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参观临海博物馆作文400字)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参观临海博物馆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1 13:51:26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参观临海博物馆作文400字)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一】

今年的“五一节”,我要过得既愉快又有意义。

在这七天里,我要跟爸爸回老家临海玩几天。我去给爷爷奶奶扫墓,背《弟子规》给他们听,然后去观看雄伟壮观的长城;第二天,我去游览绕城而过的美丽的灵江; 第三天,还要跟爸爸的老同学去龙潭岙,吃野餐。吃了野餐也要给他们演个节目呀!我准备弹古筝。爸爸的同学都是中学时的老文艺队员了!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在临海我相信一定又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也能过一个快乐的“五一节”。当然 ,我也不会忘记做作业的。

二、游古长城

临海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江南古长城,是明朝末年抗倭英雄戚继光建造的,听爸爸说北京八达岭的那段长城就是戚继光根据临海长城的图纸建造的,所以临海的古长城很有名气。

我们来到东湖的后湖,准备登长城,一开始长城就给我们来了一个下马威,沿着山坡,一条约有七十公尺长,斜坡达七十度的台阶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我却兴奋地往上冲,谁知道才冲了几十级台阶,我就气喘嘘嘘了,接着我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登了,再后来,我只能四肢着地往上爬了,而且是双腿发抖,满头大汗,终于爬完了台阶,回头一看,哇,好险的长城啊,好美的风景啊!

爸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赵近,继续上!”。我立即向新的高度出发了……。

三、游龙潭岙

“龙潭岙,脚踏石子两头翘,南山砍柴换米没人要,大儿小女哭得哇哇叫”,爸爸说这就是过去的龙潭岙,那里山深水恶,老百姓生活很苦,现在,这里却成了旅游景点。我跟爸爸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龙潭岙,那里山清水秀,一条溪水沿着山脚哗哗流过,溪的上游,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据说那里住着一条龙,所以叫龙潭,这个山岙也就叫龙潭岙了。山溪的两岸长满了茂密的柿子树。我想,到了秋天,当红灯笼似的柿子挂满枝头时,那景色会更加美丽!

四、玩水

在龙潭岙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玩水,那清澈透底的山泉水,从那滑溜溜的\'鹅卵石上流过,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好象在说:“快来玩吧!好冰凉哦”!我再也受不住诱惑了,赶紧脱了鞋袜,踩到溪水里,光脚丫第一次踩在高低不平的鹅卵石上,还真不是滋味,没走几步,就摔了一跤,赶快爬起来,身上已经湿了一半了。这时我认识了一位小姑娘,叫胡亚宇,我们俩一起玩水就更来劲了。我们的衣服全湿了,成了正宗的落汤鸡,我们就趴在岩石上晒太阳,晒干了一点又下去玩,又成了落汤鸡……。

今天玩得太爽了,我曾在网络上注册的用户名叫“光脚小丫”,今天我真的当了一回“光脚小丫”。味道还真不错。

五、攀岩

临海的洛河公园是新建的,就是在古老的洛河,取一段河道,利用两岸的荒滩建成了美丽的公园,在公园里,最吸引我的是攀岩。

一开始,我信心百倍,很快地一点一点往上爬,可是,渐渐地,我的手心出汗了手臂累了,我停下来,回头一看,天哪!这一看,可把我吓得胆战心惊,虽然我腰里系着安全带,底下还有蹦蹦床保护,心里总还是感到害怕,再也不敢往上爬了,双眼一闭,两手拉住安全带,向后一倒,呼的一声,我就掉在蹦蹦床上了。

好惊险哦!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二】

昨天,我们一群人去临海玩,玩得可开心了!

我们先来到孔庙,发现门外有人在弄有奖卷,我便上前去,一位阿姨给我一张答卷,我三下五除二就写好了,阿姨见了,说了声谢谢,并将一支牙膏送给我,我连忙答礼道:“不用谢!”然后转身向孔庙走去。

庙里富丽堂皇,庙的正中央,孔子握着令牌,正笑呵呵地看着我们,这神情,透露出了和蔼、平易近人,也透露出了种种哲理。孔子像前有一张红木桌,桌上摆放着各种蔬果:有竹笋、苹果、葡萄……令人眼花缭乱。我对着孔子像真诚地拜了几下,又环视了一会儿,看见了许多古玩:有青铜缶、木鱼等。我忍不住准备要玩玩,不料看到一张价格表,上面写着:击缶三次:10元……我惊得吐了吐舌头,这一切都被小弟看在眼里,小弟拍着手说:“哥哥变小狗了!”我不已为然地应道:“这叫“七十二变,”普通人练不成!”“哈哈哈!”旁边传来了大家爽朗的笑声,庙里也充满生机。

走出孔庙,我们来到了素有“小西湖”之称的东湖。我们买好票,走进八口“依水山庄,”在一块石头上,雕刻着杜甫的诗句“名园依绿水”五个大字。我又向前走去,欣赏着东湖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念叨:“东湖之胜,小西湖也啊!……

午餐时间到了,我回头望着东湖的美景,缓缓地离开了东湖。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三】

临海,是小太的家乡,她一直希望我去看看她成长,生活的地方。她说,临海是适宜居住的小城市,它既没有大城市的这般拥挤,也没有路上行人匆匆的背影,她热爱那座生她养她的古城。此行拖了这么久,这次终于成行了。有点兴奋,有点期待,各种感觉不可名状。

三日的临海之行,走了很多地方,古街,古长城,东湖,龙兴寺,紫阳街,清河坊,还有她的\'母校,各种古老的大街小巷。还吃了很多当地的各种小吃,蛋清羊尾,羊角蹄,马蹄酥,米面,她吃了三年的鸡蛋饼,找了很久却没找到的凉皮摊贩,,发现很多我忘记叫什么了,

还有,在这里不得不感谢的小太妈妈,做了那么多好吃的,那么的热情友善。饭桌上,第一次面对那么大一家子,有些不知所措,第一次吃饭的时候周边人讲的话我完全听不懂,只是凭感觉猜测他们说话的内容,其实这种感觉还蛮有趣的。小太奶奶在我临走的时候用有点僵硬的普通话对我说,有空再来玩,很简单很普通,但足以让我感动。

快结束临海之行的时候,突然很冲动的跑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理发店,那个理发师叫阿金。据说这家理发店平时排队洗头的人可以从店里排到店外,除非是亲眼所见,不然会是不可置信的吧。因为车票买的是三点五十,而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将近两点了。真难为阿金了,要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我的头发染上颜色,因为是熟人所以最后在几个理发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功告成。。。不知道怎么说,换了颜色,很不习惯,啊,

临海之行的小杂记,纪念我的第一次远行,最后谢谢小太和她家人的盛情款待。玩的很开心,笑的很放肆。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四】

晚饭时,结实了许多省内高校的学者,很开心。当然,也见到了学会的会长吴笛教授。吴老师精神很好,很谦虚,很主动的\'和我们这些代表打招呼,包括我这样的年轻人,让人倍觉温暖。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在台州学院党委书记的主持下举行了开幕式。吴老师代表学会发言以后。我们就集体到教学楼外面的连廊下面合影。往教学楼返回的途中,我听到后面有点响的声音,就扭头往回看,看到一位老先生走路没走稳,他好像是倒着走的,整个人侧了过来,身体后倾,后脑着地,倒在了地上,发出啪的一声,我顿觉不妙,赶过去看这位老师,这时,很多人都赶了过来,大家打120的,打120,帮老先生解开衬衫上的扣子的解扣子,帮他松皮带的松皮带。老先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120救护车把老先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后来得知老先生最近就身体不好,前一个晚上也没睡好。所有的人都很沉默,为老先生祷告,希望他平平安安。

会上很多教授发了言,内容很精彩。讨论也很热烈,气氛融洽。下午,我也有了一个发言的机会,我讲的是关于鲁迅与索因卡的比较问题,恰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后来宋兆霖先生的讲话中,他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给予了肯定,对我们研究比较近的作家这一现象进行了肯定,他还说了一句,没想到“居然有人把鲁迅和索因卡进行比较!” 茶歇中我还和宋老拍了张合影,他告诉我,我的研究是有价值的。我顿觉有更进一步、更深一步研究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星期天是学术考察,我担心参加考察可能会赶不上回绍兴的快客,就一大早乘车返回了绍兴。

不虚此次临海之行。

作文临海博物馆游记【五】

在与女朋友会合后,乘坐着宁波到临海的动车,经过短短的45分钟就到达了临海。第一次踏上这片向往已久上网土地,让我感到欣喜万分,也感到了这里的亲切。

在临海火车站,来接我们的是小云的同学叫菊子,车上还有另外几个同学:乐珍、彬芬、徐哥、小磊子、小周都是小云大学的同学,毕业3年了这是她们第一次聚会,而我是小云的特邀嘉宾。

3个女人一台戏,7个女人扎堆儿,哪怕是三天三夜都聊不完。几个女人在车上一直从大学时代的生活开始聊起,菊子负责开车,所以聊天就没有他的份,而我是缺少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也就没有搭腔。一路上,我一直欣赏临海的古与今,作为一座古城,它给人们展示了现代化的发展,一座座船坞就是有力的见证,作为一座现代的沿海城市,它又向人们展示了古香古色的一面,东湖的宋代建筑就是历史的见证。

今天的第一站是一家临海特色小吃店—麦虾店。麦虾在浙江沿海地区,分布也是极为广泛的,但是想吃到正宗的麦虾,恐怕就要到临海了吧!麦虾之所以为麦虾,不是因为加入了虾之类的水产,而是因为面疙瘩的形状像虾。面对着香气扑鼻的麦虾,我已经顾不上平日的斯文,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我今天有个特殊的任务,就是给她们7姐妹拍照。经过短暂的休息后,菊子载着我们去了她的家,一个满山遍野都是桔子的小村庄,车子在素有“小雁荡”之称的.山停了下来,女人们已经顾不上旅途的疲劳,蹦上了这奇特的山,山的主体由几根光秃秃的岩石构成,偶有些倔强的野草和可数的松树搭载岩体上,经过千万年的冲刷,这些岩体和地面成了90度角。女人们依偎着山腰的桔子旁,手捧着红彤彤的桔子,摆出各种动作,照相机的快门一直在动。这一刻我们欢笑、我们放松、这一刻将永远逗留。

在菊子家中,品尝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菊子好客的父母还为我们准备了当地可口的桔子。感谢桔子的父母,有机会还要品尝菊子家的桔子。晚上,我们返回了临海县城。临海的夜很静,我喜欢这种安静,在这种安静中,我早早的进入了梦香。

第二天,我们的旅途很轻松。踏上戚继光镇守过的长城,我感到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女人们在长城上,一直拍照留念。的确,谁也不清楚,下次会不会再次踏上这片故土,留给我们的时间很长,也很短。

临海之行在下长城后,接近了尾声!永远忘不了这一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