配画以及例文《暮江吟》)

暮江颂

——《暮江吟》改写

落日渐瞑,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大地。

太阳脱去了那件耀眼的外衣,披上了鲜红的披肩,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美!

清澈的江水宛如一面镜子在余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微风吹来,江面上泛起水波,太阳的倒影也随之颤动,犹如一位少女在水中翩翩起舞。

江边一棵棵垂柳将她们长长的头发伸入水中,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公主,扭着细细的腰肢,摆着那翠绿的裙摆在岸边与水中的太阳比美。可惜他们没有分出输赢,反而把江水映得半红半绿,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

江边的花儿虽然没有那么婀娜,却一直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我站在岩石上,放眼望去,轻轻的远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异常神秘;灯花通明的村庄像一只只萤火虫成群结队,雾的朦胧使江、地、天连为一线。啊!多么美的九月初三之夜呀!鸟儿在山前啼鸣,田野里散发果香;露珠儿酷似晶莹的珍珠;隐月好似一把精美的弯弓,就连落叶上都写满赞美,风儿都在唱着赞歌。

我爱你这让人陶醉的暮江!

师:写景类的古诗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时,字里行间要有真情,抒发真情实感。情与景不可分离,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一篇好的习作要避免有景没情,做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只有二者妙合无痕,才能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二)

师:绘景类的古诗同学们领会了它的改写方法,那么叙事类的古诗应该怎样改写呢?下面请同学们看《赠汪伦》的改写。

这是一首歌颂友情的叙事诗。也是送别诗中的佳作。自古以来,别离的气氛是哀婉凄凉的,很少有欢声笑语。可是诗人却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营造出一种豪迈的气氛。表达出朋友间的一片深情和临别祝愿。请看原文及改后例文。

(投影出示诗配画以及例文《赠汪伦》)

送别

——改写《赠汪伦》

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身世坎坷,曾经历过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李太白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是因为他性情豪爽,好游,好酒。而当时有位名为汪伦的人极为崇拜李白。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吟诵李白的《赠孟浩然》。得知李白因国事而操劳想出去游玩一番,便给李白写了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汪伦

李白收到此信,心花怒放,心想:游玩,饮酒乃是我的最爱,为何不借此机会放松放松?于是,他第二天就出发了。来到汪伦的家中,李白迫不及待地问“汪兄,十里桃花在何处?”汪伦笑着带李白去看,可却只有一棵桃树,汪伦说:“我们这里只有一株桃树,每逢盛开的季节就飘香十里,所以叫?十里桃花?”。

李白又问:“那万家酒店呢?不如我们去痛饮几杯吧!”可汪伦则领李白去了一个名为“万家酒店”的小酒楼。李白不解,汪伦告诉李白这家酒店的老板姓万,所以就叫“万家酒店”。

李白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连连叫好。汪伦也十分开心,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汪家的人盛情款待。李白在汪伦家中与其促膝长谈,并结为至交好友。

李白在汪伦家一住就是半年,时光飞逝,这一天,李白对汪伦说:“汪伦兄,我在你家已有半年了,明日我就要离开,继续过我那神仙般的生活。”“为什么?难道是我待客不周,你不愿意再住下去了?”汪伦问道。李白挥挥手解释说:“不,您的家人待我像亲人一样,我怎么会嫌弃呢?只是我志在四方,想云游天下。”汪伦见说不过李白,只好答应让他走。

第二天,清晨,李白载着无尽的留恋和惋惜来到桃花潭边边。李白双手握拳,含着泪说:“汪兄,你对我的情谊,李某没齿难忘!”话还没有说完,岸上就传来用脚步打节拍唱歌的声音。李白一眼望去,啊!是村民们在为自己送行,李白向人群挥挥手,大声说:“乡亲们,保重,我李某一定会再来看你们的!”人群中一人说道:“大诗人,您也要保重呀,祝你一帆风顺,咱们后会有期。”这时,一条小船已停靠在岸边,等待着大诗人李白上船。李白踏上小船,深情地对汪伦说了最后一句话:“汪伦兄,桃花潭固然很深,但也比不上你和我的情谊深,让我们撑起友谊的小船,驶向对方心灵的彼岸。”汪伦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地说:“保重!”

船儿渐渐远去,望着李白的身影,汪伦在心底默默地念叨:“李兄,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呢?

师:请大家齐读原诗。(学生读)谁愿意把例文给大家读一读?(一生读)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

①你认为这篇习作改写得怎样?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有哪些不足?

②与第一篇例文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学生汇报点评(略)

师:叙事类的古诗文改写要把事情叙述完整,有故事情节,有时间、地点、人物,也就是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改写。

四、选材构思

通过这两篇例文,同学们基本上领略了古诗的改写方法,下面我们进入第三环节:选古诗巧构思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

师: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学过的古诗,同学们可以在这里选,也可以选择自己平时积累的古诗。(大屏幕出示古诗)

师:你想选择哪一首诗进行改写,怎样改写,重点部分怎样写,把你的构思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选择古诗)

师:下面请大家汇报一下你的构思。

生1:我改写的古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亘古不变的亲情。在改写时我先写重阳节王维在街头漫步,看到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不仅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然后写他回忆从前的时光,怎么与他的兄弟姐妹朝夕相处,最后写抒发自己的感情。重点写登高、遍插茱萸等情节。

师:很好。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的亲情,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亲情也是人类最朴实、最动人的情感在改写时要紧扣这个主题。下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略)

生2:。我想重点写母亲灯下为游子缝衣的母子情深的画面,通过一些细节歌颂伟大的母爱。

师:是啊,母爱是人世间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多少诗人、作家尽情地吟唱。因此改写这首诗时要抓住细节表达这一永恒的主题。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抒发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略)

生3:我改写的古诗是《枫桥夜泊》。这首诗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情景交融。诗人以一缕愁绪把众多的景物串起来,和谐而有层次的组成一幅秋江夜泊图。在这首诗的改写中,我想加一些故事情节,有物有人,有情有景。借助寒山寺的钟声衬托诗人的愁绪离索。

师:是的,这钟声在夜半悠扬回荡,余音袅袅,衬托出夜的静谧与深沉,使夜不成眠的游子更增添了愁绪,而诗人卧听钟声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通过你的妙笔把诗人张继的感受表达出来。下面请大家帮她参谋参谋。

生:(略)

生4: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我想先叙述时间地点,故事的的主人公登场,然后描写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再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借景物承载一段乡愁。

师:是啊,剪也剪不断的乡愁。对故乡的思念是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共同的情结。乡愁难眠啊。下面大家给她提一提建议。

生:(略)

生5:我改写的古诗是《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怀。我想重点写诗人的所见所想表达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师:是的。思乡之情是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的一种最真切的感受。不管身在千里万里,故乡只有一个。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可是诗人多年的企盼只能寄情于明月。因此,我建议在改写这首诗时字里行间要突出作者的思乡情结。

生6:我改写的古诗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充满喜悦的离别,充满向往的离别。时间地点人物提供得很具体,借景物描写表达友情。

师:这首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感情真挚深切,意境优美动人。这也是送别诗中的佳作,在改写时要表达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大家提提建议。

生:(略)

生7:我改写的古诗是《清明》。在改写时,我先写时间、环境、气象等。然后交代清明节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接着写杜牧的所见所感,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引出故事的发展。

师:改写这首诗时,要抓住清明时节气候特点,阴沉沉,雨绵绵以及细雨中的景物,把环境衬托得极为伤感,再用行人愁肠欲断加以渲染,把作者的愁绪满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暗示了主人公思乡、怀旧、苦闷、缠绵的心情。下面大家提提建议。

生:(略)

师:同学们提的建议很好。没有发言的同学也都在小组内谈了对自己喜爱的古诗的理解,说出了自己精巧的构思,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让我们赶快进入第四环节:写草稿共品评(大屏幕出示生齐读)4

五、成文共点评

1、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妙笔去叙述诗中的事,描绘诗中的景,表达诗中的情。(学生起草)

2、谁愿意把你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听后评议)

3、学生评议(略)

预设点评提纲:

(1)是否符合诗歌愿原意?

(2)再创作时想象是否合理?

(3)故事情节是否完整?

(4)字词句运用如何?有没有特别好的语句?好的修辞?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追寻诗人的足迹,走进诗歌改写的殿堂,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去解读,去感悟。不知不觉中,四十分钟的聚会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我们相约下节课,共同走完古诗改写的旅程!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想: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本课希望通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设计:

步骤一:活动准备

1.让3—5名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说古诗内容和自己喜欢的理由。

2.为自己喜欢的诗选配一首歌、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与所选歌、曲和画的联系。

步骤二:进入活动

让学生将自己为古诗选配的歌、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歌、曲或画的原因。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与歌、曲或画进行评点。然后要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口述出来,为进入古诗改写打下基础。

步骤三:写作演练

1.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

(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