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关于春节的来历简短的作文)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关于春节的来历简短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17 00:21:59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关于春节的来历简短的作文)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一】

春节到了,真是热闹:看春晚;放鞭炮;吃团圆饭;发红包……趁着假期,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出发去寻访慈溪观海卫的锦堂师范旧址。

锦堂师范历史悠久人材辈出,旧址基本还保存完好,我们看到的原址是在光绪丁未年由实业家吴锦堂先生回家乡捐巨资建造的;

百年时光流逝,当年的许多富豪都如过眼烟云,不再有人记得,但是发下大愿心尊师重教的吴锦堂先生却永远会被我们铭记。

旧址中的花园便是“锦园”了。顺着一条小径绕过假山和池塘,忽然,一股幽香飘进了我的鼻子。细细地闻,夹杂着红梅的气息和腊梅的清香。心想:下一个转角,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呢?

又一个转弯后,十几棵梅树出现在眼前:宫粉梅排成一列,它们的枝条弯弯的,梅花开得正热闹,这里一朵,那儿一簇。我一只手托住枝条,仔细观察:宫粉梅的花瓣是圆形的,下部有许多淡棕色的细小萼片。一阵大风吹过,粉色的花瓣纷纷掉落,就像下了一场清香的花瓣雨!

另外的一列都是一人多高的腊梅树,腊梅花开得十分有规律。细小的枝条上每隔几厘米,便开出两朵小花。“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百花凋落的寒冷冬季,只有梅花独自开放,清香扑鼻。“咦!”奶奶,妈妈和我异口同声地喊到。眼前的一棵宫粉梅和第三棵腊梅树的枝条缠绕在一起,真是别有风趣!我心想:腊梅和宫粉梅真是绝配啊!如果将这两种梅花一起插在花瓶中,送与亲友,必定是新年最好的礼物和祝福!“咔嚓”奶奶和我被手机定格,我们的笑容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都会一直保留在照片中!

这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次游览,也是一次奇特的寻访古迹之旅,就象我和奶奶的合影,会被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望着窗外秋风中摇摆不定的黄叶残沙,吟起了这首忧愁伤感的诗,“哎呀!你莫非得了忧郁症,别打扰了我练功的雅兴!”正站在教室后空地里练功的`李逵听见马致远的多愁善感的哀叹,不仅没有心酸感动,还怪他扫了自己的练功兴致,冲动地冲过来,举起拳头,准备打他。“好了,好了,两位同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顾及同窗友情嘛!”曹植连忙阻止。“哎!这马致远,天天在那说他的愁诗!我都快听得火冒三丈了,他家破人亡,还是倾家荡产了呀?“你瞧他,一点儿情感诗韵也没有,还这么捣蛋!”“他才是……”“……”好了,别再这么纠缠了,花些时间在学习上吧!有道是‘温故而知新’,学了这么多内容,就不知道好好温习一下,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嘛!你们怎么总在废话、争论上花功夫,而不知道把功夫花在学习温习上呢?”孔子身为班长,放下正在复习的书本,指责着他们。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走了进来,全班一片肃静,“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作文或诗篇,给你们10分钟,写完后,我来检查!”。

10分钟瞬间即逝,在许多同学沙沙笔声后,老师开始评讲作文了!

“第一位同学,高鼎的作品‘草长茑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老师说着,“什么,高鼎你可是我们班的班干部啊,佼佼者,怎能写出这种诗?还忙趁着回家时间放纸风筝!天哪!我说了多少遍,这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你不仅不按时间回家还……还要放……放风筝!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心思全不在学习上!快去写一份深刻的检讨,顺便让你的家长晚上给我打电话,我要好好反映一下你的学习状况!”“但是,我的家长全都去游玩了啊!”“什么!你的家长也如此贪玩!”老师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又只好拿出李白的诗,朗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什么?李白!你怎么写出这么不合情理的诗,近视了?还是老花眼啊?难道你家就在荒地上,否则怎么会床前明月光呢?还是什么霜?不符合情理,不切实际!重写!李白!李白,人呢?怎么不回应!“床前明月光……”李白喝得酩酊大醉,一手举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两腮通红,醉醺醺地说着。老师一看,大声惊叫:“天哪!你竟敢在课堂上狂饮……酒!这成何体统!怪不得你做诗胡思乱想,还扰乱课堂纪律,你,快去写一份深刻的检讨,还要罚你写十篇诗来!”老师气得火冒三丈,举起孟浩然的诗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哪!你睡觉还不知道醒来,什么作息时间都没有,真是不成体统,我说了多少次要早起早睡,而你却睡得不知觉醒!哎!罚你抄写上课作息时间表500次!”“可老师,我说的是另一种自然意境啊!”孟浩然一脸迷雾,抓耳挠腮地说。“什么!你还要顶嘴!快去写800份检讨!”老师气愤至极地说。接着,老师又拿出下一份古诗……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三】

我喜欢热闹的六一儿童节,我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但我最喜欢能收到红包的春节。

今天是大年三十。大清早,爸爸就扯着嗓子叫道:“快起床,过年了。”老妈也来了个河东狮吼,把我从被窝里给吓了出来。我不满的说:“干嘛这么早就起来,再睡会。”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今天过年,咱们一起回老家过年。”我这才恍然大悟:“哦,知道了,你们先刷牙,我马上起来。”

匆匆的穿衣、刷牙、洗脸之后,我们没来的及吃早餐,就出发了。爸爸开着新买的小轿车,带着我们开向了的老家。想着能看到慈祥的奶奶,和幽默的爷爷,我激动不已。路上的风景美丽极了,道路旁的小花小草对我微笑,此时的我快乐的像一只小鸟,眼里的一切事物都美好无比。

“嘟嘟——”爸爸按了按喇叭,到了老家。我看到了表姐、表哥,兴高采烈的和他们玩起了游戏。等家人都到齐的时候,天也渐渐黑下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老爸到门前的院子里,点燃了一串鞭炮,把我们的耳朵都快炸聋了。“嗖......啪”我点燃烟花的引线,一束五颜六色的烟花飞上天空,炸开来,将夜空点亮。鞭炮和烟花的声音合起来像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放完鞭炮和烟花,我们就开始吃期待已久的团圆饭了。勤劳的妈妈烧了一桌子的好菜,有鱼头火锅、红烧肉、百味鸡、年糕、五香酱牛肉......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老妈刚说:“开饭。”我立马狼吞虎咽起来。吃完了,我摸摸皮球似的肚子,对老爸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老爸听了放下筷子,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大红包。我接过来用手摸一摸,发现里面有很多“毛爷爷”。我喜出望外,收好红包后,提着灯笼和小伙伴玩耍去了。

我喜欢过年,你们呢?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四】

过年啰!刚好也放寒假了!我把劳苦功高的书包放一旁,让它好好的休息喘口气,开始进行“过年热闹大计划!”

我和家人先去大超市采买年货。哇!超市里水泄不通,结帐区人山人海、大排长龙!真是可怕的人潮啊!摊位老板的叫卖声响彻云霄,非常的吸引人。哇!零食区的零食琳瑯满目,让我垂涎三尺,看得眼花撩乱,不知道要买哪一样!

才从热闹滚滚、人潮汹涌的大超市“全身而退”,紧接着,我们开始全家动员大扫除,擦窗户、扫地、拖地都我一手包办,为了过年时有个舒适的家,我们专注的清理、打扫,一点也不敢马虎。哇!窗户变得亮晶晶的,连小鸟都会忘记它的存在,撞得头昏眼花;连我这个大眼睛,不仔细看看,真的会忘了它的存在。

除夕夜终于到了,妈妈七手八脚的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大家准备大快朵颐!当然!我们小孩最期待的就是——“领红包”啦!我们一看到满桌的山珍海味,非常的兴奋,乖乖的坐在餐桌前,盯着那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看得目不转睛。“叮!咚!”舅舅来了!我向舅舅打声招呼。“哇!你长这么多啦!也越来越漂亮啰!”我的脸不禁泛红起来了,逗得全家哈哈大笑。吃完团圆贩,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小孩高兴的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哇!才不到三秒,手上就“满江红”啰!今年真是大丰收、财源滚滚喔!大家一起渡过一个既热闹又欢乐的除夕夜。

过年真是好玩,如果每天都能这样欢天喜地,那就谢天谢地啰!希望下一次的过年,能更热闹,也能多一些大红包喔!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五】

古人有关春节的作文【六】

春节是炎黄子孙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过春节也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我家乡的习俗,人们腊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八这天,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孩子们一早就结伴到河里去打“腊八冰”。在大冷的天里,孩子们带着冰块回家,不时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拿一块晶莹的冰块,塞在嘴里咬的咯吱作响,这一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这天,家家还要做“搅团”,“搅团”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腊八饭,天天忙过年”的说法。

过了腊八那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了,在这天的晚上,要祭送灶神。俗说:“要送灶神娘娘回娘家,并求灶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

腊月二十三一过,大家更忙了。必须清扫房屋,接着就是猪宰羊,筹办年货,还要炸“撒子”、“麻花”、“翻跟头”等风味食品,这种食品的做法独特,味美可口。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院子里,街道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着做年夜饭,大街小巷飘散着年夜饭的香味。除夕这天灯火通宵,鞭炮声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燃放过鞭炮后,大家便去给家里族的长辈拜年,然后再挨家挨户到族里各家拜访,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亲访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乐,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乡、各村的社火都开演了。人们穿着一新、扶老携幼,纷纷走上街头、场院,看那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聋的锣鼓敲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飘逸的秧歌扭出了农民美好的心愿。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天晚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灯展览,全县各个单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花车摆放在街道两旁,供人们观赏。花灯形态各异、手工精美、色彩鲜艳,远远望去整个街道犹如一条五彩的蛟龙。人们赏灯结束回家后,除了吃汤圆还有一个很精彩的节目——“跳冒火”。在各家门前点燃数堆麦草,男女老幼排着长队从燃烧的火苗上逐一跳过去,俗称“跳冒火”。大家跳着、笑着,在心里祈祷着来年无病无灾、健康幸福。

就这样一个欢乐、喜庆、详和的春节,在欢声笑语中渐渐的远去,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